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1页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2页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3页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4页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现象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B.柳絮飞时花满城C.酒香不怕巷子深D.秋雨梧桐叶落时(★★)2.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3.初温和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C.当温度升高到30℃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甲液体吸热升温慢(★★)4.甲铁块质量是乙铁块的3倍,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甲、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分别为()

A.1∶1;1∶3B.1∶1;3∶1C.3∶1;1∶3D.3∶1;3∶1(★★★)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它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增大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6.如题图所示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序号⑩的实例可以是风力发电B.序号④的实例可以是给充电宝充电C.圆圈内B的能量形式是电能D.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且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7.某汽油机飞轮转速是3600r/min,则它1s内汽油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次数及完成的冲程个数为()

A.15次,60个B.18次,120个C.30次,120个D.900次,30个(★★)8.有甲乙两辆汽车,使用相同品质的汽油,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动力相同。甲车行驶50km消耗的汽油为4L,乙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为7.3L。则这两台汽车的效率η大小关系为()

A.η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是一种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通过__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急剧升高进而熔化,两种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_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的作用,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10.如图是某沿海城市与某内陆城市同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这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变化___________(填“大”或“小”)。(★★★)11.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如图所示是一种学生饮用奶,它的净含量为200mL,若它的密度为1.25×103kg/m3,比热容为4.0×103J/(kg·℃),冬天饮用时把它从10℃加热到40℃需要吸收_____J的热量。加热后的牛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这是因为热牛奶温度高,牛奶分子的_____剧烈;学生在饮用过程中,剩余牛奶的_____保持不变(选填物理特征)。(★★)12.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kg的水和甲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图线______(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______,这种物质在0~5min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表甲

物质比热容c/[J/(kg·℃)]水酒精煤油蓖麻油(★★★)13.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示而萌发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图中________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14.如图所示的汽油机处于______(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这个冲程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动速度是24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______次。(★★★)15.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相同质量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达到煤气的三倍以上,说明氢气的_______(选填“比热容”或“热值”)很大。以3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____J,这些热量可以使_______kg的水从20℃加热至80℃。【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三、实验题(★★★)16.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1)图a和图d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图d中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应该使用______(选填“温水”或“冷水”);(2)图b和图______两个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3)图c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4)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图c中实验现象,李老师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分别两个杯子装满细颗粒小米和大颗粒鹰嘴豆(图甲),接着将小米和鹰嘴豆混合后再分装,发现装不满两杯(图乙),由此我们猜想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5)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_____态,物质从甲图变化到丙图时,分子间作用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物理探究小组进行了以下两个热学实验:(1)在实验中,质量不需要相等的是()

A.甲实验,液体a和b质量B.甲实验,两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C.乙实验,两杯中液体C的质量D.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2)用图甲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在安装器材时,应该先确定__________(选填“铁圈、铁杆”)的位置,再安装其它器材;如果液体a和b高了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说明它们吸热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图乙装置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应该记录两烧杯中C的初始温度,并在__________时再次读出它们的温度;(4)已知酒精的热值为,若燃烧皿中酒精的质量是10g,被加热的液体c质量为100g,升高的温度为60℃,估算出液体c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估算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大、小)。四、计算题(★★★)1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题图所示。在6min内完全燃烧2kg煤炭放出的热量为J,水的比热容为J/(kg·℃)。(1)求加热6min,水吸收的热量;(2)求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3)若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需要由天然气来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五、实验题(★★★)19.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风扇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该实验通过______的变化来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这里所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2)图乙中,用手按压活塞快速打气的目的是______;(3)图丙中,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一部分气体时,喷雾器前的小风扇转动,此时气体的内能转化为风扇的______;(4)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______;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六、填空题(★★★)20.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如图所示。汽缸横截面积S为,活塞冲程长度L为0.3m,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p是Pa,飞轮转速是240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