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2∕T 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112∕T 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112∕T 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112∕T 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4112∕T 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20/29

4112

三门峡市地方标准

DB4112/T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

2023-06-06发布2023-09-06实施

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2/T315—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播种前准备.........................................................................2

5种植及出苗期管理...................................................................2

6春季管理...........................................................................3

7后期管理...........................................................................3

8适时收获...........................................................................4

I

DB4112/T3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灵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门峡市土壤肥料管理站、

卢氏县种子管理站、卢氏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离飞、赵双锁、高阳、关丽云、刘晓丹、赵石磊、王利芳、陈巧玲、杨慧霄、

王婕、张莹、莫英花、莫丽君、张娟。

II

DB4112/T315—2023

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灵绿麦1号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及冬前管理、冬春季管理、后期

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三门峡地区灵绿麦1号的生产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97-2011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灵绿麦1号

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李怀江合作选育的半冬性优质高产彩色小麦品种。该品种2019年通过河

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61。

3.2

彩色小麦

因糊粉层呈不同颜色,表现出不同于普通小麦籽粒颜色的小麦,灵绿麦1号为糊粉层呈绿色的小麦

品种。

3.3

日均温

全称日平均气温,指一天24h的平均气温。

3.4

基本苗

指单位面积(通常指667m2)土地上播下的小麦种子所能出的苗数。

3.5

追肥

1

DB4112/T315—2023

指在小麦生长期间为补充和调节营养而施用肥料,主要目的是补充基肥不足和满足小麦后期的营养

需求。

3.6

灌浆期

指小麦扬花以后,通过光合作用,把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并将其储存在籽

粒中。

3.7

一喷三防

指小麦在孕穗到灌浆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施,达到防病虫、

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

4播种前准备

4.1科学整地

连续旋耕(2~3)年的地块,要深耕1次,深度大于30cm。一般情况下,耕深为25cm,耙地平整,

创造出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达到深、细、透、平、实。

4.2底肥选择

2

一般667m土地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kg或有机肥(50~100)kg、小麦专用复合肥(N+P2O5+K2O为

20+15+5)50kg,为了提高灵绿麦1号的籽粒品质,同时附以硫酸锌1kg。使用肥料应符合NY/T496的

规定。

4.3良种选择

选用按照严格程序生产的优良灵绿麦1号良种。判断标准为看、抓、嗅。看:质量好的种子颜色鲜

亮、有光泽,籽粒饱满、匀称。抓:用手抓种子时感觉松散、光滑,种子容易从手中流落,有响声。嗅:

嗅种子有无霉烂、变质及异味。用种应符合GB/T4404.1粮食作物种子的规定

4.4种子处理

应选用专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未经包衣种子可采用药剂拌种。根部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按种子

量的(0.1~0.15)%用2%戊唑醇拌种,或按种子量的0.15%用15%三唑酮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

地块,可按种子量的0.2%用3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病、虫混发的地块,按种子量的0.15%用32%

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标准应按GB/T15671规定执行。

5种植及出苗期管理

5.1播种要求

灵绿麦1号小麦适播期在10月10日~20日。适播期内,灵绿麦1号基本苗为(20~21)万/667m2,

秸秆还田麦田适当增加(1~2)kg,但不宜超过30万/667m2,适播期后每推迟1天播量增加1万/667m2。

5.2冬前化学除草

2

DB4112/T315—2023

在灵绿麦1号生长至(3~5)叶期,日均温10℃时是冬前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時期。一般在11月上、

中旬的无风晴天进行,遇大风或大幅降温(日均气温低于5℃)应停止化学除草。用药应严格按照GB/T

8321.10准则合理施用。

5.3浇越冬水

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的初冬时期,即本地区11月中下旬开始浇越冬水,到夜冻昼消前应结束,秸

杆还田地块11月上中旬浇越冬水,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

6春季管理

6.1浇水追肥

在小麦开始返青时要适时进行浇返青水。浇水要根据小麦的墒情来决定,同时为保证灵绿麦1号籽

粒特性,浇水时追施尿素7.5kg/667m2;浇水时间为5cm土层平均地温5℃以上时浇水。

6.2杂草的防治

冬前未防除杂草或防除不彻底,杂草较多的麦田,应在春季日均温在5℃以上,在小麦分蘖盛期至

拔节前进行化学除草。用药应严格按照GB/T8321.10准则合理施用。

6.3虫害防治

在田间生产中重点是对红蜘蛛、蚜虫的防治,一般可以使用阿维菌素、乙唑螨腈、腈吡螨脂、杀虫

素和吡虫啉、氯氟•啶虫脒等进行喷雾防治。用药应严格按照GB/T8321.10准则合理施用。

6.4预防晚春冻害

可在叶面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或生长调节剂,以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降低冻害发生的危害,

保证灵绿麦1号正常生长。

7后期管理

7.1扬花浇水

灵绿麦1号扬花后10天左右应浇开花水或灌浆水,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

浇水,以防倒伏。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影响品质,因此灵绿麦1号成熟前

10天禁止浇水。

7.2一喷三防

“一喷三防”喷施时期是在小麦抽穗后至灌浆期。“一喷三防”应采取综合作业,一喷多效,采用

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配剂施用。因灵绿麦1号旗叶较大,在灵绿麦1号灌浆初期和中期,向植株各喷

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小麦植株体内磷、钾浓度,增强植株保水力,提高抗早衰的能力。

7.3人工去杂

一般需要两次去杂以确保收获纯度。第一次在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一般在本地时间为4月10日以

前,拔除异常植株;第二次在小麦灌浆期,一般在本地时间为5月7日以后,拔除异色植株和异常植株。

3

DB4112/T315—2023

7.4鸟害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