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危害评价新题库(判断题)1.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l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A正确 B错误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评价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害分类
2、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A正确 B错误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评价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劳动者的健康影响等作出综合评价。( )A正确 B错误4.建设项目按性质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 )A正确 B错误5.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A正确 B错误6.建设项目的
3、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正确 B错误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应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 )A正确 B错误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9 预评价工作应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A正确 B错误10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A正确
4、B错误11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三类: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按该分类实施监督管理。( )A正确 B错误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制定并公布。( )A正确 B错误13职业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正确 B错误1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A正确 B错误1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
5、立的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A正确 B错误1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A正确 B错误1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A正确 B错误18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建筑卫生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单元)的内部布局等。( )A正确 B错误19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的类比调查是指对于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建设项目,阐明类比企业的选
6、择情况、类比调查情况以及类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A正确 B错误20类比企业是指和拟评价的建设项目在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企业。( )A正确 B错误21.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自然疫源地。( )A正确 B错误22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水、土壤可能已被原工业企业污染的地区。( )A正确 B错误23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 )A正确 B错误24工业企业选址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以避免与周边地区产生相互影
7、响。( )A正确 B错误25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上述区域电场强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控制在5 kV/m以内。( )A正确 B错误26对于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 )A正确 B错误27.总体布局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两个方面。( )A正确 B错误28.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区。( )A正确 B错误29.工业企业厂区平面功能的分区应遵循的原则: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 )A正确 B错误 3
8、0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A正确 B错误31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A正确 B错误32 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A正确 B错误33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问应分开布置。( )A正确 B错误34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A正确 B错误35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
9、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 )A正确 B错误36发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 )A正确 B错误37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A正确 B错误38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可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 )A正确 B错误39.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建设项
10、目的生产艺和设备置情况,依据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规范、标准要求提出评价意见。( )A正确 B错误40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艺),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A正确 B错误41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A正确 B错误42.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A正确 B错误3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车间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
11、侧窗附近。( )A正确 B错误44车间内发热设备设置应按车间气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布置在操作岗位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A正确 B错误45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大于8的、月数3个月及以上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小于2个月的地区应设局部采暖设施。( )A正确 B错误46.设计热风采暖时,应防止强烈气流直接对人产生不良影响,送风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送风宜避免直接面向人,室内气流一般应0. 1-0. 3 m/s。( )A正确 B错误47.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
12、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 )A正确 B错误48.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可以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A正确 B错误49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的下端距地面不宜大于1. 5 m,以便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A正确 B错误 50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高温作业厂房应有足够的进、排风面积。( )A正确 B错误51 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 )A正确 B错误52 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小于20 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不小于30 m3/h;如所占容积积大于20 m3时,应保人均新风量不小于20 m3/h。( )A正确 B错误53
13、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 量不小于30 m3/h. ( )A正确 B错误54照明设计宜避免眩光,充分利用自然光,选择适合目视工作的背景,光源位置选择应避免产生阴影。( )A正确 B错误55在流水线从事关键技术工作岗位间的隔板不应影响光线或照明。( )A正确 B错误56潮湿的工作场所,宜采用防水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敞式灯具。( )A正确 B错误57在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气的工作场所,宜采用防腐蚀密闭式灯具。若采用开敞式灯具,各部分应有防腐蚀或防水措施,( )A正确 B错误58高温工作场所,可以采用普通灯具。( )A正确 B错误59粉尘工作场所,应按粉尘性质和生产特点选择防水、防高温、防尘
