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第16章 核心素养提升_第1页
金版教程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第16章 核心素养提升_第2页
金版教程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第16章 核心素养提升_第3页
金版教程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第16章 核心素养提升_第4页
金版教程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第16章 核心素养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思维提炼]1.理想模型法:黑体。2.转换法(1)观察和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2)测量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的实验;(3)发现和观察放射性的实验;(4)观察和研究三种射线性质的实验。3.极限法:光电效应实验中极限频率、遏止电压、饱和电流的测量。4.归纳法(1)光电效应实验结论的总结;(2)从阴极射线的研究到电子的发现过程;(3)衰变中半衰期的提出。5.类比、联想的思维: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概念的提出。6.推理法(1)从光电效应实验结果的分析到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得出;(2)强相互作用存在和作用范围的定性推出。7.实验、推理、假设法结合(1)黑体辐射研究中,普朗克关于“能量子”概念的提出;(2)爱因斯坦关于“光子”概念的提出;(3)原子“枣糕模型”的提出、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玻尔原子理论的提出;(4)卢瑟福关于“中子”的提出过程。8.对比法:三种射线性质的比较。[素养提升集训]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2022·湖南高考)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答案C解析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但不足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没有完全揭示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A、B错误;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正确;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波动性,D错误。2.(2023·浙江1月选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领先世界。天眼对距地球为L的天体进行观测,其接收光子的横截面半径为R。若天体射向天眼的辐射光子中,有η(η<1)倍被天眼接收,天眼每秒接收到该天体发出的频率为ν的N个光子。普朗克常量为h,则该天体发射频率为ν光子的功率为()A.eq\f(4NL2hν,R2η) B.eq\f(2NL2hν,R2η)C.eq\f(ηL2hν,4R2N) D.eq\f(ηL2hν,2R2N)答案A解析设该天体发射频率为ν光子的功率为P,由题意可知Pt×eq\f(πR2,4πL2)×η=Nhνt,解得P=eq\f(4NL2hν,R2η),故选A。3.(2023·新课标卷)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10-5eV,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元电荷e=1.60×10-19C)()A.103Hz B.106HzC.109Hz D.1012Hz答案C解析由题意,设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为ΔE=1×10-5eV=1×10-5×1.60×10-19J=1.60×10-24J,由光子能量的表达式ε=hν及ε=ΔE可得,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为ν=eq\f(ε,h)=eq\f(ΔE,h)=eq\f(1.60×10-24,6.63×10-34)Hz≈2.41×109Hz,则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109Hz,故选C。4.(多选)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ε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分别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若普朗克常量为h,则()A.ε=h(ν1+ν2)B.ε=h(ν1-ν4+ν5)C.ε=h(ν2+ν4)D.ε=h(ν6-ν3)答案AB解析设大量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从n=2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m能级,然后从m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光子种类有Ceq\o\al(2,m)=eq\f(m(m-1),2)=6,解得m=4,即大量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先从n=2能级跃迁到n=4能级,然后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由题意知,发出光子的频率对应的能级跃迁过程如图,由图可知ε=E4-E2=hν3=h(ν1+ν2)=h(ν1-ν4+ν5)=h(ν6-ν4),故A、B正确,C、D错误。5.(2020·山东高考)氚核eq\o\al(3,1)H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eq\o\al(3,2)He。假设含氚材料中eq\o\al(3,1)H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eq\o\al(3,1)H的个数为()A.5.0×1014 B.1.0×1016C.2.0×1016 D.1.0×1018答案B解析根据I=eq\f(q,t)=eq\f(ne,t),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n=eq\f(It,e)=eq\f(5.0×10-8×3.2×104,1.6×10-19)=1.0×1016个,因一个氚核eq\o\al(3,1)H发生β衰变产生一个电子,可知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eq\o\al(3,1)H的个数为1.0×1016个,故选B。6.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多种光,用这束光照射图甲电路的阴极K。阴极K为金属钙,其逸出功为3.20eV。氢原子能级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光束中能使K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4种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55eVC.光电子到达A时动能的最大差值为2.55eVD.