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教案-2025-2026学年西南大学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项目具体内容1.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能力,同时也存在实践探究中需突破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如下:1.1已有知识基础:在本单元前序内容中,学生已系统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口算及估算方法,能解决“归一”“归总”等简单除法实际问题,这是本节课开展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核心数学基础。此外,在前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等单元学习中,学生已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记录与分析方法,能通过合作完成基础统计任务,为实践活动中的数据测量、记录与推算提供支撑。1.2认知发展特点:四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对“实践操作+问题探究”的学习模式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动手测量、小组合作、数据推算等活动。但他们对“1粒米的重量”“节约1粒米的实际意义”等抽象数量关系的感知较为模糊,需借助实物操作、具象类比等方式突破认知难点。同时,该阶段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社会认知,对“节约粮食”的口号有初步了解,但缺乏从数学视角量化分析节约意义的经验。1.3潜在学习困难:一是“微量测量”的方法突破,1粒米重量过轻无法直接测量,学生难以自主想到“累积测量+除法推算”的转化策略;二是“大数推算”的逻辑梳理,从“1粒米→1人1天→1班1天→1校1年→全国1天”的推算链条中,容易混淆数量关系,出现单位换算错误或除法运算失误;三是“数学知识与德育目标”的融合,易出现“重计算轻感悟”的现象,难以从数据中真正体会节约的必要性;四是实践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小组内可能出现测量不规范、记录混乱、推算分工不明等问题。1.4学习兴趣点:学生对“生活化实践任务”“具象化操作活动”兴趣浓厚,如用天平称重、用计算器推算、结合校园食堂浪费现象分析等;同时,对“数据背后的震撼效果”充满好奇,通过具体数据感知“1粒米”的巨大累积效应,能有效激发其探究热情与情感共鸣。2.简要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依据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综合与实践”领域要求,结合本节课“数学计算+德育渗透+实践探究”的三重属性,聚焦核心素养制定目标如下:2.1核心素养目标2.1.1运算能力:通过“累积重量÷粒数=单粒重量”“总重量÷单粒重量=粒数”等除法运算,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升大数推算中的运算准确性与简便运算意识。2.1.2数据意识:经历“提出问题→测量数据→整理数据→推算分析”的完整过程,学会用累积测量法获取微量数据,能根据数据进行多维度推算,初步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意识。2.1.3应用意识:能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应用于“节约1粒米”的实际问题中,掌握“微量转化为常量”的测量策略,提升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能力。2.1.4推理意识:在“单粒重量→大数推算”的过程中,梳理数量关系,形成“个别→一般”“局部→整体”的推理思路,提升逻辑推理与演绎归纳能力。2.1.5模型意识:初步构建“微量测量→除法推算→总量分析”的数学模型,理解该模型在解决“微量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解决类似实际问题奠定基础。2.2知识与技能目标2.2.1掌握“累积测量法”测量微量物体重量的方法,能通过“称重→数粒→除法计算”准确推算出1粒米的重量。2.2.2能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结合“1粒米重量”开展多层级推算,如计算1人1天、1班1月、1校1年浪费米的重量及对应的粒数。2.2.3能结合教材例题中的数据与自主测量的结果,分析校园及生活中的粮食浪费现象,提出合理的节约建议。2.3过程与方法目标2.3.1经历“情境感知—问题提出—实践探究—数据推算—总结感悟”的综合实践流程,体验“做中学”“用中学”的学习方式,提升实践操作与探究能力。2.3.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量、记录、推算、讨论”等任务,学会分工协作,提升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2.3.3学会运用观察、对比、类比、推算等数学方法,分析粮食浪费问题,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2.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4.1通过具体数据感知“1粒米”的累积效应,深刻理解“节约1粒米”的重要意义,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粮食节约意识。2.4.2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粮食安全形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生活习惯。