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社区防汛减灾应急预案为全面提升社区应对暴雨洪涝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正常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省、市、区防汛抗旱相关规定,结合本社区地理环境、人口分布、设施布局等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本社区行政区域内因暴雨、连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内涝、房屋倒塌、地下空间积水、河道水位超警戒线等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涵盖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场所、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等全区域,以及社区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员等全人群。一、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社区成立防汛减灾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作为灾害应对最高决策机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总指挥,社区居委会主任任常务副总指挥,成员包括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物业公司经理、业主委员会代表、应急志愿者队队长等。指挥部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实行"1+7"联动机制,明确职责边界与协同流程。(一)综合协调组由社区办公室主任牵头,成员为2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负责指挥部日常运转,统筹调度各工作组;接收、汇总、上报灾情信息;协调对接街道防汛办、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外部单位;整理会议记录、工作台账,编发应急简报。(二)监测预警组由社区安全专干牵头,成员包括1名气象信息员(由社区网格长兼任)、物业公司工程主管。对接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实时获取气象预警、河道水位、降雨量等数据;在社区内设置5个水位监测点(重点覆盖低洼路段、地下车库入口、河道沿线),安装电子水位标尺及自动报警装置;通过"社区服务群""网格微信群"、应急广播、入户告知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确保30分钟内传达到全体居民。(三)转移安置组由社区民政专干牵头,成员包括3名网格长、2名志愿者。负责制定《社区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清单》(含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127户213人),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规划3条应急转移路线(主路线:A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备用路线1:B区→XX小学;备用路线2:C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注避险点距离、路面状况及临时休息点;提前与3个安置点(文化活动中心、XX小学、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方签订协议,落实场地、物资准备;转移过程中实行"点名-确认-交接"闭环管理,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四)抢险救援组由社区民警牵头,成员包括消防志愿者队(15人)、物业工程队(10人)、蓝天救援队驻社区分队(8人)。负责处置内涝积水、危墙倒塌、地下空间被困等紧急情况;配备抽水泵8台(其中3台为大功率移动泵)、救生艇2艘、破拆工具2套、应急照明设备30套;建立"10分钟响应圈",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集结,10分钟内抵达现场;与区消防大队建立"一键呼叫"机制,重大险情30分钟内获得支援。(五)医疗救护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牵头,成员包括4名医护人员、2名红十字会志愿者。在安置点设置临时医疗点,配备急救药品(止血包、退烧药、降压药等)、担架4副、便携式心电图机1台;对转移人员进行健康筛查,重点关注慢性病患者、孕妇、婴幼儿;对接区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重伤员15分钟内转运;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发放消毒用品,指导居民对被淹房屋进行环境消杀。(六)后勤保障组由社区财务专干牵头,成员包括2名物业后勤人员、1名超市负责人(社区共建单位)。储备应急物资(沙袋1000个、救生衣200件、手电筒300个、饮用水500箱、方便食品800份、帐篷50顶),建立物资出入库台账,每季度检查更新;设置2个物资发放点(社区广场、B区门口),实行"按需申领、登记发放";保障指挥部、安置点、抢险现场的电力、通讯、饮食供应,备用发电机2台、移动通讯基站2个随时待命。(七)宣传引导组由社区宣传专干牵头,成员包括1名网络信息员、2名社区小记者(学生志愿者)。通过社区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防汛知识、避险指南;在显著位置张贴《社区防汛风险图》(标注积水点、转移路线、安置点);实时通报灾情进展,澄清不实信息;灾后开展心理疏导,组织"邻里互助"活动,引导居民参与恢复重建。二、预防与预警机制(一)风险隐患排查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排查+重点核查"三级排查体系。日常巡查由网格长每日1次检查责任片区,重点关注地下车库排水泵、窨井防坠网、危旧房屋墙体、河道护坡等;专项排查由指挥部每季度1次联合物业、消防开展,主汛期(6-9月)每月1次;重点核查针对暴雨预警期间的动态隐患,如积水深度超30厘米的路段、渗水严重的地下空间等,发现问题立即设置警戒线并上报。2025年已完成首轮排查,整改隐患12处(包括修复破损防坠网5处、加固危墙3处、更换老化排水泵4台)。(二)预警分级响应根据区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预警(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启动相应准备措施:-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监测预警组24小时值班,检查所有监测设备;物业启动排水泵试运行;宣传引导组通过微信群发布"准备提示"(检查门窗、清理阳台杂物、备足饮用水)。-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指挥部成员到岗,召开战前会议;转移安置组核对特殊群体清单,通知帮扶责任人;抢险救援组将抽水泵、沙袋前置到易积水点(如A区地下车库入口、中心广场低洼处)。