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部分模拟题与答案_第1页
(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部分模拟题与答案_第2页
(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部分模拟题与答案_第3页
(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部分模拟题与答案_第4页
(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部分模拟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部分模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李爷爷,78岁,脑卒中后右侧偏瘫1周,目前处于急性期康复阶段。护理员在进行良肢位摆放时,应重点避免的体位是()A.患侧肩胛带前伸,肘关节伸展B.患侧髋关节略内旋,膝关节稍屈C.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下垫软枕与胸部平齐D.仰卧位时患侧足尖外旋,踝关节无支撑答案:D(解析:仰卧位时需避免足尖外旋和踝关节无支撑,易导致足下垂畸形,应使用足托或软枕保持踝关节中立位。)2.张奶奶,82岁,诊断为帕金森病3年,近期出现“冻结步态”(起步或转身时步态突然中断)。针对此症状,康复训练的重点是()A.增加每日步行距离,强化耐力训练B.使用节拍器或地面提示线(如斑马线)辅助起步C.进行快速原地踏步练习,提升步频D.佩戴护具限制髋关节活动,稳定重心答案:B(解析:“冻结步态”的干预需通过外部提示(如视觉、听觉线索)帮助启动步行,节拍器或地面提示线是常用方法;快速踏步可能加重紧张,耐力训练非急性期重点。)3.王爷爷,65岁,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3天,医嘱允许早期康复活动。护理员协助其活动时,正确的操作是()A.扶其床边站立,保持髋关节屈曲>90°B.指导其主动进行患侧直腿抬高训练(抬腿高度30°)C.协助坐轮椅时,患侧臀部先接触椅面D.鼓励自行从健侧上床,避免患侧内收答案:D(解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需避免髋关节屈曲>90°、内收、内旋;直腿抬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多为被动活动;坐轮椅时应健侧先坐;自行从健侧上床可减少患侧受压。)4.赵奶奶,75岁,阿尔茨海默病中期,近期出现进食时频繁呛咳。为预防误吸,康复护理中错误的措施是()A.调整食物质地为糊状或软食B.喂食时保持坐位,头稍前倾C.每口喂食量控制在5-10mlD.喂食后立即平躺休息30分钟答案:D(解析:喂食后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以上,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引发误吸。)5.刘爷爷,68岁,脑出血后左侧肢体肌力2级(Lovett分级),Brunnstrom分期Ⅲ期(出现协同运动)。此时康复训练的核心目标是()A.强化患侧肢体抗重力伸展能力B.抑制异常协同运动,诱导分离运动C.进行复杂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系扣)训练D.开展平衡功能训练,为步行做准备答案:B(解析:BrunnstromⅢ期以协同运动为主,此阶段需通过抑制异常模式(如联合反应)促进分离运动出现,为后续精细动作训练打基础。)6.孙奶奶,80岁,类风湿关节炎20年,双手关节畸形(掌指关节尺偏),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45分(中度依赖)。针对其手部功能康复,护理员应优先指导()A.握力器抗阻训练,每日3组×10次B.使用辅助器具(如加粗手柄餐具、长柄取物夹)C.进行手指灵活性训练(如串珠子、拧螺丝)D.热敷后被动掰直尺偏关节,每日1次答案:B(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关节畸形不可逆,康复重点是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功能,提升ADL独立性;抗阻或灵活性训练可能加重关节损伤;强行掰直关节易导致疼痛和损伤。)7.周爷爷,7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45%(中度至极重度)。呼吸康复训练中,错误的指导是()A.缩唇呼吸:用鼻深吸气,缩唇(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吸呼比1:2-3B.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每日3次×10分钟C.有氧训练:选择慢跑或快速爬楼梯,每次30分钟,每周5次D.