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站用交流配电箱企业标准浙江省邮电器材公司杭州设备分公司2012年5月.目 录1概述12主要技术要求23配电箱产品试验项目及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主要技术指标项表7附件2:技术综合实力现场评估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3:试验项目及方法8.1 概述1.1 适用范围:1.1.1 本技术要求所涉及的交流配电箱仅适合于总容量不超过45kW三相电源输入的基站使用。1.1.2 本技术要求所涉及的交流配电箱不适合两路市电电源自动转换的基站使用。1.1.3 交流配电箱为标准化定制产品,其技术要求需满足本技术文件的相关技术要求。1.1.4 对交流配电箱技术招标文件的所有技术应答都可作为到样产品的比对及
2、检测依据。1.2应答要求1.2.1 必须对本招标文件的每一款作出明确答复,是具体数据的技术指标需提供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并要给出数据的来源,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能否满足上述要求。1.2.2请以纸质附件形式提供投标产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通信行业或国家级)检测报告或检测证明材料。1.2.3请投标方提供3C认证证书和检测报告。1.3 请提供包括以下内容的技术文件。1.3.1 请提供设备的详细技术性能、功能和指标,结构(容量、尺寸和重量)等。1.3.2 请提供所提供设备工厂验证测试报告样本。.2 主要技术要求2.1编制依据YD/T585-2010通信用配电设备;YD122-1997邮电工业产品铭牌;G
3、B / T 1242-2000安装式指示和记录电测量仪表的尺寸;GB/T 13306-91标牌;GB 2894-1996安全标志;GB/T 22264.3-2008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2部分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殊要求;GB/T 22264.8-2009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8部分 推荐的试验方法。2.2设备容量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63A、100A的交流配电箱。2.3 配电箱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及电涌保护器本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基于如下前提:2.4 环境条件:2.4.1 工作环境设备应在下述条件下能连续工作,并满足其所有性能指标。2.4.1.1 工作温度:-10502.4.1
4、.2 相对湿度:95(402时)2.4.1.3 大气压力:70106kPa(近似海拔高度03000m)。2.4.2 贮存环境2.4.2.1 环境温度:-45+702.4.2.2 环境湿度:95(402时)2.4.3 冲击与振动2.4.3.1 冲击:系统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为11ms。2.4.3.2 振动:振动频率为1055Hz(正弦扫频),振幅为0.35mm。2.5外观2.5.1 配电箱外观颜色应根据用户要求喷涂无眩目反光喷塑涂层 2.5.2 标配交流配电箱面板应设有两个红色指示灯,分别显示两路四级输入断路器电源指示,取自发电机组断路器上端、市电断路器上端,请应答是否满
5、足。2.5.3 设备箱体外观涂层牢固、漆面匀称、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不得有起泡,裂纹或流痕等缺陷。2.5.4 设备箱体表面平整,所有焊接处须均匀牢靠,无裂缝、夹渣,无明显变形或烧穿缺陷。2.5.5 所有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正确、整齐。2.5.6 标牌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及生产日期。2.5.7 配电箱标配智能仪表应固定在配电箱面板上,位置位于箱体中部。2.5.8 标牌应符合YD122-1997邮电工业产品铭牌的相关规定。2.5.9 在外门内板应附有交流配电箱一次电路图。2.6 结构2.6.1 设备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操作、运行、维修和检查时的安全可靠。各
6、电器元件动作时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震动、磁场或电场,不得影响其它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2.6.2配电箱须有墙体加固用的固定螺钉孔,不应遮挡,并方便安装施工操作。2.6.3配电箱的外门应能在90的角度内灵活开启,并配设专用压簧锁。2.6.4配电箱的金属壳体,须焊有不小于M8的铜质固定螺母。配电箱的金属壳体或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固定螺钉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2.6.5 配电箱中的所有黑色金属件,均应覆有可靠的覆盖层。2.6.6 配电箱所有紧固处,均应装有防松装置。2.6.7 配电箱机架结构:壁挂式。2.6.8 配电箱结构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散热。2.6.9
