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胀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肺胀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肺胀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肺胀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肺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肺胀是指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反复发作,无法治愈,以及肺、脾、肾三虚,导致肺管不利,肺气郁结,气道不畅,胸闷不能减轻。临床表现包括喘息和气短、咳嗽、咳痰、胸闷、胸闷、唇和指甲发绀、心悸和水肿。严重病例可能有严重症状,如昏迷、呼吸困难等。咳嗽、痰、喘、胀、闷、心悸、肿胀、暗沉、肺脾肾两虚所致的慢性肺病、肺气郁结、胸满不能减轻咳嗽、痰、喘、胀、闷、心悸、肿胀、暗昏迷、喘息等。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严重陈旧性肺结核、肺气肿和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2、范围,1、病因,1。慢性肺病,如内伤、慢性咳嗽、慢性哮喘、慢性哮喘等。是慢性呼吸系

2、统疾病,久治不愈,痰瘀互结,肺气郁结,气机失调,肺虚所致的慢性肺部疾病,成为发病的基础。痰瘀互结:以上病因导致肺气郁结,气滞痰长,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痰瘀互结于肺,甚至引起心脏疾病,导致肺气滞肺胀。3.感受外感肺虚、外感虚弱等慢性疾病。这六种外邪容易发作,诱发疾病发作,加重病情。其基本病机为慢性咳嗽、慢性哮喘、慢性喘息、外感复杂、身体和肺功能丧失、呼吸功能紊乱、胸肺气滞、痰瘀阻滞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胀缩无力、不能萎陷而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然后在脾,肾,然后在心脏。外界病原体侵入肺部,肺虚是一种长期的疾病,肺的膨胀不能减少。首先,在肺中,子窃母之气,脾失健运,肺脾两虚,肺脾两虚,肺胀,金不生水

3、,肺不治气,肾不收气,肺肾两虚,心脉不能通肺,肺虚主节失职,肺心不和,病理因素主要是痰浊、水潴留和瘀血,它们可相互影响,引起共病。肺气郁结,脾功能不全,津液不正常,肺虚不化水,脾虚不化水,肾虚不蒸,痰多,早期,长期,饮从阴,水,痰阻肺,从肺和心,心阳虚衰,血瘀,4。病理性质:该病属虚实夹杂证。这种不足就是肺、脾、肾的不足。有许多病理因素。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是外邪、痰浊、积水、气滞、血瘀,相互影响,同病同病。本质和本质经常相互影响。在病理变化的不同阶段,病理产物的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痰浊是初期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痰瘀,而痰浊、水、瘀在后期相互影响。病机转化1)病理变化与脾、脾运化不健康有

4、关,可见厌食、腹胀和饱胀;脾脏不调节血液,可见呕血和便血。2)病入肾,肾主水,肾阳衰,气不溶水,水邪溢出,导致水肿,心肺上搏,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心悸。3)肺与心脉相连。肺气帮助心脏运行血管。如果肺虚用于治疗节点失职,bx光检查。2.心电图检查。3.血气分析和检查。4.验血。2.相关考试。肺胀和哮喘是一样的:咳嗽、痰和哮喘。不同:喘息性疾病: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反复发作。它的临床特征是喉咙里有声音,晚上更常见。哮喘是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症状,以呼吸困难为特征。咳嗽、鉴别诊断、治疗后,胸部胀满和不适的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除。肺胀: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疾病,其特征为肺胀发作、咳痰过多、呼吸困难、心悸、

5、肿胀、面色晦暗。虽然咳嗽和哮喘通过治疗得到缓解,但其气短不会持续,胸部胀满和不适的症状通常会持续。肺胀源于多种慢性肺部疾病的持续发展,而咳嗽和呼吸困难只是一种症状。辨证要点1。掌握主要症状:胸闷、咳嗽痰多、喘息、气短2。区分标本的主要和次要的不足和过多。总的来说,当你感到邪恶时,你倾向于感到邪恶和过度,而在正常时期,你倾向于感到不足。病位分析:咳喘、胸闷胀满、气短怕风-入肺、咳喘、胸闷胀满、痰多、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入脾、咳喘、气短气短、气短气促-入肾、烦躁气短、口唇紫绀-入心。4.过量时,要区分外邪过量、痰浊、水和瘀血。5.虚者应分清气(阳)虚和阴虚的性质,以及肺、心、肾、脾的原发性和继发性