2.4.3在实践探究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主动性。3.简要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3.1.1掌握“累积测量法”的核心思路,能通过“称重累积米的重量→数出累积米的粒数→用除法推算单粒重量”的步骤,准确计算1粒米的重量。3.1.2能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结合1粒米的重量,开展“1人→1班→1校→更大范围”的层级推算,熟练处理推算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与单位换算。3.1.3结合教材例题与自主探究数据,分析粮食浪费现象,形成明确的节约粮食意识,能提出具体的节约建议。3.2教学难点3.2.1突破“微量测量”的思维局限,自主或在引导下想到“累积测量+除法转化”的策略,理解该策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3.2.2梳理多层级推算的逻辑链条,明确每一步推算中的“已知量、未知量、运算方法”,避免出现单位混淆、数量关系颠倒等错误。3.2.3实现“数学计算”与“德育感悟”的深度融合,避免“重计算轻情感”“重形式轻实效”,让学生从数据中真正产生节约粮食的内心认同。3.2.4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实践,确保测量、记录、推算等环节规范有序,提升实践探究的效率与质量。4.教学准备4.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教材例题情境图、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数据、粮食浪费新闻图片/短视频、推算流程图、单位换算表);实物教具(精准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已数好的100粒/200粒大米若干份、透明密封袋、计算器、白板笔、磁吸式推算步骤卡片);实践任务单(含测量记录栏、推算表格、问题讨论栏);评价工具(小组合作星级评价表、实践操作评分标准、课堂感悟分享评价贴纸);粮食安全主题视频(3-5分钟,如《中国粮食安全之路》片段)。4.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节约1粒米》例题,思考“如何知道1粒米的重量”;每组自备学具(小型电子天平1台、大米若干、计数器1个、铅笔、橡皮、笔记本);提前观察校园食堂或家庭中的粮食浪费现象,记录1-2个具体场景;每人准备1份“节约承诺卡”。4.3分组准备:将学生按4人一组分组,明确小组内分工(1人负责称重、1人负责数米粒、1人负责记录数据、1人负责初步计算,可轮换角色);每组发放1份“小组分工表”,明确各环节任务责任。4.4情境素材准备:提前拍摄校园食堂学生就餐浪费粮食的实景照片;收集本地粮食产量、人均粮食消耗量等数据;准备“1粒米重约0.02克”的参考数据(用于验证学生推算结果)。5.教学过程5.1情境导入:感知浪费,提出问题5.1.1实景情境呈现:师:“同学们,每天午餐时间,食堂里都会有这样的场景(课件出示校园食堂浪费粮食的实景照片:餐盘里剩下的米饭、倒掉的馒头等)。大家看了这些照片,有什么感受?”生1:“很多同学都把米饭剩下了,好浪费。”生2:“这些米饭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倒掉太可惜了。”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有人说‘不就是几粒米吗,不值钱’,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通过数学实践,一起探究‘节约1粒米’的真正意义。(板书课题: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5.1.2教材例题衔接:师:“请大家打开教材第XX页,看看例题中给出的情境:小明发现食堂每天都会倒掉不少米饭,他想知道‘这些倒掉的米饭有多少粒?能供多少人吃一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生:“需要知道1粒米有多重!”师:“非常关键!只有知道了1粒米的重量,才能推算出大量米饭的粒数和价值。那问题来了——1粒米这么轻,我们怎么准确知道它的重量呢?”5.1.3思维冲突激发:师:“谁有办法直接测出1粒米的重量?”生尝试回答:“用天平称!”师:“老师这里有天平,我们来试试(拿出天平,放1粒米,天平无反应)。大家看,1粒米太轻了,天平根本测不出来。那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算出1粒米的重量?”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食堂场景切入,通过实景照片引发情感共鸣,自然衔接教材例题;通过“直接称重失败”的实操演示,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微量测量”方法的欲望,为后续“累积测量法”的探究铺垫情境与问题基础。5.2探究新知:实践测量,推算重量5.2.1探究“1粒米重量”的测量方法——突破核心难点①小组探究策略:师:“既然1粒米测不出来,那如果我们测10粒、100粒米的重量,能不能算出1粒米的重量呢?请小组讨论:具体该怎么做?”小组讨论后汇报:生1:“我们可以先数出100粒米,称出这100粒米的重量,再用除法除以100,就能得到1粒米的重量。”师:“这个思路非常棒!把‘测1粒’变成‘测100粒’,再用除法推算,这种方法叫‘累积测量法’(板书:累积测量法:数出N粒→称出N粒重量→单粒重量=总重量÷N)。为什么选100粒而不是10粒呢?”生2:“100粒米重量更明显,测量更准确,算出来的1粒米重量也更精确。”师:“考虑得很周全!数量越多,测量误差越小。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分组测量。”②分组实践操作:师发放实践任务单,明确操作步骤:第一步,数出100粒大米,放在密封袋中(数的时候要细心,可2人核对,避免数错);第二步,用电子天平称出100粒米的重量,记录在任务单“100粒米重量”栏中(单位:克,保留两位小数);第三步,用除法计算1粒米的重量,记录在“单粒米重量”栏中。