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隶变”一词在唐代唐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中便有提及,后见于宋代郭忠恕的佩觿、宋代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等。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所推动的结果。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我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
2、,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楚文的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书同文”所统一的主要是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是难以同一的,因此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可能性。从现有文献、文物来看,楚简的书体、字体和笔法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具备了毛笔书写、多面出锋、用墨自然、笔性灵动、点画多样、提按顿挫、平直折转等书法艺术元素。这些包含篆、草、隶、楷、行点画的楚简文字,极富人文笔性,其点画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母体。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亦造就了不同书风,各个篇目,自成系统。仅以部分郭店楚墓竹简为例,唐虞之道温润静穆、淳朴内敛;尊德义苍茫奔放、起
3、伏跌宕;老子甲整齐严谨、雅致精微。关于楚帛文字,郭沫若先生认为:“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如果秦没有统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隶书的新字体的。”可以推断,至少在楚国简帛文字中可能存在与隶变相似的形变现象,楚文字书法艺术的“今文”趋势,不仅彰显了其笔理墨妙,更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对于隶变的探讨,离不开关于书法正体和俗体问题的研究。说文解字序有“著于竹帛谓之书”。王国维指出:“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这些“掌文书者”均为诸侯国史官,而不像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的应
4、为官方通行文字。在古文向今文转化的探索和自然演化中,各诸侯国史官“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文字中凝结着各自的人文特质,使得多种新形体出现。这些形体均可视作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产物。所以,我认为“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所谓俗体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追寻隶变之踪,可以一窥中国书法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汉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选自孟鸿声追寻隶书演变之踪)(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隶变是指汉字形态由篆书向隶书转化的过程,它是现代汉字的起点。B . 隶变是从秦国开始的,这是长
5、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C . 隶书吸收了楚简的字体和笔法形态,是对楚简的融合、转化、演进。D . 隶变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汉字背后蕴含着自觉的人文精神。(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在介绍“隶变”相关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一般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领起全文。B . 文章主体部分之所以从楚简谈起,意在说明文字的形变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C . 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和引言论证说明了楚简的特点,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D . 第四段通过事实论证说明“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 ) A . 篆书线条圆转、依类象形,不容易辨识,其向隶书转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完全是俗体推动的结果。B . 秦王朝颁布“书同文”的政令,只是统一了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却无法统一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C . 楚简文字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已经包含了篆、草、隶、楷、行等点画,这些点画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D . 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途径在于各诸侯国史官,正是他们各具人文特质的书写,导致了多种新形体出现。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11分) (2017高三下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傅祗字子庄,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始建东宫,起家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
7、郎,赐爵关内侯。母忧去职。服终,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泛溢。祗乃造沈莱堰,至今兖、豫无水患,百姓为立碑颂焉。及帝崩,梓宫在殡,而太傅杨骏辅政,欲悦众心,议普进封爵。祗与骏书日:“未有帝王始崩,臣下论功者也。”骏不从。入为侍中。时将诛骏,而骏不之知。祗侍骏坐,而云龙门闭,内外不通。祗请与尚书武茂听国家消息,揖而下阶。茂犹坐,祗顾曰:“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茂乃惊起。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延尉祗证楷无罪,有诏赦之,时又收骏官属,祗复启曰:“昔鲁芝为曹爽司马,斩关出赴爽,宣帝义之,尚迁青州刺史。骏之僚佐不可加
8、罚。”诏又赦之。祗多所维正皆如此氐人齐万年举兵反,以祗为行安西军司,加常侍,率安西将军夏侯骏讨平之。迁卫尉,以风疾逊位,就拜常侍,食卿禄秩,赐钱及床帐等。及赵王伦辅政,以为中书监,常侍如故,以镇众心。祗辞之以疾,伦遣御史舆祗就职。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大将军苟唏表请迁都,使祗出诣河阴,修理舟楫,为水行之备。及洛阳陷没,遂共建行台,推祗为盟主,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传檄四方,遣子宣将公主与尚书令和郁赴告方伯征义兵,祗自屯盟津小城,宣弟畅行河阴令,以待宣。祗以暴疾薨,时年六十九。祗自以义诚不终,力疾手笔敕厉其二子宣、畅,辞旨深切,览者莫不感激慷慨。(
9、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七)(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B . 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C . 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D . 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爵位是君主时代君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通常有公、侯、伯、子、男五种。B . 辅政指新君即位时因患疾病由他人辅佐理政,