排痰训练:深呼吸后咳嗽,避免无效清嗓答案:C(解析:COPD稳定期有氧训练应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慢跑或爬楼梯可能诱发气短,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8.吴奶奶,69岁,腰椎间盘突出术后1周,医嘱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护理员指导其使用腰围时,正确的是()A.卧床休息时持续佩戴,避免腰部受凉B.站立时腰围上缘达肋骨下缘,下缘至髂嵴C.弯腰取物时保持佩戴,增加腰部支撑D.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4小时,防止肌肉萎缩答案:B(解析:腰围需贴合腰部,上缘达肋骨下缘,下缘至髂嵴才能有效支撑;卧床时无需佩戴,长期佩戴(>6小时/日)会导致腰背肌废用性萎缩;弯腰时应避免,需保持腰部直立。)9.郑爷爷,85岁,糖尿病足(Wagner1级:表浅溃疡),下肢感觉减退。康复护理中,错误的措施是()A.每日用37-40℃温水泡脚,时间≤10分钟B.修剪toenails时沿甲缘直剪,避免修剪过短C.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袜,避免袜口过紧D.鼓励赤足行走,促进足底血液循环答案:D(解析:糖尿病足患者感觉减退,赤足行走易导致足部损伤(如烫伤、刺伤),需穿合脚的软底鞋。)10.钱奶奶,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2周,使用拐杖进行步行训练。护理员观察到其持拐姿势为“双拐置于脚尖前20cm,患侧下肢跟进与双拐平齐”,此步态属于()A.两点步(双拐+健足同时移动)B.三点步(双拐+患足同时移动)C.四点步(左拐→右足→右拐→左足交替)D.摆至步(双拐先移,身体摆至双拐中间)答案:B(解析:三点步为双拐先向前,患侧下肢(或双侧下肢)同时跟进与双拐平齐,适用于一侧下肢不能负重的情况。)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2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老年患者康复评估的内容,正确的包括()A.肌力评估(Lovett分级)B.平衡功能评估(伯格平衡量表BBS)C.认知功能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D.疼痛评估(数字评分法NRS)答案:ABCD(解析:康复评估需涵盖躯体功能(肌力、平衡)、认知心理(认知、疼痛)等多维度。)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A.空吞咽训练(无食物时练习吞咽动作)B.冰刺激(用冰棉棒轻触软腭、舌根)C.门德尔松手法(吞咽时自主上提喉结并保持)D.进食时头部后仰,增大咽腔空间答案:ABC(解析:吞咽障碍训练包括感觉刺激(冰刺激)、动作训练(空吞咽、门德尔松手法);头部后仰可能增加误吸风险,应保持头稍前倾。)3.预防长期卧床老人发生废用综合征的康复措施有()A.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ROM)训练,每个关节3-5次B.每2小时翻身1次,保持良肢位C.早期进行床上桥式运动(抬臀训练),强化核心肌群D.持续使用约束带固定四肢,避免坠床答案:ABC(解析:废用综合征因长期制动导致,需通过ROM训练、翻身、核心训练预防;约束带长期使用会加重肌肉萎缩,需谨慎。)4.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康复训练方法包括()A.步幅训练(地面贴标记,练习跨越10-15cm障碍)B.转身训练(分步骤转身,避免快速旋转)C.平衡训练(单腿站立,每次10秒)D.跑步训练(提升步频,改善“慌张步态”)答案:ABC(解析:帕金森患者“慌张步态”表现为小碎步、前冲,需通过步幅、转身、平衡训练改善;跑步可能加重前冲风险。)5.骨质疏松老人的康复护理要点包括()A.避免弯腰提重物(>5kg)B.每日日照30分钟(10:00-15:00)促进维生素D合成C.进行跳绳、蹦跳等冲击性运动强化骨密度D.补充钙剂(每日1000-1200mg)和维生素D(每日800-1000IU)答案:ABD(解析:骨质疏松需避免高冲击运动(如跳绳),以防骨折;弯腰提重物可能诱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日照和补钙是基础措施。)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答案:良肢位摆放可预防或减轻以下问题:①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②下肢髋关节外旋、足下垂等畸形;③压疮(通过分散骨突处压力);④异常肌张力增高(抑制痉挛模式);⑤为后续康复训练(如坐、站、步行)奠定良好基础。2.列举吞咽障碍老人经口进食时的5项安全护理措施。答案:①调整食物质地(糊状>软食>固体,避免稀液体);②保持坐位或30°半卧位,头稍前倾;③每口喂食量5-10ml,喂食速度缓慢;④喂食后观察30分钟,确认无呛咳再喂下一口;⑤准备吸引器等急救设备,发生误吸时立即处理。3.简述平衡功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至少4种)。