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能说明锌比铜活泼的装置是()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热量的变化3、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加油站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4、常温下,用1.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所得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完全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分别是()A.1.0mol·L-1,20mL B.0.5mol·L-1,40mLC.0.5mol·L-1,80mL D.1.0mol·L-1,80mL5、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H2B.NH3C.NOD.O26、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CH2=CHCl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现象⑧水华⑨地方性甲状腺肿大A.⑥⑧ B.④⑤ C.①②③ D.⑦⑨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了32g铜B.1molFeCl3完全水解后可生成NA个氢氧化铁胶粒C.常温下,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100m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01NA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2mol·L-1、1mol·L-1、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可能为A.SO2为4mol·L-1、O2为2mol·L-1B.SO3为4mol·L-1C.SO2为2.5mol·L-1D.SO2、SO3为1.5mol·L-11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葡萄糖B.油脂C.蛋白质D.纤维素1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LiI B.NaBr C.KCl D.CsF12、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类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化为汽油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B.纤维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油脂属于酯类14、已知H2(g)+Cl2(g)=2HCl(g)ΔH=-184.6kJ/mol,则H2(g)+Cl2(g)=HCl(g)的ΔH为()A.+184.6kJ/mol B.-92.3kJ/mol C.-369.2kJ/mol D.+92.3kJ/mol1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图①装置实现铁上镀铜,a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以是CuSO4溶液B.图②装置盐桥中KCl的Cl-移向左烧杯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获得保护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相同16、关于反应NH3+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及其化学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NH3的结构式:B.Cl-的结构示意图:C.HCl的电子式:D.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的断裂,又有离子键的生成17、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B的转化率降低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x+y<z D.C的体积分数增大1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该溶液可能是()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钾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以下溶液:①NH4HSO4②(NH4)2CO3③NH4Fe(SO4)2④NH4NO3⑤NH4HCO3,c(N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②①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②⑤③20、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测定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球中气体颜色的深浅判断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由褪色快慢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醋酸、碳酸、硼酸的酸性相对强弱A.A B.B C.C D.D21、的两种酸溶液各取,分别加水稀释到,其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酸性比的酸性弱B.若,则均为弱酸C.若,则为弱酸,为强酸D.起始时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2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甲苯与己烷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检验电石与饱和食盐水的产物乙炔D.比较乙酸、碳酸与苯酚酸性强弱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二①②三③④⑤⑥⑦⑧四⑨⑩(1)在③~⑦元素中,⑦的元素符号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S2-结构示意图为____。(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3)按要求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电子式:①的氢化物_____;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____。24、(12分)有机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有机玻璃的单体A(C5H8O2)不溶于水,并可以发生以下变化。请回答:(1)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B转化为C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取代反应(3)C的一氯代物D有两种,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甲同学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乙同学仔细考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超过170℃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某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认为因刺激性气体的存在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根据甲、乙同学的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下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浓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稀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校化学活动社团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一:测定1mol/L的硫酸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如图1装置:(1)装置图1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按照图1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________。