小组开始操作,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数米粒的准确性(提醒“2人交叉核对”)、天平使用规范性(如清零、放置平稳)、计算正确性(如100粒重2.00克,1粒重2.00÷100=0.02克)。③结果验证与统一:师:“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测量结果。”各小组汇报后,师:“大家的结果基本在0.018-0.022克之间,这是因为米粒大小有差异。为了方便后续推算,我们参考教材例题数据和平均测量结果,统一以‘1粒米重约0.02克’进行后续探究(板书:1粒米≈0.02克)。”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方法提炼→实践操作→结果统一”的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掌握“累积测量法”,突破“微量测量”的难点;实操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品质与合作能力,通过结果验证让学生理解“数据误差”的合理性,培养科学态度。5.2.2层级推算:从“1粒米”到“更大范围”——巩固除法运算①第一层级:1人1天浪费米的重量与粒数——基础推算师:“我们先从身边的小事算起。教材例题中提到‘一个人每天浪费10粒米’,根据‘1粒米≈0.02克’,谁能算出一个人每天浪费多少克米?”生:“0.02×10=0.2克!”师:“非常准确。那如果一个人每天浪费50粒米,重量是多少呢?”生:“0.02×50=1克!”师:“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每天浪费0.4克米,相当于多少粒?”生:“0.4÷0.02=20粒!”师:“大家已经掌握了‘粒数×单粒重量=总重量’‘总重量÷单粒重量=粒数’的数量关系。接下来我们难度升级,算一算咱们班一天浪费的米。”②第二层级:1班1天浪费米的重量与价值——结合班级实际师:“咱们班有45名同学,假设每人每天浪费10粒米,全班一天浪费多少粒米?多少克米?”生1:“45×10=450粒!”生2:“450×0.02=9克!”师:“9克米看起来不多,但如果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千克’,是多少呢?(提示:1千克=1000克)”生:“9÷1000=0.009千克!”师:“再算一算,全班一个月(按22天在校计算)浪费多少克米?”小组计算后汇报:“45×10×22×0.02=198克!”师:“198克米大约有多少呢?(拿出198克大米实物展示)大家看,这就是咱们班一个月浪费的米,够一个人吃一顿早餐了!”③第三层级:1校1年浪费米的重量与价值——深化认知师:“咱们学校有20个四年级班级,每个班级人数和我们班差不多(45人),假设每个同学每天浪费10粒米,全校四年级学生一天浪费多少克米?一年(按200天在校计算)呢?”师引导梳理思路:先算1个班1天→20个班1天→20个班1年。小组合作计算,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乘法与除法的混合运算、单位换算)。各小组汇报后,师板书:1个班1天:45×10×0.02=9克;20个班1天:20×9=180克;20个班1年:180×200=36000克=36千克。师:“36千克米是什么概念?(出示36千克大米实物或图片)这相当于72斤米,够一个成年人吃2个多月了!”④第四层级:全国1天浪费米的重量与价值——情感震撼师:“咱们再把视野放大到全国。我国有14亿人口,假设每人每天只浪费1粒米,全国一天浪费多少克米?多少千克?多少吨?(提示:1吨=1000千克=1000000克)”生分组计算,师引导分步算:14亿×0.02=2.8亿克;2.8亿克÷1000=280000千克;280000千克÷1000=280吨。师:“280吨米!大家知道吗?一辆普通货车的载重量是10吨,280吨米需要28辆货车才能装完!这些米够多少人吃呢?(补充数据:1个成年人每天吃0.5千克米)”生:“280×1000÷0.5=560000人!”师:“没错!280吨米够56万人吃一天,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数!现在大家还觉得‘1粒米微不足道’吗?”生:“不觉得了!太震撼了!”设计意图:采用“从个人到班级、从学校到全国”的层级推算,符合学生“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认知规律;每一步推算都结合教材例题数据或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运用除法、乘法运算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通过“实物展示+数据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1粒米”的累积效应,实现“数学计算”到“情感震撼”的转化。5.2.3教材例题深度解读:结合实际分析浪费现象——关联生活师:“请大家再次阅读教材例题,例题中还提到‘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年能节约多少粮食?’结合我们刚才的推算,大家能算出结果吗?(提示:1年按365天计算)”小组合作计算:14亿×0.02×365=10220000000克=10220吨。师:“10220吨粮食!这相当于我国一个小型粮库的储量。教材例题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问题?”生:“为了让我们知道节约1粒米的好处!”师:“没错!例题通过‘浪费’与‘节约’的对比,让我们明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结合我们校园食堂的浪费现象,大家觉得哪些行为是浪费粮食?该如何节约?”生1:“吃不完的米饭直接倒掉是浪费,应该少盛多次。”生2:“挑食不吃某些粮食也是浪费,要养成不挑食的习惯。”设计意图:回归教材例题,通过“节约数据推算”与“浪费数据”形成对比,深化学生对“节约意义”的理解;结合校园实际分析,让教材知识与生活紧密关联,为后续提出节约建议铺垫基础。5.3拓展延伸:多维探究,深化认知5.3.1拓展探究1:不同浪费场景的推算——灵活应用师:“除了食堂吃饭浪费,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浪费粮食?