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5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1为潮间带湿地;生境2为沼泽区;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砂砾甲壳关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A.绿翅鸭、绿头鸭、鹤鹬、青脚鹬及其胃内出现的生物共同组成群落B.每年10月到2月期间绿头鸭种群数量上升的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说明二者的生态位完全相同,竞争激烈D.从生境1到生境2再到生境3依次分布着湿地、沼泽区和芦苇区,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的应用无关的是()A.棉花栽培过程中,适时摘心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B.给三倍体无子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C.植物移栽时,去除部分枝叶有利于移栽植物的存活D.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3.人体载脂蛋白apo-B基因在肝、肾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4563个氨基酸,但在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有2153个氨基酸,原因是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的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RNA结合的脱氨酶导致apo-B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与RNA结合的脱氨酶能识别并结合RNA的特定序列C.CAA编码特定的氨基酸,而UAA是终止密码子D.图示机制导致人体同一基因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5.云南某地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政府禁止砍伐后,植被得以恢复。下图为该地恢复过程中依次演替的()A.该群落演替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常绿阔叶林种群密度最大C.草丛群落没有垂直结构D.常绿阔叶林抵抗力稳定性最强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氧和酶 B.CO2和H2OC.[H]和ATP D.氧和AD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构成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2)填写图中E系统的名称:E____________。(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调节。(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8.(10分)某水产动物幼体均为雌性,存在性反转现象。下图表示该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性反转相关的生理机制,下表为有关研究结果。请回答:组别褪黑激素幼体数中间型数雄性数对照组(正常饲喂)174.3/(mg·L-1)18144实验组(饥饿处理)253.6/(mg·L-1)18711(1)图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为____________,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__运输到垂体。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___________(两种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2)脊髓胸段含有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___________。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3)表中数据表明,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了__________。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水产养殖提高该种动物产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9.(10分)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_________,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2)若图中1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______,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______反射。10.(10分)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下图为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图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2)图中B表示生产者_______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数值为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3)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11.(15分)下丘脑是动物食欲的控制中心。实验证明,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会暴饮暴食导致肥胖。1969年、科曼在实验室的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两只食欲旺盛、体型异常肥硕的小鼠、分别将其命名为糖鼠和肥鼠,为了探究糖鼠和肥鼠肥胖的成因、科曼通过外科手术将糖鼠和肥鼠与正常鼠的皮肤连在一起,将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制成连体鼠,希望通过连体鼠了解糖鼠和肥鼠肥胖的原因,实验如下:组别实验对象现象①糖鼠嗜食、肥胖②肥鼠嗜食、肥胖③糖鼠与正常鼠制成连体鼠糖鼠嗜食肥胖;正常鼠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最后饿死④肥鼠与正常鼠制成连体鼠肥鼠食欲和体重下降;正常鼠正常⑤AB(1)有人推测糖鼠和肥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体内过量表达了某种“嗜食因子”。这种推测是否合理?_____,原因是_____。(2)科曼最初推测糖鼠和肥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体液中缺乏一种抑制食欲的“厌食因子”。第_____组(填“③”或“④”)的实验结果支持这一推测,而第_____组(填“③”或“④”)的实验结果不支持这一推测,不支持的理由是_____。(3)其他研究表明与糖鼠和肥鼠肥胖有关的是同一种“厌食因子”。为了证明糖鼠和肥鼠的症状的确与体液中的某种“厌食因子”含量异常有关,科曼进行了实验⑤,请将实验⑤补充完整:A._____B._____(4)1994年,弗里德曼从白色脂肪细胞中发现了这种控制食欲和体重的激素,将其命名为瘦素。据本实验推测,瘦素的受体很可能集中分布于脂肪组织和_____(填一种器官)中。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瘦素可以抑制食欲、表明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具有怎样的关系?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主要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2、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详解】A、群落是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绿翅鸭、绿头鸭、鹤鹬、青脚鹬及其胃内出现的生物,这不是所有的生物,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B、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题干信息“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故每年10月到2月期间绿头鸭种群数量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增加,B错误;C、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生态位包括多项内容,物种种类,物种在种群中的位置,占用资源以及种间关系都会导致生态位不同,C错误;D、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从生境1到生境2再到生境3依次分布着湿地、沼泽区和芦苇区,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2、C【解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棉花适时摘心实际上是解除棉花的顶端优势,故适时摘心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A正确;B、给三倍体无子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是利用二倍体西瓜花粉能刺激子房产生大量生长素,促进三倍依西瓜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B正确;C、植物移栽时,去除部分枝叶减少叶片气孔对水分的散失,无植物激素无关,C错误;D、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D正确。