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一个牛蛙_第1页
我认识的一个牛蛙_第2页
我认识的一个牛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到了初中,很多家长期望自己孩子进入理科实验班,而这个班考试难度算是很大的,四大名校加起来还不到600人。于是乎孩子就变成了疯狂的培训机器,在培训班报套餐的大有人在,甚至只一个数学就是4-5个甚至更多的培训班。别看学的多但真正学进去了多少是个大大的疑问。有的孩子语文就是什么基础班加作文班,数学是基础班,上难度的竞赛外加几何班,小学就开始物理班,疯狂的还有化学班。这样抓着小孩蹂躏一定很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很多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的小孩本来潜质不错的,但过多的培训导致小孩厌学或缺乏学习能力。 有的小孩基础没打好,就在天问报一堆培训班,搞的基础成绩到学校1000名左右去了的都有。数学还有的搞的

2、120的试卷100都没了。其实大家仔细想下那些竞赛顶级高手哪个不是基本功特别厚实,炉火纯青。没有厚实的底子竞赛是不可能搞好的。同样一个事情为何有的人没花什么时间效果很好,有的人全力以赴确收效甚微。方法和习惯是最最重要的,现在培训班很多图省事教学基本是复制粘贴,题目就是一个套路,我觉得这样对培养思维能力很不好,不如不培训如果这样。其实长沙和株洲很多培训班是这么做的,这是我最反对的。我是最提倡一题多解的,善于动脑筋的小孩是我最欢迎的,我是十分喜欢小孩想出比我的方法更好的。比如说几何老师的方法或奥赛书的方法是能解决问题的但真的不敢说是最好的方法。现在很多家长的心理就是只要求小孩题目会做唯结果论。小学

3、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小升初分班考试或华杯赛等杯赛,初中就是为了考理科班或中考,高中就是为了高考。因为对付考试而学习估计是绝大多数家长要小孩培训的动机。当然考试结果是很重要的,但我觉得不是唯一。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很重要的。我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观点:就像练长跑,它可以让你强身健体,也可以让你成为刘翔,但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刘翔那是不实现的。学数学也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学数学甚至参加竞赛而认为孩子将来一定要选择数学为职业,中小学阶段数学好,只能说明这个孩子的理科发展潜质很强,我同不少家长交流过,发现并非所有家长对孩子进行课外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眼前的功利,而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因为数学对于培养一个人的逻辑

4、思维能力和科学理性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孩子将来的大学专业和工作有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在中小学阶段(18岁以前),我更关注孩子在数学上是否具备系统、科学的数学训练,如果小时候数学基础没有打好,长大以后再补哦根本没有可能。从短期的角度看,家长也懂得,数学的相关性最好,数学可以很有效地带动理化和计算机的学习,而文科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来讲就没有那么强(当然这确也是有些功利了)。这里说的主要是学习动机。如果想比中考6A更高的目标不课外学点难度是很大的,但一定要抓住重点,不能搞全面进攻。全面进攻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线更长效率低下。最主要的是数学和英语,兼顾物理即可。没必要什么一把报。 我谈谈我带的时

5、间最长的一个小孩叫蒋凌轩从六年级毕业到初三的成长过程。这个小孩现在初三在麓山读书。小学五年级在长麓学的奥赛,那地方是个什么场合不要我解释大家都知道吧。很多家长给小孩报那里说的不好听估计仅仅就是麓山或双语的考试资格而已。而这个小孩就学这样的地方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小孩报了一堆培训班牛吃草问题的经脉还打不通,裂项稍微难点的根本没想法。这是大家公认的效果差的大班吧,可是他就学那里考起了麓山,并且当年语文还是考的株洲这边的第一。这个小孩很爱阅读和思考,并且初中阶段都很不愿意上培训班的。进入麓山后虽然谈不上是最顶级的孩子在年级大约有30多名综合排名,学习认真但又不是那种特别用蛮力学的。在周末一般还是