6、病变。治疗的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根。在发病期-治疗其症状(外感、痰浊、积水、瘀血)和缓解期-治疗其根本原因(补肺、健脾、心、肾气、阴阳)与致病因素的不足和过多-症状和根本原因,1。外寒内蕴症状:痰,舌脉白而细,舌体大而肥,舌质多泡,舌质黑,口干,不饮白滑苔,头痛脉浮紧,酸,恶寒,无汗。治疗:温肺散寒。化痰降逆方:如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甘草、五味子、白芍等。)饮郁热、烦躁不安、脉浮,小青龙汤加生石膏汤也能清化郁热;(3)证型分类及治疗;(2)痰浊阻肺证主要证型:胸闷气短、气喘、疼痛乏力、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泡沫、恶风、多汗腹胀、神疲乏力、舌质暗、苔薄腻或泥滑、脉细滑。

7、辨证机理概述:肺虚脾虚、内生痰浊、肺升降、肺失清降。治疗:化痰降气,健脾益肺。代表性方剂:魏萍陈二或苏子姜奇汤加减三资养亲汤。如果痰多,胸满,加葶苈子、莱菔子,清肺化痰,平喘。若肺脾气虚弱,易出汗,气短,力弱,痰量不大,可加党参、黄芪、防风、健脾、益气、补肺、抗表。对于痰浊血瘀、嘴唇紫暗、舌苔浊腻者,或用地坛汤配丹参、地龙、桃仁、红花、赤芍、水蛭等。或用葶苈子谢飞汤联合桂枝茯苓丸,2.痰热壅肺的主要证型:咳嗽倒置、喘息、气促、胸闷、烦躁、目肿、痰黄或白、咳嗽粘滞、难咳,或伴有体热、微恶寒、低热对于痰多热、体热、烦躁不安、谵妄、昏迷、苔黄舌赤的患者,加葶苈子、天竺黄;如果肝风移动,出现抽搐,可加

8、入钩藤和全蝎,并加服羚羊角粉。如果瘀血明显,唇甲发绀,加入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脉;如皮肤、粘膜出血、咯血,血变清,应与清热凉血止血药配伍,如水牛角、生地、牡丹皮、紫珠叶等。阳虚水泛的主要证型为心悸、气喘、咳嗽、咯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至全身肿胀、腹胀满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尿少、恶寒、面紫唇紫、苔白腻、舌肥暗、脉沉细。心肾阳虚,停水。治疗方法:温肾健脾,戒酒。代表:真武汤、五苓散加减。肺肾气虚证的主要证候有:呼吸浅短,难以继续,声低气弱,张口提肩,静息息,咳嗽,痰白如沫,咳嗽伴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寒热汗出,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尿量多,舌质淡或紫暗,脉沉细,虚弱或生。辨证机理概述:肺肾

9、两虚,气虚损。治疗:益肺益肾,降气平喘。代表性方剂:平喘固本汤加补肺汤加神可散加减。平川固本汤、党参15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6克、核桃仁12克、磁石18克、沉香15克、樟脑15克、紫苏15克、款冬花12克、法半夏12克、化橘红6克。预防该疾病形成的关键是预防和调整护理,防止因内伤导致的频繁感冒和咳嗽持续发展为慢性咳嗽和哮喘。同时,应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生病后,应该多注意保暖。在秋天和冬天,尤其是当气候变化的时候,有必要避免感受外界的邪恶。一旦疾病发生,立即治疗以免恶化。平时常服用扶正固本方,以扶正培本,提高抗病能力。禁止吸烟、饮酒和食用辛辣、生的、咸的和甜的产品。水肿患者应服用低盐或无盐。