(3)若将图1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2,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实验二: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序号温度/K0.02mol·L-1KMnO40.1mol·L-1H2C2O4H2O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V/mLV/mLV/mLA293253t1B2932358C313235t2(1)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通过实验A、B可探究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_____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4)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与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27、(12分)某学生用0.1000mol/LKMnO4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将20.00mLH2C2O4待测液注入锥形瓶,用KMnO4溶液滴定)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实验所需使用的玻璃仪器,锥形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锰酸钾溶液应使用______式(填“酸”或“碱”)滴定管盛放。(3)①在滴定过程是否需要指示剂?_________(填“是”或“否”)②请描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滴定终点时,仰视标准液滴定管的刻线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最终消耗标准液体积为18.00mL(平均值),则H2C2O4的浓度为_________(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28、(14分)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g)+H2O(l)=HNO3(aq)+HNO2(aq)ΔH=-116.1kJ·mol-13HNO2(aq)=HNO3(aq)+2NO(g)+H2O(l)ΔH=+75.9kJ·mol-1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kJ·mol-1。(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3)pH均为2的HNO3和HNO2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到pH=4,______加入的水多。(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N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5.68L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图)。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50~1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9、(10分)(1)2015年11月首架C919打飞机总装下线,标志着我国跻身飞机研制先进国家行列。①机身蒙皮使用的是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___(填字母)。a.密度大b.硬度大c.抗腐蚀②飞机轮胎属于橡胶制品。下列材料可用来合成橡胶的是____(填字母)。a.石英砂b.石灰石c.异戊二烯③机体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率达12%。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填字母)。a.钛合金b.玻璃钢c.普通陶瓷(2)秋葵是一种大众喜爱的食材,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纤维素、阿拉伯果糖和丰富的铁、锌、钙等元素,其中: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②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____,属于糖类的有阿拉伯果糖、___。③蛋白质在人体内最终的水解产物是_____。(3)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善生活。①家用铁锅未洗净晾干,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红褐色锈斑,其主要的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腐蚀。②乘车禁止携带物品的部分标识如图所示。在浓硝酸、食盐、汽油、石膏四种物品中,不能携带上车的是_____。③过氧乙酸()易分解为乙酸和氧气,其稀溶常用于餐具、器械的消毒。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某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bMgc(OH)mCO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其中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详解】①.锌铜原电池中锌做负极,说明锌比铜活泼,故①正确;②.锌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说明锌比铜活泼,故②正确;③.电解过程中,铜离子首先得电子生成铜,说明铜离子的氧化锌比锌离子的强,即锌比铜还原性强,间接说明锌比铜活泼,故③正确;④.电解池中,阳极上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与金属活泼性无关,故④错误;故选:D。2、B【详解】A、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故A错误;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死后,其尸体的一部分被腐生细菌或是真菌分解,剩下的植物的这些残骸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形成了煤炭.所以煤中储存的能量来源于植物,植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或光能),所以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故B正确;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热才发生,如氯化铵和十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就是吸热的,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可以表现为光能和电能,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涉及到一些概念一定要清晰,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时,多余的能量一般以热量的形式放出为放热反应,因此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3、A【详解】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故答案为A。4、C【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溶液pH=7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40mL,则混合溶液的体积必定大于40mL。【详解】A.由分析知,混合溶液的体积不可能为20mL,A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知,混合溶液的体积不可能为40mL,B不符合题意;C.混合溶液体积为80mL时,H2SO4溶液为40mL,若其浓度为0.5mol·L-1,则n(H+)=0.5mol·L-1×2×0.04L=0.04mol,n(OH-)=1.0mol·L-1×0.04L=0.04mol,酸碱刚好完全反应,C符合题意;D.混合溶液体积为80mL时,H2SO4溶液为40mL,若其浓度为1.0mol·L-1,则n(H+)=1.0mol·L-1×2×0.04L=0.08mol,n(OH-)=1.0mol·L-1×0.04L=0.04mol,反应后酸过量,混合溶液的pH<7,D不合题意;故选C。5、B【解析】A.氢气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氨气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C.一氧化氮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B。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为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且不与水反应。6、B【详解】A.苯是平面形结构,A不选;B.甲苯是用一个苯环取代了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而甲烷中C原子形成的四个共价键为四面体构型,故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选;C.苯乙烯是用苯环取代了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苯环的平面可能和乙烯基的平面共平面,这时苯乙烯中的所有原子会共平面,C不选;D.CH2=CH2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H2=CHCl是用一个Cl取代了乙烯中的氢原子,故6个原子仍然共平面,D选;答案选B。