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背景分析:为什么选择“拼音+成语故事”?演讲人04/教学过程:从拼音到文化的递进式学习03/教学准备:多维度构建学习支架0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分层目标01/教学背景分析:为什么选择“拼音+成语故事”?06/教学反思:预设与生成的平衡05/板书设计:可视化的学习路径目录2025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成语故事范文课件作为一名深耕低年级语文教学十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坚信:一年级是语文学习的“种子期”——拼音是打开汉字世界的“金钥匙”,成语故事则是浸润传统文化的“启蒙课”。当拼音与成语故事相遇,既是语言工具的实践应用,更是文化基因的悄然播种。今天,我将以“拼音+成语故事”为核心,结合2025年新课标对低年级“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系统呈现一节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又兼顾语文素养培养的拼音成语故事课。01教学背景分析:为什么选择“拼音+成语故事”?1课标依据与学情定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拼音巩固期”(已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和“故事敏感期”(对生动有趣的情节充满好奇),但抽象思维较弱,需要通过具象化、游戏化的方式实现“拼音工具性”与“文化启蒙性”的融合。2教学价值的双重性从语言学习看,成语多为四字结构,拼音拼读时需注意声韵调的准确搭配(如“画蛇添足”的拼音是“huàshétiānzú”),能强化学生对拼音规则的运用;从文化传承看,成语是中华智慧的浓缩(如“守株待兔”蕴含辩证思维,“闻鸡起舞”传递勤奋品质),通过故事化解读,能让传统文化自然融入儿童生活。0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分层目标1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准确拼读5个常用成语(画蛇添足、守株待兔、闻鸡起舞、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的拼音,掌握其中8个生字(添、株、舞、假、威、井、蛙、待)的拼音书写;②能借助拼音朗读成语故事,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拼音闯关-故事解码-情境表演”三步法,经历“工具运用→内容理解→情感内化”的学习过程,初步形成“用拼音学语言,用语言悟文化”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成语故事的趣味性和智慧性,萌发对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喜爱之情,在“小故事”中体会“大道理”。2教学重难点重点:实现“拼音拼读”与“成语故事理解”的双向互动——既能通过拼音准确认读成语,又能通过故事理解深化拼音记忆。难点:引导一年级学生从“听懂故事”到“领悟道理”的跨越,避免说教式灌输,而是通过情境体验自然感知成语的深层含义(如“画蛇添足”不只是“多画了脚”,更是“做了多余的事”)。03教学准备:多维度构建学习支架1教具准备拼音卡片:制作“声母-韵母-整体音节”分层卡片(如“sh-é→sh锓t-iān→tiān”),用于拼读练习;成语故事资源包:包含动画短片(5分钟版《画蛇添足》)、手绘插图(关键情节图:楚人画蛇、众人饮酒、添足被拒)、生字词贴板(用不同颜色标注易错拼音,如“添”是三拼音节“tiān”,“足”是平舌音“zú”);互动道具:青蛙、兔子、狐狸等动物头饰,用于情境表演;拼音小火车贴画(奖励拼读正确的学生)。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拼音本(用于书写成语拼音)、彩笔(给易错拼音标色)、故事记录本(简单图文记录成语情节)。课前预习任务:和家长一起用拼音拼读1个熟悉的成语(如“一心一意”),记录不会拼读的音节(课堂上作为共性问题讲解)。04教学过程:从拼音到文化的递进式学习1趣味导入:用“拼音儿歌”唤醒学习兴趣(5分钟)“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汉语拼音歌》,现在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唱——‘ɑoe,iuü,bpmf来联系……’”(师生齐唱,教师用手势演示口型)。唱完后提问:“拼音是我们的‘语言小助手’,谁能用拼音拼一拼自己的名字?”(请2-3名学生示范,教师纠正平翘舌、前后鼻音)。接着出示一张“画蛇”的简笔画:“今天,有个古人也在画蛇,不过他做了一件‘多余的事’,这个故事藏在一个成语里,我们先用拼音拼出它的名字——h-u-àsh-ét-i-ānz-ú,谁来试试?”(引导学生逐步拼读,引出课题《画蛇添足》)。设计意图:通过儿歌激活拼音记忆,用问题衔接旧知与新知,简笔画和悬念设置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2拼音闯关:在语境中强化拼读能力(15分钟)2.1第一关:分解音节,逐个击破出示成语“画蛇添足”的拼音“huàshétiānzú”,将其拆分为四个音节卡片:“huà”“sh锓tiān”“zú”。先请学生观察每个音节的结构:“huà”是三拼音节(h-u-ɑ),“shé”是翘舌音(sh-é),“tiān”是三拼音节(t-i-ān),“zú”是平舌音(z-ú)。教师示范拼读:“h—u—à,huà(画);sh—é,shé(蛇)”,强调“sh”是翘舌音(舌尖翘起抵上颚),“z”是平舌音(舌尖抵下齿背)。然后组织“拼音小老师”活动:请1名学生带读“huà”,其他学生跟读;再请另1名学生带读“shé”,依次完成四个音节的拼读。2拼音闯关:在语境中强化拼读能力(15分钟)2.2第二关:连音成词,整体感知将四个音节卡片拼成“huàshétiānzú”,教师慢速范读,学生跟读3遍。接着玩“拼音火车”游戏: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负责一个音节,教师说“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接“火车火车这里开”,然后依次拼读“huà—shé—tiān—zú”,最后全班齐读成语。对发音准确的小组奖励“拼音小火车”贴画。2拼音闯关:在语境中强化拼读能力(15分钟)2.3第三关:联系生字,巩固书写出示生字“画、蛇、添、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示范书写(如“足”的最后一笔是“捺”,“添”的右上角是“小”不是“少”),同时标注拼音。学生在拼音本上练习书写,要求“先看后写,写后对照”。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纠正“添”的三拼音节书写(t-i-ān→tiān,注意中间的“i”不能漏)和“足”的平舌音(z-ú→zú,避免写成翘舌音“zhú”)。设计意图:通过“分解-连读-书写”三步,将拼音学习从音节到词语、从认读到书写逐步深化,游戏化设计保持学生的注意力。