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测绘工程2025年测量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自考本科测绘工程2025年测量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自考本科测绘工程2025年测量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自考本科测绘工程2025年测量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自考本科测绘工程2025年测量学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本科测绘工程2025年测量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A.海平面B.大地水准面C.铅垂线面D.水平面2.通过地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其长度与地球曲率半径之比,称为()。A.地形图比例尺B.地球曲率半径C.绝对比例尺D.相对比例尺3.测量工作中,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主要是为了()。A.提高测量精度B.减少测量误差C.简化测量工作D.避免测量错误4.在水准测量中,后视点读数为1.835m,前视点读数为0.924m,则高差h为()。A.0.911mB.1.835mC.0.924mD.2.759m5.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几何条件不包括()。A.圆水准轴平行于竖轴B.十字丝竖丝垂直于竖轴C.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D.水平轴平行于竖轴6.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的基本操作方法不包括()。A.对中B.整平C.精平D.照准7.在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上半测回先观测后视点,下半测回先观测()。A.后视点B.前视点C.左侧目标点D.右侧目标点8.测量工作中,用钢尺量距时,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钢尺刻划不均匀B.拉力不均C.温度变化D.目标照准误差9.全站仪是一种集光、电、机于一体的测量仪器,其主要功能不包括()。A.距离测量B.角度测量C.高程测量D.地形图绘制1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不包括()。A.GPSB.GLONASSC.BeiDouD.BD-311.导线测量中,闭合导线的内角和理论上应等于()。A.180°B.180°(n-2)C.180°(n+2)D.360°12.测量平差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测量误差B.提高测量精度C.消除测量误差D.平均测量误差13.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A.地形越陡峭B.地形越平坦C.相对高差越大D.比例尺越大14.在施工测量中,建筑物轴线投测常用的方法是()。A.水准测量B.角度测量C.坐标法D.距离测量15.测量误差按性质不同,分为()。A.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B.偶然误差和粗差C.大误差和小误差D.观测误差和仪器误差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简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其主要来源。17.简述水准测量中,如何消除或减弱视差的影响。18.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容。19.简述等高线的性质。20.简述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的主要区别。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1.在水准测量中,已知A点高程为HA=15.000m,后视B点读数为1.235m,前视C点读数为1.768m,求C点高程HC。22.用J6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一测站的水平角β,上、下半测回角值分别为:β上=178°28′15″,β下=181°31′45″,计算该角值观测结果的中误差(假设半测回中误差为±6″)。23.某矩形场地长100.00m,宽50.00m,用钢尺量距两次,结果分别为:L1=100.15m,L2=99.85m。求距离L的平均值及其相对误差。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24.论述测量工作中进行精度评定的重要性,并简述中误差、相对误差和容许误差的概念及其应用。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它是全球平均海平面的延伸,并包围整个地球。2.D解析:相对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相应距离之比,它不随比例尺大小而改变。3.A解析:“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有利于控制误差的累积,从而提高整个测区的测量精度。4.A解析:高差h=后视点读数-前视点读数=1.835m-0.924m=0.911m。5.D解析:水准仪的主要几何条件包括圆水准轴平行于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十字丝竖丝垂直于竖轴。水平轴平行于竖轴是经纬仪的要求。6.D解析: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的基本操作包括对中、整平、精平、照准。7.B解析: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上半测回先观测后视点,下半测回先观测前视点,然后观测原后视点。8.A解析:钢尺量距时,误差来源包括钢尺刻划不均匀(属于仪器误差)、拉力不均、温度变化、目估读数误差等。钢尺刻划不均匀是仪器误差,其他三项属于外界因素和观测误差。9.D解析:全站仪主要功能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坐标测量等,地形图绘制通常由专业的GIS软件完成。10.D解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括GPS、GLONASS、BeiDou、Galileo。11.B解析: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上应等于180°(n-2),其中n为导线点数。12.B解析:测量平差是通过数学方法处理带有误差的观测数据,以获得最可靠的结果,其目的是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13.A解析: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地面坡度越缓;平距越小,表示地面坡度越陡。14.C解析:坐标法投测建筑物轴线是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方法,它精度较高,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15.A解析: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具有确定性,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二、简答题16.测量误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真值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如人差、视差)、外界误差(如温度、湿度、风力等影响)。17.消除或减弱视差的方法:首先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反复调整,直到眼睛晃动时,十字丝和目标影像均无相对位移。18.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容包括:选点与定桩、量边、测角(测水平角和竖直角)。19.等高线的性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可能在图外闭合;等高线除在陡崖和悬崖处外,不得相交;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缓;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20.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的主要区别:目的不同,施工测量目的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位置和高程标定到实地;地形图测绘目的是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绘制地形图。工作内容不同,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建筑物轴线放样、高程传递、竣工测量等;地形图测绘主要包括控制测量、碎部点测量、地形图绘制等。三、计算题21.HC=HA+h=15.000m+(1.235m-1.768m)=15.000m-0.533m=14.467m解析:根据水准测量高差计算公式,C点高程等于A点高程加上A、C两点之间的高差。高差等于后视点读数减去前视点读数。22.半测回中误差m=±6″,β上=178°28′15″,β下=181°31′45″计算半测回平均值:β1=(β上+β下)/2=(178°28′15″+181°31′45″)/2=179°59′30″计算两倍视差:2ω=β下-β上=181°31′45″-178°28′15″=3°03′30″计算一测回中误差:m_一测回=sqrt(2)*m=sqrt(2)*6″≈8.49″解析:测回法观测结果的中误差计算,首先计算两半测回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两倍视差,最后根据半测回中误差计算一测回中误差,公式为m_一测回=sqrt(2)*m。23.L1=100.15m,L2=99.85m平均值L=(L1+L2)/2=(100.15m+99.85m)/2=100.00m绝对误差ΔL1=L1-L=100.15m-100.00m=0.15m绝对误差ΔL2=L2-L=99.85m-100.00m=-0.15m平均绝对误差ΔL_平均=(|ΔL1|+|ΔL2|)/2=(0.15m+0.15m)/2=0.15m相对误差K=ΔL_平均/L=0.15m/100.00m=1/667≈1.50×10^-3解析:距离的平均值是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平均绝对误差是两次测量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之和的一半。相对误差是平均绝对误差与距离平均值之比。四、论述题24.精度评定在测量工作中至关重要,它能够定量地评价测量成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