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下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本周,七年级(2)班开展了“自然里的文学课堂”研学活动,同学们跟着课本里的文字走访校园与近郊,在实景中重温名家笔下的山川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本阶段我们学习了不少名家名篇,如今踩在松软的春草上,更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①转过小湖,又撞见老舍笔下的“济南风光”:那镶上银边的柳岸,澄清的湖水,让人感到空灵,心也有了着落。②我们仿佛走进了朱自清笔下的《春》:路边刚绽开的花儿鲜明艳丽,迎风起舞,姿态优美,各种花香韵酿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枝头的鸟儿也唱出清脆宛转的歌声。③湖边的菊圃里,菊花正应着秋意盛放,恰如《秋天的怀念》里写的那般美不胜收,泼泼洒洒,在微风里开得静密而烂漫。忽然飘起细雨,又让我们想起刘湛秋《雨的四季》里的文字:这春雨柔和娇媚,可不像盛夏的雨那样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研学结束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感慨:原来课本里的文字,都是自然写给生活的诗。少年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在文字里寻访山河,也为守护这壮丽风光而不懈努力吧!1.语段画横线部分,小潇同学写错了两个字,应分别改为“________”“________”;他将“镶”字读成了“rǎng”,该字应读作“________”。2.语段画波浪线部分可以分别换作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语段标序号的句子中,①②③句顺序有些混乱,你认为语意最连贯的排列是()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4.小湘同学设计了四块跟自然风景相关展板,以下是部分内容,其中有一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①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描摹嫩草初芽、繁花缀枝的春日盛景,传递出自然生机与闲适心境。②《咏雪》里谢太傅与子侄辈咏雪的场景,体现出古代文人家庭中轻松融洽的文化氛围和雅趣。③朱自清在《春》中,用生动的文字塑造了春草嫩绿,春花烂漫的唯美画面,字里行间满是对春天的喜爱。④曹操的《观沧海》,诗人登上碣石山远眺大海,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广阔胸襟。5.山水画卷,郴州相见,班级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1)【活动一:开展交友调查】小语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大家的朋友圈主要由如图中的内容构成,请你仔细观察下图,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2)【活动二: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词语填入横线。你被评为校“文明诚信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文明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_________(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___________(莅临、光临)指导!”6.同学们,书中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请你用古诗文补全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描写了眼中平野开阔、波平浪静的江面;书中有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陆游抒发了想要上阵杀敌、慷慨悲壮的报国之志;除此之外(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现的报国之志或者是思乡之情,同样是很多人所共有的情感。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中记载的物候现象,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③我国南北春季的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但是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7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一夜间寒风又起:这种物候现象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⑤古代诗人们还注意到,我国的春季还有其他的物候现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7.下列对原文中诗词与气候现象关联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贺知章《咏柳》中“二月春风似剪刀”,仅为了体现诗人对柳树发叶的文学化想象,与北方春季物候变化的科学性无关。B.张敬忠《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与现代气象资料中西安和五原的入春时间对比,完全证明了纬度是影响春季到来的唯一因素。C.吴涛《绝句》中“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准确呈现了我国春季冷暖多变、“倒春寒”的物候现象。D.白玉蟾《立春》“东风吹散梅梢雪”里的“东风”,是纯粹的文学意象,和我国春季的季风气候没有任何关联。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从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古诗词记载物候的价值切入,引出对华夏春天气候特点的阐述,逻辑顺畅。B.第③段通过引用张敬忠《边词》等古代诗歌,就已经论证了我国春季气候“来得急速”的特点。C.第④段在分析“倒春寒”成因时,运用了因果论证,清晰解释了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导致季节逆转的原理。D.文章结尾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诗句,是为了说明我国春季物候现象的垂直差异。9.为了拥有丰富多彩的季节旅游体验,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为计划在三月份出门旅游的小明制定一份旅游规划。(含行程时间、旅游城市、赏玩内容、核心依据)示例:行程时间:3月1日-10日旅游城市:长沙赏玩内容:观赏早春繁花(如早樱、荠菜花等),体验“迎春饼”等春日饮食核心依据:段落③明确“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此时长沙已进入春季,可率先感受“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早春景致,契合文中“盘装荠菜迎春饼”的春日物候关联。