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_第1页
DB15∕T 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_第2页
DB15∕T 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_第3页
DB15∕T 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_第4页
DB15∕T 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CCSA47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sforgravel-mulchedlandmonitoring

2025-02-28发布2025-03-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926—2025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砾化土地监测.......................................................................1

5砾化程度分级.......................................................................3

附录A(资料性)Krumbein砾石分级方法................................................4

参考文献..............................................................................5

I

DB15/T392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阿拉善盟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

中心、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乌兰察布市气象局、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呼和

浩特市赛罕区气象局、乌拉特后旗气象局、额济纳旗气象局、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吉兰泰气象局、东乌

珠穆沁旗气象局、满都拉气象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浩、苗百岭、贾成朕、汤永康、姜艳丰、温文杰、张岚彪、吴昊、王盈、徐

丽娜、杨绍欢、崔石林、韩旭日、王龙、张立伟、王鹏程、张稼乐、巴根、苏力、张玮麟、常佩静、巴

图、安宏泽、暴欣惠、赵宇新、刘艳丽、刘太国、吴拥军、柏雪松。

II

DB15/T3926—2025

砾化土地监测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砾化土地监测和砾化程度分级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在荒漠区开展的砾化土地监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砾石gravel

粒径≥2㎜的矿物颗粒。

砾化gravelization

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形成地表呈现以砾物质为主要特征的土地退化过程。

砾化土地gravel-mulchedland

具有明显砾化特征的土地。

地表砾石覆盖度fractionalgravelcover;FGC

砾石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4砾化土地监测

地面监测

4.1.1监测指标

本文件中采用地表砾石覆盖度作为砾化土地的监测指标,附录A给出了砾石分级方法。

1

DB15/T3926—2025

4.1.2监测方法

4.1.2.1测量盘法

由下列方法进行地表砾石样品采集和测量:

a)地表砾石样品采集:

1)在选定的监测样地设置固定面积的样方,样方大小宜为25㎝×25㎝、数量不能低于9

个;

2)仅收集固定样方内的地表物质,不能向下挖掘;

3)将收集到的地表物质过孔径为2㎜的砾石筛;

4)剔除筛下物质中枯落物、动物粪等非砾石成分,得到样方内的地表砾石。

b)地表砾石测量:将砾石放入矩形的测量盘内,通过测量盘周壁或底壁的刻度线对砾石覆盖面积

进行测量。

4.1.2.2背景色图像法

由下列方法进行地表砾石样品采集和测量:

a)地表砾石样品采集:同4.2.1.1测量盘法;

b)地表砾石测量:

1)制作有背景色的光滑平板,背景色选择与样地砾石颜色差异较大的色系,在平板边缘刻画

4个控制点,边长大小宜为25㎝×25㎝;

2)处理完成的砾石平铺于平板上,以单层形式将砾石覆盖在平板上,较大的砾石的摆放姿态

要与原地时的姿态基本一致;

3)用数码相机对对平铺在平板上的砾石进行垂直拍照,平板的4个控制点清晰呈现在照片

内;

4)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几何配准,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提取砾石信息,对砾石覆盖面

积进行测量。

4.1.2.3原位摄像法

由下列方法进行地表砾石样品采集和测量:

a)地表砾石样品采集:对野外设定的样方进行原位拍摄,拍摄样方大小宜为25㎝×25㎝、数

量不能低于9个;

b)地表砾石测量: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几何配准,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提取砾石信息,对

砾石覆盖面积进行测量。

4.1.3监测指标计算

4.1.3.1监测样方地表砾石覆盖度

监测样方地表砾石覆盖度由公式(1)计算:

푆퐺퐶

퐹퐺퐶푄=⁄×100%……………(1)

푆푄퐶

式中:

FGCQ——监测样方地表砾石覆盖度,无量纲,用百分比表示(%);

2

SGC——用上述监测方法获取的砾石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2

SQC——监测样方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2

DB15/T3926—2025

4.1.3.2监测区域地表砾石

监测区域地表砾石覆盖度由公式(2)计算:

∑푖=1퐹퐺퐶푄

퐹퐺퐶=푖……………(2)

푃푛

式中:

FGCP——监测区域地表砾石覆盖度,无量纲,用百分比表示(%);

FGCQ——监测样方地表砾石覆盖度,用百分比表示(%);

n——监测样方数量,单位为个。

遥感监测

4.2.1监测方法

基于雷达卫星SAR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砾石覆盖度数据,结合地形地貌等基础数据,通过相关分析

建立地表砾石覆盖度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关系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软件提取荒漠区砾化

土地空间分布和砾化程度等信息,该方法适用于地表无植被或植被较为稀疏的区域。

具体方法如下:

a)利用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与地面实测的地表砾石覆盖度建立相关关系方程;

b)利用建立的相关关系方程,对监测区域地表砾石覆盖信息进行提取,推荐采取CART决策树模

型。

4.2.2监测指标计算

公式(3)给出了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砾石覆盖度的相关关系方程:

퐹퐺퐶=푎휎푉푉+푏……………(3)

式中:

FGC——地表砾石覆盖度,用百分比表示(%);

σVV——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a和b——方程拟合系数,由4.2.1(a)的方法确定。

a和b随地表湿度和植被覆盖而变化,在地表干燥、地表无植被(或植被较稀疏)时,推荐使用a=5.2717,

b=124.26。

5砾化程度分级

表1给出了砾化程度分级的划分阈值。

表1基于地表砾石覆盖度的土地砾化程度分级

等级地表砾石覆盖度阈值

未砾化FGC≤2

轻度砾化2<FGC≤10

中度砾化10<FGC≤25

重度砾化25<FGC≤40

极重度砾化FGC>40

3

DB15/T3926—2025

A

A

附录A

(资料性)

Krumbein砾石分级方法

表A.1给出了砾石分级的类别名称、粒径范围和φ值范围。

表A.1Krumbein砾石分级方法

粒径范围

类别名称φ值范围

mm

巨砾/漂石d>256φ<-8

卵石64<d≤256-6>φ≥-8

极粗砾32<d≤64-5>φ≥-6

粗砾16<d≤32-4>φ≥-5

中砾8<d≤16-3>φ≥-4

细砾4<d≤8-2>φ≥-3

极细砾2<d≤4-1>φ≥-2

4

DB15/T3926—2025

参考文献

[1]GB/T24255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