7、配电箱壳体材料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冷轧钢板。2.6.10 打开箱门,应有一次电路与维护人员隔离的绝缘护板,所有断路器应能在不卸护板的前提下进行安全操作,护板应不用工具而能方便打开,便于维护人员对配电箱内线路进行检查及操作。2.6.11 配电箱在与墙体加固时应与墙体绝缘,其与墙加固方式应方便安装与今后拆卸。2.6.12 交流配电箱应满足前(单面)维护要求,配电箱内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维护空间,可方便维护人员更换元器件。2.6.13 进出线方式:输入、输出电源线采用上进线。应能根据用户要求将输入或输出电源线改为下进或下出方式。2.7 配置要求2.7.1 标配63A电源输入交流配电箱:2.7.1
8、.1 输入分路:2个63A/4P(一路市电输入,一路为发电机组输入),两个断路器应有机械互锁机构(互锁机构可采用断路器配套产品);2.7.1.2 输出分路:2路63A/3P,3路25A/3P,3路16A/1P、3路10A/1P。2.7.2 标配100A电源输入交流配电箱:2.7.2.1 输入分路:2个100A/4P(一路市电输入,一路为发电机组输入),两个断路器应有机械互锁机构(互锁机构可采用断路器配套产品);2.7.2.2 输出分路:3路63A/3P,3路25A/3P,6路16A/1P、3路10A/1P。2.7.3 智能仪表:配电箱标配仪表应为数字显示智能监测仪表,具有测量三相输入总电流、输
9、入电压、电度计量测量功能,智能仪表三相交流电压信号应在基站市电引入电度表(电力局电表)后的第一个交流总输入空气开关的下桩头处取得,且具有智能接口,可供监控采集上传。2.7.3.1工作温度:-10502.7.3.2相对湿度:不大于952.7.3.3精度等级:不低于1.0级。2.7.3.4尺寸型式:100mm100mm方形仪表。2.7.3.5通信接口:具备RS485或RS232数据通信接口,具备遥测、遥信功能。2.7.3.6面板防护等级:IP51。2.7.3.7过负载能力:仪表应具有“超量限指示”的功能,过负载恢复时间应不大于5s,过负载能力应符合GB/T 22264.3-2008安装式数字显示电
10、测量仪表 第2部分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殊要求的相关规定。2.7.3.8仪表的性能依据GB/T 22264.8-2009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8部分 推荐的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试验方法进行检测。2.7.4 仪表精度可靠性:智能仪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三年。2.7.5 电流互感器应采用100/5(或1)、75/5(或1),并与智能仪表匹配。2.7.6配置一个发电机组电源输入100A、63A五孔(三相五线)暗装直座快速连接移动工业插座(航空快速插座),插座位于配电箱下部,具体位置根据用户要求确定。2.8.5.1 工作温度:-10502.8.5.2相对湿度:不大于952.8.5.3精度等级:
11、不低于1.0级,请提供具体精度等级。2.8.5.4通信接口:具备RS485或RS232数据通信接口,具备遥测、遥信功能。2.8.5.5面板防护等级:IP51。2.8.5.6过负载能力:仪表应具有“超量限指示”的功能,过负载恢复时间应不大于5s,过负载能力应符合GB/T-22264.3-2008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 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的相关规定。2.8.5.7仪表的其他特性应符合GB/T 22264-2008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的相关规定要求。2.8.5.8仪表的性能依据GB/T 22264.8-2009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8部分 推荐的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试验方
12、法进行检测,并以附件形式提供智能仪表第三方检测。2.8.6 仪表精度可靠性:智能仪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三年,请提供标配智能仪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8.7 电流互感器应采用100/5(或1)、75/5(或1),并与智能仪表匹配。2.8.8 应能根据用户要求增加三相或单相输出断路器,请应答两种容量的配电箱可分别增加断路器的数量。2.9 其他要求2.9.1 前面板应双重绝缘,具有可靠接触指示的隔离保证位置指示系统的机械可靠性,不会出现漏电流。2.9.2 设备的保护接地排与金属壳体的接地螺母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且应有明显的标志。接地螺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M8的铜制螺母,请应答是否满足。
13、2.9.3 设备内所有铜线(排)材料均为纯铜,纯度不应低于T3号铜,请应答所用铜线(排)材质代号。2.9.4 设备应设置N排,要求接线方便,并预留15个接线孔,孔径应不小于9mm,每个孔中应预留M8铜制螺栓螺母,N排截面为TMY-315,长度不小于300mm,请应答接线孔数量及孔径。2.9.5 设备应设置PE排,要求接线方便,并预留不少于5个接线孔,孔径应不小于9mm,每个孔中应预留M8的铜制螺栓螺母,PE排截面为TMY-315,长度不小于120mm,请应答接线孔数量及孔径。2.9.6 市电输入端(输入断路器上端)和发电机组输入端(输入断路器上端)应设有方便接线的遥信接线端子排。2.9.7绝缘
14、电阻:在环境温度为040,相对湿度为90%,试验电压为直流1000V时,交流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均不低于2M,请应答是否满足。2.9.8绝缘强度:请应答是否满足以下要求:各带电回路与金属外壳(或地)之间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2500V的交流电压或等效其峰值的3535V直流电压1分钟,无击穿或闪络现象;非电连接的两个带电回路之间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1500V的交流电压或等效其峰值的2120V直流电压1分钟,无击穿或闪络现象。2.9.9交流配电箱箱体宽、高尺寸为600mm800mm,深不应大于250mm。2.9.10本技术要求未做规定的技术指标应符合YD/T585-2010通信用配电设备相