6、有那么4-5小时玩的时间。下面我谈谈他不真么培训可是实力不错的原因。根本在于好的习惯。他是我爸爸同事的小孩,相对我比较熟悉这个孩子的特点。 好习惯1专注度极高。这是很多小孩甚至大人做不到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就可以保证做事情的效率。他在大班的学习效果比有的小孩1-1还好。可以说小学阶段长麓讲过的他基本都掌握扎实了。2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基础知识的学习很多是自己摆平的。现在很多小孩动不动就预科,靠立体化的多道蹂躏初中还有时间,请问高中功课那么紧张的时候如何辽南。3草稿的条理性很好。很多小孩上课甚至用课桌打草稿,或草稿写的蚊子大,为何很多家长说自己小孩计算能力不行,草稿的习惯严重看不得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7、他是用A4纸或信纸订一叠如果写的不清楚后就翻页或撕下前一张去比对。画图也画的大,做几何题图画小了容易看不清。即使连出了重要的辅助线有些关键点看不出来。 谈谈他的课外培训的历程。小学六年级暑假的时候带过一段他一段时间主要是把小学竞赛的难点梳理了下,再就是讲了几何的塞瓦和梅涅劳斯定理。初一整年暑假前都没培训数学。初一下期后学校拓展班都没上。他妈妈当时主要是要他熟悉初中学习的节奏,培养习惯着手。英语就学了一个班从三年级开始学的。暑假阶段在我这里主要就是抓了恒等变形。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分式和二次根式的基本算理和一些经典的题。到了初二后我把华罗庚学校的教材给他系统学了一遍初二的版本的。另

8、外在寒假主讲了几次二次函数,以及二次方程和函数的综合题。韦达定理,判别式法,图想法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因为之前的恒等变形功夫抓的扎实这块学的很快但比较扎实。几何上主要讲的是对全等的应用和面积法的理解。可以说到了初二的暑假的时候他的代数基本功是很厚实的,虽然谈不上竞赛极其顶级但创新杯还是拿到了二等奖比一等奖只稍差几分。他只英语一直在学,课外几乎是不培训的。到了初二暑假后才在培训班冲刺。其实和有的孩子比起来他算贪玩的了,但因为高效的学习使得他学也还是很不错玩也玩的很开心。有的孩子被疯狂蹂躏还效果不好的比比皆是。所以我觉得不是学的多做题多就解决问题的,当然解题经验还是很重要。但这个很好办做针对的练习即

9、可,习惯和方法不是短期能解决问题的。 这个小孩的课外培训虽然不多,但是学习对方法很有批判性不是简洁的思路他一般不愿意接受。特别是对我讲的分析法的逆向,综合法的正向思维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一个很大的优点善于做粘题,他搞枚举法一般的不失误这是个很重要的能力。为何呢?条理性不错,思维的连贯性好如什么15的立方,两位数乘法都被我训练的可以不要动笔的。有时候他能想出的方法比我的期待方法更好而不是被动接受。他六年级暑假没上预科,初中很多基础章节都是按我的要求自己摆平的,大致能达到理解层面灵活应用稍微差点。这个缺的经验只要指引了合适的方法即可,所以学习没有半满搞但是效果一直还可以。他的草稿的好习惯在早段时间长

10、沙一中理科实验班考试中看到了结果的。 那次考试很多人网上报名只通知了1000人考试理科实验班也就录取了30多个。据说考的是数学和英语。他英语很扎实据说词汇量达到了6000.数学有10多个填空题70分,大题前3个30分后三个50分,2个几何题。时间只有90分钟。这个要求其实蛮高就是需要高效。题量大粘题多,很多题目入手容易深入难,但他厚实的基本功使得这个问题不是很大。特别是枚举不失误,粘题做的比较快而且准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今后高考其实压轴题也不是那些不着边的难题,更多的是分类讨论粘题考功夫的。 所以我觉得与其去搞什么套餐培训不如多抓抓习惯,方法。现在的小孩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培训的太多思考的太少,习惯关注的不够,所以事倍功半,很多小孩课外花的精力是他的5倍甚至更多但效果不行,可以自己想下原因。课外学习要善于抓重点。学习进度要相对学校快,但不能盲目大跃进。很多小孩学点三脚猫功夫就到处现这是学习的大忌。我觉得他的成功指导很简单。1思维清晰,条理清楚2专注度高3善于把握关键点4适当超前,夯实功底毕竟初中有三年没必要搞什么毕其功于一 役。当然在初二下期学校疯搞生地会考前可以在课外学习上适当下功夫。但注意基本功厚实是学习深度竞赛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个出了问题首先要夯实基础。基础不行竞赛是肯定搞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