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NG加气站安全技术核心规定与实施指南一、总则:风险基础与核心原则(一)介质特性与风险定位LNG(液化天然气)具有超低温(沸点-162℃)、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核心特性,气化后体积可膨胀600倍以上,泄漏后易形成可燃蒸气云,遇点火源极易引发爆炸。同时,低温液体接触人体会导致冻伤,对设备产生冷收缩破坏,因此安全技术规定需贯穿“防泄漏、防低温伤害、防燃爆”三大核心目标。(二)适用范围与执行原则本规定适用于LNG加气站的规划建设、设备运行、作业操作、维护保养及应急处置等全环节,覆盖储罐区、泵撬区、加气区、辅助区等所有功能区域。所有作业及管理人员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负责、闭环管控”原则,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与操作规程。二、基础安全技术要求(一)选址与区域划分选址安全:加气站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5米,与重要公共建筑的距离不小于30米(具体按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执行)。区域隔离:采用实体围墙或防护栏杆划分储罐区、加气区等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易燃易爆”“低温危险”等安全警示标识,危险区域内严禁设置非防爆电气设备。(二)通风与防静电设计强制通风:储罐区、泵撬区等封闭或半封闭区域须安装防爆型强制通风设备,通风量应满足每小时不少于12次空气交换,确保泄漏的LNG蒸气及时扩散。静电管控:所有工艺管道、设备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作业区域地面应采用防静电材料铺设,加气车辆必须连接专用静电接地线后方可作业。三、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一)储存设备(储罐)安全要求设备资质:储罐须符合GB18442《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标准,具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监检证书,严禁使用超期未检或报废设备。运行参数控制:工作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通常为0.6-1.6MPa),液位不得超过容积的90%;每日检查储罐外壁有无异常结霜、冒汗(提示绝热层失效),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无泄漏;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须每半年校验一次,确保在校验有效期内正常动作。绝热保护:储罐采用真空粉末绝热结构,运行中需监控真空度,发现真空失效应立即停用并维修。(二)输送与充装设备技术标准泵撬与管道:低温泵应选用符合API610标准的专用LNG泵,运行中振动速度不超过4.5mm/s,无异常声响;工艺管道采用304L不锈钢材质,阀门选用低温截止阀或止回阀,连接法兰需使用耐低温垫片,管道外壁应做保冷处理(保冷层厚度不小于50mm)。加气机安全控制:加气机须具备定量充装、超压切断、紧急停止等功能,流量计精度误差不超过±1.5%;加气枪应采用自封式快速接头,密封垫需定期更换(建议每3个月一次),软管应选用耐低温、防静电的专用复合软管,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三)安全附件与监测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在储罐出口、泵出口及加气区均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当发生泄漏、超压或火灾时,可通过现场按钮或远程控制系统快速切断气源。泄漏与超压监测:储罐区、泵撬区安装LNG泄漏探测器(检测范围0-100%LEL),报警浓度设定为10%LEL,探测器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储罐、管道上的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便于读数。四、作业安全技术管控(一)人员资质与防护要求上岗资质:作业人员须年满18周岁,经专业培训(涵盖LNG特性、设备操作、应急处置)并考核合格,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每年复训一次。个人防护装备(PPE):常规作业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棉质手套、护目镜;进行储罐排污、设备检修等可能接触低温液体的操作时,必须佩戴专用低温防护手套(耐低温≤-196℃)、面罩及防寒服,严禁赤手接触低温设备或管道。(二)充装作业全流程技术规范作业前检查:环境检查:确认作业区无明火、易燃物,通风设施正常,消防器材(4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4具)完好;车辆检查:核实车辆LNG气瓶在检验有效期内,瓶体无损伤、腐蚀,加气口清洁无泄漏;设备检查:加气机显示屏正常,紧急停止按钮功能有效,静电接地线连接牢固(接地电阻≤10Ω)。充装操作技术要点:先启动加气机进行预冷(小流量输送LNG至管道,待温度降至-140℃以下),再开始正常充装;充装过程中监控加气机压力(不得超过气瓶额定压力)和流量,操作员不得离开现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充装完成后,先关闭加气枪阀门,缓慢释放软管内残余压力,再卸下加气枪,最后拆除静电接地线。(三)特殊作业安全管控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作业前清空管道内LNG并氮气置换(置换后氧含量≤0.5%),作业区设置警戒,配备专人监护及灭火器材,作业后留守观察30分钟。设备检修:检修前须切断气源、排空积液、氮气置换,检修工具选用防爆型,严禁在低温状态下拆卸设备螺栓(防止材料脆裂)。五、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一)泄漏事故处置流程少量泄漏(泄漏量<5L):立即停止充装作业,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启动通风设备;用干沙土或专用吸液棉覆盖吸收泄漏的LNG,吸收后的废物需在安全区域自然气化后清理,严禁用水冲洗(避免LNG迅速气化引发爆炸)。大量泄漏或喷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下紧急切断阀,切断加气站总电源(非防爆电源),通知周边人员疏散至上风向安全区域(距离泄漏点不少于50米);若泄漏无法控制,拨打119报警,同时开启消防水炮对设备进行冷却(避免储罐超压),严禁明火接近泄漏区域。(二)火灾与冻伤应急处置火灾事故:初期小火(如加气枪软管着火):使用干粉灭火器(MFZ/ABC4型)对准火焰根部扑救,同时切断气源;大面积火灾: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由消防部门采用液氮灭火或泡沫覆盖灭火,重点冷却储罐(保持罐壁温度≤60℃),防止储罐爆炸。人员冻伤处理:立即将冻伤部位浸泡在37-40℃的温水中(严禁使用热水或火焰烘烤),复温时间不少于15分钟;复温后用无菌纱布轻轻包裹,避免揉搓或挤压冻伤部位,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严禁自行涂抹药膏。(三)应急演练要求加气站每月应开展一次泄漏处置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火灾应急演练,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应急演练(含外部救援联动),演练后72小时内形成评估报告,针对问题优化应急预案。六、设备维护与安全监测(一)日常维护技术标准每日检查:储罐压力、液位,加气机、泵的运行状态,泄漏探测器、紧急切断阀功能,消防器材完好性。定期维护:每周:对低温泵进行盘车(每次转动180°),检查管道连接法兰的密封情况;每月:校验紧急切断阀、泄漏探测器,排空储罐底部积液(防止烃类杂质堆积);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