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子与原子核能.ppt_第1页
第二章--原子与原子核能.ppt_第2页
第二章--原子与原子核能.ppt_第3页
第二章--原子与原子核能.ppt_第4页
第二章--原子与原子核能.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工程导论第二章原子与原子结构,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原子核为什么会裂变/聚变?,什么条件下易发生裂变/聚变?,核能从哪里来?,放射性是怎样来的?,第二章原子与原子核能,2.1原子内部特性2.2物质的放射性特性2.3核裂变原理2.4核聚变原理,2.1原子内部特性,现代原子结构原子模型核素及符号表示同位素原子核的质量,现代原子结构,原子模型,原子,原子的尺寸:10-10m,原子核的尺寸:10-15m,一张纸的厚度相当于10000个原子的厚度,核素: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称做核素核素是原子核的一种统称,核素及符号表示,同位素,同一个元素家族,带有不同的中子数,就是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

2、化学特性,但可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核素,其余叫做稳定同位素,1H,2H,3H,氕,氘,氚,氢原子家族,235U,238U,233U,铀原子家族,132,铯原子家族,2D,3D,电子me=9.110-31kg=5.4810-4u=0.511MeV/c2质子mp=1.007276u=938.256MeV/c2中子mn=1.008665u=939.550MeV/c2,原子核质量=原子质量全部电子的质量MN(Z,A)=Ma(Z,A)Zme忽略了电子的结合能(eV量级)原子的质量可以用质谱计精确测量(有表可查)原子核质量可以精确确定,原子核的质量,2.2物质

3、的放射性特性,放射性放射性衰变基本衰变-衰变基本衰变-衰变基本衰变-衰变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物质和射线的相互作用,放射性,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现象,放射性,主要射线种类,氦原子,负或正电子,电磁波,物质的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变,衰变,衰变,衰变,例如,核素X的衰变用下式表示上式中Y为新产生的核素。,产生新核素,原子核为什么会发生放射性现象呢?,如果某种核素是稳定的,它的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的比例必须在某一狭窄范围之内。当质量数(即中子与质子的总和)较小时,稳定核素的中子一质子比基本为1,随着质量数的增加,稳定核的中子一质子比例由1.00一直增加到大约1.56当某种原子核内中子数

4、与质子数的比例超出与质量数相应的稳定界限以外时,这种核就具有放射性。不稳定的核向着更稳定的方向自发,从母核中射出的4He原子核,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238U4He+234Th,放射性母核!,基本衰变衰变,衰变的性质,能辐射射线的物质的原子序数都大于82母核放出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动能5兆电子伏的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约7厘米,在铅中约0.06毫米,在人体组织中约43微米。所以一般辐射的粒子对人体外照射的损伤很小,通常不予考虑。但是,粒子的电离本领很大,所以要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产生内照射粒子能被一张薄纸阻挡在热中子反应堆中,对反应堆材料的影响不重要,衰变241Am(镅)237Np(镎),基本衰变衰

5、变,发生原因:母核中子或质子过多,质子转变成中子,并且带走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转变成质子,并且带走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基本衰变衰变,衰变3H3He,负衰变,中子,质子,正衰变11C11B,正衰变,衰变的性质,带电粒子、质量小射线的能量对不同的核是不同的,大致为十几千电子伏到3兆电子伏由于这种粒子的质量小,只带一个电荷,其射程比粒子长,但产生电离的能力比粒子弱完全吸收射线所需要的物质长度:铝约5毫米,铅约1毫米,基本衰变衰变,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常常在或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退激时发生产生的射线能量不连续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鉴定核素种类类别,衰变特点,衰变3He3He,衰变,衰变,-衰变,+衰变,

6、衰变,1指数衰减规律N=N0e-tN0:(t=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N: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数值越大衰变越快,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半衰期(T1/2)定义: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至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经过n个半衰期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是原有的1/2n,放射性衰变规律,半衰期,部分核素的放射性半衰期,定义: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dt)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dN),A=dN/dt,单位:SI:Becquerel(Bq)贝克勒尔1Bq=1s-1居里1Ci=3.71010Bq实际上1Ci就相当于1

