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珍爱生命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
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
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
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3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
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
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
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
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枳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
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
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
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
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
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
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
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
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
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
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解析:D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能力。A项,原文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
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
生”。并未说谁提出的“气候正义”,属无中生有。B项,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
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是单
纯的“限制排放”。C项,原文是“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解析:C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的能力。“以大量篇幅”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解析:B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就可以得到保证”太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失忆人
张铭书
那天的事有些怪。
上午九点左右,我从单位出来沿着一条街匆匆往前走,走到下一个路口时,不由停下步子,
拿不准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应该拐个弯儿。我问自己,你准备去做什么呢?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接下来,我连臼己是谁都记不起来了。我从一块橱窗的
玻璃里照见了自己,里面映着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神情沮丧的男人。我问,这男人是谁呀?橱窗
当然不会回答,于是我转过头问身边的一个行人:“喂,我是谁?”那人打量我一眼,突然撒腿
就跑。我望了一眼头顶的太阳,想,难道我是突然降临到地球上的一个外星人吗?
这时一名警察出现在我面前,先前被我吓跑的那位行人指着我对警察说:“就是他!他是
个疯子!”
警察将我带到了派出所,他们翻遍我全身的口袋,也没找出任何能证明我身份的东西。
这时我才真正害怕起来。我意识到自己同这个社会的所有联系被割裂了,沦为世界的一
个孤儿,这是一种巨大的恐怖。
这时从旁边办公桌走过来一个年轻的警察,对着我的脸端详了好久,乂让我站起来看了
看身高,对其他警察说:“他可能是苏老板的儿子,一星期之前苏老板已报过案,他儿子苏威想
买辆法拉利跑车,结果苏老板只买给他一辆帕萨特,苏威一生气将车砸了,然后跑得无影无
踪。苏威平时有吸毒的行为,有时脑子会不太清醒。说不定就是他。”别的警察就说:“那就
快给苏老板打电话吧。”
我一听原来自己是一个如此有钱的人,不禁非常得意。
不一会儿,苏老板的电话接通了,说,他儿子的尸体已经找到了,不必麻烦警察了。
我的心情非常失落。
办公室里进来一位少妇,她用轻柔动听的声音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位找不到家的男人
是吗?我老公爱喝酒,喝多了酒就不记事儿,昨晚跑出去至今没影儿,我想是不是他?”
警察朝我一指:“就他。自己看吧。”
那位少妇丰腴而妩媚,娇艳欲滴。她带着一股香气朝我走过来。我高兴得眼睛放光。
但她还没到我跟前就扭身走开了。
我心里难过极了。惆怅万分。
一位居委会大妈来办公室办事,看到了我,好奇地瞧了又瞧,嘴里不住嘟噗:“这个人看起
来好面熟呀!上个星期,我们小区大白天招了小偷,被看车棚的老李发现了,两人扭打了一阵,
老李打不过他,让他跑抻了,我听到吵嚷赶过去时,远远看了小偷一眼,和这个人非常像!”
办公室的警察们全都警惕地盯着我,眼神儿一下全变了。一个警察掏出手铐,将我铐在椅
背上,然后对居委会大妈说:“你快去叫来管车棚的老李辨认一下,看是不是小偷?”
我吓得从椅子上瘫下.来,想,哪怕是个民工也好呀,怎么偏偏是个小偷呢?实在命苦!这不
是自投罗网吗?
不大会儿,居委会大妈和一个老头儿进来了。大妈喘着粗气,说:“老李,你看这人是不是
前几天跟你打架的那个小偷?”
老李的目光如刀子一样恶狠狠地朝我戳了过来。然而那H光碰到我后马上变得柔软起来,
他笑眯眯地说:“这不是张小鱼吗?你怎么在这儿?”
大妈:“原来你们认识呀?”
老李:“岂止认识!我跟他爸是战友。经常到他家里喝酒,他是我看着长大的。”
一个警察赶忙过来帮我打开手铐。
我听到自己并非小偷,心情放松了些,但仍记不起老李这个人,望着他不住地摇头。
老李显得比我还急,掏出手机掘了一串号码。
打完电话,高兴地对我说:“通知你爸了,你爸说你媳妇一会儿就来接你。”
我不由对张小鱼这个人起了兴趣,问:“张小鱼是干什么的?是个怎样的人?”