14、、防爆炸的适宜灯具。( )A正确 B错误60含有可燃易爆气体及粉尘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 )A正确 B错误62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 )A正确 B错误63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 )A正确 B错误64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卫生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 )A正确 B错误65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病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
15、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 )A正确 B错误66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班组人数进行计算。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 )A正确 B错误67根据职业接触特征,对易沾染病原体或易经皮肤吸收的剧毒高毒物质的特殊工种和污染严重的工作场所设置洗消室、消毒室及专用洗衣房等。( )A正确 B错误68低温高湿的重负荷作业如冷库和地下作业等,应设工作服干燥室。( )A正确 B错误69生活用室的配置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车间隔开,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劳动者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A正确 B错误70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休息室或休息区。休息室内设置清
16、洁饮水设施。女工较多的企业,应在车间附近清洁安静处设置孕妇休息室或休息区。( )A正确 B错误71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应远离热源,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措施,使温度不大于30;设有空气调节的休息室室内气应保持在2428。对于可以脱离高温作业点的,可设观察(休息)室。( )A正确 B错误72就餐场所的位置不宜距车间过远,但不能与存在职业病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相邻设置,并应根据就餐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 )A正确 B错误73 厕所不宜距工作地点过远,并应有排臭、防蝇措施。车间内的厕所,一般应为水冲式,同时应设洗手池、洗污池。寒冷地区宜设在室内。除有特殊需要,厕所的蹲位数应按使
17、用人数设计。( )A正确 B错误74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的评价主要是针对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防暑、防寒、防湿、防非电离辐射等卫生工程技术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技术分析和评价。( )A正确 B错误75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用通风和净化措施。( )A正确 B错误76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A正确 B错误77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
18、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A正确 B错误78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最大的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 )A正确 B错误79容易凝结蒸气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的物质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 )A正确 B错误80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A正确 B错误81进风口的风量,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或经验数值进行实际调整。
19、( )A正确 B错误82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放散气体的排出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条件及气体密度合理设置排出区域及排风量。( )A正确 B错误83 局部通风除尘、排毒系统,在排风净化后,循环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职业接触限值的50%时,宜采用循环空气( )A正确 B错误84 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高的工作场所,可以采用循环空气:( )A正确 B错误85送含尘气体的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夹角应不大于45。( )A正确 B错误86按照粉尘类别不同,通风管道内应保证达到最低经济流速。( )A正确 B错误87在有爆炸性粉尘及
20、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系统中,宜设置连续自动检测装置。( )A正确 B错误88有剧毒、高毒物质或难闻气味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或含有高浓度的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之外。( )A正确 B错误89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 )A正确 B错误90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 )A正确 B错误91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A正确 B错误9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避免振动对健康的影响,应首先控制振动源,使手传振动接
21、振强度符合标准的要求,全身振动强度不超过标准规定的卫生限值。( )A正确 B错误93工业企业设计中选择振动设备时,宜选用振动较小的设备。( )A正确 B错误94产生振动的车间,应在控制振动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设计采取减轻振动影响的措施。对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 )A正确 B错误95高温作业厂房宜设有避风的天窗,天窗和侧窗宜便于开关和清扫。( )A正确 B错误96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高温作业厂房应有足够的进、排风面积。( )A正确 B错误97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条件使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如水幕、隔热水箱或隔热
22、屏等。( )A正确 B错误98高温作业时间较长,工作地点的热环境参数达不到卫生生要求,应采取降温措施。( )A正确 B错误99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桥式起重机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小于700 W/m2,室内气温不应大于28。( )A正确 B错误100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不小于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 )A正确 B错误101个体防护用品(装备)也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 )A正确 B错误10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
23、毒口罩(面具)两大类,按功能又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A正确 B错误103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耳帽等。( )A正确 B错误104护肤用品用于防止皮肤(主要是面、手等外露部分)免受化学、物理因素危害的个体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护肤用品分为防毒、防腐、射线、防油漆及其他类。( )A正确 B错误105目前我国对特种体防护用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获取安全生产标志之后方可生产 。( )A正确 B错误106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是缺氧(空气中含量低于体积分数1 8%)或剧毒品,当浓度很高可危及生命时,则应选用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 )A正确 B错误10
24、7所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当报废。( )A正确 B错误108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47号令)的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A正确 B错误10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正确 B错误11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
25、隐瞒或者欺骗。( )A正确 B错误11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正确 B错误11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A正确 B错误113、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正确 B错误114、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