7、D【详解】①温室效应是指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形成,所以与环境污染有关.故①不符合,错误;②赤潮和⑧水华是因为N、P元素过剩,导致藻类疯长,引起水中缺氧,生物大量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故②⑧不符合,错误;③酸雨对环境产生污染,与环境中SO2、NO2造成的污染有关.故③不符合,错误;④光化学污染主要是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环境,故④不符合,错误;⑤臭氧空洞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在扩散至平流层后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层反应区产生臭氧含量降低的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故⑤不符合,错误;⑥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与环境污染有关.故⑥不符合,错误;⑦潮汐现象是海水在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⑦符合,正确;⑨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所以又称为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与饮食有关,与环境污染无关,故⑨符合;正确。故答案选D。8、D【解析】A.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NA个电子,转移了1mol电子;由于粗铜中含有较活泼的杂质Fe、Zn等,电解时杂质优先放电,所以阳极溶解的铜小于0.5mol,溶解的铜的质量小于32g,故A错误;B.氢氧化铁胶粒是很多氢氧化铁分子的聚合体,所以1molFeC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粒个数小于NA,故B错误;C.常温下,氯气和水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故C错误;D.100mL0.1mol/L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少量水解:CO32-+H2OHCO3-+OH-,阴离子增多,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01NA;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9、C【解析】A.SO2和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和O2的浓度浓度变化分别为2mol/L、1mol/L,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故A错误;B.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SO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2mol/L,实际变化小于该值,故B错误;C.S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的浓度浓度变化为2mol/L,实际变化为0.5mol/L,小于2mol/L,故C正确;D.反应物、生产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一定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睛: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是解题的关键,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10、A【解析】试题分析: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选A;B油脂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不选B;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不选C;D、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不选D。考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1、A【分析】若要想阴离子半径与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则需要阳离子半径较小,阴离子半径较大,因此根据离子半径分析。【详解】阴离子半径与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应该是阳离子半径较小的和阴离子半径较大的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电荷数大的半径小,同一族的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大,在选项的四个阳离子中,Li、Na、K、Cs属于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Li+是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在阴离子中,I﹣是阴离子中电子层数最多的,所以半径最大,则LiI的阴离子半径与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故选A。12、C【详解】A.蒸馏水不是天然物质.其中水就是一种化学物质,选项A错误;B.蒸馏水不是矿泉水,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选项B错误;C.它清洁、纯净,由于缺少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选项C正确;D.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烃,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用催化剂不能将它转变为汽油,选项D错误;答案选C。13、B【详解】A.淀粉为多糖,能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A不符合题意;B.纤维素属于多糖,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故B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氨基酸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C不符合题意;D.油脂是油与脂肪的统称,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类物质,其化学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需注意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而纤维素在人体内不会被吸收,但能增加肠道蠕动功能,因此适量摄入纤维素对人体健康有利。14、B【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反应热亦不同;反应方向改变,焓变数值符号改变。【详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H2(g)+Cl2(g)=2HCl(g)ΔH=-184.6kJ/mol,化学方程式的系数除以2,则焓变也应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HCl(g)ΔH=-92.3kJ/mol。答案选B。15、D【详解】A.根据装置图中电流方向可知,a电极为阳极、b电极为阴极,铁上镀铜时,Cu为阳极、Fe作阴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CuSO4溶液,即a电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以是CuSO4溶液,故A正确;B.双液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即盐桥中KCl的Cl-移向负极,移向左烧杯,故B正确;C.图③装置是利用电解原理防止钢闸门生锈,即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其中钢闸门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C正确;D.图④中两装置均为原电池,左侧Al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左侧Zn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关系式为,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答案选:D。16、A【详解】A.NH3分子结构中一个N原子与三个H原子以共价键相连,A正确;B.Cl-的最外层得到一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应为,C错误;D.NH3和HCl都为共价化合物,所以该反应过程中没有离子键的断裂,D错误。答案选A。17、A【分析】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若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为0.25mol/L,而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mol/L,则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信息可知,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mol/L,体积增大,相当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A.