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5-202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人生是一场远征,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豪情,亦需有脚踏实地的修为。立于碣石,我们赞叹曹操眼中“(1)______,若出其里”的壮阔;行于秋野,我们体味马致远笔下“夕阳西下,(2)______”的悲凉。时光如流水,孔子曾临川慨叹“(3)______,______”;而新生的力量无休无止,恰如王湾所见“(4)______,江春入旧年”。面对远方的友人,我们寄去“(5)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牵挂;而面对自身的成长,我们当时时恪守“(6)______,切问而近思,(7)______”的古训,在求索中成就仁德。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七年(1)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小语选择的是《朝花夕拾》,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变故”常常使人生的轨迹发生转折,读《琐记》可知,父亲去世后,为躲避流言中伤,鲁迅的受教育之路发生了转折,他去南京求学,先后在______、矿路学堂学习,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但不满新式学堂中的陈腐,于是去日本留学;读《藤野先生》可知,鲁迅在仙台学习医学,但因“放电影事件”认识到愚弱国民的麻木,决定______,以文学创作来改变国民精神。(2)阅读《朝花夕拾》时,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几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如果要探究“童年的‘趣’与‘憾’”,需要阅读哪些篇目?请从下面的文章中选出合适的篇目(不少于三个),并阐述分类理由。《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范爱农》《狗•猫•鼠》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自然界的四季轮回,最易甲_______文人雅士的心弦。朱自清看到江南(①_______)(lǎng)润的春山,心情自然乙_______;瘫(②_______)痪的史铁生回忆起母亲在秋日里的种种往事,心中满是无言的愧疚;寓居济南多年的老舍心目中济南的冬天温晴而(③_______)(cí)善……只要热爱生活,即使是在只有一些野草丙_______的百草园也能找到无限的趣味。学习这些文辞优美、情感真挚的美文,不仅能提升我们运用和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还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1)依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③处相应的汉字,写出②处加点字的拼音。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触动明亮人声鼎沸B.感动明媚人声鼎沸C.触动明媚人迹罕至D.感动明亮人迹罕至(3)文中画线的句子语序不当,请你将调整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不得改变原意。4.进入中学,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1)班开展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语所在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一些资料,请你参与讨论、学习。
【材料一】
许多人都希望一生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但是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根据猿猴智力实验和人类社交关系提出了“邓巴数150”,即一个人拥有稳定社交的人数是150人左右。研究发现,负责处理复杂与抽象思维的新大脑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能处理的“稳定人际关系”就越多。人的新大脑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关系,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摘自网络《百科知识》)【材料二】
有关交友的名言:
①不是血肉的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的相通,使一个人有权利去援助另一个人。(柴可夫斯基)②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冯梦龙)③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材料三】
学习小组对某校564名初中生进行“你喜欢同学的原因”调查后统计的数据。因素能满足你的需要座位相邻某个特长吸引你相貌漂亮成绩好思想品德好兴趣想法接近性格脾气好人数112147168221252354358398人数所占比例20.10%26.30%30.10%39.60%45.20%61.80%64.20%71.30%(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开展“有朋自远方来”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大家正确交友。
B.根据“邓巴数150”,我们一生中能交到的朋友最多只能是150个。
C.科学研究表明,人交友能力的大小主要受人的新大脑皮质的影响。
D.“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告诉我们优秀可以吸引同样优秀者。(2)针对小语同学“你喜欢同学的原因”调查统计数据,请你仔细观察表格内容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写出两点。(3)请你为本次活动创作一条宣传标语,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合欢,合欢
李晓东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⑧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选自《读者》,有删改)注: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述了作者十岁那年作文获奖、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以及三十岁以后出名,母亲却已离世七年,从而引出母亲生前种合欢树、细致照顾合欢树的故事。史铁生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再见一眼那棵合欢树,造成终身遗憾。(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标题中的“合欢”不只象征母爱,还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突出强调对美好时光流逝和母亲老去的哀伤。
B.本文结尾与《秋天的怀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两文都通过花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而升华主题。
C.第③段和第⑦段用了相同的笔墨写母亲的头发与脸颊,既前后呼应又丰富了母亲的形象,突出了主题。
D.作者在多个城市都见过合欢树,也从史铁生的文字里与之相遇,这些相遇都给作者带来了美好的感受。(2)绘制思维导图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有效手段,请你根据提示帮小语完成问题。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3)小语完成了朗读设计,请你帮小文完成他的朗读设计。小语的朗读卡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
朗读设计:“倾泻而下”“蓬勃而起”“蒸腾”要重读,“翻翻覆覆”“重重叠叠”语速稍慢,整句话语气要欢快。
理由:表现出花香的浓郁悠长与“我”的享受,表达“我”初遇合欢树时欢喜、雀跃的心情。小文的朗读卡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从语速、语气和轻重音中任意选择两个角度进行设计,并说明理由。)
朗读设计:______
理由:______(4)小文对文章结尾“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的含义不太理解,请你帮帮他。(5)小语向老师推荐本文作为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单元导语,说明理由。单元导语单元目录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夏感
梁衡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朱自清笔下的春具有“新、美、力”的特点,梁衡笔下的夏天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用三个词语(或短语)概括。(2)作者用简洁凝练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耳目一新的夏日图景,阅读文章,品味语言,完成小题。
