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学期模拟测试(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铝的是()A.硅B.镁C.铬D.锌2.下列化学键中,属于极性键的是()A.Cl-ClB.O-FC.Na-ClD.C-C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氢气B.乙醇C.熔融的氯化钠D.干燥的氯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升高温度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C.恒温恒压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G<0D.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的状态5.在密闭容器中,2SO₂(g)+O₂(g)⇌2SO₃(g)ΔH<0。达到平衡后,欲使SO₂的转化率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分离出SO₃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C.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7.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A.=7B.<7C.>7D.无法确定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电子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B.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锌铜原电池中,锌是正极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AlB.Al₂O₃C.SiO₂D.NaHCO₃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朝上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氢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²2s²2p⁶3s¹。该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电负性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氯原子电负性。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气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不考虑氯气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2molSO₂和1molO₂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₂(g)+O₂(g)⇌2SO₃(g)ΔH<0。若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SO₂的转化率为60%。则平衡时,SO₃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无需计算结果)。14.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在方框内绘出)(3)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则该元素得电子________个。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15.(10分)简述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如何改变下列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SO₂(g)+O₂(g)⇌2SO₃(g)ΔH<0,升高温度;(2)N₂(g)+3H₂(g)⇌2NH₃(g)ΔH<0,增大压强。16.(10分)写出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中,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填电极名称)。17.(10分)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向BaCl₂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少量钠投入足量的冷水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描述)---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第IIA族和第VA族大于其相邻元素。铝(Al)位于第IIIA族,镁(Mg)位于第IIA族。因此,镁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铝。硅(Si)位于第IVA族,与铝同主族,但电离能大于铝。铬(Cr)位于第VIB族,其第一电离能因d电子半充满结构而反常增大,但仍小于镁。锌(Zn)位于第IB族,其第一电离能小于铝。故选B。2.B解析:化学键的极性取决于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电负性的差异。同种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A项,Cl-Cl,电负性相同)。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电负性差异越大,极性越强。O-F原子间电负性差异很大,形成极性键(B项)。Na-Cl原子间电负性差异较大,形成离子键(C项)。同种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D项,C-C,电负性相同)。故选B。3.C解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氢气(A项)是单质。乙醇(B项)是有机物,在水溶液中不电离,是非电解质。熔融的氯化钠(C项)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干燥的氯气(D项)是单质,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故选C。4.B解析:放热反应(ΔH<0)不一定能自发进行,还需考虑熵变(ΔS),自发判据是ΔG=ΔH-TΔS<0。升高温度(T增大)对放热反应(ΔH<0)的自发性可能不利,取决于ΔS的符号。恒温恒压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0(C项正确,但B更直接对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但不代表一定自发(如高温下的平衡反应),也不一定ΔG=0(D项错误)。升高温度通常会增加分子动能和有效碰撞频率,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B项正确)。故选B。5.B解析: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1)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正反应)移动,SO₂转化率增大。(2)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正反应)移动,SO₂转化率增大。(3)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SO₂转化率不变。(4)分离出SO₃,平衡向生成SO₃的方向(正反应)移动,SO₂转化率增大。但题目要求“使SO₂的转化率增大”,选项B(增大压强)是直接且有效的措施。结合(1)和(4)也是正向移动,但B是最直接针对体积变化的。此处选择B,因为它明确增大压强。*(注:严格来说,(1),(2),(4)均能使转化率增大,B也是。选择B侧重压强对体积影响。如果允许多选或强调最有效,(2)更优,但题目单选,按常规考点选择B)*6.C解析: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因此不改变反应的焓变(A项错误)。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B项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D项错误)。故选C。7.C解析:pH=3的盐酸中[H⁺]=10⁻³mol/L。pH=11的氨水中[OH⁻]=10⁻³mol/L。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混合瞬间,[H⁺]_混=(10⁻³*V)/(2V)=5x10⁻⁴mol/L,[OH⁻]_混=(10⁻³*V)/(2V)=5x10⁻⁴mol/L。由于氨水是弱碱,其电离会受到环境OH⁻浓度的影响,但氨水的初始浓度较高(c(NH₃·H₂O)>0.1mol/L),电离产生的OH⁻远大于水电离产生的H⁺,且氨水过量,故混合溶液中[OH⁻]总>[H⁺]总,溶液显碱性,pH>7。故选C。8.C解析: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平衡电荷(C项正确)。锌铜原电池中,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铜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D项错误)。故选C。9.ABD解析:铝(A项)是两性金属,能与盐酸(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氧化铝(B项)是两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碳酸氢钠(D项)是弱酸酸式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氨气。二氧化硅(C项)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但与盐酸、氢氧化钠(除少量时)不反应。故选ABD。10.C解析:用pH试纸测定pH时,应将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A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散热,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项错误)。称量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时,应放在小烧杯或称量纸上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C项正确)。给试管加热时,应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且便于观察现象(D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1;小于解析:氢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²2s²2p⁶3s¹,最外层为3s轨道,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氯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²2s²2p⁶3s²3p⁵,最外层3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电负性比3s轨道上的单电子更强。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因此,该氢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是1,其电负性小于氯原子电负性。12.(1)Fe+2H⁺=Fe²⁺+H₂↑(2)2OH⁻+Cu²⁺=Cu(OH)₂↓(3)Cl₂+H₂O=H⁺+Cl⁻+HClO(4)2Na⁺+2Cl⁻=2Na+Cl₂↑解析:(1)铁与稀硫酸反应,铁被氧化为亚铁离子,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3)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中,次氯酸为弱酸,保留化学式。(4)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阳极和阴极反应的总和。13.1.2;(1.6molSO₃)²/[(2-1.2)²(1-0.6)²]解析:SO₂转化率为60%,则转化了2mol×60%=1.2molSO₂。根据化学计量数,生成SO₃的物质的量为1.2mol。平衡时,n(SO₂)=2-1.2=0.8mol,n(O₂)=1-0.6=0.4mol,n(SO₃)=1.2mol。平衡常数表达式K=[SO₃]²/[SO₂]²[O₂]。(注意:此处未给出气体分压或物质的量浓度,若按物质的量计算,需假设体积为V,则浓度分别为1.2/V,0.8/V,0.4/V,代入表达式为K=(1.2/V)²/[(0.8/V)²(0.4/V)],最终结果与V无关,即K=(1.2)²/(0.8)²(0.4)=1.6/0.32=5。但题目要求列出表达式,如上所示。)14.(1)2Na+2H₂O=2Na⁺+2OH⁻+H₂↑(2)[图略:在圆圈内部画8个电子,其中最外层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3)3解析:(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氢气。离子方程式需要写出所有参与反应和生成的离子。(2)氯离子Cl⁻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7,其中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结构示意图为[图示要求]。(3)某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化合价降低了3价,意味着该元素原子得到3个电子。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15.勒夏特列原理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移动,SO₂转化率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合同管理服务协议
- 2026年吹雪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达人主播合作合同范本
- 购买精装民宿合同范本
- 物业订购鸡蛋合同范本
- 网络维护签约合同范本
- 灯光喷泉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初中光学题试卷分析及答案
- 2025年孔子画像考试题目及答案
- 酒厂瓶子采购合同范本
- 银行监控中心保密协议书
- 2025年传媒市场调研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入团课件模板
- 2025年公文写作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在线题库含答案
- 学堂在线 信息素养-学术研究的必修课 章节测试答案
- 电动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
- GB/T 15704-2025道路车辆轻合金车轮冲击试验方法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大便与健康的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