15、关技术要求。2.9.11 配电箱内所有电气器件及连线均应满足GB4943-2001标准所规定的电气间隙及爬电安全距离。2.9.12 若用户对标配智能仪表减配(不设置智能仪表)时,配电箱外门不再预留智能仪表观察孔,其费用核减标配智能仪表单价及其安装费用。2.10 配电箱标准图纸及样品2.10.1 定制配电箱图纸见附件9,共三张图纸:(1) 基站用交流配电箱设计图1;(2) 基站用交流配电箱设计图2;(3) 基站用交流配电箱设计图3。2.10.2 本次投标所送样品的制作依据定制配电箱设计图纸。2.10.3 样品应配置电涌保护器、发电机组快速插头及电涌保护器的配套断路器。2.11 主要元器件和配置清
16、单请详细填写系统主要元器件清单,格式见附件3。附件1:主要技术指标项表编号项目应答1工作环境条件2.4.1.1 工作温度:-1050;22.4.1.2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5(402时);32.4.1.3 大气压力:70106kPa(近似海拔高度03000m);42.4.3.1 冲击:系统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为11ms;52.4.3.2 振动:振动频率为1055Hz(正弦扫频),振幅为0.35mm;6结构2.6.9 配电箱壳体材料须采用不小于1.5mm冷轧钢板7智能仪表2.7.3 智能仪表:配电箱标配仪表应为数字显示智能监测仪表,具有测量三相输入总电流、输入电压、电度计
17、量测量功能,智能仪表三相交流电压信号应在基站市电引入电度表(电力局电表)后的第一个交流总输入空气开关的下桩头处取得82.7.5电流互感器变比92.7.3智能接口,可供监控采集上传102.7.4仪表可靠性112.7.3.3 仪表精度等级要求不低于1.0级122.8.5 应能根据用户要求将标配智能仪表更换为三相三路(可测试九个电源回路)多分路数字显示电能智能仪表,智能仪表应能提供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每个回路电流、电度及告警功能132.8.7电流互感器变比142.8.5智能接口,可供监控采集上传152.8.6仪表可靠性162.8.5.3 仪表精度等级要求不低于1.0级17其他要求2.8.1 应
18、能根据用户需求为配电箱配置两路断路器输入转换电源装置,并为转换电源装置配置机械互锁功能,两路输入转换电源装置应方便操作;182.8.3 应能根据用户需求将标准配置输出分路中的63A断路器更换成63A隔离(负荷)开关,为基站开关电源设备供电;192.8.4 应在交流配电箱内预留安装浪涌保护器的位置,能根据用户需求配置符合用户要求的浪涌保护装置,浪涌保护器的标称通流容量应符合用户要求;202.9.6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为040,相对湿度为90%,试验电压为直流1000V时,交流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均不低于2M,请应答是否满足。21铜排交流主铜导线截面积(mm2)(63A)22N排截面积(mm2)(6
19、3A)23PE排截面积(mm2)(63A)24交流主铜导线截面积(mm2)(100A)25N排截面积(mm2)(100A)26PE排截面积(mm2)(100A)27铜线(排)材质附件2:试验项目及方法试验项目序号项目试验方法型式试验到样检测备注1交流输入电压试验方法7.22输入电源转换试验方法7.33接地性能试验方法7.44输入电流、电压及能耗监测试验方法7.55输出分路试验方法7.66遥测、遥信功能试验方法7.77告警信号试验方法7.88主电路接头间的相序和极性排列试验方法7.99绝缘电阻试验方法7.1010抗电强度试验方法7.1111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试验方法7.1212材料阻燃性能试
20、验方法7.1313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试验方法7.1414连接导线的要求试验方法7.1515颜色标志试验方法7.1616外观与结构试验方法7.1717温升试验方法7.1818环境条件试验试验方法7.19注:1.对交流配电箱技术招标文件的所有技术应答都可作为到样产品的比对及检测依据;2.对于配电箱产品判定标准:1个到样测试指标不合格即为该产品不合格;7 试验方法7.1 试验环境条件通电前被测样品应与环境温度平衡,按产品规定预热时间对被测样品进行预热。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为: 环境温度:15 35 ; 相对湿度:45 %75 %;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
21、a。7.2 交流输入电压交流配电设备输出额定电流,调节输入电压在YD/T585-2010的5.2规定的范围内调节,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7.3 输入电源转换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输入电源应符合5.2 的要求;手动转换操作,不得少于50次,应能可靠转换;如已做过机械操作型式检验时,可以减少其试验次数,但不少于5次。7.4 接地性能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 配电设备应与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监控设备及所有外部电路完全断开;b) 使用数字微欧计、凯尔文电桥等微电阻测量仪器,按微电阻测量仪器测量接线方法(双线或四线),测量线主接线端接主保护接地端子;测量线另一端依次接外表面可能触及的金属部件;c) 从微电