10、掌握证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年老和久病阻止了邪恶的感觉。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应该注意保暖。在秋天和冬天,尤其是当气候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感受外界的邪恶。2.重视原发病的治疗。3.一旦疾病发生,立即治疗以避免恶化。4.通常服用扶正固本的处方,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并避免吸烟,饮酒和吃辣,生,咸,甜的产品。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嘴唇发绀、身体肿胀、昏迷、抽搐、哮喘等严重症状可长时间出现。2.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疾病导致的肺功能不全,由于反复的致病因素,肺功能不全会逐渐加重。3.该病位于肺,然后影响脾、肾、晚期和心脏。4.病理性质多从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在疾

11、病过程中,可形成痰、饮、瘀等病理产物。5.治疗应注重扶正祛邪的不同疗法。肺胀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常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2.试描述肺胀常见证的症状、治疗方法和处方。3.预防肺胀应注意什么综上所述,本方治疗肺胀“虚满哮喘咳嗽”的组方完全符合治疗原则。病历一份,钱XX,男,76岁。吸烟已有近50年的历史,30年前还有左上肺结核的历史。经过常规抗结核治疗后,病变钙化在20年前开始频繁咳嗽和咳痰,甚至呼吸困难也难以持续,每年发作3-4次,每次持续2-3个月。在过去的4年中,患者患有哮喘、喘息、两侧胸部上部肿胀、咳嗽痰多、白色泡沫痰和呼吸困难。一周前,患者出现严重的喘息、胸闷、嘴唇发

12、青、心悸、面部浮肿、下肢浮肿、上腹胀满、食欲不振、尿少、畏寒。舌质黑而肥,苔白而滑,脉深而细。第一步:什么是诊断?1.根据患者20年前的频繁咳嗽和咳痰,甚至呼吸急促,很难继续,每年发作3-4次,每次持续2-3个月。这表明继发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病。2.移动时,出现哮喘、喘息、两侧胸部上部肿胀、咳嗽痰多、白沫痰、呼吸困难。(肺胀有三种主要疾病)因此,可以诊断为肺胀。第二步:辨证,钱XX,男,76岁。近50年的吸烟史,30年前曾有过左上方肺结核和钙化的病史,经过常规抗结核治疗。从20年前开始,我经常反复咳嗽和咳痰,即使是气短和难以继续,每年3-4次,每次持续2-3个月。在过去的4年中,患者患有哮喘、喘

13、息、两侧胸部上部肿胀、咳嗽痰多、白色泡沫痰和呼吸困难。一周前,患者因不小心感冒而出现严重的喘息、胸闷、嘴唇发青、心悸、面部浮肿、下肢浮肿、上腹胀满、食欲不振、尿少、畏寒。舌质黑而肥,苔白而滑,脉深而细。辨证分型,肺胀,阳虚水泛1,运动伴有哮喘,喘息,胸胁胀满,咳嗽伴有痰多,白沫痰多,咳嗽伴有呼吸困难。(肺胀有三个主要症状)2。胸口闷得像个塞子,嘴唇发青发紫,心悸,浮脸,下肢浮肿,怕冷。(阳虚水泛),第三步:治疗原则、病机:阳虚、命门火衰,导致心气、心阳衰竭、水内停、心灵、肺射。治疗原则:温肾健脾,化水利湿。第四步:处方用药,加减真武汤和五苓散。附子1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赤芍12克,桂枝12克,丹参10克,干姜30克,葶苈子4.5克,益母草10克,泽兰15克,泻剂15克(各),病历2,赵XX,女,65岁,退休教师。该患者有超过40年的“支气管哮喘”病史。在过去的10年里,他的呼吸又浅又短,他的声音很低,他的气很弱,当他移动时,他的呼吸很困难。他甚至张开嘴,抬起肩膀。他不能仰面休息,咳嗽,痰呈白色,胸部肿胀,胸闷心慌,身体空虚,汗流浃背,小便清长,舌淡,脉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