-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启动24小时全员值守,关闭社区内地下空间(停车场、人防工程),设置"禁止进入"标识;医疗救护组进驻安置点,调试医疗设备;后勤保障组将应急物资搬运至发放点,随时待命。-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100毫米):指挥部升级为"战时指挥部",所有工作组进入临战状态;转移安置组按预案启动人员转移,优先转移危旧房屋、低洼地带居民;抢险救援组分组巡查,每30分钟上报一次积水、险情;同步向街道请求支援,协调大型排水设备、救援车辆。三、应急响应与处置(一)响应启动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由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响应:1.区气象台发布橙色及以上暴雨预警;2.社区内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且持续上涨;3.发生房屋倒塌、人员被困等紧急情况;4.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10.5米)并继续上涨。(二)分级处置措施-Ⅲ级响应(黄色预警,一般内涝):重点开展"查、排、宣"。监测预警组每小时上报降雨数据;抢险救援组巡查易积水点,清理堵塞窨井;宣传引导组通过广播提醒居民减少外出,远离河道、围墙。-Ⅱ级响应(橙色预警,较重内涝):实施"控、转、保"。关闭社区主次干道易积水路段(如XX路、YY巷),设置反光锥桶;转移安置组组织危旧房屋居民(共3栋28户)到文化活动中心安置;后勤保障组向安置点配送食品、饮用水,确保每人每日2瓶水、1份餐。-Ⅰ级响应(红色预警,严重内涝):执行"救、联、统"。抢险救援组使用救生艇转移地下车库被困人员(假设A区地下车库积水深度达1.2米,困有5人),同时用抽水泵分区域排水;综合协调组对接区消防大队调派大功率排水车(流量2000m³/h);指挥部每30分钟召开一次调度会,统一发布指令,避免多头指挥。(三)特殊场景应对-地下空间被困:第一发现人立即拨打社区24小时值班电话(888-XXXX),抢险救援组5分钟内抵达,利用破拆工具打开通风口或紧急出口;若积水过深,引导被困人员转移至高处(如车库坡道),同步联系消防使用救生艇救援。-危旧房屋倒塌:巡查人员发现墙体裂缝、倾斜等征兆时,立即疏散周边50米内居民;若已倒塌且有人员被埋,抢险救援组使用生命探测仪定位,配合消防进行破拆营救,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止血、固定后转运。-电力中断:物业启动备用发电机,优先保障指挥部、安置点、医疗点供电;后勤保障组发放手电筒,提醒居民关闭电器,避免二次灾害。-河道漫堤:监测预警组实时上报水位(每15分钟1次),抢险救援组在河道沿线堆砌沙袋(高度1.2米,长度50米),设置警戒线;若水位超过保证水位(11.2米),立即转移河道两侧100米内居民(共5栋42户)。四、后期处置与总结提升(一)灾情统计与评估灾害结束后24小时内,综合协调组汇总人员伤亡(精确到姓名、年龄、受伤程度)、财产损失(房屋、车辆、设施等)、基础设施损毁(道路、排水管网、电力线路)等信息,形成《灾情报告》上报街道;监测预警组分析降雨数据、积水范围、处置时效,评估预警准确性和响应效率。(二)恢复重建与救助-生活保障:民政专干3日内完成受灾家庭登记,发放临时救助金(每户2000元)、生活物资包(含毛巾、牙刷、肥皂等);协调保险公司3日内启动理赔程序,简化流程,优先赔付房屋、车辆损失。-设施修复:物业7日内修复损坏的排水泵、窨井盖、围墙;社区联合区市政部门15日内完成主干道积水点改造(如增设雨水口、拓宽排水管道);对鉴定为D级的危旧房屋(假设2栋),1个月内启动搬迁安置,3个月内完成拆除重建。-环境整治:医疗救护组指导居民对被淹房屋进行"三清三消"(清淤泥、清垃圾、清积水,消毒墙面、地面、物品);环卫部门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每日2次),3日内清理完毕社区内所有垃圾。(三)总结改进与培训演练指挥部在灾害结束后10日内召开总结会,邀请街道应急办、居民代表参与,重点分析预案漏洞(如转移路线拥堵、物资储备不足)、处置短板(如个别工作组响应迟缓)、群众反馈(如预警信息接收不及时);针对问题修订预案,调整工作组职责,更新《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清单》;每季度开展1次防汛演练(包括预警发布、人员转移、物资调配等环节),主汛期前组织1次全要素实战演练,邀请区应急专家现场指导;每年对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志愿者开展2次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暴雨预警解读、救生设备使用、心理危机干预等),提升队伍专业能力。五、保障措施(一)队伍保障建立"核心队伍+预备队伍+社会力量"三级队伍体系。核心队伍为社区工作者(15人)、物业工程队(10人)、社区民警(3人),实行"AB岗"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预备队伍为应急志愿者队(50人)、党员突击队(30人),每季度开展1次集中培训;社会力量包括蓝天救援队、区消防大队、区人民医院等,签订《应急支援协议》,明确支援内容、响应时间。(二)物资保障在社区仓库(面积80㎡)集中储备防汛物资,分类存放(工具类、救生类、生活类),设置标识牌;建立物资动态管理系统,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入库-领用-归还"全流程追踪;主汛期前(5月底)完成物资清点,缺失物资7日内补充到位;与3家周边超市、建材市场签订《应急物资代储协议》,确保紧急情况下30分钟内调运沙袋、水泵等物资。(三)技术保障建设"智慧防汛"平台,接入气象数据、水位监测、视频监控(社区内共40个摄像头,重点区域高清摄像头10个)、人员定位(为特殊群体配备定位手环30个)等模块,实现"监测-预警-指挥"一体化;在易积水点安装电子水尺(共8个),实时上传水位数据至平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体育游戏教案设计实例
- 教育信息化平台应用指导手册
- 钢结构桥梁检测与维修方案
- 搅拌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银行柜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中学生考试压力缓解心理辅导方法
- 软件项目开发计划与进度管理模板
- 高考生物复习质量检测与考点解析
- 初中九年级班主任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一年级数学口算训练题集锦
- Web安全实践-课件 第1-4章 SQL注入漏洞- 文件包含漏洞
- 2025年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员考试实操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士考试理论知识整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智慧建筑与建造-智慧建造机器人技术》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客户端游戏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报批报建流程及注意事项
- 2025河北省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短视频创意策划方案
- 2025 年大学动物医学(动物寄生虫)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