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导论——网络工程专业介绍.ppt_第1页
信息技术导论——网络工程专业介绍.ppt_第2页
信息技术导论——网络工程专业介绍.ppt_第3页
信息技术导论——网络工程专业介绍.ppt_第4页
信息技术导论——网络工程专业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12月,信息技术导论网络工程专业介绍,主讲:蒋朝iangchaohui,主要内容,第1节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第2节我校网络专业开办情况,第3节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第4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第一节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自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11所高校开办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代码080613W)专业以来,以后每年都有高校申请开办这一专业,大至情况是:01年11所;02年18所;03年31所;04年29所;05年26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有近150所高校开办这一专业。,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截止2006年,从学校的

2、层次看,开办这一专业的重点大学有13所,分别是:中山大学01、华南理工大01、重庆大学01、电子科技大01、云南大学01、福州大学02、广西大学生02、南京理工大03、北邮03、大连理工大03、四川大学03、西安电子科技大03、南昌大学03,学校名称后的数字代表批准开办此专业的年份。,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从开办此专业的学校来看,重点大学并不多,大约占10%左右,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办得很好的高校就更少了,这里面的原因可能与各高校的办学方向有关,大家知道计算机有三个二级学科,在如武大、华中科大、复旦、浙大、中科大等这类大学中,在招生和教学中基本上是以大类的形式组织招生和教学,随

3、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类学校新增的专业是软件工程和信息安全,可以说他们是在深度上发展,在培养人才方面比较注重专业深度。,第二节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贵州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始于2007年,目前在校生约210人。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办学基础主要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目前我校已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正准备申报博士授权点。(目前我校的通信工程的就业率高达95%)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办学资源,包括教师和实验室。,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开办情况,我校2003年成立了“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IBM小型机、IBM与曙光服务器、华为核心交换机

4、、汇聚层交换、接入层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FLUKE网络测试仪、光纤熔接机、综合布线工具等,100余台套,价值250万元。该专业还可共享我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价值超过1200万元的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DSP与ARM实验室和宽带多媒体通信实验室等。,第三节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介绍,我校的网络工程培养方案参考了北京邮电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培养方案。方案特点: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基础,融合了计算机与信息安全两个学科。,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和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

5、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实践、创新与知识更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网络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与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的综合能力。,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介绍,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基本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

6、具有规划、设计、开发、调测、维护与管理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写、译的能力和专业外语文献阅读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介绍,所属学科类:学科门类:工学(08)学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或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核心课程:电路及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组网技术、信

7、息安全概论,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介绍,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科技文献检索,移动通信研究型课程:模式识别、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网络新技术讲座讨论型课程:网络规划与设计、组网技术计划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最低毕业学分:173(167+2+4),第四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内容,一、课程体系构成二、分类课程体系三、主要专业方向课程,一、课程体系构成,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第二课堂,二、分类课程体系,通识课程47+2学分思想政治类14+2学分军事体育类9学分外语类14学分通识拓展课程10学分,二、分类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续)思想政治类

8、:14+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贵州省情形势与政策,二、分类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续)军事体育类:9学分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体育(1-4)外语类:14学分大学英语(1-4)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课程,二、分类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续)通识拓展课程:10学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素养讲座、公文写作、科技英语翻译、实用英文写作、民法学、形势与政策、大学心理健康等自然科学课程:普通天文学、生命科学导论、数学建模、科学计算初步等管理科学课程: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

9、关系学、市场营销、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学等工程技术课程:机械制图、AutoCAD计算机绘图、数字控制技术概论、运筹学与系统工程、安全工程概论、机器人技术概论等艺术体育课程:音乐名作选讲、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美术作品鉴、健康体育与养身保、瑜伽、网球等,二、分类课程体系,学科大类课程38学分必修课程:28学分高等数学1-1高等数学1-2大学物理1-1大学物理1-2大学物理实验3信息技术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二、分类课程体系,学科大类课程(续)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双语)P2P及O

10、VERLAYNetwork(双语)数学建模信息系统工程科技文献检索(双语)*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治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组网技术服务科学导论*,二、分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72学分必修课程:22学分选修课程33学分(限定选修21学分+任选1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毕业论文(设计)7学分,二、分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72学分必修课程:23学分工程数学1(含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2(含矢量分析与场论、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电路及电子技术(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操作系统原理信号与系统,三、分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续)限选课程:21学分信息论与编码微机原理与

11、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现代通信网技术网络工程,三、分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续)任选课程:12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JAVA语言程序设计(双语)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随机信号分析MATLAB及应用信息安全概论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双语)专业英语Windows系统管理与编程,二、分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续)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认识实习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网络工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二、分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续)毕业论文(设计):7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二、分类课程体系,个性课程10学分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城域网技术

12、*接入网技术*模式识别多媒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Linux系统管理与编程软件工程Unix系统管理与编程人工智能基础网络新技术讲座,二、分类课程体系,第二课堂+4学分科研创新训练环节:包括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演讲写作比赛、电子竞赛、数学建模大赛、节能减排作品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作品大赛等)等(4学分)注: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最低4个学分方能毕业(最少两种形式的活动),第二课堂学分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另行制定。,三、主要专业方向课程,计算机方向课程通信工程方向课程信息安全方向课程物联网方向课程,三、主要专业方向课程,计算机方向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C#、Java)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三、主要专业方向课程,通信工程方向课程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三、主要专业方向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