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动静脉采血_第1页
小儿动静脉采血_第2页
小儿动静脉采血_第3页
小儿动静脉采血_第4页
小儿动静脉采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动静脉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儿童股静脉斜穿刺采血的优点,1。穿刺成功率高,采血量大,同等采血量条件下所需时间短,弥补了头皮静脉采血法、肢体浅静脉采血法和颈外静脉采血法的不足。2.它是安全的,不容易刺穿血管和造成血肿。特别是对于呼吸困难和严重哮喘的儿童,股静脉粗大且充满血管。只要能到达股动脉,就能找到股静脉。抽血时不易发生溶血和凝血。股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困难但又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尤其是儿童股静脉采血。采血失败不仅增加了儿童的痛苦,也损害了护患关系。以下是对儿童股静脉解剖特点、采血前准备、穿刺点位置、进针角度、持针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系统研究:股静脉位于股三角。股骨三角位于大腿的前上方。它的

2、上边界是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侧,耻骨结节位于内侧)。其内侧边界是长收肌的外侧边缘,其外侧边界是缝匠肌的内侧边缘,其上缘从外向内是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大腿向外旋转用一条从腹股沟中点到股骨内侧髁上部的线连接,该线的上部2/3是股动脉的体表投影。股静脉伴随着股动脉,就在它里面。新生儿将其下肢置于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外展和外展位置。在腹股沟,有一个食指腹部大小的凹洞。这是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注意左下肢和右下肢的股静脉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左股静脉较浅,右股静脉较深。1、准备采血项目,常规采血项目5-10毫升注射器消毒棉签、碘酒、消毒棉球,2个标本瓶血培养瓶,血培养瓶需预先消毒瓶塞并按

3、无菌棉球,旁边有无菌针头;抗凝剂瓶需要提前打开。由于儿童年龄小,血管细,采血量与成人相近,采血时间相对较长,标本易凝固。因此,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应该在采血前进行。采血时儿童的正确姿势是穿刺成功的基础。一般来说,孩子应该采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向外旋转,与身体纵轴成45角伸展,臀部下面有一个小枕头来压平腹股沟,小腿与大腿成90角弯曲,另一条腿伸直。助手准备,条件为助手,按下子。助手站在孩子的头侧,用双肘和前臂约束孩子的躯干和四肢,用两只手分别固定孩子的腿。采血护士的准备主要是心理准备。儿童家长的采血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护士不能再次成功采集血液,很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采血护士必须树立信心,全心

4、全意地准备,把每次采血当作父母给的最后机会。穿刺点位置,穿刺点位置是股静脉穿刺的难点,也是关键。准确的定位直接决定了采血的成功与否。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可以概括为:1触摸法。根据股动脉和股静脉的平行走行,在腹股沟区的内侧和内侧1/3处接触股动脉脉搏后,穿刺点在距股动脉内侧0.5厘米处,或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1/3交点以下1.0-1.5厘米处,距股动脉脉搏内侧0.3-0.5厘米处。脂肪的穿刺点3、目测法,儿童仰卧,大腿外展,小腿屈曲,肉眼可见大腿内侧有一三角形,该三角形由缝匠肌和长收肌组成,在三角形的下角顶点向内2/3是针。或者新生儿的下肢处于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外展和外展的位置,并且

5、在腹股沟处(即股静脉的穿刺点)可以看到食指腹部大小的凹陷。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主要集中在躯干和内脏,但四肢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脉搏不明显,特别是对于循环衰竭的新生儿,视觉检查法适用于新生儿。4、连接方法,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画一条线,股动脉走向与该线的中点相交,而股静脉则在其内侧。或膝关节中点与脐的连接处与腹股沟的交点可作为股静脉穿刺的定位标记,两下肢之间有差异。左下肢位于膝关节中点至脐线处,以腹股沟为穿刺点的交点向内0.2-0.3厘米,右下肢位于膝关节中点至脐线处,以腹股沟为穿刺点的交点中间。针头插入角度,右手握着注射器针头沿股静脉表面投影方向,由浅至深,针头插入手法

6、为20-30,肥胖儿童将角度增加到30-40,见背部抽血所需的血容量。斜角进针法,针沿股静脉由浅入深,针进入皮下和血管内长度较大,移动范围大,易固定,抽吸时不易滑出。持针法,1右手固定针,左手退出法。操作者用右手握住针筒,垂直或倾斜地刺入针杆的1/2处,用右手固定住针头,用左手拔出注射器的针栓,抽出并泵送,直到血液回流且所需的血液量被完全泵送后针头被固定。该方法适用于垂直和倾斜进针。2、左手固定针,右手抽水法。操作者用右手握住针筒,针头朝下。他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从上到下握在针筒的顶部。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在针塞顶部的内侧和外侧(拇指向上,食指共同控制针塞的向上运动)。针头垂直插入。当针的斜

7、面进入皮肤时,可以慢慢地插入针,同时用拇指和食指向上移动针塞。当血液回流时,针头插入停止,用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继续向上移动针塞,直到采血完成。此方法适用于垂直进针,尤其适用于重新进针,持针方法,注意事项,1。正确了解股静脉的解剖位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各种方法定位穿刺点。根据儿童皮下脂肪的厚度,确定进针深度。对于皮下脂肪较薄的患者,针的插入量为1/2或2/3,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针的插入量为3/4。3掌握新生儿首选股静脉采血的指征,对于2岁以上的儿童,尽量在股静脉的其他部位采血。正确的体位和有效的肢体按压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各种穿刺点的定位都是基于正确的身体位置。如果体位不正确