减小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物B的转化率降低,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C.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则x+y>z,C错误;D.减小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注意A的浓度变化及体积变化导致的平衡移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熟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18、A【分析】酸、碱或强酸酸式盐都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常温下,水电离产生的c(H+)=1×10-7mol/L,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10-7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说明为酸溶液或碱溶液,据此分析解答。【详解】①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产生H2SO3,是酸溶液,电离产生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①正确;②KCl溶液是强酸强碱盐溶液,不水解,对水的电离无影响,②错误;③NaNO3溶液是强酸强碱盐溶液,不能水解,对水的电离无影响,③错误;④NaOH溶液是强碱溶液,电离产生O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④正确;综上所述可知:对水电离其抑制作用的是①④,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了酸或碱对水的电离的影响,应注意的是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盐类的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19、A【详解】1mol(NH4)2CO3可以电离出2molNH铵根,其他物质均电离出1mol铵根,水解是微弱的,所以②最大;NH4HSO4会电离出氢离子抑制铵根水解,NH4Fe(SO4)2溶液中铁离子的水解会抑制铵根的水解,但抑制作用没有NH4HSO4电离出氢离子抑制作用强,所以①>③;NH4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的水解会促进铵根的电离,所以⑤最小,硝酸铵中铵根正常水解,介于③和⑤之间,综上所述c(N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④⑤,故答案为A。20、C【详解】A.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氢气量不断增大,右侧活塞向右移动,测量一段时间产生氢气的量就可以测量这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温度升高,气体颜色加深,c(NO2)增大,温度降低,气体颜色变浅,c(NO2)减小,由此球中气体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C.实验原理方程式:2MnO+4H2C2O4+6H+=2Mn2++10CO2↑+8H2O,由于题中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不同,无法通过褪色快慢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强酸能和弱酸盐发生反应生成弱酸,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硼酸不反应,所以酸性醋酸>碳酸>硼酸,故D正确;故选C。21、B【详解】A.由图示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HA的pH大于HB,则HA酸的酸性比HB酸的酸性强,故A错误;B.若,则稀释100倍后的pH均小于3,则HA、HB酸均为弱酸,故B正确;C.若,则为强酸,为弱酸,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HA的pH大于HB,HA的酸性强于HB,则起始时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故D错误;答案选B。22、C【详解】A.甲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烷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能实现实验目的;B.乙醇、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故B能实现实验目的;C.电石中含有杂质硫化钙,水和电石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含有杂质硫化氢,硫化氢、乙炔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C不能实现实验目的;D.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醋酸蒸气后,通入苯酚钠溶液生成苯酚沉淀,证明酸性:乙酸>碳酸>苯酚,故D能实现实验目的;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lNaHClO4KOHAl(OH)3【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Cl元素、⑧为Ar元素、⑨为K元素、⑩为Br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在③~⑦元素中,⑦的元素符号Cl,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S元素的质子数为16,得到2个电子变为S2-,其结构示意图为;(2)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F没有正价,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最高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3)按①为N元素,其氢化物为NH3,电子式为;③为N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其电子式为。24、碳碳双键羧基②③CH3CH(CH3)COOHCH2=C(CH3)COOCH3+H2OCH2=C(CH3)COOH+CH3OH【详解】根据框图中信息A能发生加聚反应,说明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同时A又能水解生成甲醇,说明A属于酯,B属于羧酸,因此,B中必然含有羧基﹣COOH;又知A水解过程中破坏的只是酯基,而碳碳双键保留了下来,B中应还含有C=C双键,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说明了B含有C=C双键,根据A的分子中有5个碳原子,而它水解又生成了甲醇和B,因此B中有4个碳原子,B转化成C的过程中没有碳原子的变化,即C中也只有4个碳原子,C的一氯代物D有两种,得出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OOH,故B为CH2=C(CH3)COOH,A为CH2=C(CH3)COOCH3,A加聚反应生成有机玻璃,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1)B为CH2=C(CH3)COOH,含有碳碳双键、羧基;(2)CH2=C(CH3)COOH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H3)COOH,该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3)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CH3CH(CH3)COOH;(4)CH2=C(CH3)COOCH3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甲醇与CH2=C(CH3)COOH,反应方程式为:CH2=C(CH3)COOCH3+H2OCH2=C(CH3)COOH+CH3OH;(5)CH2=C(CH3)COOCH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玻璃,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25、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Br2+SO2+2H2O=2HBr+H2SO4防倒吸装置除去SO2和CO2吸收乙烯检验乙烯、SO2是否除净【详解】(1)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的消去反应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生成的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2)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可以知道浓硫酸使乙醇脱水,生成黑色的碳,同时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则刺激性SO2气体的存在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r2+SO2+2H2O=2HBr+H2SO4。