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_第1页
职业卫生与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_第2页
职业卫生与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_第3页
职业卫生与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_第4页
职业卫生与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与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3年修订)》,以下不属于职业性尘肺病的是:A.硅沉着病(矽肺)B.石棉肺C.过敏性肺炎D.陶工尘肺2.某电子厂焊接工位检测到铅烟浓度为0.08mg/m³(PC-TWA为0.05mg/m³,PC-STEL为0.15mg/m³),该岗位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的合规性判定为:A.符合要求,未超过PC-TWAB.不符合,TWA超过PC-TWAC.需结合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综合判定D.需检测超限倍数(PC-TWA的3倍)3.职业健康监护中,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筛查职业禁忌证B.评估职业病损伤程度C.明确职业病诊断依据D.建立健康基线数据4.某化工企业液氨储罐区发生泄漏,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优先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是:A.防化服(A级)+正压式空气呼吸器B.防酸碱工作服+过滤式防毒面具(氨滤毒盒)C.普通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D.防尘口罩+防化手套5.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24),某车间存在高温、噪声、化学毒物三种危害因素,应设置的警示标识组合是:A.禁止标识(禁止穿化纤服装)+警告标识(高温、噪声、有毒)+指令标识(必须戴耳塞、必须戴防毒面具)B.警告标识(高温、噪声、有毒)+指令标识(必须戴耳塞、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穿防护服)C.提示标识(应急撤离通道)+警告标识(高温、噪声、有毒)+指令标识(必须戴护目镜、必须戴防尘口罩)D.禁止标识(禁止饮食)+警告标识(高温、噪声、有毒)+指令标识(必须戴耳塞、必须戴防毒面具)6.以下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人单位需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投入生产前30日内申报B.申报内容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强度等C.变更工作岗位但危害因素未变化时,无需重新申报D.申报系统需通过“全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提交7.某机械加工厂打磨车间粉尘浓度长期超标,最经济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是:A.为工人配备KN95口罩B.增设局部排风除尘系统C.缩短工人每日工作时间D.定期组织工人进行肺功能检查8.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连续5年以上噪声作业史(85dB(A)以上)B.纯音听阈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C.排除其他致聋因素(如药物性耳聋)D.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85dB(A)9.某锂电池生产企业负极材料车间存在石墨粉尘(总尘PC-TWA4mg/m³),检测结果为总尘5.2mg/m³、呼尘3.1mg/m³,其主要超标因素是:A.总尘B.呼尘C.总尘和呼尘均超标D.未超标(呼尘限值通常更严格)10.以下属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的是:①劳动者职业史②职业病危害接触史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④职业病诊疗资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某化工企业新建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中,关键验收内容是:A.企业营业执照是否齐全B.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是否同时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使用C.员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D.企业是否缴纳工伤保险12.依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24),用人单位应至少每()组织一次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13.某印刷厂车间检测到苯浓度为0.8mg/m³(PC-TWA为6mg/m³,PC-STEL为10mg/m³),甲苯浓度为50mg/m³(PC-TWA为50mg/m³,PC-STEL为100mg/m³),二甲苯浓度为40mg/m³(PC-TWA为50mg/m³,PC-STEL为100mg/m³)。根据化学物质联合作用计算,该岗位有害因素是否超标?(注:各物质超限系数=实测浓度/PC-TWA,总和≤1为达标)A.达标(0.8/6+50/50+40/50≈1.33>1)B.超标(0.8/6+50/50+40/50≈1.33>1)C.达标(0.8/10+50/100+40/100=0.98≤1)D.超标(0.8/10+50/100+40/100=0.98≤1)14.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紫外线(250-320nm)B.红外线(760nm以上)C.可见光(400-760nm)D.微波(300MHz-300GHz)15.以下不属于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法定责任的是:A.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B.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C.承担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D.为劳动者购买商业医疗保险16.某矿山企业凿岩工岗位噪声检测结果为8小时等效声级90dB(A),根据《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24),应采取的控制措施是:A.无需控制,符合限值(85dB(A))B.优先控制声源(如使用低噪声凿岩机)C.仅需为工人配备耳塞(降噪值≥5dB)D.缩短工作时间至4小时/天17.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在()内向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A.3个工作日B.5个工作日C.7个工作日D.15个工作日18.某电镀车间存在铬酸雾(PC-TWA0.05mg/m³),检测结果为0.12mg/m³,最合理的工程控制措施是:A.增加车间通风次数至12次/小时B.安装铬酸雾净化装置(净化效率≥60%)C.改用无铬电镀工艺D.为工人配备半面罩式防毒面具(防护因数≥10)19.以下关于职业禁忌证的说法,正确的是:A.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后可能导致原有疾病加重B.用人单位可将职业禁忌证劳动者调至无相应职业病危害的岗位C.职业禁忌证需由用人单位自行诊断D.职业禁忌证不影响劳动者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20.某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中缺失“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中()的规定。A.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B.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C.