8、,各种穿刺点定位都没有意义。当从股静脉采集血液时,儿童经常不互相配合。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肢体按压,即使采血技术很高,也很难成功。注意事项,穿刺时注意5点:穿刺时绝对避开股神经,否则容易引起下肢运动障碍;如果穿刺失败并在重新插入后再次失败同时,应首先将几个项目的血液样本注射到血液培养瓶中,然后是抗凝血管,最后是干燥管。动作应该快速准确。采集全血标本时应注意抗凝。血液注入容器后,立即轻轻旋转并摇动试管8-10次,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但不要用力摇动,以免血细胞破坏造成溶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和检查是临床治疗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高热、腹泻引起的酸碱

9、失衡等疾病的重要检查项目。是明确诊断、供氧、纠正酸碱失衡、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依据。桡动脉、股动脉和颞浅动脉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然而,由于桡动脉易显露、位置浅、定位简单、采血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的采血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动脉采血。1.动脉内血样提取技术被定义为动脉采血。2、目的是做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是否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指导氧疗、调整机械通气的各项参数、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6月19日,血气穿刺技巧,(1)血气标本采集部位,(2)血气标本采集装置,(3)穿刺,(4)压迫,(5)并发症,(6)血气标本处理,2020年6月19日,桡动脉:动

10、脉的表浅位置,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很容易触摸到其搏动并能正确定位。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交通支(桡动脉掌浅支和尺动脉掌浅弓,尺动脉掌深支和桡动脉形成掌深弓)。动脉靠近桡骨,易于压迫和止血。动脉的内侧是桡腕屈肌,外侧是肱桡肌,附近没有神经。它非常安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动脉。2020年6月19日,足背动脉:该动脉具有与桡动脉相似的特点,易于浅触定位,与足底外侧动脉之间有足底动脉弓,易于止血,也可选择。2020年6月19日,颞动脉:该动脉非常浅,尤其是早产儿和新生儿。它的树枝清晰可见。它为头部和面部的软组织提供血液,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周围没有重要器官,头骨在下方。压迫和止血很容易。耳屏前方的颧弓根容易触及

11、,向上延伸为顶支,向前发出颞支。新生儿通常选择其分支穿刺,安全且成功率高。2020年6月19日,股动脉:该动脉粗大,易暴露于股三角区,在急诊采血时易于操作。然而,这里动脉的外侧是粗股神经,内侧是股静脉,这容易损伤股神经,并且容易误采集静脉血。由于其位置较深,压迫止血不易形成血肿,压迫时间过长易形成血栓,难以建立侧支循环,新生儿髋关节软组织较弱,垂直进针有穿入关节囊的危险,故不宜过多使用。凝血障碍是绝对禁止的。血液采集设备,包括连接到肝素化干燥注射器或毛细管玻璃管的小针头或一次性头皮针。一种专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而设计的自动血液取样器。对于血气肝素盐水的制备,肝素是唯一可用的抗凝剂。要求每毫升生理

12、盐水中含有1000单位的肝素,每次只能用0.05-0.1毫升的肝素盐水覆盖注射器的内表面。过量的肝素盐水会影响检查结果。制备方法:10.5毫升生理盐水和2毫升肝素钠(12500单位)-从现在开始进行。穿刺和进针部位:上肢将操作者左手的食指放在新生儿的右手腕下,这样手指可以伸展和约束大约45。拇指按压新生儿手掌,收紧皮肤,用碘消毒局部皮肤,选择穿刺点中心,迅速消毒成直径4-5厘米的环形,消毒后右手持针,进针角度应为15左右。在保持针的所有倾斜表面进入皮肤后,针在30处快速插入。动脉血流出时,左手拇指将针柄抬高15-30度,右手吮吸,左手固定手腕,抽出足够的血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头5分钟

13、。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的夹角分别为桡动脉和足背动脉45,股动脉45-60或90(新生儿慎用90),颞动脉15-30。对于穿刺来说,成功的标志是血液可以顺畅地流出,甚至可以感觉到头皮针随着动脉脉搏跳动。如果在穿刺针的尾部只看到少量的血液,大多是穿刺太深,针尖已经穿过动脉,应该以均匀的速度稍微抽出,即血液将流出。因为儿童的血管相对较细,所以很容易过快和过慢地从血管中抽出。有时针内的血液会凝结和堵塞,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如果穿刺针看不到任何血液,也没有刺穿血管,那么在儿科有少数情况下,血管已经被刺穿,穿刺针应该以一致的速度退出。如果始终没有发现血液,则说明血液没有被穿刺,穿刺前应小心放置。压迫时,应用

14、无菌纱布或棉球在拔针后压迫局部止血,压迫点应在穿刺针靠近针尖的一端,以免皮下血肿。不同部位动脉压迫的强度和时间不同。成人股动脉10分钟,桡动脉、足背动脉5分钟,儿童一般3-5分钟。如果压迫止血后继续出血,应使用压力绷带完全止血。并发症,出血,大量血肿,动脉痉挛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可能发生神经损伤和周围组织的可能性。出血和巨大血肿的治疗:亲自按压止血后的再观察。口服“穿刺部位已经停止出血,30分钟内没有压迫肢体”。当父母需要帮助时,如何以及何时指导他们施压。动脉痉挛治疗法感染治疗法,注意!(1)高凝状态。(2)出血倾向或在抗凝治疗期间。(3)如果选定的动脉是肢体或部分的唯一血液供应源,则应小心使用,并且不能重复穿刺采血。血气样本的处理。用于血气分析的血样必须在厌氧条件下获得,并立即与空气隔离。由于空气中氧的分压接近20千帕,二氧化碳的分压接近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