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江西省吉安市五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2.下表表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含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含量成分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60U/L总胆固醇3.1~5.2mmol/L总蛋白65~85g/L钠137~147mmol/L总胆红素5-21μmol/L钾3.5~5.3mmol/L碱性磷酸酶45~125U/L钙2.2~2.65mmol/L尿素2.8~7.2mmol/L磷0.81~1.45mmol/L肌酐57-111μmol/L镁0.73~1.06mmol/L尿酸208.3~428.4μmol/L血清铁11-30mmol/L葡萄糖3.9~6.1mmol/L氯99-110mmol/L乳酸脱氢酶140~271U/L碳酸氢盐22-28mmol/L三酰甘油0-1.7mmol/L总CO221~31.3mmol/L注:U表示酶的活力单位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组织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C.表中所示成分大约占血浆总量的20%D.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各种代谢废物和血红蛋白等营养物质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苏丹Ⅲ染液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红色的脂肪颗粒B.向高温煮沸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出现紫色反应C.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溶液呈现蓝色D.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和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4.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而促进植株的生长。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以及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B.温特通过琼脂块转移实验证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进胚芽鞘C.在茎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速度不同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有关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已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5.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吃山楂分泌唾液和望梅止渴都是非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层参与,所以非条件反射不受意识支配C.条件反射消失的过程就是相关反射弧被破坏的过程D.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仍需非条件刺激强化和巩固6.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神经调节的过程B.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C.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则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D.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NAA)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B.赤霉素通过促进丝氨酸转变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分解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C.在成熟组织中合成的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8.(10分)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目前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病菌进化并形成新的物种B.病菌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对病菌都是有害的C.抗生素诱发病菌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抗性基因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二、非选择题9.(10分)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自然资源最丰富的海域,其渔业资源的种类多样、数量众多,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20多种,其中以乌贼和石斑鱼等资源最为丰富。以往深海环境一直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但实际上,深海环境中的生命极度活跃,存在着不依赖光合作用,仅靠硫化氢等化学物质自养的硫细菌,此外还有大量的异养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南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____________,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海石斑鱼的种类有100多种,市场上常见的石斑鱼就有海红斑、东星斑,虎龙斑、斜带石斑、老虎斑、玳瑁石斑等十几种,它们在体型和体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这体现了石斑鱼的__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___多样性。(3)南海海域中,由浅入深分布着绿藻,褐藻和红藻,影响海洋藻类垂直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靠硫化氢等化学物质自养的硫细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4)由上述材料可知,流经南海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红脂大小蠢是一种危害油松的林业害虫,林业人员发现了一种以之为食的昆虫甲,并对昆虫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油松的受虫害程度需要确定单位面积内受虫害油松的数量,常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_。调查发现,单一油松林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害程度要_________(填“轻”或“重”),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2)写出题中所涉及的食物链_________,昆虫甲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3)昆虫甲可以通过嗅觉找寻生活在油松树干中的红脂大小蠹,这种信息的传递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传递。为了研究昆虫甲找寻食物的相关机制,研究人员用正己烷溶液分别提取了健康油松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油松挥发物B,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昆虫甲,现察昆虫甲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笫三组挥发物A对照挥发物B对照挥发物A挥发物B结果(只)35154371733实验中的对照是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昆虫甲更趋向于_________(填“健康油松”或“受虫害油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继而引起发热。某人因病毒感染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_____,使下丘脑的_____中枢兴奋,使调定点升高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_____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产热增多。(2)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_____,引起机体散热_____。(3)某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持续发烧时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该刺激传至下丘脑,促进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减少。12.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酸奶生产中的两种常用乳酸菌种,二者共生使牛乳快速发酵制成酸奶。研究者以一株保加利亚乳杆菌(记作A)和一株嗜热链球菌(记作B)为实验材料,对脱脂乳进行发酵,研究两者共生机制以期提高酸奶品质。(1)发酵前先将A和B菌种接种到M17培养基中培养进行活化,M17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乳糖为菌种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活化培养过程应控制的氧气条件是__________(填“无氧”或“有氧”)。表M17培养基的配方组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牛肉膏乳糖抗坏血酸MgSO4·7H2Oβ-甘油磷酸二钠含量10.0g2.5g5.0g5.0g0.5g0.2g5g调节pH至7.0,定容至500mL(2)取等量活化好的A和B菌种分别接种到250mL发酵培养基中开始发酵,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应为__________。每隔2h取出发酵液,测定pH值和菌种数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据图可知,数量增长更快的菌种为__________,发酵过程中具有持续产酸能力的菌种是__________。(3)发酵过程中B代谢可产生大量丙酮酸、甲酸、叶酸等物质,其中甲酸是嘌呤合成的前体物质,叶酸是嘌呤和氨基酸合成的辅因子。将A和B菌种共同接种到250mL发酵培养基中,测定pH值和A、B菌种总量,结果如图3所示。