7、克镭与它的子系氡在平衡时的放射性,放射性活度(activity,A),。原子。,n,物质:气体液体固体包括人体等,微观粒子间碰撞有动量和能量的传递1电离作用2电离效应,核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示意图,-刀,治癌,改良品种,射线的穿透性,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机,XCT-X射线CT扫描机,带电粒子与射线,、射线穿过物质时的特性物质发生电离或者电子激发扰动物质中的原子或电子粒子正电荷:4He质量重:能量大,但穿透能力差,射程短在反应堆中的影响可以忽略粒子负正电荷:-+质量轻,但穿透能力强,射程长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极强,电离的作用,作用使化合物的化学键破坏而分建成单体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有

8、机化合物及水等无机化合物,外层电子由两个原子共用,抗分解能力差分解一个共价键需25ev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形成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子间靠离子间的强烈静电吸力,分解能力差金属键结合的金属自由电子不会产生永久的辐射效应,中子的辐照损伤,几个基本概念:间隙原子、空穴:一个原子从点阵平衡位置移到两个平衡位置之间的不平衡位置时称间隙原子,它留下的空位称空穴。每一间隙原子必有一个相应的空穴。辐照损伤定义:由于辐射作用而产生间隙原子及点阵中相应留下空穴,就或多或少会在晶体中造成永久的缺陷,从而引起材料物理性质的永久变化。这样的效应通常称为辐照损

9、伤。,2.3核裂变原理,中子自发裂变核反应核力质能方程结合能重核裂变裂变临界能量裂变产物裂变产生的中子裂变能量链式裂变反应维持链式裂变的条件-临界质量裂变维持的条件临界,自发裂变,自发裂变是原子核在没有受到外界激发下而自行分裂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核衰变。这个现象是由前苏联物理学家弗廖洛夫和佩特扎克于1940年发现的。质量为中等以上的核,尤其是一些重元素,如铀-236,从能量的角度讲都具有自发裂变的可能性例如,在1克的铀中每小时约有20个铀核会发生自发裂变这对于反应堆的启动有明显的帮助,中子,裂变产生的中子,定义两个原子核或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粒子(如中子、光子等)接近到1015米量级时,两者

10、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变化过程称为核反应性质核反应所涉及的能量变化比一般的核衰变大得多,通常大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可以高达1001000兆电子伏,因而它是研究原子核高激发能级的重要手段,核反应,中子核反应,(n,)反应(n,p)反应(n,)反应(n,n)反应(n,2n)反应(n,f)反应,质子,中子,粒子,氦原子核,(n,)反应,中子辐射俘获反应例如113Cd(n,)114Cd当中子能量为0.176电子伏时,镉吸收中子的能力远远大于能量小于这个数值时的能力,即出现共振吸收因此经常采用镉作为吸收热中子的物质。在反应堆中常用镉作控制棒的材料,吸收中子以调节反应堆功率由于中子辐射俘获反应使原子核

11、的中质比增大,反应产物常具有放射性,所以(n、)反应是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效方法瞬间产物为靶核的同位素,因此对被辐射物质没有影响例如,利用铀-238中子辐射俘获反应,可以制造出核燃料钚,出射粒子是质子例如14N(n,p)14C,3He(n,p)3H等。产生杂质原子(n,p)反应使剩余核的中质比增加,中子过多,所以也是具有放射性的,例如上例中产生的剩余核碳-14就具有放射性由于出射粒子是质子,它除了需要足够大的分离能以外,还需要有相当大能量用来克服库仑位垒,所以一般慢中子引起这种反应的几率较小,重靶核发生这种反应的几率很小,而轻核的几率就比较大,(n,p)反应,与(n,p)反应类似,慢中子引

12、起重核的(n,)反应的可能也很小,只有轻核才能发生(n,)反应。例如:10B(n,)7Li反应等,其热中子吸收截面很大,所以常利用硼-10和锂-6作为中子探测器,利用含硼石蜡作为快中子的屏蔽材料。产生杂质原子,(n,)反应,(n,n)反应就是中子与原子核的弹性散射,中子在散射后,运动方向和动能都发生了改变,靶核则受到反冲。中子与物质相撞,物质的质量数愈大,中子损失的能量愈小,这说明在防护中子辐照时,不能像防护射线那样选择重物质作屏蔽材料,而是要选择质量数较小的轻物质才行。,(n,n)反应,当入射中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复合核处于很高的激发态,以致足以释放出二个中子,即(n,2n)反应。这种反应是吸

