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统编版)试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_第1页
高一历史(统编版)试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_第2页
高一历史(统编版)试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_第3页
高一历史(统编版)试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_第4页
高一历史(统编版)试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60分)一、选择题1.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于1885年将刚果地区作为其私人领地,成立了刚果自由邦。在他统治刚果期间,导致当地数百万人死亡,这一时期被称为“比利时刚果的恐怖”。这可以印证()A.刚果人民反抗异常激烈B.殖民者殖民措施难以实行C.殖民掠夺的贪婪和残酷D.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加快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地区所修建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往往带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称为“椰子线”“可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据此可知()A.非洲殖民化的程度加深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列强瓜分非洲矛盾加剧D.非洲的近代化由此开始3.如图漫画描绘的是1884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情景,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它()A.反映了殖民者对美洲的争夺B.消除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4.英国首任印度总督黑斯廷斯在治期,不仅组织人力绘制印度地图,还大力支持学者对印度文化进行研究。如:将印度文化经典《摩奴法典》《薄伽梵歌》等翻译成英语;组建“亚洲学会”和创办《亚洲研究》以专门研究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文化。黑斯廷斯这些举措()A.重构了印度社会的文明B.旨在扩大对印度的殖民文化渗透C.服务于殖民统治的需要D.缓和了英国与印度间的文化冲突5.据统计,1871—1914年,英国进行了30场殖民战争。在此期间,英国、法国和荷兰至少打了100场战争。这些殖民战争造成28万—30万欧洲人死亡,而被殖民地区丧生的民众则高达5000万—6000万人。据此可知,当时()A.殖民战争摧毁传统霸权B.工业革命决定战争频次C.商业革命影响列强关系D.帝国主义带来沉重灾难6.据非洲问题专家葛罗米柯统计,非洲边界44%是按经线和纬线,30%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只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所构成的自然边界线。这是()A.基于国际法基本规则B.缘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因素C.体现民族自决的原则D.由非洲自然地理特征决定7.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先进国家已瓜分了大半个世界,1900年的一张世界地图,居然要用九至十种颜色来显示它们所占领的地区。这一现象()A.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推动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C.确立了欧洲世界霸主地位D.说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被激化8.下图为西属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结构的示意图。据此可知,总督制本质上()A.是宗主国实行的专制统治B.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C.属于欧洲政治制度的移植D.弱化了殖民者的统治力9.18世纪前,西班牙帝国曾长期对美洲殖民地实行特有的“纵向主义”行政管理,规定每个殖民地的省份直接与西班牙联系,禁止殖民地之间任何的横向交往。这()A.源于西班牙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B.影响了西属拉美的政治格局C.反映了欧洲列强激烈的殖民竞争D.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0.19世纪以前,印度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纺织品和其他一些制成品。19世纪后期,印度的出口却日益局限在原棉、茶叶、小麦等范围内,英国人则用轮船运来他们的工业制成品作为交换。这一变化说明()A.西方列强瓜分了整个亚洲B.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D.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11.被誉为“开启古埃及文明的钥匙”的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文明遗产,由拿破仑军队1799年入侵埃及时发现。1801年,英国占领埃及,此碑被英王乔治三世夺取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至今仍为英国占有。该石碑的命运()A.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B.得益于考古界的国际合作C.反映了殖民主义的强权D.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锋12.下表为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官僚统计表(单位:人)。这可用以说明当时()职位总数克里奥尔人(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总督1704166都督、省长和地方行政长官60214588A.殖民地的混血现象罕见B.社会权力结构高度集中C.不同种族政治地位悬殊D.宗主国严密管控殖民地13.下表为被殖民地区输往殖民国家的主要产品。据此可知,被殖民地区()殖民国家被殖民地区主要产品西班牙黄金、银、糖葡萄牙香料、黄金、糖英国茶、棉花、烟草法国糖、咖啡、棉花荷兰香料、咖啡、糖A.劳动力和资源受到剥削 B.工业体系非常完善C.本地经济保持多元发展 D.资源原料十分丰富14.1509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6世纪60年代,西班牙占领马尼拉;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雅加达。这些占领行为旨在()A.抢占市场资本输出B.经营横跨太平洋的丝银贸易C.控制商路掠夺财富D.结束欧亚大陆彼此隔绝状态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所有国家尽管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同一个世界市场之中。但在这个世界市场中各个民族并非平等关系,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造成这种不平等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 B.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C.世界出现一体化趋势 D.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文明地带”1870年以后的40年里,并非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个中心存在于欧洲的某一区域。因为当时的确有两个欧洲:一个内部地带和一个外部地带。内部地带包括大不列颠、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北部以及奥地利帝国西部某些地区。欧洲海外移民区的某些区域,特别是内战之后的美国,也属于这一地带。外部地带包括大半个爱尔兰、伊比利亚半岛和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还有位于当时德国、波希米亚和奥地利等国本土东面的整个东欧。许多欧洲人海外移民区,比如说拉丁美洲和美国农耕地区,也可认为在当时是属于外部地带。欧洲人世界之外还分布着一个第三地带,即广袤无际的亚洲和非洲大陆。