10、辅政者一般是宗室诸王或权臣。C . 常侍是中常侍的简称,为皇帝侍从,其职责是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D . 古人对死各有称谓,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傅祗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他担任荥阳太守,主持建造沈莱堰,解决了兖州、豫州两地黄河泛滥的问题,百姓立碑称颂。B . 傅祗不畏权贵,维护道义。太傅杨骏在皇帝去世后进封众人官爵,他致信反对;杨骏被杀后,他仗义执言,朝廷最终赦免了受牵连的官员。C . 傅祗临危受命,讨平叛军。氐族首领齐万年举兵反叛,傅祗代理安西军司一职,加封常侍,率领安西将军夏侯骏出兵讨
11、伐,平定了叛乱。D . 傅祗为时倚信,屡受重用。司马伦辅政,为了安抚其他大臣,任命傅祗为卫尉。傅祗以患风疾为由推辞,司马伦派人用车接他上任。(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3. (8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
12、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江左:泛指江南。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1)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传达了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B . 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C . “寒恻恻”写的是一种体肤之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衣单不耐春寒的现实状况,更多地来自于“空城晓角”的心
13、理感受。D . 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E . 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 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4. (8分) (2016溧水模拟)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定乎内外之分,_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_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闻道有先后,_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_
14、,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清荣峻茂,_。(郦道元三峡)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防民之口,_。(国语周语上)_ ,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高二下安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半座桥戴智生半座桥又叫寡妇桥。寡妇桥无疑与寡妇有关了。别的桥梁下面都是完整的桥洞,半座桥下面半孔洞。古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暮归老牛,后面跟着蓑笠老翁。这是涟溪村常见的画面。涟溪村在偏僻的山里,阡陌蜿蜒,溪涧纵横,小桥必不可少。最简易的桥,横豆两根树木,抑或架块青石板;永久性的桥就是石拱桥了,小的跨度不足
15、一米,长的十几米远,桥下是双孔洞。石拱桥由族人捐建,一石一挂一根-栏或有刻记。这是相当体面的事情,谁都想光宗耀祖,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涟溪村出茶出笋出木材,也出官吏,他们族姓彭氏,崇尚读书,历代都有子民考取功名。宗谱记载,四十余人先后跻身仕途,最高官职二品侍郎。族规约定,五品以上官员可在故里造桥一座。至乾隆五十二年,涟溪村兴建石拱桥二十一座。话说当年村里有位员外,拥有几百亩山地,县城多处店铺,经营茶叶,木材和百货。这位豪绅口碑尚可,每逢灾年必开粥厂,祠堂修缮,义塾馆维护,他捐钱最多,人称彭大善人。彭善人有个心愿,也想在村里建座石拱桥。他卑微地找族长,族长摇头,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彭善人不甘心,许
16、下重诺,族长不敢擅断,召集几位老人商议,最终同意让他先铺一条石板路。这路原本就有的,三里便道,极简易,村里人不常走。便道通向茶马古道,皖赣商贸必经之路。茶马古道人来人往,过了涟溪村,上行三十里才有人家,所以经常有人拐进村,借宿煮饭喂马。虽然桥归桥路归路,彭善人还是应承了下来。他立即包给了一位石匠。石匠是下黄村请来的。下黄村的男人半数做石匠。黄石匠现场勘察,路基现成的,上面铺层青石板,挺容易。他估算价格,彭善人没还价,两人爽快地签字画押。手艺人讲究信誉,黄石匠也确实不会报虚价。黄石匠收到线就开工。采石场在青龙山,相距二十里,他开始让人把石材送过来,自己找个帮手搬石垒路。石材送来几次,黄石匠心慌了
17、,仔细核算,造价竟然错报了一大截。他硬着头皮找彭善人,彭善人没让座,端起盖碗茶,轻轻吹了吹碗沿,说:“价钱是你定的,我没少一文、白纸黑字!”黄石匠无言与对。他回去告诉老婆,沮丧地说:“这下亏死了,怎么办?”老婆没有责备,而是平静地说:“是屎也要吃下去!”他们成婚多年,日子虽然艰难,但彼此体贴关怀。不知何故,老婆至今没有开怀,他们听见骂人的话“做缺德事断子绝孙”,浑身便不自在,于是做事做人格外小心。偷工减料不能做,只有省吃俭用,事必躬亲。石材不用人送了,黄石匠自己用独轮车推,老婆用根绳子在前面埋头拉,帮工辞退了,老婆抬石头,也焖饭。下饭菜是盐水炒小石子,吃口饭吮下石子咸味。生盐吃了反胃,舐过的石
18、子洗净可以重复使用。过去半年,路上青石板铺了三分之二,黄石匠再也无钱采购石材了。事情到了这地步,他是哑巴吃黄莲,更觉没面子,一个小项目都搞砸,以后怎么在本行当立足。他整日唉声叹气,是夜,黄石匠在一棵樟树底下上吊了。涟溪村的村民把他就进掩埋在荒山上。老公一了百了,妇人又悲又恨,她恨老公懦弱,恨得潸然泪下。擦干泪,妇人央求村民在茶马古道岔路口搭间草屋,青石板不铺完,她决不离去。她想好了,别的事情做不了,卖点茶水和马草。“宁喝生水,不喝温水。”水要烧开,不能害人路上屙肚子。夏天凉粉也做,平时备点山货,过往的行人草屋歇歇脚,借锅造饭,走时总会照顾一些生意。三年了,她酬到钱就铺路,一丈三丈十丈,总算铺到
19、涟溪村的西头。西头有条小水沟,上面有块青石板,跨过去就是村里人家了。路人把她所作所为传开来,妇人名声大噪,大家誉她刚烈女子。彭善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补偿了妇人一笔钱。妇人号啕大哭了一会,没有眼泪。她拿着钱找族长,“钱我不需要,在沟上面建座桥吧?”族长同意了。为了有所区别,又不违背族规,小桥设计成半孔洞,意为半座桥。碑石铭记了妇人事迹,村外人称这桥为寡妇桥。(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写得扎实、老道,采用传统笔法,写了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B . 四、五、六段先介绍了造桥的背景,刻画了涟溪村的人文厚重,为后文造桥埋
20、下伏笔。C . 作者写寡妇桥,不说桥,先宕开一笔说修路,从修路之难,写到黄石匠之死,引出妇人继续铺路,最后才有了半孔洞的寡妇桥。D . 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彭善人,黄石匠和妇人的形象,每个人物都值得高度赞美。(2) 小说中的妇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本文主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6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陈寅恪先生轶事1925年,陈寅格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仅36岁。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最
21、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格既没有显赭的声望,又没有镇服人心的学位。无著作、无文凭的陈寅恪受梁启超(一说吴宓)举荐为导师时,一度为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所拒绝。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令人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都来听他的课。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本