3故事解码:在情境中理解成语内涵(20分钟)3.1初听故事,梳理情节播放动画短片《画蛇添足》(画面:一群楚人比赛画蛇,一人先画完,得意地给蛇添脚,结果被同伴抢走酒壶)。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谁做了‘添足’的事?结果怎么样?”引导学生用“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简单复述(如“有个人画蛇,他给蛇添了脚,结果没喝到酒”)。3故事解码:在情境中理解成语内涵(20分钟)3.2精读细节,理解“多余”出示手绘插图,聚焦关键情节:“第一个画完蛇的人想:‘我还能给蛇添上脚!’于是他拿起笔,在蛇身上画了四只脚。”提问:“蛇本来有脚吗?(没有)他为什么要添脚?(想炫耀)结果呢?(别人说‘蛇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所以他没喝到酒)”。教师用动作演示“画蛇”和“添足”的区别:先徒手画一条蛇(弯曲手臂),再“添脚”(伸出手指),问学生:“这样的‘添脚’是帮忙还是添乱?”学生自然回答“添乱”,教师总结:“做了不必要的、多余的事,反而坏了事情,这就是‘画蛇添足’。”3故事解码:在情境中理解成语内涵(20分钟)3.3联系生活,迁移运用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画蛇添足’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妈妈已经把苹果洗干净了,我又去擦一遍,结果把苹果擦脏了”“同学已经把作业写对了,我非要改几个字,结果改错了”。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将成语含义与生活经验结合。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插图、动作演示等多感官输入,将抽象的成语含义具象化;联系生活则是为了实现“从文本到生活”的迁移,让成语真正“活”起来。4情境表演:在实践中深化情感体验(10分钟)分发动物头饰(楚人、同伴),请3名学生上台表演《画蛇添足》的故事。要求:①用拼音准确读出成语“huàshétiānzú”;②表演时说出关键对话(如“我先画完了,这壶酒归我!”“蛇没有脚,你画错了,酒该归我!”);③用动作表现“画蛇”和“添足”的过程。其他学生作为“小评委”,评价标准:“拼音准不准?故事讲得清不清?动作像不像?”表演结束后,教师点评:“刚才的小演员不仅拼音读得好,还把‘画蛇添足’的傻事演活了!原来成语故事里藏着这么有意思的小剧场!”设计意图:表演是一年级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角色代入,学生既能巩固拼音和故事内容,又能在互动中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5总结拓展:从一课到一类的延伸(5分钟)5.1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我们用拼音学了哪个成语?(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不要做多余的事)拼音在这个过程中帮了什么忙?(拼读出成语,认识生字)”教师总结:“拼音是我们的‘语言小拐杖’,成语故事是我们的‘智慧小口袋’,以后我们可以用拼音认识更多成语,从故事里学到更多道理。”5总结拓展:从一课到一类的延伸(5分钟)5.2分层作业基础层(必做):用拼音在本子上书写“画蛇添足”,给易错音节标色(如“tiān”的“i”);和家长一起用拼音拼读另外2个成语(如“守株待兔”“闻鸡起舞”)。01提高层(选做):用简单的图画和拼音记录一个“画蛇添足”的生活小故事(如“我帮妈妈擦桌子,结果把水杯碰倒了”)。02拓展层(挑战):和家长一起看《成语故事》动画,下节课分享一个用拼音能拼读的成语。03设计意图:分层作业兼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基础作业巩固拼音和成语,提高作业联系生活,拓展作业激发持续学习兴趣。0405板书设计:可视化的学习路径板书设计:可视化的学习路径黑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部分(核心区):用彩色粉笔书写成语“画蛇添足”,拼音“huàshétiānzú”用红色标注易错音节(如“tiān”的“i”),下方配简笔画(蛇+四只脚)。右半部分(互动区):贴学生的拼音书写作品(优秀范例)和“拼音小火车”贴画(奖励榜)。06教学反思: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教学反思: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始终牢记一年级学生的“儿童性”——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20分钟,因此教学环节需短平快、多互动;他们的理解依赖具体形象,因此需用动画、图片、表演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包括:①个别学生拼读“shé”时混淆翘舌音和平舌音(读成“sé”),需通过口型示范(舌尖翘起)和对比练习(“s-é→sé”vs“sh-é→shé”)纠正;②部分学生在表演时忽略拼音朗读,需在分组时安排“拼音小组长”提醒。课后,我会通过作业反馈(拼音书写正确率、故事复述完整性)和课堂观察(参与度、互动质量)评估教学效果,重点关注“拼音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8124-9:2025 EN Safety of toys - Part 9: Safety aspects related to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 Comparison of ISO 8124-1,EN 71-1 and ASTM F963
- 2025年屏蔽门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隐喻理解测试题目及答案
- 准格尔召镇应急预案(3篇)
- 种子管理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义县初三政治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数学中考专项试题及答案
- DB1306T 297-2025 预制菜采样操作规范
- 虚实融合安全防护-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企业策划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医疗卫生机构价格公示办法(试行)
- 学校熟食配餐合同范本
- 探矿权(非油气类)申请资料清单
- 2024年十大危化品火灾爆炸事故盘点-国内十大火灾爆炸事故
- 电力工程竣工报告模板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4
- 《关节镜小知识》课件
- 2025风电机组无人机巡检技术方案
- 药企地区经理胜任力
- 动物医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MOOC】美术鉴赏-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