老李:“是个办公室小职员,心眼不坏,但也没多大本事,普普通通一个人儿。”
半小时后,进来一个几乎可以忽略性别的瘦小平淡的女人。老李说:“你媳妇接你来了。”
我傻愣若,认不出她是谁。
那女人很生气,突然冲上来,照着我的脸响亮地掴了一巴掌:“我让你跟我装蒜!”别看瘦
小,手劲可不小。
这一巴掌让我眼冒金星。
等金星消散以后,我突然记起她叫王金萍,是我的老婆,同时也是一位内科医生。
王金萍打完我后抹了几把泪,对其他人说:“他这是暂时性失忆症,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
造成的。”
我跟在王金萍后头走出派出所的时候,突然想起不知从什么书上看过的一句话说,人生
从来不像臆想中那么好,也不像臆想中那么坏。我虽不是有钱人,无权无势,也没有一个漂亮
的老婆,但我也不是一个小偷。这样,老天就算很照顾我了。很好。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突然冲上来,照着我的脸响先地掴了一巴掌”“打完我后抹了几把泪”,表明妻子已对“我”
失望至极。
B.“我"向往自己是富人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丰腴而妩媚的少妇,认为自己哪怕是个民
工也行,坚决不愿意自己是一个小偷。
C.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我”被怀疑为小偷前后警察的不同态度,看车棚老李前后神
情的变化……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主题鲜明。
D.失忆人的经历固然令人同情,但工作压力只是病症的诱因,真正的根源在「个人的欲望。小
说就是要告诉我们,直面现实,脚踏实地,方能幸福生活。
解析:AA项,作者为妻子设计的那一系列行为主要是为了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并无表明
妻子已对“我”极度失望的作用。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我”因工作压力大而失去记忆,是个生活在社会基层而值得同情的人。②“我”羡
慕富贵,追求享受,欲望不切实际,是个想要逃避现实的可怜的人。③“我”身处基层向往富
贵却瞧不起民工,是个令人鄙夷的人。④“我”虽身处困境却不愿堕落为小偷,是个坚守人生
底线的人。(任答3点即得5分)
6.小说结尾说:“人生从来不像臆想中那么好,也不像臆想中那么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深刻内涵的?请结合小说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6分)
答案:①人总是对现实不满而对未来充满憧憬,就像小说中的“我”向往富贵享受,但一切都
是虚幻,与现实反差太大。②人活着一定要有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可逾越。小说中的“我”尽
管欲望多多,但还是不愿沦落为小偷,能坚守住人生的底线。③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只有正确对待人生困境,坚守高尚情操,方能杜绝疾患缠身,保持一身浩然正
气。④清醒地认知自我,简单朴素地热爱生活,在平凡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安贫而乐道,也是一
种幸福。(任答3点即得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
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问世
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象.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
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
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
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
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
构成和集中度(资源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
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
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
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
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
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
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U
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
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
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
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
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
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
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
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
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刍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一一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特点为4四大主体内容|
六大主题时段|预期目标为U达到规模化的
播出效应
B.|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目制作方啊以央视自
制为主|期势电栉目品质有保障
C.|美国有线电视
节目提供商I提供节目给4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拥有并运营>1有线电视系统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痼豪施
节目制作后
理频道I传送*1电视观众
解析:D本题考查分析和梳理文意的能力。原文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
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所以并非国家地
理频道把节目传递给电视观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山主题化、
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玲、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
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
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
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
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解析:BC本题考杳概括和分析文意的能力。A项,原文“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
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
应”。“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属无中生有。D项,64岁以
后集中度在降低E项,“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太绝对。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
式方面的不同。(4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意的能力。抓住运营模式这一关键词,从材料中概括各自的运营
模式即可。
答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
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尧佐,宇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闷州间中人。尧佐进士
农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
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邦,迁秘书郎、知真源县,
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把位闻面伤NQ吏望小责操,网往捕鳄至
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建之人旨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限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
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上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
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
数1万。徙河北,母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监鄂州茶场。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学士、
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
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兔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
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卜御史中丞范讽
劾治,而事乃辨。改知庐州,徙同州,复徙永兴军。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屠京兆城中,前守姜博尽毁古碑碣充砖舞用,弄佐奏曰:“唐肾臣墓石,
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
完护之。”徙郑州。既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灾异数见,罢为淮康军节
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却郑州。以太子太师筑住,卒,贿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答案: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
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
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C.判: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
D.致仕:任命,授予官职。
解析: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i)(3分)
A.尧佐担任寿州知州遇凶年,他拿出自己俸禄大米煮成粥给饥饿的老百姓食用,手下的吏人
也自发捐献大米,以此赈救了数万百姓。
B.尧佐任京西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他怜惜百姓,奏请朝廷不仅免除当地百姓税
收,还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C.祥符知县陈诂治下太严,手下的官吏逃走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尧佐据理
力争,最终使陈诂得以免罪。
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占碑占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进
言希望没有被毁坏的能得到完整保护。
解析:B应该是任职河东珞转运使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10分)
(1)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5分)
译文:..............................................................
⑵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5分)
译文:...........................................................