22、土派认为,留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1941年受香港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许地山所邀,任职客座教授,讲授隋唐史,仅讲授韦庄秦妇吟一诗,耗时两个月。1941年8月4曰,许地山逝世,他接任系主任。1941年底香港沦陷,学校停课,生活物资奇缺,由于陈寅恪懂日文,日军十分礼遇之,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馈赠。期间寅恪闭门治学,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书,香港日本政权欲以高薪聘请其任香港东亚学院院长,未果。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3、”。1953年中科院拟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曰的 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陈寅格讲学还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
24、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老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藉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
25、、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陈寅恪逝世后,因一直未能真正平反,各地政府不愿接受寅恪先生的遗骨。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场,后寄存银河公墓。直到2003年才与夫人合葬于江西穿山植物园。墓碑旁一大石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制陈寅恪终生恪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改动)(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陈寅恪受举荐为导师时,为校长曹云样所拒绝的原因是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镇服人心的学位。B . 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遂 等都来听他的课,主要是因为刘文典对他评价甚高。C . 1
26、941年底香港沦陷,生活物资奇缺,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馈赠表现出他的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情怀。D . 陈寅恪讲学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尤其让学生佩服不已的是他对学术研究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说明陈寅恪比较善良和关心学生。B . 不管是本土派还是留洋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主要原因是他博学、治学面广,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C . 在陈寅恪看来,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委实不易,因为资料是很难找齐全的。D
27、 . 文章列举了傅斯年、梁启超对陈寅恪的评价,目的是突出陈寅恪的博学、治学严谨以及在学术界崇高的地位。E . 文章介绍了陈寅恪传奇的经历,让读者比较立体地了解一代大师的风采。他生前获得众人的尊重,逝后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3) 陈寅恪墓碑旁大石上镌刻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在陈寅恪身上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本加以概括。 五、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1分)7. (2分) (2016高二上天水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_。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_。墨尔本
28、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_。A . 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明察秋毫B . 了如指掌明察秋毫洞若观火C .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D .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了如指掌8. (2分) (2016高三下永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人民日报推出“创新升级中国制造”专栏,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业品牌在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创新,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品牌提供借鉴。B . 给学区房降温,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和理念的差距。C . 近年来,为保护候鸟,不少地区通过采取退耕还林还
29、湿、改善湿地水质等措施,优化候鸟的生存环境,为人与候鸟和谐相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D . 据介绍,此项改革受益面很广泛,全国240多万家餐饮食业、1400多万从业人员将从中受益,企业将减轻应付“办证”的经济成本和时间。9.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他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德的综合,牛顿的综合。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 . B . C . D . 10. (2分) (2017高一下包头月考) 阅读下文,在横线处填入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试卷地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
- 2025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
- 家庭健身器材保养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屠宰文化推广与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森林攀岩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明星生活观察真人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果冻干加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数字隔离类芯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茶具复原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建筑环境设备自动化》-讲稿-第1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认知
-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阳光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全国各大媒体的报料热线电话号码
- 数控heidenhain说明书TNC直接提供两种加工孔模板的循环
- GB/T 42453-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通用技术要求
- JJG 860-2015压力传感器(静态)
- GB/T 22231-2008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
- GB/T 18253-2000钢及钢产品检验文件的类型
-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液化气站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记录
- 高中生励志奋斗与梦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