除了正在现代化的日本以外,从欧洲的标准或文化假设来看,它们全都是“落后的”;并且注定要在1870年以后那半个世纪之内严重依附于欧洲或被欧洲殖民化。187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大都可以写成为这三个地带之间关系的经历。——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可以是整体观点,也可以是局部观点;立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课时跟踪检测(十二)1.选C材料中这一历史事件印证了殖民掠夺的残酷和贪婪,殖民掠夺往往伴随着对殖民地资源的过度开采、对当地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这种掠夺行为不仅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暴露了殖民者对于权力和财富的无尽贪婪,故选C项。2.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这主要是满足其进一步打开非洲市场和掠夺原料以及征服非洲、维护殖民统治的需要,这表明非洲殖民化的程度加深,故选A项。3.选D据材料“1884年”“非洲”“地图上作业”可知,该会议是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故选D项。4.选C据材料“英国……对印度文化进行研究”可知,英国派往印度的总督大力研究印度文化,这有助于了解印度的风俗人情等,进而有助于其更好地统治印度,故选C项;黑斯廷斯仅研究印度文化,并未对印度文化进行发展和重构,排除A项;仅仅研究印度文化不能体现对印度的文化渗透,排除B项;将印度典籍翻译成英语有助于加深英国对印度的了解,但英印文化差距较大,仅仅研究并不能“缓和”两者文化冲突,且材料不涉及英国这一措施的影响,排除D项。5.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1914年,欧洲殖民者发动的一系列殖民争霸战争造成了殖民地大量人口死亡,给殖民地带来了沉重灾难,故选D项。6.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84年的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没有邀请任何非洲代表,就自行决定了非洲大陆的分割方式,他们主要依据经纬度来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基于非洲当地的实际情况,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非洲原有的民族、文化、语言和自然地理特征,导致了非洲许多国家边界的人为性和任意性,因此材料现象缘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因素,故选B项。7.选A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步步殖民扩张,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占领了许多殖民地,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已经构建起整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不同颜色代表的是不同国家所占的殖民地,故选A项;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本主义需要更多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剧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B项因果倒置,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帝国主义国家虽有矛盾,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8.选A据图可知,总督制基本属于欧洲政治制度的移植,本质为宗主国实行的专制统治,A项正确;总督制造成西属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长期滞后,排除B项;C项属于现象,排除;总督制实际上强化了殖民者的统治力,排除D项。9.选B据材料可知,西班牙的“纵向主义”行政管理使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联系较少,易导致西属拉丁美洲各地之间的矛盾、分裂,影响了西属拉美的政治格局,B项正确。10.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将工业制成品运销至印度等海外殖民地,并且加强对殖民地的原料掠夺,从而导致了印度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棉、茶叶、小麦等,这说明此时印度沦为了英国的原料产地,D项正确。11.选C据材料可知,罗塞塔石碑见证了古埃及的传统文化,是古埃及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拿破仑军队发现后被英国占有,反映了殖民主义的强权,故选C项。12.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国王任命总督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以推动拉丁美洲殖民地化,与材料中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官僚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占绝大多数,克里奥尔人只是零星点缀相符,故选D项;“罕见”不符合史实,西班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权力结构,排除B项;“不同种族”不符合题意,克里奥尔人与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都是西班牙人种,排除C项。13.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被殖民地区输往殖民国的产品主要是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这说明殖民地劳动力和资源受到剥削,故选A项;殖民地主要生产原材料,工业发展滞后,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地由于提供初级产品,说明其经济结构单一,并非多元发展,排除C项;殖民地为宗主国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并不能说明殖民地资源原料丰富,排除D项。14.选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商站,控制商路,进而掠夺财富,故选C项;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此时并未开始资本输出,排除A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丝银贸易的是西班牙,排除B项;欧亚大陆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通过丝绸之路存在联系,排除D项。15.选D据材料“这个世界市场中各个民族并非平等关系,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使亚非拉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西方人借此攫取最大的利益,D项正确。16.解析:首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对“文明地带”的划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强调欧洲的中心地位,具有片面性。然后论述该观点,分别从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答案:示例观点:作者对“文明地带”的划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强调欧洲的中心地位,具有片面性。论述: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就走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沿。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仍然以欧洲为中心,欧洲生产力飞速提高,西方国家加快了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发展;制度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扩展,西方的近代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思想上,西方的启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