A.请分析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B.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简洁凝练,请根据本段内容,仿照这一句式,写一写“夏之色”。(3)作者为什么说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①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②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③;群从④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注:①薄:轻视。②人身:指人的品貌、才干等。③阿大、中郎:指谢尚与谢据。④群从:指同族兄弟。(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断句。
王郎A逸少B之子C人身亦不恶D汝何以恨E乃尔(2)结合释义方法,解释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文言语句释义方法(供参考)释义俄而雪骤【联系成语】暴风骤雨A骤:______既往王氏【根据字形推断】既字的甲骨文字形如右: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像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之形;像人餐后扭头张口打嗝之形。左右会意,既的本义是吃饭完毕。B既:______意大不说【课内迁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说:______太傅慰释之【查阅词典】①放下。②消融,融化。③排解,解除。引申为解释,开导。④指佛教或僧人。D释:______(填序号)(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4)读完两文后小语有了疑问:同样是写谢道韫,为什么编者将《咏雪》归入《言语》篇,而将乙篇归入《贤媛》篇?请结合提示与文章内容,说说原因。《世说新语》篇类提示言语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贤媛或德才兼备,或母仪垂范……才智姿容,别具风采。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龙标野宴①
[唐]王昌龄
沅溪②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③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④。注:①这首诗是王昌龄触犯权贵被贬于龙标时所作。②沅溪:今湖南元江。③弦歌:指音乐和歌声。④不曾空:不曾缺失。(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月”在古代诗词中具有多重含义,本诗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月”各自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思?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9.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作。
同学们,踏入初中校园近两个月了。新的校园,新的班级,新的课堂,新的校园活动……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鲜活的印象。
请以“我的新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结合自身经历,说真话,抒真情,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1.【答案】星汉灿烂
,断肠人在天涯(易错字: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易错字:逝)
,海日生残夜
,我寄愁心与明月
,博学而笃志(易错字:笃)
,仁在其中矣2.【答案】【小题1】江南水师学堂
弃医从文
【小题2】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分类理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百草园有泥墙根一带的趣味生物、雪地捕鸟等乐事,充满童年的“趣”;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相对枯燥,有被老师管束的“憾”。
《五猖会》中,“我”满心期待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期待落空,留下童年的“憾”,而回忆里对看会的期待本身也带着“趣”的影子。
《狗•猫•鼠》回忆了童年时救养隐鼠、隐鼠失踪等经历,有童年时对小动物的情感寄托之“趣”,也有因隐鼠之事产生的对猫的憎恶等复杂情绪,略带“憾”的色彩3.【答案】【小题1】①朗
②tān
③慈
【小题2】C
【小题3】不仅能提升我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还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4.【答案】【小题1】B
【小题2】性格脾气好是初中生选择朋友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兴趣想法接近和思想品德好,说明同学们交友看重的是内在品质;成绩好和相貌漂亮占比较低,说明外在条件并非交友的决定性因素。
【小题3】示例:以心相交,以诚相待,让友谊之花绽放青春光彩!5.【答案】【小题1】D
【小题2】①雀跃②又五年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③茫然④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在小城看到合欢树,母亲却病重
【小题3】示例:“棉絮一样”“如雾一般”“丝丝缕缕”语速稍慢,“清甜”重读,整句话语气要轻柔。理由:表现出合欢花的柔美、香气的清淡,表达“我”初遇合欢树时的沉醉、喜爱之情。
【小题4】因为合欢树是史铁生对母亲思念的寄托,他因母亲离世的悲伤不敢走近,作者理解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情以及未能走近合欢树的遗憾,也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小题5】本文以合欢树为线索,回忆了与母亲相关的往事,抒写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与本单元“亲情”主题契合,能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适合作为拓展阅读材料6.【答案】【小题1】紧张、热烈、急促
【小题2】A.把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等农作物拟人化,赋予它们“冲刺”的人类行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夏天农作物蓬勃生长、充满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夏天旺盛的生命力。
B.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浪,如骄阳,蕴含着收获之喜与成长之力。
【小题3】因为夏天处于春华秋实之间,麦子已经收获,而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等作物又在蓬勃生长,向着秋天的收获冲刺,是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生命交替阶段,所以是“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7.【答案】【小题1】ACD
【小题2】A急;B已经;C同“悦”愉快;D③
【小题3】①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②没想到天地之间,竟还有王公子这样的人!
【小题4】因为《味雪》中表现了谢道韫高超的文学才华,而此才华是用言语表现出来的,所以列入《言语》篇。因为乙文突出谢道韫潇洒的风度,隐士的风采,体现她的才智姿容,所以列入《贤媛》篇8.【答案】【小题1】示例:沅溪的夏夜,月色朦胧,凉风习习,我与友人相邀,一起携酒,步入幽静的竹林丛中。
【小题2】本诗中“青山明月不曾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院店长合同协议书
- 物业静音装修合同范本
- 维保合同续签补充协议
- 演出合同买卖合同范本
- 牛奶采购品项合同范本
- 维修器材采购合同范本
- 货物租赁销售合同范本
- 牙膏瓶装供货合同范本
- 连锁宾馆转让合同范本
- 物业木板刷漆合同范本
- 会展中心场地出租合同5篇
- 超星尔雅学习通《人工智能与创业智慧(北京林业大学)》章节测试含答案
- 驾驶员上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学校少先队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 体检中心护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高考历史小论文10种题型范文
- 2025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锂电池pack工厂安全培训课件
- 防雷减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治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