(如家庭做饭过量、零食过期丢弃等)这里有一组数据:一个家庭每周因做饭过量浪费200克米,一年(52周)浪费多少克米?相当于多少粒?”小组计算:200×52=10400克;10400÷0.02=520000粒。师:“一个家庭一年就浪费52万粒米!如果是1000个这样的家庭,一年浪费多少粒?”生:“520000×1000=520000000粒=5.2亿粒!”师:“这组数据告诉我们,节约粮食不仅要在学校做到,还要带动家庭一起节约。”5.3.2拓展探究2:粮食生产的艰辛——情感升华师:“大家知道1粒米从种子到餐桌需要多少步骤吗?(播放粮食生产流程短视频:耕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脱粒、加工)农民伯伯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要经历半年多的辛勤劳动,还要面对天气、病虫害等风险。课件出示数据:‘一亩稻田大约能产500千克大米,相当于25000000粒米’,算一算,要产出咱们班一个月浪费的198克米,需要多少亩稻田?”生计算:198克=0.198千克;0.198÷500=0.000396亩≈0.0264平方米(相当于一张A4纸的面积)。师:“虽然看起来面积不大,但全国如果每天浪费280吨米,就需要560亩稻田才能产出!这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5.3.3拓展探究3:制定节约公约——实践落地师:“结合我们的探究和感悟,小组合作制定一份‘班级节约粮食公约’,内容要具体、可行。”小组讨论后汇报,师汇总梳理,形成班级公约:1.食堂就餐少盛多次,不剩饭剩菜;2.不挑食、不偏食,珍惜每一种粮食;3.家庭用餐时,主动提醒家人按需做饭,避免浪费;4.看到浪费粮食的行为,主动礼貌劝阻;5.积极参与“光盘行动”,争做节约小标兵。师:“请大家在‘节约承诺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把公约贴在教室墙上,互相监督执行。”设计意图:从“家庭场景”“生产流程”“公约制定”三个维度拓展,让探究从“数学计算”延伸到“生活践行”;通过粮食生产视频与数据计算,让学生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深化情感认同;制定班级公约并签名承诺,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知行合一”。5.4课堂小结:梳理收获,升华情感5.4.1知识梳理:师:“今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生1:“用到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还有乘法运算。”生2:“学会了‘累积测量法’,能测微量物体的重量。”生3:“学会了从‘小数据’推算‘大数据’的方法。”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巩固了除法运算知识,更掌握了‘累积测量’‘层级推算’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了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意识。”5.4.2情感感悟:师:“通过今天的探究,大家最大的感悟是什么?”生1:“原来1粒米积累起来这么多,以后再也不浪费了。”生2:“农民伯伯太辛苦了,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师:“大家说得很好。粮食是生存的根本,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节约1粒米,看似微小,实则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国家的负责。希望大家能把今天的感悟转化为长期的习惯,不仅自己做到,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粮食,让‘光盘行动’成为一种生活时尚。”5.4.3后续任务:师:“课后请大家完成两项任务:1.向家人分享今天的探究成果和数据,带动家人制定‘家庭节约粮食计划’;2.观察一周内家庭的粮食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设备点检与维修计划模板
- 中药学临床处方评析题库
- Web开发常见接口问题与解决方案
- 中小企业财务决策的风险管理框架构建
- Linux容器化应用部署与管理手册
- 双碳战略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 生态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与预测模型研究
- IT经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实施方案
- 复古木质书桌与书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招标合同管理规范及操作流程
- 小包团服务流程
- 演绎推理《三段论》
-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
- 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1版)
- 顾志能-圆的周长
- 国开2023年秋《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最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参考文献99例,参考文献
- GB/T 2585-2021铁路用热轧钢轨
- 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 GB/T 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 中东历史及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