26、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A正确 B错误115、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A正确 B错误116、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职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48号令)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害项目。( )A正确 B错误117、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
27、和应急处措施等内容。( )A正确 B错误118、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A正确 B错误11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A正确 B错误120、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A正确 B错误12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
28、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作业。( )A正确 B错误122、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A正确 B错误123、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A.正确 B错误124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正确 B错误12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
29、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A正确 B错误126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A正确 B错误127职业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是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中所列职病危害严重行业的用人单位。( )A正确 B错误12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A正确 B错误129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49号令)称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A正确 B错误130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
30、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A正确 B错误131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正确 B错误132、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A正确 B错误133、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A正确 B错误134、
31、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A正确 B错误135、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A正确 B错误136、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小于每小时6次。( )A正确 B错误137事故通风的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地点。( )A正确 B错误138、事故排风装置的排风口应设在安全处,远离门、窗及进风口和人经常停留
32、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A正确 B错误139、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A正确 B错误140、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 )A正确 B错误141、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 )A正确 B错误142、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 )A正确 B错误143、冲淋、洗眼设施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
33、 )A正确 B错误144、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正确 B错误145职业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A.正确 B错误146生产性粉尘属于物理因素。( )A正确 B错误147炭疽杆菌属于生物因素。( )A.正确 B错误148、光气是窒息性气体。( )A正确 B错误149、硫化氢是刺激性气体:( )A正确 B错误150、砷化氢是溶血性毒物。( )A.正确 B错误151、接触紫外线可导致接触性皮炎。( )A正确
34、B错误152、矽尘是指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A.正确 B错误153、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时当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154、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可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A.正确 B错误15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类比法,对照、经验法,系统工程分析法和检测、检验法等。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和用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A.正确 B错误156、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 )A.正确 B错误157评价单元就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
35、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 )A.正确 B错误158建设项目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方法、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有助于对建设项目提出真实、客观的评价结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A.正确 B错误159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检查表法、类比法、检验检测法、风险评价法。( )A.正确 B错误160 检查表法是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 )A.正确 B错误161检查表法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一般用于定性评价。( )A.正确 B错误162类比法是通过对相同或相似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
36、作场所职业病害因素检测等,类推拟建项目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预期效果的职业病危评价方法。( )A.正确 B错误163类比法一般应用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A.正确 B错误164采用类比进行定量分析时,应根据生产规模、工程与卫生防护特征、生产管理以其他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A.正确 B错误165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 )A.正确 B错误166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
37、容许浓度(简称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简称PC-STEL)和最高容许浓度(MAC) 3类。( )A.正确 B错误167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化学物质、粉尘。( )A.正确 B错误16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A.正确 B错误169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 )A.正确 B错误170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在工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内、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A.正确 B错误171超限倍数是指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 h PC-TWA
38、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的倍数值。( )A.正确 B错误172物理因素主要是指噪声、高温、射频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辐射)、工频电场、振动、紫外辐射、激光辐射等。( )A.正确 B错误17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染状况、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效果等。它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 )A.正确 B错误174 8小时时间加权平浓度( CTWA