答案:(1)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宙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
陈尧佐,陈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使”“发”“怨”各1分,''诬尧佐以事”倒装句1
分,句意1分)
(2)被该郡人王文吉拿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为”
“变事”“劾治”“辨”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他的高祖叫陈翔,是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
家在那里,于是为间州间中人。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文
章,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凭借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任朝邑知县,恰逢他哥哥陈尧叟
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尧佐,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
簿。改任下邦县主簿,升任秘书郎、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升为开封府推官。因评
论政事忤逆圣旨,被降为潮州通判。修建孔子庙,建造韩吏部祠,以讽劝潮州人民。百姓中有
个张姓的孩子与他的母亲在江中洗涤,鳄鱼尾随而吃掠张姓孩子,母亲不能救助。尧佐听说后
为此伤心,命令二个下吏划小船拿着网前去捕捉。鳄鱼最为凶暴,不能网到,到这时,鳄鱼顺服
被网住,尧佐写文章把鳄鱼的事在街市公告出来,并烹煮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召尧佐何朝廷,任直史馆、寿州知府。当年大饥荒,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
吏人都献出大米,赈济了几万人。后来担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作堤坝,堤坝第
二年就毁坏。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渭不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尧佐移任
京西转运使,后来终于按尧佐的建议实行。改任河东路转运使,因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
依靠石炭为生,尧佐奏请朝廷免除税收。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移任河北,因母亲
年老请求就近侍养,朝廷召他纠察在京刑狱,任御试编排官,因安排等次失误被降职,任监鄂
州茶场。
天禧年中,黄河决口,起用他任滑州知州,他制造木笼以减除猛烈的水势,乂修筑了长堤,
人们称作“陈公堤”。进升枢密直学士、任河南知府,转任并州知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
姓总是忧虑,尧佐替他们修筑堤防,栽植几万株柳树,修造柳溪,百姓依靠这些得到好处。
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官吏打算加罪给陈诂,就逃离使县为之一空,太后果然发怒;
但陈诂与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争辩。事情传送至枢密院,只有尧佐一个人说:“惩
处陈诂就会使奸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官吏呢?”陈诂因此得以免罪。尧佐以给事中
的身份参与朝廷政事,升任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去世,执政大臣大多被免除职务,尧佐以户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永兴军。经过郑州,被
该郡人王文吉以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改任庐州知州,
移任同州,乂移任永兴军。
当初,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
尧佐上奏说:“唐代贤臣墓碑,现在已损失十分之七八了,子孙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让它们
传承千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与瓦砾等同,实在是可惜。那些没有被毁坏的,希望敕令州县完
整保护。”移任郑州。不久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因灾异多次出现,被免
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郑州。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赠司空兼
侍中,谥号文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汽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
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隋”的
“沙鸥”特征相同。
“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至有度口如年的感
慨。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相
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E.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
情。
解析:CD选C,3分,选D,2分。A项,两个“沙鸥”意象特征不同,本诗中“沙鸥”是“闲适”
的象征,杜甫诗中“沙鸥”是“凄苦”的意象;B项,诗人感觉度日如年的原因是“闲”,因无
所事事而度日如年;E项,“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错误,应该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15.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乂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6分)
答案:诗人虽然赞美沙鸥闲适,但乂说闲时度H如年;(2分)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乂闻
砧杵声而生感慨,见梧桐口落而念故网之秋。(2分)诗人要放眼远望,而又无元龙百尺楼可
登。(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
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从文中
“,,“可见。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是:>。
答案:(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⑵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车不,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
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②鲁迅杂文的语言,多一字会显冗余,少一字则显不足,妙喻层出,讽刺深亥(旁征博引,可谓
一•字•千•金•,充分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
③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明显改变,咖啡成为下里已人的重要食品。当时,工人生活
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的必需品。
©1978年邓小平曾发出疾呼:“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
被葬送。”这样的判断,现在听来,依然眼章军即
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那些自•命•不•凡•的思想家或少数杰出人物
所决定,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
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即
期茗若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A.①©③B.②®@
C.©@®D.④⑤©
解析:C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使用错误.②一字千金:增
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高,不可更改。使用正确。③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
普及的文学艺术。使用错误。④振聋发喉: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用正确。
⑤自命不凡:强调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使用正确。⑥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望文生义,
使用错误。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虽然古代神话玄幻瑰奇」旦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
生活的愿望。
B.中国目前职业病发病人数呈现增长势头,职业病发病者呈现年轻化,且发病者多属于困难
群众。
C.全球最快的轿车车型问世!奔驰官方改装商Brabus声玄,其基于奔驰顶级轿车S级打造的
新款SV12RBiturbo800轿车的最高时速将能够达到每小时300多千米,这将使该车成为全球
最快的轿车。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
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解析:CA项,语序不当,将“虽然”放在“神话”后面。B项,成分残缺,“年轻化”后加上
“趋势”。D项,“热烈”与“思考”搭配不当。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金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