进一步检测发现,共同培养初期A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16小时后,共同培养的菌种数量开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流动性没有消失,故A错误;突触后膜仍能产生兴奋,故钠离子通道没有关闭,B错误;中毒后,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仍然留在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结合,那么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故C正确;有机磷农药没有作用于突触前膜,故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B【解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B、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相似,含量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B正确;C、血浆中90%是水,蛋白质大约占7%~10%,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所示成分大约占血浆总量的20%,C错误;D、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成分,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化学成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C【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用苏丹Ⅲ染液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A错误;B、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一般不影响肽键,因此向高温煮沸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C、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由于斐林试剂混匀后形成新配置的氢氧化铜,因此溶液呈现蓝色,C正确;D、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和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D错误。故选C。4、A【解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不会进行主动运输,是扩散,B错误;C、在茎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速度不同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有关,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C错误;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D错误。故选A。5、D【解析】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吃山楂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A错误;B、非条件反射的建立可无须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层下各级中枢就可完成,但低级中枢会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此时会受到意识的支配,B错误;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要发生的前提是有完整反射弧,同时也需要有非条件反射进行强化和巩固,若没有强化和巩固,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失,反射弧并没有破坏,C错误;D、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并且条件反射形成以后,还需要通过非条件反射进行强化和巩固,否则条件反射会逐渐消失,D正确。故选D。6、C【解析】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特点、激素化学本质的理解程度。【详解】该图表示激素通过血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为激素调节,A项错误;细胞1分泌的,可能是蛋白质类激素,也可能是氨基酸类激素,还可能是固醇类激素,B项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C项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其靶细胞是肝细胞和全身所有细胞,D项错误。【点睛】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因此在靶细胞上含有相关激素的受体。但这些受体不一定都在细胞膜上,例如性激素的受体就在细胞内。7、A【解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生长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NAA、乙烯利等。【详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NAA、乙烯利等,A正确;B、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分解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B错误;C、乙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在成熟的果实中分布较多,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D错误。故选A。8、D【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详解】A、抗生素的选择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B、细菌为原核生物,可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病菌的变异中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抗药性强的变异对病菌本身是有利的,B错误;C、抗药性变异是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存在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抗生素不能诱发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C错误;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②.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①.物种②.基因(遗传)(3)①.光照(光质)②.生产者(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化学能【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10%~20%;3、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小问1详解】南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小问2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南海石斑鱼在体型和体色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石斑鱼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或遗传)多样性。【小问3详解】南海海域中,由浅入深分布着绿藻,褐藻和红藻,影响海洋藻类垂直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或光质)。靠硫化氢等化学物质自养的硫细菌,属于自养生物,所以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小问4详解】流经南海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化学能。10、①.样方法②.重③.营养结构④.油松→红脂大小蠹→昆虫甲⑤.三⑥.化学⑦.正己烷(溶液)⑧.受虫害油松⑨.油松遭受虫害后,能产生和释放某种吸引昆虫甲的化学物质【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植物因为基本不活动,所以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单一油松林因为物种单一,所以要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害程度重。这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2)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到不被捕食的生物为最高营养级,所以题中涉及的食物链是油松→红脂大小蠹→昆虫甲,其中昆虫甲属于第三营养级。(3)通过嗅觉闻到的是气味,所以属于化学信息。由题意可知挥发物A和挥发物B都是用正己烷溶液提取的,所以对照组应是等量的正己烷溶液。分析数据可知昆虫甲更趋向于受虫害油松,这种原因可能是油松遭受虫害后,能产生和释放某种吸引昆虫甲的化学物质。11、(1)①.致热性细胞因子②.体温调节③.大脑皮层④.促甲状腺(2)①.毛细血管收缩②.减少(3)①.大于②.垂体【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至38.5℃,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激素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的兴奋通过①过程使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通过②过程使皮肤中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调定点升高至38.5℃。调定点升高后,下丘脑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冷觉;同时,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创新战略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关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网络市场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商铺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审计专员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党员发展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媒体策划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储备干部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财务副总监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绩效考核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17.2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课时2) 课件人教版(新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牛肉面技术培训
- 律师的招聘简章文件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8武术《健身短棍》教案设计
- 2022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项目
- GB/T 3033.1-2005船舶与海上技术管路系统内含物的识别颜色第1部分:主颜色和介质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公路设计》第九章-挡土墙设计(39P)课件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2017年1月18日
-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上《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 运动前评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