(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守望麦田孙青松①踏入乡野麦田领地,我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②在曲折连绵的乡道上“漫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自然地吟出,我如获新生。原野浅绿的底版上,素描着灰黑色的村落。土路、老沟、旧渠、电线杆、井房、茶庵、田埂、地垄……这些质朴的乡土元素合理地搭配着,古色古香。③在田埂上踯躅或在岗坡上小坐,瞭望麦田,皆饶有情趣。三面屏山的南阳盆地,不太短暂的寒冬时节,晴朗的日子相当温暖,赞誉它“小阳春”并不过分。这时期的小麦正值“童年时代”,一身的稚气,满目的清新,纤尘不染。④阳光普照的清晨,麦叶上的露珠,水晶般闪亮,如秋夜天河里的星星;在暖和的午后走进麦田,微风中泥香与麦苗儿的香气扑面而来,极易让人产生春暖花开的错觉。那高两寸许的麦苗儿,以浅绿、细密、匀称的垄行刷新了原野,使原野呈现出年度中最开阔的视野、最素雅的韵致、最静美的风光。蹲在田里,抚摸清凉而软和的麦叶,你定会感受到牵手儿童的温情。与麦田的交流,无须言语的表达,只需要心灵的默契。⑤清一色的麦田绿遍盆地平原,烘托出茫茫大草原的气象。这时的麦田,的确有着苗不遮土的简约,然而细观起来,仍不失多彩多姿——由于麦种的不同、播种的早晚、土壤的肥瘠等诸多因素,麦苗儿的颜色也总因细微差别而多彩;有嫩绿、青绿、黄绿、鹅黄……无论何种颜色,都是那样活脱脱的清纯可爱。这情形正如阳春之柳色,大同而小异也。⑥梯田的麦垄,如地图上的等高线环绕着梯级而上;岗坡地的麦垄,似凝固的瀑布,有水线的动感;平地的麦垄,像跳动着音符的五线谱。这一切与周围萧瑟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我看来:温馨的麦田,每一株麦苗儿都是一个文字,字字生动鲜活;每一垄麦行都是一个文句,句句婉约流畅;每一块麦田都是一篇美文,令人赏心悦目。这篇篇美文,缀合成鸿篇巨制,由近而远地次第展开。大美无言,谁是这部巨制了不起的作者,自然不言而喻:大地是岁岁复写的纸张,耧脚是如橡的巨笔,麦种可是那淋漓的墨水啊!⑦守望麦田,总有一种“面朝大海”的感觉。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就是浩瀚无边的海面;起起伏伏的岗坡,就是静默的波涛;那隐隐约约的远山,则是遥远的海岸。立于一个自选的制高点上瞭望,让人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哲理:天高地厚,载万物而容万象;天远地阔,任鸟飞而纵马奔。⑧蓝天、白云和葱绿的麦田,共同拼合出最辽阔的地理空间,延展着人世最博大的襟怀。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人显得何等渺小,名利又何足挂齿!你有多少的人世烦恼,都能在这里消弭;你有多少的思绪联想,尽可在这里放飞。来这里休闲,不用担心什么风险,不必顾虑什么后果。这里是一个抚慰疲倦心灵的温馨港湾,能让你彻底放松、完全坦然。⑨放眼广袤的原野,间或可以看到农人在麦地锄草、施肥,虔心敬意;家犬往往安卧地头,守护着主人的农具,心安理得。偶尔也能发现篝火在野沟里燃烧,缕缕青烟扶摇直上,飘荡着散漫的野烧情调——这该是无聊的牧人烧荒的杰作。⑩是的,这旷野默然承载了古朴的遗存,这麦田无声传承着原始的农业。这优良的麦田。养育和繁衍着优秀的子民;这优秀的子民,又积淀和传承着灿烂的文化!于是,我才用黑色的眼睛,去观赏青青的冬麦;用数码相机,去摄取冬麦的景观;用深情的文字,来记录我的踪迹和愉悦……⑪守望麦田,我已独享其趣。谁愿与我同往?谁能和我同醉?(有改动)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作者在描写麦田时多次引用诗句(例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意在突出作者脱离都市束缚、回归自然的愉悦。B.第④段画线句子中“高两寸许”“最开阔”“最素雅”“最静美”可以重读,以强调麦田覆盖的原野开阔、静美的特征。C.第⑧段通过“人显得何等渺小,名利又何足挂齿”等语句,间接抒发了作者在广阔的天地中对生命与名利的哲思。D.结尾以“谁愿与我同往?谁能和我同醉?”收束,点明“独享其趣”的个人体验,又拓展了邀约读者的对话空间。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结构层次观察内容/意象作者情感/感悟漫游(①②段)乡道、村落、土路、老沟、旧渠等质朴的乡土元素精神上的“归属感”,如获新生瞭望(③④段)麦田的整体气象、开阔的视野、麦苗儿的清新、温暖的阳光(2)细观(⑤⑥段)麦苗颜色的细微差别、(1)的不同形态赞叹自然是“麦田”这部巨著的伟大作者守望(⑦~⑪段)麦田如海面的宏大空间、农人与家犬的活动、野沟里的篝火感悟天高地厚、名利无足轻重;视麦田为抚慰心灵的港湾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就是浩瀚无边的海面;起起伏伏的岗坡,就是静默的波涛;那隐隐约约的远山,则是遥远的海岸。13.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思想,说说你对标题中“守望”内涵的理解。(三)古诗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乙】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丙】赵盾救灵辄初,宣子(赵盾)田①于首山,舍于翳桑②。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使尽之,而为之箪③食与肉,置诸橐④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⑤倒戟以御公徒⑥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注】①田:通“畋”(tián),打猎的意愿。②翳(yì)桑:地名,桑树的荫翳之处。③箪:古代盛饭食的圆形竹器,可解释为“筐”。④橐(tuó):口袋。⑤与为公介: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⑥御公徒:抵御晋灵公的手下。14.请结合诗句分析《送友人》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思绪?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意与日去 B.舍于翳桑其人舍然大喜C.去后乃至乃悟前狼假寐 D.相委而去博学而笃志16.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C.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D.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18.同气相求,广寻良友。请你概括陈元方和灵辄的交友之道,然后仿照李白的交友宣言,结合乙文和丙文的内容,为陈元方或灵辄拟一则交友宣言。要求:任选一人,体现他们的交友之道,每则20字以内。[示例]李白:诗歌传情,挚友遭贬,慰藉友人,患难与共。(句式不限)(四)名著阅读(8分)班级开展了“趣读《朝花夕拾》”活动,请你参与。任务一:“人物故事会”19.