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观异同_第1页
中西翻译观异同_第2页
中西翻译观异同_第3页
中西翻译观异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翻译观异同1.受文化影响,中西方发展了类似的翻译对策中西方文化都是这样的文化:Cultures that see themselves as central in the world they inhabit, are not likely to deal with Others, unless they are forced to do so.中西方都是将自己视为所在世界的中心,他们要不是迫不得已,就不会处理“他者”的文化。这里所谓“他者”文化即异文化。(注:西方人类学者研究非西方社会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人类学者来说是异文化。异文化,英文作other cultures或作foreign c

2、ultures 等。“异”是与自己相对的,不同于自己的,即the other译作“他者”。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中西这一文化的类似点决定了中西方在发展翻译对策上就类似。若不是被迫,就不会所以中国在其翻译史上只有三次发展翻译策略:1. 2至7世纪的佛经翻译;2. 16世纪的基督教义翻译;3. 19世纪的西方思潮及西方文学的翻译。而古希腊,基本上就对“他者文化”就不感兴趣,没有翻译过“他者”什么东西,也没有什么“他者”的翻译观。2.受文化影响,中西方翻译观都是相对“同质的”Cultures th

3、at are relatively homogeneous tend to see their own way of doing things as “naturally”, the only way, which just as naturally becomes the “best” way when confronted with other ways.相对同质的文化呢,是这样一种文化,它往往认为自己的处事方式是“自然的”,也是唯一自然的方式,也就是说,和别的方式相比,自己的就是最佳的。中西方的翻译观,也是同质的。比如,当一个中国的译者在翻译一篇外国的作品的时候,作者是想翻译一篇文章来取

4、代原文,提炼原文,或者是简化原文。 但是尽管中西翻译观都是具有同质性,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二者不同点在于: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化的人不多,参与真正文化构建的人并不多,因此对于一些事情的标准呢,就相对统一。因此翻译观点就相对统一。而在西方,如希腊,读书的人多,懂文化的受众多,参与文化构建的人更多,就难以得到统一的观点,所以各种语言学说、翻译观点也就多。 3.从发展历程看,中西方的翻译活动都是从口译,而不是笔译开始的。中西方的口译活动最开始都是为了交易,其更关注的是交易是否达成,因此此时的口译活动十分直接,反馈也十分迅速,没有太多时间纠正错误,或者思考翻译本身。时效性也较短,一般过了之后就过去了,

5、不会留下什么记录。虽然都是从口译活动开始的,但是二者之后发展路径也有区别:二者的不同点在于:(1)中西方在口译活动之后的翻译路径截然不同。中国在19世纪以严复和林纾的翻译为标志,翻译活动依然和口译情景紧密结合。因此相比西方来说,中国的翻译并不是太忠实。而西方翻译很多都开始脱离口译情景,如当苏美尔(Sumer)和阿卡德(Akkad)双语翻译的出现,苏美尔成为国家的官方语言,而阿卡德成为日常用语,使得社会文化不再是同质的(homogeneous),不同语言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而且相对来说,译文更忠实。(2)苏美尔和阿卡德的文化系统不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欧洲各种系统,拉丁语法语等等语言形式出现,使得翻

6、译形态多种多样,发展方向更广。而中文历久不衰,一直到20世纪初依旧是王朝形式,使得主导的政治文化不变,翻译形态变化小。 4.从语言特征来看,中西方语言具有相同的书写系统,因此做翻译的不少原理都类似。中西方语言具有相同的书写系统,(1)中西方都把单词作为语言翻译的基本单元,并且中西方翻译都关注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2)中西方都认为某些按照语法组合的单词有其特定的翻译,因此做翻译的过程,是有解码这些通过语法组合在一起的单词的。 然而,这方面中西方的翻译观也是有区别的:中国的译者更加感性,翻译的时候会把读者记在脑子里,更爱使用一些修辞来使译文可读。而西方的译者则更加遵循语言各规则。 5.从发展历

7、程看,中西方大规模的笔译活动都和宗教文献的翻译紧密相关。西方表现在对圣经(由希腊语及希伯来语翻译成拉丁语)的翻译上,中国表现在对佛经(由梵文译成中文)的翻译上。然而,虽然中西方都关注于宗教文献的翻译,其翻译情景、方式、标准及结果却不同。具体表现在:(1) 中国开始翻译佛经的时候是没有文本的,靠口译完成,(大致的三个步骤是:口述下意思,大家讨论一下,用笔记录),而圣经是有书本给看着翻译的。(2) 中国的佛经是靠集体配合完成,而圣经的翻译一般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3) 中国佛经翻译比较自由随意翻译,而西方的圣经翻译则相对忠实。(4) 对于翻译标准来说,中国的佛经翻译将形式和内容视为同等重要。而西方更注重内容,而不那么注重翻译形式。(5) 由于没有国家的支持,佛经译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