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毒性肝炎幻灯片_第1页
(新)病毒性肝炎幻灯片_第2页
(新)病毒性肝炎幻灯片_第3页
(新)病毒性肝炎幻灯片_第4页
(新)病毒性肝炎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嘉兴二院,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一)、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直径27nm球形颗粒,无包膜,为嗜肝RNA病毒属。只有抗原抗体系统和1个血清型。HAV主要在肝细胞的胞质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感染后早期出现IgM型抗体,一般可持续812周,IgG型抗体可保持多年。HAV对酸碱抵抗力较强,25干粪中存活30天。在贝类动物、污水、淡水泥土中存数月,但煮沸5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70%酒精、3%福尔马林15分钟可灭活。,(二)、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HBV颗粒直径为42nm,又称丹氏颗粒(Dane颗粒),分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乙肝

2、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大量释放于血液循环中,没有感染性,但数量多于Dane颗粒100-1000倍。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与感染的主体,含有HBVDNA、DNAP、HBeAg和HBcAg。乙肝病毒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乙肝病毒基因组见图一。,HBV抗原、抗体系统:,1、HBsAg与HBsAb:成人感染HBV后最快12周,最迟1112周首先在血中出现HBsAg。大于6个月未转阴,可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HBsAb是保护性抗体。2、HBcAg和HBcAb:HBcAg是HBV复制的标志。HBcAg阳性后35周出现HBcAb为总体抗体,主要有IgM和IgG两型。IgM型出现早,

3、只存在于乙型肝炎的急性期和慢性乙肝的发作期。当HBsAg消失而HBsAb尚未出现前,血中只能检出HBcAbIgM的一段时间,称HBV感染的窗口期。HBcAb-IgG为感染过HBV的标志之一。,3、HBeAg和HBeAb:HBeAg稍后于(或同时)HBsAg在血中出现与HBV-DNA,DNA-P密切相关。HBeAg消失过程中出现HbeAb表示HBV复制减少和传染性降低。4、HBV-DNA和HBVDNA-P:均位于HBV的核心部分。是HBV感染最特异、灵敏和直接的指标。HBV-DNA-P具有逆转氨酶活性,反映HBV复制能力。原发性自限性HBV感染和转为慢性携带状态各项病毒标记物间的关系见图二。,5

4、、HBV变异:因HBV-DNA在复制时有一个逆转录过程,较易发生变异。S区变异可出现HBsAg和HBsAb阳性或出现HBsAg和HBsAb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可致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失败。前C/C区基因变异查HBcAg可呈阴性,有可能引起重型肝炎。X区变异可使HBVDNA复制下降,HBV标志物全部阴性,然而测X基因则为阳性。,(三)、丙型肝炎病毒(HCV):,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3080nm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结构分为核蛋白(C)区,基质(M)区和包膜(E)区参与病毒颗粒的组装以及非结构区。血清中检出HCV-RNA是有传染性的直接依据。用常规试剂盒检出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抗病毒治疗后

5、HCVRNA阴转则是治疗有效的依据。,(四)、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RNA病毒,必须与HBsAg共存才能复制。HDV可与HBV同时感染人体,也可以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引起重叠感染。当HBV感染结束时,HDV感染亦随之结束。,(五)、戊型肝炎病毒(HEV):,呈球状,无包膜,直径平均为32-34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分结构区和非结构区。HEV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通过胆汁经肠道排出。,(六)、庚型肝炎病毒(HG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以各型肝炎重叠感染为主。(七)、输血传播病毒(TTV):为单链DNA病毒,感染后可测得TTV-DNA。,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

6、和亚临床感染者都可成为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HAV、HEV以粪口传播为主。体液传播是HBV、HCV、HDV和HGV主要途径,母婴传播是重要途径之一。,(三)、易感性与流行特征:,人类对各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由于隐性感染,绝大多数成年血中可检出抗HAV-IgG。HBV感染多发于婴幼儿及青少年,30岁以后半数可检出抗HBs。除少数易感者外,已感染HBV的人多为慢性或潜伏性感染者。丙肝多见成年人,戊肝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因病毒性肝炎遍及全球,发病率与经济和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甲肝多流行于秋、冬季。戊型肝炎多发于雨季及洪水后。乙、丙、丁、庚肝炎无明显季节性。,三、发病机理与病理:,(一)、