班级搭建“鲁迅的记忆小馆”,馆内陈列着《朝花夕拾》的人物图画(如长妈妈、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衍太太等)。请你从馆中任选一张图画,扮演“故事讲述者”,讲述与该人物有关的情节,并说明这个情节能体现人物的什么特点。任务二:鲁迅的“童年滤镜”20.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一方面以儿童视角追忆往昔,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请你从下列篇目中任选一篇,分析鲁迅如何通过“儿童视角”与“成人反思”的双重叙述,展现对旧事复杂的情感态度。A.《狗·猫·鼠》B.《五猖会》三、写作(共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四季更迭,时光流转,从阳光明媚的春天出发,走过热情似火的夏日,走进婀娜多姿的秋季、大雪纷飞的隆冬……站在光阴的齿轮间,回望成长过程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有欢笑,有感动,有泪水,也有悲伤……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件事情让你最受触动?请以《__________(填表明季节的词语)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将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并抒发自己的感受。
2025年下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4题答案】【答案】1.①.酝②.谧③.xiāng2.①.花枝招展②.咄咄逼人3.B4.句③将“塑造”改为“描绘”【5题答案】【答案】(1)示例: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游戏战绩、明星八卦、各类自拍和幽默笑话,而分享读书学习、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的很少。(2)①.久仰②.莅临【6题答案】【答案】①.潮平两岸阔②.僵卧孤村不自哀③.尚思国戍轮台④.示例:因思杜陵梦⑤.凫雁满回塘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7~9题答案】【答案】7.C8.B9.示例:行程时间:3月下旬旅游城市:西安赏玩内容:逛大唐不夜城,看大雁塔周边柳树发叶,品关中春食核心依据:段落③提到西安约3月下旬入春,此时柳树发叶迅速,契合贺知章《咏柳》中“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物候变化,同时可体验关中地区的春日饮食文化。(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10~13题答案】【答案】10.C11.(1)麦垄;(2)对麦田清新静美风光的喜爱,与麦田心灵默契的温情1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麦田广阔、起伏的景象,表现出麦田如大海般宏大壮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麦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3.“守望”表面上是作者在麦田中观察、欣赏麦田的景象,如描写麦田的整体气象、麦苗的颜色、麦垄的形态等。深层内涵是作者在麦田中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感悟,麦田让作者有精神上的“归属感”,如获新生;麦田让作者体会到天高地厚、名利无足轻重,是抚慰疲倦心灵的温馨港湾;麦田承载着古朴的遗存,传承着原始的农业,养育和繁衍着优秀的子民,传承着灿烂的文化,作者守望麦田也是对这种优秀文化和传统的守护与传承。(三)古诗文阅读(18分)【14~18题答案】【答案】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表明心意,表达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15.C16.A17.赵盾给他东西吃,(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18.示例一:陈元方,言辞明理,友人失期,据理反驳,诚信守礼。示例二:灵辄,恩人遇险,舍命相救,知恩图报。(四)名著阅读(8分)【19~20题答案】【答案】19.示例: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私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的人。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回忆了寿镜吾先生的教学场景。先生读书入神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甚至没发现学生在下面偷玩。他虽严厉,如有罚跪的规则,也有戒尺,但一般不用。他也不乏可爱之处,自己陶醉于朗诵中,声音铿锵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财务报表分析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临床研究监查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餐饮管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融资专员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广东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资产评估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系统分析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IT项目主管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体育教师编制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作业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GB/T 21782.4-2025粉末涂料第4部分:爆炸下限的计算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南航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分析与提升策略
- 2025年机场货运区安全生产月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公务员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汽车零部件出厂检验报告
- 中国近代史事件时间表
- 入厂安全告知书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 工程材料询价(核价)单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金瓯永固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