向右滑动触头P,电流表示数一定变大答案B解析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只有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这三种情况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大于金属钙的逸出功,可知能使K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只有3种,故A错误;一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为hνm=-0.85eV-(-13.6)eV=12.75eV,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hνm-W0=12.75eV-3.20eV=9.55eV,故B正确;光电子从K极逸出时,动能最大值为Ekm,最小值为0,经过同一加速电压,动能变化量相同,则光电子到达A时的动能的最大差值为ΔEkm=Ekm-0=9.55eV,故C错误;向右滑动触头P,只有在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前,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越大,达到饱和电流之后,正向电压增大,则光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不一定变大,故D错误。7.如图所示,是某种火灾报警装置的工作电路图,它的核心部件为紫外线光电管,其中A为阳极,K为阴极,发生火灾时c、d端有输出电压实施报警。已知地表附近太阳光中紫外线光子能量介于3.1~3.9eV之间,明火中的紫外线光子能量介于4.4~6.2eV之间。几种金属单质的逸出功如下表所示,若光电管阴极K材料选用金属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属单质钾钠锌铝逸出功/eV2.252.293.344.21A.太阳光照射时c、d端有输出电压B.明火照射时c、d端有输出电压C.若阴极K材料选用金属锌,能实现有效报警D.明火中紫外线波长越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答案B解析因为太阳光中紫外线光子能量介于3.1~3.9eV之间,小于金属铝的逸出功4.21eV,故太阳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c、d端没有输出电压,A错误;明火中的紫外线光子能量介于4.4~6.2eV之间,大于金属铝的逸出功,故明火照射时,发生光电效应,c、d端有输出电压,B正确;若阴极K材料选用金属锌,已知金属锌的逸出功为3.34eV,则当太阳光照射时,发生光电效应,c、d端有输出电压,也能报警,但不能实现有效报警,C错误;根据E=heq\f(c,λ),明火中紫外线波长越长,光子能量越小,根据Ekm=hν-W0,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小,D错误。8.(2023·全国甲卷)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eq\o\al(14,7)N→Y+eq\o\al(17,8)OY+eq\o\al(7,3)Li→2X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A.Z=1,A=1 B.Z=1,A=2C.Z=2,A=3 D.Z=2,A=4答案D解析设Y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分别为m和n,根据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第一个核反应方程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满足Z+7=m+8,A+14=n+17,第二个核反应方程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满足m+3=2Z,n+7=2A,联立解得Z=2,A=4,故D正确。9.(2022·全国甲卷)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0和2t0,在t=0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在t=2t0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eq\f(N,3),则在t=4t0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A.eq\f(N,12) B.eq\f(N,9)C.eq\f(N,8) D.eq\f(N,6)答案C解析设在t=0时刻,半衰期为t0的元素原子核数为x,另一种元素原子核数为y,依题意有x+y=N,在t=2t0时刻,两种元素分别经历了2个半衰期和1个半衰期,有eq\f(1,22)x+eq\f(1,2)y=eq\f(N,3),联立可得x=eq\f(2,3)N,y=eq\f(1,3)N,在t=4t0时刻,两种元素分别经历了4个半衰期和2个半衰期,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N′=eq\f(1,24)x+eq\f(1,22)y=eq\f(N,8),故选C。10.(2023·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二模)“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也是高能物理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对速率相同的正、负电子(动能极小,可忽略)正碰后湮灭生成两个γ光子,反应方程为eq\o\al(0,+1)e+eq\o\al(0,-1)e→2γ。已知单个电子的静止质量为me,电荷量为e,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个光子的能量为mecB.光子的频率为eq\f(mec2,h)C.两个光子的频率可以不同D.两个光子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碰撞前,正、负电子的总动量为零,根据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可知,产生的两个光子的总动量也为零,即两个光子的动量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所以两个光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又光子的动量p=eq\f(h,λ),c=λν,可得ν=eq\f(pc,h),则两个光子的频率相同,故C、D错误;两个光子的频率ν相同,根据ε=hν可知,两个光子的能量相同,该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Δm=2me,根据ΔE=Δmc2可得,该反应释放的能量ΔE=2mec2,则单个光子的能量为ε=eq\f(ΔE,2)=mec2,根据ε=hν可得,光子的频率为ν=eq\f(mec2,h),A错误,B正确。11.(多选)1899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首先从实验上证实了“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力”。已知频率为ν的光子的动量为eq\f(hν,c),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c为光速。光对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叫辐射压强或光压。某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功率为P=1000W,该光束垂直射到某平整元件上,其光束截面积为S=1.00mm2,该激光的波长为λ,光速c=3×108m/s,且c=λν,则()A.该激光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可表示为eq\f(Pλ,hc)B.该激光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可表示为eq\f(Pλ,h)C.该光束可能产生的最大光压约为667PaD.该光束可能产生的最大光压约为6.67Pa答案AD解析该激光器发出的单个光子的能量为ε=hν=heq\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