(3)①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浓氢氧化钠反应,装置的压强减小,发生倒吸,故a装置可防止浓氢氧化钠倒吸到反应容器中;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防倒吸装置。②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会干扰后续实验,故用浓氢氧化钠除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除去SO2和CO2。③浓溴水可以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用来吸收乙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吸收乙烯。④稀溴水和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也可以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色,故可用来检验乙烯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检验乙烯、SO2是否除净。【点睛】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时,会产生杂质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较强,能够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在进行后续实验之前,要除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杂质。26、分液漏斗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后,调节滴定管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5H2C2O4+2+6H+=2Mn2++10CO2↑+8H2O浓度B、C5×10-4mol/(L·s)催化作用【分析】实验一、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滴入锥形瓶中,与锌反应制取氢气,要比较锌粒与锌粉反应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也可以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在读数时要使溶液恢复至室温,使液面左右相平,并且要平视读数;实验二、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生K2SO4、MnSO4、CO2、H2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采用控制变量方法,根据对比项的不同点比较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反应速率;结合反应产生的微粒及反应变化特点判断其作用。【详解】实验一:(1)装置图Ⅰ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按照图Ⅰ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收集反应产生H2气体的体积;(3)若将图Ⅰ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Ⅱ,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若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调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后,调节滴定管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实验二:(4)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6H+=2Mn2++10CO2↑+8H2O;(5)通过观察实验A、B,会发现:二者只有草酸的浓度不同,其它外界条件相同,则通过实验A、B可探究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应该只有温度改变,其它条件相同,观察实验数据会发现:实验B、C只有温度不同,故可通过实验B、C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5×10-4mol/(L·s);(6)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该作用是催化作用,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Mn2+,即反应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把握速率测定方法及速率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为解答的关键,在计算反应速率时,要注意KMnO4在反应前的浓度计算是易错点。27、酸式滴定管烧杯酸否高锰酸钾滴入后呈现紫红色,且半分钟溶液颜色保持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即可)偏高0.2250mol/L【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氧化还原滴定操作,但是不同于普通的滴定操作,除了考查普通的滴定知识外,需要注意高锰酸钾与草酸的量的关系,依据氧化还原方程式做出判断。【详解】(1)由已知,该实验所需使用的玻璃仪器为:盛装KMnO4标准液和取用H2C2O4溶液的酸式滴定管、盛装H2C2O4溶液的锥形瓶、烧杯,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烧杯。(2)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使用酸式滴定管盛放,故答案为酸。(3)①因为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与H2C2O4溶液反应会褪色,所以滴定过程是不需要指示剂,故答案为否。②当高锰酸钾溶液滴入后呈现紫红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保持不变,则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滴入后呈现紫红色,且半分钟溶液颜色保持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即可)。③其他操作正确,若滴定终点时,仰视标准液滴定管的刻读数,则标准液读数偏大,故定结果偏高。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所以H2C2O4的浓度为:,故答案为偏高;0.2250mol/L。【点睛】在滴定管的润洗环节需要用烧杯来装润洗后的溶液,判断溶液终点的颜色变化时一定要注意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位置,否则容易将颜色变化颠倒。28、-136.2HNO2-2e-+H2O=3H++HNO22.4mol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分析】应用盖斯定律解答;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HNO2与(NH2)2CO反应生成N2和C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方程式;NH3与NO2的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NH3中-3价的N升至0价,NO2中+4价的N降至0价,生成7molN2转移24mol电子;因为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二年级上册12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四)
- HR招聘与配置模块重难点探素
- 2025年小学词语辨析真题及答案
- 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度党建工作总结暨2026年工作谋划报告
- 2025年潮州统考日语真题及答案
- 吉林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小公司面试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育师晨检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单招郑州试卷及答案
- DB1306T 289-2025 简化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儿童口腔诊疗行为管理学
- 十五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 建筑工程质量员课件
- 风机维修合同协议
- 酒类公司食品安全培训
- 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指导书
- 安全生产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 2024年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浙商证券】餐饮系列研究之茶饮+咖啡深度:茶饮方兴未艾品牌格局渐明
- 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和流程
- 青马工程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