7、发病机理:HAV经口感染后可能先侵入肠道粘膜繁殖,有一暂短的病毒血症期,侵入肝细胞内复制并引起病变。HAV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在致肝损害中起重要作用。HBV侵入人体后迅速通过血流到达肝,除在肝细胞内复制外,尚可感染肝外组织。组织损伤并非HBV复制的直接结果,而是一系列免疫反应所致,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身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免疫耐受或病毒变异时,HBV难以及时被清除,则导致慢性肝炎或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免疫反应亢进,发生超敏反应时易产生过多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6(IL1、IL6)、而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8、HBV在肝细胞内整合为癌变的启动因素,另外某些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可产生突变,而发生癌变。超过50%的HCV感染转为慢性,是由于HCV的变异能力很强,与HCC的关系很密切。慢性炎症的炎症细胞中单核吞噬细胞所形成的自由羟基能破坏RNA,成为恶性转化的直接因素。,(二)、病理:,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质增生为基本特征。亦损害肾、脑、关节、皮肤及心血管等。急性肝炎常见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性,灶性坏死与再生。急性重型肝炎以肝缩小,大量肝细胞坏死,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及残余肝细胞,胆小管淤胆为特征。慢性肝炎以肝细胞变性和点、灶性坏死,常发生肝细胞碎屑样和桥状坏死,汇管区炎

9、细胞浸润。可分五期、五级:(略)淤胆型肝炎:因胆汁代谢,排泄障碍而有肝细胞内胆色素滞留,毛细血管内胆栓形成及汇管区水肿和小胆管扩张等病变。,慢性肝炎分期及分级标准,四、临床表现:,(一)、潜伏期:HAV平均30天;HBV一般为6090天;HCV40天左右;HDV与HBV同时感染约28140天;HEV约40天左右。(二)、临床类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临床表现(三)、临床经过,1、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慢性肝炎: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有慢性肝炎表现者。反复乏力、厌食、恶心腹胀、肝区痛等。肝肿大质地中等硬度,有压痛。肝功能

10、时有异常或持续异常。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和脾肿大等。临床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型。,3、重型肝炎:约占病毒性肝炎发病率0.20.5%,但病死亡率高。(1)、急性重型(暴发性肝炎):起病较急,极度疲乏,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明显。可出现胆一酶分离,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起病10日内出现II度肝性脑病,病程不超过三周。(2)、亚急性重型:出现急性重型肝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测的改变。起病10日以上深度黄疸,腹水并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病程可达数月,易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体征及肝功能损害。亚

11、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肝性脑病的产生因素主要有:血氨及其毒性物质的潴积,氨基酸比例失调。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大出血、高蛋白饮食以及感染、镇静剂、大量放腹水可诱发。4、淤胆型肝炎:急性起病,梗阻性黄疸持续三周以上并排除其它原因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5、肝炎肝硬化:分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具有门脉高压证据。,五、实验室检查:,(一)、肝功能检查:1、血清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LT)反映肝细胞炎症活动程度。重型肝炎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加深反而下降,出现胆一酶分离,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大于ALT说明肝损害严重。2、血清和尿胆色素:血清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及尿胆红素、尿胆原

12、均增高,而淤胆型肝炎尿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可阴性。3、血清蛋白: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形成A/G比值下降。4、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或时间延长1倍以上提示肝损严重。,(二)、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1、甲型肝炎:抗HAV-IgM阳性为现症感染,IgG阳性提示既往HAV感染。2、乙型肝炎: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为现症感染,抗HBs阳性为保护性抗体。HBeAg与抗HBe:HBeAg是复制与传染性指标之一,抗HBe阳性示感染时间较长,可能DNA与宿主整合。HBcAg与抗HBc:HBcAg意义同HBeAg。抗HBc分IgG提示既往感染,而IgM是HBV有