13、能反应,因此具有一定的反应阈。(n,2n)反应使核的中质比变小,所以剩余核往往具有+放射性。除(n,2n)反应外,当入射中子能量更高时还可以发生(n,3n)反应、(n,2np)反应等。例如:55Mn(n,2n)54Mn、9Be(n,2n)8Be、27Al(n,2n)26AI等,它们的剩余核锰-54、铍-8、铝-26均具有+衰变及轨道电子俘获放射性。,(n,2n)反应,(n,f)反应,中子与重核作用,重核分裂成两个碎片,平均放出23个中子,并放出大量热量。,核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区别,核反应吸收或释放出来的能量要比化学反应吸收或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得多,例如,一个铀原子放射出射线的能量比一个碳原于燃烧释

14、放出来的能量几乎大100万倍核反应只涉及原子核,而与电子无关碳原子的核特性是相同的,无论是纯净的碳还是碳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石蜡、碳氢化合物等),核子的相互吸引力-核力,核力具有短程强相互作用的能力它比电磁相互作用强130倍左右,作用距离只在邻近核子之间,为什么这么多的带正电荷的质子能紧密结合?,电磁力,重力,核力,原子核的尺寸:10-15m原子的尺寸:10-10m,核力的相互作用距离:(1.41.5)1015m,是一种特别强大的,是目前知道的最强大的作用力。它是核能的起源,核力与电荷无关,质子和质子、中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核力,质能方程,爱因斯坦指出:质量只是

15、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能量和质量的简单关系:E=mc2,质量能量,原子核结合能:1+12,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中于和质子质量之和核子在结合形成原子核前后的质量差值,称为质量亏损按质能方程,这部分质量就对应于核子在结合时放出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结合能的利用核能,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称为为比结合能元素的比结合能反映该原子核的核子结合紧密程度中等核比结合能最大(质量亏损大)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小(质量亏损小),可被利用的能量,重核裂变,自发裂变:无需外界作用,就有自发分裂的趋势。自然界中某些质量数很大的原子核,如铀-236,有自发裂变的现象。诱发裂变:在中子轰击下发生的裂变

16、链式裂变反应:裂变过程中,有中子释放出来,这样就可能形成链式的裂变反应,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核能,铀-235,平均每次裂变放出2.4个中子,同时放出大约200兆电子伏的能量,核裂变是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接受中子后变得不稳定,从而分裂,复合核从变形到分裂需要能量,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裂变临界能量,重核为何会裂变?,易裂变的材料,外部入射的自由中子,材料的裂变临界能量小于入射中子的能量,裂变的条件,复合核,裂变临界能量,复合核从变形到分裂需要能量,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裂变临界能量,天然的核燃料,可转换核素,可转换核素,裂变核燃料,在任意能量的中子作用下发生核裂变反应,这些核素称为易裂变核素,铀-235

17、铀-233钚-239钚-241在天然铀中,铀-235只占0.72%铀-238约99.28%,鈣铀云母,铜铀云母,天然铀,裂变核燃料的生成,裂变产物,定义:在铀-235裂变反应时,会形成60余种不同的碎片,通过衰变产生约250种不同的核素,称为裂变产物铀-235的裂变产物质量数分布概率曲线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峰,分别位于质量数为95和140附近铀-233和钚-239的裂变产物质量数分布概率曲线与铀-235的十分接近,裂变产生的中子,快中子(0.1Mev),99.3%瞬发中子,0.65%缓发中子,裂变后百万分之一秒左右放出能量约在12兆电子伏范围内,速度为1400020000千米/秒,慢中子(=被吸收

18、的中子数,一定要维持一定量的中子数,才能保证链式反应延续,裂变维持的条件临界,临界:堆芯产生的中子数=堆芯被吸收的中子数,核电站主控室,2.4核聚变原理,轻核聚变-热核反应聚变反应聚变反应堆聚变需要巨大能量的启动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和聚爆理论人类的梦想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轻核聚变-热核反应,两个较轻的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核,由于比结合能的巨大变化,会有大量的能量释放出来。一个氢的同位素氘核能够与另一个氢的同位素氚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17.2兆电子伏的能量。发生聚变反应的条件十分苛刻,因必须在极高的压力、温度条件下,轻核才有足够的动能克服静电斥力而发生持续的聚变。,聚变反应也称“热核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聚变反应,定义:由两个轻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原子核的核聚变,又称为热核反应。结合能:计算表明,将两个氘核聚合成一个氦-4核时,可以释放出约20兆电子伏的聚合能,这比相同质量的铀核分裂所放出的能量大4.7倍一些较轻的原子核,如氢、氘、氚等最容易释放出聚变能。例如氘氚反应是最有希望的一种聚变反应:,可控聚变反应堆探秘,氘-氚聚变释放的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