故选C。3、A【解析】分析图示:由于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的mRNA上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导致人体载脂蛋白apo-B基因在肝、肾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4563个氨基酸,但在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有2153个氨基酸,说明在小肠细胞中mRNA的序列并没有改变,只是相应的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提前终止了翻译。【详解】A、与RNA结合的脱氨酶导致终止密码提前,mRNA上序列并未改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与RNA结合的脱氨酶能识别并结合RNA的特定序列,才能使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B正确;C、CAA编码特定的氨基酸,而UAA是终止密码子,这样才会使翻译提前终止,C正确;D、图示机制导致人体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D正确。故选A。4、D【解析】生产者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详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故选D。5、D【解析】1、根据柱状图分析,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都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存在垂直结构。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高。【详解】A、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和原有的土壤条件得到基本保留,在该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B、常绿阔叶林应该属于生物群落,包括树木、草类、其他生物等,B错误;C、草本植物也有分层现象,草丛群落也有垂直结构,C错误;D、在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而物种多样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则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6、C【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O2,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氧气不用于暗反应,各反应所需的酶不一样,A错误;B、CO2不是光反应提供,H2O不用于暗反应,B错误;C、根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正确;D、氧气不用于暗反应,ADP是暗反应产生,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内环境(细胞外液)②.血浆③.淋巴④.泌尿系统⑤.A、B⑥.神经-体液-免疫⑦.HCO3一、HPO42-【解析】1、由B→C→A可知,B是组织液,C是淋巴,A是血浆。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2、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详解】(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构成内环境,其中A为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2)据图分析,E系统是将尿素、尿酸、水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故E系统是泌尿系统。(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和组织液,即字母A、B。(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当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对。其主要原因与与它含有HCO3一、HPO42-等离子有关。【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参与维持稳态的系统,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和识图能力。8、(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体液(3).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4).神经中枢(5).电信号和化学信号(6).神经一体液调节(7).38.9%(8).幼体时适当减少营养(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能通过作用于垂体最终影响生殖腺的发育,所以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图中显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既能促进精巢发育也能促进卵巢发育,幼体性反转直接取决于体内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2)脊髓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反射活动中兴奋既要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要通过突触传递,所以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图中显示该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了11/18-4/18=38.9%;雄性个体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结合图表分析可知,水产养殖时幼体适当减少营养(即幼体饥饿处理使其性反转成雄性个体),成体时增加营养可提高该种动物产量。9、①.反射弧②.神经元(或神经细胞)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⑦.1→2→3→4→5⑧.非条件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⑩.条件反射【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就是反射弧,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2)图中结构名称: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即1→2→3→4→5,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属于非条件反射。(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是在第一次被针扎的基础上形成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此反射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点睛】此题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图,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等知识点,多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1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①.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②.B1+C1+D1③.D/A×100%或(A1+B1+C1+D1)/A×100%(3)①.间接②.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解析】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是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C表示净光合作用,D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1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1表示第二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图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问2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的B是总光合作用减去净光合作用的能量,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数值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的能量,故可表示为B1+C1+D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故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D/A×100%或(A1+B1+C1+D1)/A×100%。【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故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题关键是弄清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向,然后根据要求分析作答。11、①.否②.若肥鼠(或糖鼠)过量表达了某种“嗜食因子”,则④(或③)中连体的正常鼠应表现为嗜食、肥胖,与事实不符③.④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