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D.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因素四大类。3.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优先选择__________的防护装备。4.职业健康监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应急健康检查四类。5.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__________(PC-TWA)、__________(PC-STEL)和__________(MAC)三种类型。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__________公布。7.噪声作业分级依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指标。8.职业性中暑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告知中的主要义务。2.列举5种常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说明其适用场景。3.说明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健康检查的主要区别。4.某纺织厂梳棉车间存在棉尘(PC-TWA3mg/m³),检测结果为5.5mg/m³,分析其超标的可能原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5.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简述职业病诊断需要的主要材料。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某汽车制造企业喷涂车间,工人使用溶剂型涂料(含苯系物、酯类),车间未设置局部排风,仅靠屋顶排风扇通风。近期3名工人出现头晕、乏力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降低(3.2×10⁹/L,正常4-10×10⁹/L)。问题:(1)分析该车间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的健康影响。(2)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案例2:某机械加工厂热处理车间,工人接触高温(WBGT指数35℃)、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92dB(A))、一氧化碳(CO,PC-TWA20mg/m³)。企业为工人配备了普通工作服、纱布口罩,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问题:(1)指出该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2)提出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的整改方案。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过敏性肺炎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非尘肺病)2.B(TWA为0.08mg/m³>PC-TWA0.05mg/m³,已超标)3.B(离岗检查主要评估离岗时健康状况,为可能的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4.A(液氨泄漏为高浓度有毒气体,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A级防化服)5.D(需禁止饮食、警告三种危害,指令佩戴耳塞和防毒面具)6.C(变更工作岗位导致危害因素变化时需重新申报)7.B(工程控制是最根本措施,局部排风除尘可降低粉尘浓度)8.D(诊断需作业场所噪声≥85dB(A))9.A(总尘限值4mg/m³,实测5.2mg/m³超标;呼尘限值通常为总尘的1/2-1/3,假设呼尘限值2mg/m³,则3.1mg/m³也超标,但题目未明确呼尘限值,默认总尘超标)10.D(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含职业史、接触史、检查结果、诊疗资料)11.B(“三同时”核心是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使用)12.B(用人单位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培训)13.B(联合作用计算需用PC-TWA,0.8/6≈0.13,50/50=1,40/50=0.8,总和1.93>1,超标)14.A(紫外线是电光性眼炎的主要致伤因素)15.D(购买商业保险非法定责任,工伤保险是法定)16.B(噪声控制优先声源控制,如低噪声设备)17.A(疑似职业病需3个工作日内报告)18.C(工艺替代是最根本的控制措施)19.B(职业禁忌证劳动者应调岗)20.A(检测评价报告缺失违反检测评价制度)二、填空题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3.分级防护;高防护等级4.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5.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6.劳动者7.8小时等效声级;接触时间8.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简答题1.主要义务包括:①通过劳动合同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②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检测结果等;③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告知防护知识;④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2.常见防护设施及适用场景:①局部排风罩(如焊接工位的吸烟罩,捕捉焊接烟尘);②除尘系统(如打磨车间的布袋除尘器,处理金属粉尘);③通风排毒系统(如化工车间的吸收塔,处理有机废气);④降噪隔音罩(如冲床的隔音罩,降低机械噪声);⑤防暑降温设施(如高温车间的喷雾风扇,降低WBGT指数)。3.主要区别:①目的不同(职业健康检查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普通检查为一般健康状况);②项目不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接触因素选择专项指标,如粉尘作业查高千伏胸片);③机构不同(需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④结果应用不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用于职业禁忌证判定、职业病诊断等)。4.超标可能原因:①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如风速不足);②设备密闭性差(棉尘逸散);③未及时清理积尘(二次扬尘);④检测时段为高浓度作业(如清花工序)。控制措施:①改造局部排风系统(增加罩口风速至1.5m/s以上);②对梳棉机进行密闭(减少粉尘逸散);③定期清扫车间积尘(每日湿式清扫);④为工人配备KN95口罩(防护因数≥10);⑤加强检测(每月检测1次,调整工艺参数)。5.主要材料:①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②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③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④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⑤其他必要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关系证明、既往病史等)。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1)主要危害因素: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酯类(乙酸乙酯等)。健康影响:苯可致造血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酯类可刺激呼吸道、眼结膜,引起头晕、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