13、活动性复制。HBVDNA:血清阳性表明病毒复制,传染性大,肝细胞内阳性表明与宿主DNA整合。,3、丙型肝炎:抗HCV是有传染性标记而无保护性。4、丁型肝炎:抗HDV-IgM持续时间较短,慢性感染IgG可持续增高。5、戊型肝炎:抗HEV-IgM和IgG持续时间不超过半年,均为近期感染标记。6、庚型肝炎:血清抗HGV阳性。(三)、特殊检查:1、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肝脾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结构以及有无腹水等。2、肝活检:判断慢性肝炎所处病变阶段以及预后,亦可检测病毒型别。,六、并发症及预后:,急性肝炎多在34月内康复。甲、戊肝炎病死率1-2%,妊娠后期戊肝可达1020%。约1020%急性乙肝,约50

14、%急性丙肝转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出现多器官损害,并发展为肝硬化,可出现多种并发症。重型肝炎病死率较高,预后差,死因主要有肝性脑病,出血、感染及肝一肾综合征等。,七、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夏秋、秋冬出现肝炎流行高峰或食物、水型暴发流行有助于甲、戊型肝炎诊断。有与乙、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母婴及血制品的使用常有利于乙、丙型肝炎的诊断。2、临床诊断:须与病原学作出完整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3、病原学诊断:各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以及混合感染和重叠感染:完整诊断例如:急性无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甲、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或慢

15、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或3级2期)。(二)、鉴别诊断:1、感染中毒性肝病:鉴别各种非嗜肝病毒、细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致肝功能损害。2、酒精性、药物性肝损害和妊娠肝损。3、肝内外梗阻性黄疸:结石、肿瘤以及其它引起肝损害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八、治疗:,(一)、急性肝炎:强调早期卧床休息,以清淡食物,保证足够能量和维生素类以及适量蛋白质。急性丙肝早期应干扰素治疗,可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按中医辩证可服中药如:茵陈蒿汤、茵陈苓四散及消遥散加减。(二)、慢性肝炎:1、非特异性护肝药:包括维生素类、促进解毒功能药物,促进能量代谢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药物,以及护肝、降酶、退黄等药物。,2、抗

16、病毒药物:(1)、干扰素:乙肝300500单位/次,肌注疗程至少6个月以上。丙肝300单位每周三次肌注或复合a干扰素(干复律)915ug每周三次大于6个月,612月为1疗程。(2)、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泛昔洛韦等,最新有阿地福韦等。拉米夫定作用机理见图三:3、免疫增强药物:抗乙肝转移因子,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及胸腺肽等。,(三)、重症肝炎:1、治疗原则:强调综合治疗,除减少蛋白质饮食,补充糖及维生素类外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防止并发症发生。早期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等。2、对症治疗:出血的防止、肝性脑病防治、维持氨基酸平衡、脑水肿、抗感染、防止肾功能不全、人工

17、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等。(四)、淤胆型肝炎:在排除肝内外阻塞黄疸及护肝基础上,可试用激素,鲁米那或思美泰等。九、预防: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妊娠肝炎(妊娠肝损),一、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一)、临床特点:1、妊娠期发生皮肤搔痒及黄疸,分娩后症状迅速消失,再次妊娠可重复出现。遗传因素(36.4%)体内雌、孕激素及酶水平异常,引起血中非结合型胆红素升高,毛细血管内胆红素滞留和胆栓形成。妊娠期用药。,妊娠肝炎(妊娠肝损),2、少数有轻度消化道症状及轻度肝肿大。3、肝功能ALT可正常或轻度增高,胆红素轻度升高,血清胆汁酸升高有特异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0%以上,尿三胆均阴性。,妊娠肝炎(妊娠肝损),(二)、治疗:1、护肝降酶退黄及维生素K,预防产后出血。2、苯巴比妥每次30mg-60mg,每日3次。3、消胆胺;每次46g,每日23次。4、妊娠达37周,促熟后终止妊娠。,二、妊娠特发性急性脂肪肝,临床表现与暴发型肝炎相似,死亡率高。肝细胞中毒损伤。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等。,妊娠特发性急性脂肪肝,(一)、临床特点:既往无肝炎及其它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