答案:①坐位平衡训练:从静态(坐稳)到动态(伸手取物、转身);②站立平衡训练:双脚并拢站立→单脚站立→闭眼站立;③跪位平衡训练(适用于下肢力量较好者);④步行时跨越障碍物(如10cm高的木条);⑤使用平衡垫或平衡板进行动态平衡训练。4.骨折术后老人早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什么?需避免哪些风险?答案:目标:①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DVT);②维持关节活动度,避免僵硬;③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患肢近端肌群);④早期恢复部分日常生活能力(如床上移动、坐起)。需避免:①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松动或再骨折;②暴力牵拉关节引发软组织损伤;③训练后疼痛持续>2小时(提示强度过大)。5.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案:①记忆训练:使用记忆卡片(如家人照片+姓名)、日常物品回忆(如“早上吃了什么”);②定向力训练:通过日历、时钟强化时间/地点认知;③计算力训练:简单加减法(如买菜找零);④逻辑思维训练:拼图、分类游戏(如按颜色/形状分卡片);⑤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模拟做饭(使用安全道具)、穿衣步骤分解练习。四、案例分析题(共35分)(一)案例1(15分)王爷爷,7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天”入院,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左侧偏瘫(肌力1级),Brunnstrom分期Ⅱ期(出现轻微联合反应),吞咽功能正常,意识清楚,有高血压病史10年。问题:作为养老护理员,需为其制定急性期(发病后1-2周)的康复护理计划,应包括哪些具体措施?答案:1.良肢位摆放(4分):-仰卧位:患侧肩胛下垫软枕前伸,肘关节伸展,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髋关节下垫软枕防外旋,膝关节稍屈,踝关节中立位(足托)。-患侧卧位:患侧肩胛前伸,上肢与躯干呈90°,下肢屈曲在前(健侧下肢后伸);避免压迫患侧。-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下垫软枕与胸部平齐(高于心脏),下肢下垫软枕(髋、膝稍屈)。2.被动关节活动训练(4分):-每日2次,每个关节(肩、肘、腕、髋、膝、踝)做全范围被动活动(ROM),动作缓慢、轻柔,避免暴力牵拉;重点活动肩关节(外展≤90°)、踝关节(背屈防足下垂)。3.抑制异常肌张力(3分):-观察是否出现痉挛(如手指屈曲、下肢伸肌痉挛),可通过缓慢牵伸(每个动作保持10-15秒)缓解;避免刺激患侧(如快速拍打)诱发联合反应。4.早期床上活动(3分):-指导健侧手辅助患侧手做“Bobath握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在上),进行左右摆动、上举过头顶训练,促进患侧感知;-练习床上翻身(向健侧翻身为主,护理员辅助患侧下肢移动)。5.心理支持(1分):-鼓励表达焦虑情绪,用简单语言解释康复过程,增强信心;避免负面暗示(如“以后可能站不起来”)。(二)案例2(20分)张奶奶,82岁,帕金森病5年,近1年出现“面具脸”、动作迟缓(系纽扣需10分钟)、行走时“小碎步”且起步困难(需原地踏步数秒才能移动),夜间翻身困难,日常生活需部分协助(ADL评分60分)。问题:1.分析张奶奶目前存在的主要康复问题(6分)。2.设计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14分)。答案:1.主要康复问题(6分):-运动功能障碍:肌强直(面具脸、翻身困难)、运动迟缓(日常动作慢)、步态异常(小碎步、起步困难);-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穿衣、行走等需协助;-潜在风险:因步态不稳易跌倒;因动作慢可能影响进食、如厕等基本需求。2.康复训练方案(14分):(1)步态训练(4分):-起步训练:使用视觉提示(地面贴斑马线或激光笔投射直线),指导“先迈一大步”;或配合听觉提示(节拍器100-120次/分),随节奏起步。-步幅训练:地面贴15-20cm宽的胶带,练习跨越;或用“大踏步”口令,夸张摆臂(与对侧下肢同步)增大步幅。-转身训练:分步骤转身(如“先转脚→再转腿→最后转身体”),每次转15°,避免快速旋转导致失衡。(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4分):-穿衣训练:选择宽松、前开襟衣物,使用穿袜辅助器(长柄袜钩);练习“健手先穿患侧袖,患手后穿健侧袖”的顺序。-进食训练:使用加重餐具(增加稳定性)、防滑餐垫;指导“小口慢咽,每口咀嚼10次”。(3)肌肉放松与柔韧性训练(3分):-每日进行颈部、肩部、髋部的被动/主动拉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