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1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部分 (共4题;共19分)1. (5分) 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组词。仿f_(沸拂弗佛)chu_躇(愁筹踌)du_然(徒陡徙)m_挲(摸磨摩)z_情(恣姿咨)2. (6分) 解释词语包藏祸心:_檄文:_怠慢:_诟:_倒戈:_蟊贼:_3. (4分) (2018七上通化开学考) 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在横线处。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如大江东去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婉约_,粗犷_,细腻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4.
2、(4分)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_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_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_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_二、 阅读部分 (共3题;共53分)5. (18分) (2019七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与一朵云对酌马德(一)有一年,大雪,到山上去追野兔子。四野尽白。深可没膝的雪,覆了远山近水。四下里,好多野兔的足印,仿佛它们的挣扎和喘息还在,我们说,赶紧追!追了半天,又
3、冷又累又饿。我们四处找柴禾,树上的枯枝,沟洞里的树叶,崖缝间的鸟窝,田鼠洞里的豆英,统统搜罗了来,扒开一片雪,然后,点起了火。雪,以及寒冷,纷纷从火堆四周撤退。而我们,在温暖里一边烤着火,一边烤着干粮,一边大声说笑,一边高声放歌。空旷的四野里,鸟都不敢飞过来,哪还有野兔子的踪影。那一次,我们一个兔子没逮着。心底里,却捡拾回来无穷的快乐。(二)我有一个朋友,是位画家。有一天,他邀我到郊外,干什么?看蚂蚁。他在一只肥硕的蚂蚁屁股上,轻点一丝朱红。整个上午,我们盯着这只红屁股的家伙,一会儿拖回一只空麦壳,一会儿在巴掌大的地方逡巡一阵子,一会儿对着一根高挑的草疑神疑鬼,一会儿优雅地为另一只蚂蚁让路,一
4、会儿又急匆匆地去打上一架。我们两个人,仿佛是被它牵着,一会儿驻足在这一处,一会儿又蹲踞在另一处,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又凝神屏息。我们看它,它一定也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两个傻傻的家伙。被盯梢终究是郁闷的。那天,它突然钻进窝里,半天没出来。我们的心,在等待中,竟好像也被困在了幽深的地底,半天,没上来。赏玩一只蚂蚁,与被一只蚂蚁捉弄,都是一种欢喜。(三)草坪上,几个小孩在玩水。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挽着裤管。后来,裤脚湿了,裤子湿了,上衣湿了。再后来,鼻翼上是水,耳垂上是水,发梢上是水,浑身上下,都是水。这是初秋的下午,天已经凉了。水玩过,几个孩子又在玩“骑马打仗”的游戏。两两配对,骑在“马”上的孩子,与
5、对方骑在“马”上的孩子,在“马”的跑动中,以脚角力,互相蹬踏。一两个回合,三五个趔趄,七八声嬉笑,个个便摔翻在地上。再起来,身上泥一片,水一片,伤一块,痛一块,然后闹一声,嚷一声,继续玩。一个人,若没有从这样的童年走过来,一定不是从诗意中长大的。(四)大冬天,街上冷得难见一个人。到水果摊前买水果。不见摊主,只见旁边一个女人,上身是红红的羽绒服,下身是过膝的皮裙,高筒的靴子,背对着我,一边哼唱着,一边和着旋律,正翩翩独舞呢。这么冷的天,真好兴致。大姐,这儿的摊主呢?我问。她一转身,我便有些羞赧。看起来,人家好像比我岁数小。然而,更令我吃惊的是,她朝我走过来说,你买水果啊?我就是。啊,你是摊主.我
6、没有掩饰住自己的惊讶。嗯,我就是。然后,她熟练地为我称水果。这时候,我注意到她水果车上的标牌。天哪,她竟然出生在1961年。一个人的年轻,其实,应该是心境里不灭的诗意,以及,内在生命不尽的激情吧。(五)与人对酌,喝着喝着,人走了。开始还茶烟缭绕。后来,烟萎了,水凉了,气氛没了,心绪乱了。此时,一朵白白的云飘过来,投在不知哪里的玻璃幕墙上,又反射落到杯子里。一刹那,杯里也有了大乾坤,一朵云,在杯中荡呢。赶紧再续一杯开水, 云在水里,水在云里,云水升腾在茶烟里。轻啜一口,然后,小心翼翼放下,喜对一朵云,相看两不厌。与一朵云对酌,多美多好的意境啊。(1) 概括散文内容,可以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请根据
7、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各填写一个关键词。 那一堆温暖的柴火帮我们捡回了快乐,那一只忙碌的红蚂蚁帮我们捡回了_,那一群嬉笑疯闹的孩子帮我们捡回了童年的_,一个红衣独舞的小摊贩帮我们捡回了生命的激情;那一朵云帮我们捡回了丰饶的_。(2) 精心提炼的动词,对于绘景状物、传情达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你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选做一句)。 雪,以及寒冷,纷纷从火堆四周撤退。一刹那,杯里也有了大乾坤,一朵云,在杯中荡呢。(3) 批注是读书常用的方法。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总批)散文用个性化的语言,叙写作者独特的经历,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意趣美。(示例)请你仿照示例,为下
8、面左边方框中的语句做旁批。根据旁批内容,在原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写在左边的方框内。(4) 散文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思。阅读全文,说说作者通过五个小片段,想与读者分享他的哪些生活感悟? 6. (19分) (2018九上义乌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收字纸的老人汪曾祺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口、宽肩的扁篓子,竹篾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
9、。这个收字纸的姓白,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茬,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烧掉。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在东郊,一条小河的旁边,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叫做阁,其实并没有什么阁。正面三间朝北的平房,砖墙瓦顶,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上书“文昌帝君之神位”,纸色已经发黑。香案上有一副锡制的香炉烛台。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显得空荡荡的。这文昌帝君
