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CCSA47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spec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
system——Part13:Utalitytunnel
2025-03-28发布2025-04-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500.13—2025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检测内容及要求.....................................................................3
I
DB15/T500.13—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15/T500《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第13部分。DB15/T5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第2部分:煤化工;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5部分:云计算中心;
——第6部分:输油管道系统;
——第7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
——第8部分:加油加气站;
——第9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第10部分:城市照明设施;
——第11部分:城市桥梁;
——第12部分:空管设施;
——第13部分:综合管廊。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巴彦淖尔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建民、王宇宁、王敏、张凯欣、侯鸿滨、张馨元、张东、马云海、张岚晶、
刘翠。
II
DB15/T500.13—2025
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多样,造就了众多行业。不同行业的建(构)筑物、设备、场所以
及附属设施所遭受雷电灾害的影响也因其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针对这些
不同需求,规定具体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拟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目的在于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
指南。
——第2部分:煤化工。目的在于为煤化工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目的在于为光伏发电站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目的在于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5部分:云计算中心。目的在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6部分:输油管道系统。目的在于为输油管道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7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目的在于为户外电子广告设施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
南。
——第8部分:加油加气站。目的在于为加油加气站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9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目的在于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
南。
——第10部分:城市照明设施。目的在于为市政照明设施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11部分:城市桥梁。目的在于为城市桥梁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12部分:空管设施。目的在于为空管设施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13部分:综合管廊。目的在于为综合管廊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第14部分:人员密集场所。目的在于为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技术指南。
III
DB15/T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管廊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内容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综合管廊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431-2023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2937-201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来源:GB50838-2015,2.1.1]
城市工程管线urbanengineeringpipeline
城市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
政公用管线,不包含工业管线。
[来源:GB50838-2015,2.1.5]
舱室compartment
由结构本体或防火墙分割的用于敷设管线的封闭空间。
[来源:GB50838-2015,2.1.12]
1
DB15/T500.13—2025
接闪器air-termination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来源:GB50057-2010,2.0.8]
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来源:GB50057-2010,2.0.9]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来源:GB50057-2010,2.0.10]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来源:GB50057-2010,2.0.19]
接地系统earthingsystem
将等电位连接网络和接地装置连在一起的整个系统。
[来源:GB50057-2010,2.0.23]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来源:GB50057-2010,2.0.29]
4一般规定
本文件规定的检测范围包括综合管廊办公楼、控制中心、舱室、城市工程管线和附属设施。
综合管廊办公楼、控制中心及天然气调压站的防雷分类应符合GB50057-2010中第3章的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综合管廊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验收检测,天然气管道舱室及天然气调压站的防
雷装置应每半年定期检测1次,其他区域的应每年定期检测1次。
作业要求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2的规定。
设备要求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3的规定。
2
DB15/T500.13—2025
5检测内容及要求
综合管廊办公楼、控制中心防雷装置
5.1.1接闪器
5.1.1.1检测接闪器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1.3的规定。
5.1.1.2检测接闪器的安装工艺和现状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1.4的规定。
5.1.1.3检测接闪器的截面锈蚀不应超过初始截面的1/3,且满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
5.1.1.4测试接闪器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装平面)。
5.1.1.5接闪器上不应附着电气、通信、信号或其他线路。
5.1.1.6测试接闪器与引下线、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物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5.1.2引下线
5.1.2.1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可利用时,
应设置专设引下线。
5.1.2.2检测引下线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3的规定。
5.1.2.3检测引下线的安装工艺和现状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4的规定。
5.1.2.4检测引下线的截面锈蚀不应超过初始截面的1/3,且满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
5.1.2.5测试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装平面)。
5.1.2.6引下线上不应附着电气、通信、信号或其他线路。
5.1.2.7检查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
于0.3m。
5.1.2.8断接卡设置和保护措施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8的规定。
5.1.2.9防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措施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2.9的规定。
5.1.3接地装置
5.1.3.1验收检测时,应查看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资料,检查接地材料、规格和防腐措施。接地体
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3.3的规定,焊接和防腐应符合GB/T21431-2023中
5.5.3.4的规定。
5.1.3.2测试接地装置与引下线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5.1.3.3测试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1431-2023中表5的规定。
5.1.3.4当与引下线连接的接地装置为独立接地体时,应打开断接卡并确保引下线和接地线间绝缘后
测量;当与引下线连接的接地装置为环形接地体时,可不断开断接卡。
5.1.4电涌保护器
5.1.4.1检查SPD的布置,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6.1的规定。
5.1.4.2检查SPD前端是否装设后备保护装置,该后备保护装置是否可靠运行;后备保护装置为熔断
器的,测试其内部熔断管是否导通。
5.1.4.3检查SPD前端安装的后备保护装置是否存在其他设备负载。
5.1.4.4检查并记录各SPD的数量、型号、标称参数以及安装、连接工艺,SPD两端引线长度不宜大
于0.5m。
5.1.4.5电源SPD的测试应符合GB/T21431-2023中5.5.6的规定。
3
DB15/T500.13—2025
5.1.5控制中心监控与报警系统
5.1.5.1测试控制中心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供电电
源零地电压不应大于2V,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应为2.5Ω×104Ω~1.0Ω×
109Ω。
5.1.5.2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主机房采用M型或SM混合型等电位连接方式时,检测主机房等电位连接
网格,网格设置应符合GB50174-2017中8.4.6的规定。
5.1.5.3测试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汇流排、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之间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5.1.5.4等电位连接网格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带或裸铜线。
5.1.5.5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测试以下部位:
a)配电柜(盘)内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属导体;
b)UPS及电池柜金属外壳;
c)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
d)设备机架、金属操作台;
e)线缆的金属屏蔽层;
f)光缆的屏蔽层和金属加强芯;
g)金属线槽;
h)配线架。
舱室防雷装置
5.2.1舱室内的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形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5.2.2检测舱室接地网材料、规格、工艺应符合GB50838-2015中7.3.8的规定。
城市工程管线防雷装置
5.3.1各类管线应与舱室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5.3.2测试各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套、金属管道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网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2Ω。
5.3.3检查天然气舱室平行管道净距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停车库管理方案范文(二)
- 2025年松脂市场调查报告
- 2025年杭州市农作物种子预约生产合同示范文本
- 关于艾滋病考试题及答案
- 化学豆腐试题分析及答案
- 2025年护理开题答辩综述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护理相关征文科普题目及答案
- 跨境开发笔试题目及答案
- 数字电视原理试卷及答案
- 合肥社区考试试卷及答案
- 粮食仓储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解读
- 一模初三质量分析
- 工程监理进度控制的实施方案
- 交通事故案件追加被告申请书
- 面包烘焙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管理
- 重晶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无锡市市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蒲公英劳技课课件
- 甲状腺生化检验课件
-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