22、阻测量仪器依次、直接读出主保护接地端子与各测量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值,应符合YD/T585-2010的5.6的要求。7.5 输入电流、电压及电能能耗监测用 0.5 级或以上精度等级的电流、电压及电能表测量配电设备的输入电流、电压及能耗,计算其与显示电压之比的偏差,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相关要求。7.6 输出分路目视检查配电设备的输出分路是否具有保护装置。7.7 遥测、遥信功能目测检查被测智能配电设备是否具有与监控电路的接口电路;检查系统的遥测、遥信功能和通信协议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相关的要求。7.8 告警信号模拟告警,检查配电设备输入电源的光告警动作。7.9 主电路接头间的相序和极性排列目测检查
23、配电设备主电路接头间的相序和极性排列,应符合YD/T585-2010的5.11的要求。7.10 绝缘电阻在常温条件下,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500 V 的测试电压,对被测配电设备输入对地、输出对地、输入对输出进行测试,被测配电设备的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应符合YD/T585-2010的5.12.1 要求。7.11 抗电强度用耐压测试仪对配电设备的输入对地、输出对地、输入对输出施加50Hz、有效值符合表2 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1min 或等效峰值直流电压1min,试验结果应符合YD/T585-2010的5.12.2 的要求。7.12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试验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测量交流配电设备保护地(PE)
24、对输入的中性线(N)的接触电流值;接触电流大于3.5mA 的三相输入的交流配电设备,应使用交流电流表测量流过保护导体的电流;测量结果应符合YD/T585-2010的5.12.3 的要求。7.13 材料阻燃性能试验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 进行本试验时可能会冒出有毒的烟雾,在适用的情况下,试验可以在通风柜中进行,或者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但是不能出现可能使试验结果无效的气流。b) 试验火焰应利用本生灯获得,本生灯灯管内径为9.5mm0.5mm,灯管长度从空气主进口处向上约为100mm。本生灯要使用热值约为37MJ/m3 的燃气。应调节本生灯的火焰,使本生灯处于垂直位置,同时空气进气口关闭时,火
25、焰的总高度约为20mm。火焰顶端应与样品接触,烧30s,然后移动火焰停烧60s,再在同一部位烧30s。c)在试验期间,当试验火焰第二次撤离后,样品延续燃烧不应超过1min,且样品不应完全烧尽,试验结果应符合5.12.4 的要求。塑料导线的阻燃性能试验按照GB/T18380.1-2001 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YD/T585-2010的5.12.4的要求。7.14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用尺进行测量,应符合YD/T585-2010的5.13的要求。7.15 连接导线目测检查连接导线,应符合YD/T585-2010的5.14的要求。注:已进行过导线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试验的,可免除本试验。7.16 颜色标志目测检查配电设备中交流母线、指示灯及按钮的颜色和直流母线的色标,应符合YD/T585-2010的5.15的要求。7.17 外观与结构目测检查配电设备的外观与结构,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相关要求。7.18 温升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电偶、温度计或点温计或其它等效测量装置,均匀地布置在被试验的配电设备周围,位于配电设备高度的中点,距离配电设备lm远的地方(或在配电设备与室内墙壁之间的中点);配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通入额定电流,每半小时测量一次,直至发热稳定(即在1h内温升不超过l);在试验周期的最后l4期间内测量周围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衡水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二中物理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试题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车队专业运输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教育辅导帮工服务合同
- 2025版安置房房票买卖贷款提前还款合同
- 陕西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阶段复习综合练习题
- 2025年广州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学霸提优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重难点梳理 课件
- 医德培训课件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202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农机下乡活动方案
-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笔试题和答案总结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