10、不知算是什么神,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读书人,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不知道怎么又变成了“帝君”。他是司文运的。更具体地说,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谁该有什么功名,都由他决定。因此,读书人对他很崇敬。过去,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到阁里来磕头。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中了举,中了进士,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感谢帝君恩德。科举时期,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后来,就冷落下来了。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西厢房是老白住的。他是看文昌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东厢房存着一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书版。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种着两棵柿子树。夏天一地浓阴,秋天满株黄柿。柿树之前,
11、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这便是烧化字纸的化纸炉。化纸炉设在文昌阁,顺理成章。老白收了字纸,便投在化纸炉里,点火焚烧。化纸炉四面通风,不大一会,就烧尽了。老白孤身一人,日子好过。早先有人拈香上供,他可以得到赏钱。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让老白代印阴骘文(印了送人,是一种积德的善举),也会送老白一点工钱。老白印了多次阴骘文,几乎能背下来了(他是识字的),开头是:“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后来,也没有人来印阴骘文了,这副版子就闲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不过老白还是饿不着的。他挨家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送他一点钱。端午节,有人家送他几个粽子;八月
12、节,几个月饼;年下,给他二升米,一方咸肉。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他有时也会想想县里的几个举人、进士到阁里来上供谢神的盛况。往事历历,如在目前。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李三老爷点了翰林,要到文昌阁拈香。旗锣伞扇,摆了二里长。他听见有人叫他:“老白!老白!李三老爷来进香了,轿子已经到了螺蛳坝,你还不起来把正门开了!”老白一骨碌坐起来,愣怔了半天,才想起来三老爷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这李三老爷虽说点了翰林,人缘很不好,一县人背后都叫他李三麻子。老白收了字纸,有时要抹平了看看(他怕万一有人家把房地契当字纸扔了,这种事曾经发生过)。近几年他收了一些字纸,却一个
13、字都不认得。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那是中学生的英文和几何的习题。他摇摇头,把这些练习本和别的字纸一同填进化纸炉烧了。孔夫子和欧几米德、纳斯菲尔于是同归于尽。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 作者所写的社会中,家家都有个很讲究的字纸篓,有字的纸从不随便抛弃,而是放在字纸篓等老白收到文昌阁化掉,这表明人们对字纸、对文化的尊重。B . 作者写过去很多读书人尤其是得了功名的读书人为了祈求文运,到文昌阁磕头拈香,这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崇拜,也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C . 文中写李三老爷看似闲笔其实不闲,能侧面表现出老白的清闲自
14、在的生活状态,有大量时间琢磨梦的内容,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一些文化风俗。D . 作者写近几年老白收到不认识的字纸,字横行如蚯蚓,还有些三角、圆圈、四方块,等等。这主要表现了时代在变化,老白不太明白。(2) 汪曾祺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文学创作:“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下列对文本所体现的“和谐”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老白到相熟人家收字纸时不用惊动主人就直接进门,体现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和谐。B . 写文昌阁建筑陈旧简陋,与文章表现当地人们安贫乐道的传统生活也是相和谐的。C . 李三老爷的死,老白的无疾而终,本质是相同的,各从一个侧面构成了生活的和谐。D . 汪曾祺本文的文风和文中所要表达的人
15、物特点也是相和谐的。(3) 结合全文分析老白这个人物的形象。 (4) 文章除了重点突出老白外,还对这个地方的社会生活情况做了摹写。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笔下的这个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 (5) 有人说,文中画线两句很能体现汪曾祺一贯的文风。你觉得这一贯的文风有怎样的特点?试结合这两句话分析。 7.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
16、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 , 茶毕,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 才一举头,已不觉自甜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 , 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西湖)【注】昭庆:指西湖北
17、岸的昭庆寺。东阿王:三国魏曹植。洛神:洛水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阿宾:袁中道小名,是作者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雾凇沆砀_是日更定_余拏一小舟_草章领略,未及遍赏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3) 同样游历美丽的西湖,【甲】【乙】两段文字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心绪却迥然不同。【甲】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张岱在大雪天夜赏湖山时淡淡的_;【乙】文中,明代大文人袁宏道的_之情跃然纸上。(横线处所填分别不超过5个字。) (4) 【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试以文中两个画线句为例,比较写景手法的不同。 三、 语言部分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请从下面四则论语语录中任选一则,结合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事君,能致其身。过,则勿惮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9. (5分) 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