39、)是评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 )A.正确 B错误175个体检测是测定CTWA比较理想的方法,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接触状况。( )A.正确 B错误176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适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 )A.正确 B错误17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 )A.正确 B错误178既使当日的CTWA符合要求时,CSTEL也不应超过PC-STEL。( )A.正确 B错误179最高容许浓度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
40、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能超过的限值。( )A.正确 B错误180符合PC-TWA的前提下,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的大小而定。( )A.正确 B错误181 粉尘的超倍数是PC-TWA的3倍。( )A.正确 B错误182对于标以“皮”的化学物质,表示可经完整的皮肤吸收,应积极采个人防护措施,预防皮肤污染。( )A.正确 B错误183对于标以“敏”的化学物质,表示为致敏物,应通过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监护,尽早发现特异易感者,及时调离接触。( )A.正确 B错误184于标以“癌”性标志的化学物质,应严格采取
41、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降低接触水平。( )A.正确 B错误185对于分别制定了总尘和呼尘PC-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尘呼尘的CTWA。( )A.正确 B错误186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测定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按各个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 )A.正确 B错误187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于监督监测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接触物理因素职业危害状况和生产装置的泄漏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免受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预防职业病。( )A.正确 B错误188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为下限值。( )A.正确
42、B错误189工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中接触电磁场的电力工作人员及带电工作人员。( )A.正确 B错误190紫外辐射职业接触限值适用于人工紫外辐射。紫外线混合光源括各段波长紫外线的光源,如电焊弧光。测量时可选择辐照度或照射量。( )A.正确 B错误191质量管理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和控制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A.正确 B错误192质量方针是评价质量管理工作的“纲”。一个评价机构的质量方针对内明确质量控制的宗旨和方向,对外则表示价机构最高管理者的决心和承诺,使建设单位了解到可以得到什么样服务。质量方针的表述应力求简明扼要,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A.正确 B错误1
43、93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制定,是评价机构所追求并加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评价质量体系有效的重要判定指标。( )194一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人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培训、教育和从事职业卫生领域相关工作经历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A.正确 B错误195建立质量体系文件的作用是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有利于质量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A.正确 B错误196评价机构可以不为现场调查人员配备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 )A.正确 B错误197质量手册是评价机构的纲领性文件,阐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承诺和管理体系要素的要求,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亦是向客户承诺服务质量的保证文件。(
44、)A.正确 B错误198、程序文件是为实施评价质量管理和技术活动的文件,规定了质量活动全过程的目的、范围、职责、活动顺序等,主要为相关部门使用。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质量手册中原则性要求的展开与落实,应简明易懂。( )A.正确 B错误199作业指导书属于技术性文件,是详细的技术细则和操作规程等,用于指导评价工作的更详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是为第一线业务人使用的。作指导书的制定应当合理、详细、明了和可操作。( )A.正确 B错误200各类质量记录、表格、报告等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实性文件。( )A.正确 B错误201记录一般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A.正确 B错误202
45、质量记录应包括人员培训记录、质量审核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记录。( )A.正确 B错误203技术记录括合同或协议、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评价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等。( )A.正确 B错误204质量体系运行的主要依据是质量体系文件。( )A.正确 B错误205质量体系的运行一般要经过宣贯、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正式运行等阶段。( )A.正确 B错误206质量体系文件是一切活动的规范,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评价机构的任何部门、任何人,都必须遵循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工作,完成的活动、取得的成果,都必须有完整的记录。( )A.正确 B错误207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或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46、。( )A.正确 B错误208适时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持续改进。( )A.正确 B错误209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优先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工艺和物料。( )A.正确 B错误210改良生产工艺与作业方法,减少有害物的泄漏和扩散。( )A.正确 B错误211尽量采用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装置。( )A.正确 B错误212采用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和连锁保护、安全排放等装置,实现自动控制、遥控或隔离操作,尽可能避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产生有害因素的设备和物料。( )A.正确 B错误213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扩散,使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A.正确 B错误214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A.正确 B错误215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使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满足标准要求。( )A.正确 B错误216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分类,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 )A.正确 B错误217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所产生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所形成的一种通风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扶梯通行管理办法
- 慈善预算管理办法
- 抉贫基地管理办法
- 新疆窃电管理办法
- 村居劳务管理办法
- 投资合规管理办法
- 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 开支计划管理办法
- 揽货管理办法规定
- 2024年陕西省丹凤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高清版)DB13∕T 444-2000 鼠药及中毒样品中氟乙酰胺、毒鼠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第四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模拟题库及答案
- DBJ-T 13-91-2025 福建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指南
- 推进民航自主运行关键技术及其实施方案研究
- 成功项目执行经验分享会策划方案
- 伐木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田健身管理制度
- 公积金变更协议书
- 聚会饮酒免责协议书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深度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