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的基础知识_第1页
养牛的基础知识_第2页
养牛的基础知识_第3页
养牛的基础知识_第4页
养牛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1、工作是人,工作是天2,在牛场搞好动物防疫的重要性3,牛的重要营养要素4,母牛的饲养管理常识,1、工作是人,工作是天,我们在这里大致有三部分是上司:目的是三十一给家乡带来幸福第二个是管理者。 第一,发挥某一方面的特长,第二,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三是一线员工:有工作,有报酬。 皮没有保存,杨毛有附着吗? 做什么都需要责任感、工作心和成就感。 公司和牛场不存在,却在做什么?公司牛场不赚钱,却能得到什么?影响养牛利益的因素有: 2、牛场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防疫如防火,不如一千天无瘟,一天不可防止。 妥善管理牛场利益,成功防疫。 我们牛场没有出现过重大疫病,因为有好的环境,有

2、尽责的饲养管理者,有好的牛。 今天没有问题不能保证永远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努力工作,如果人出问题时没有问题,就可以把问题放慢,减少损失。 牛场防疫的新观念,治疗兽医(临床兽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因病养医”。 防病兽医(兽医预防) 21世纪以前以“预防为主”,做了预防注射。 生产兽医(保健兽医) 21世纪后,兽医不仅要治疗疾病和打预防针,而且要介入生产管理,从整体、系统上解决问题,不能就疾病进行讨论,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和净化疫病福祉兽医(护理兽医) 21世纪现在,兽医不仅要求生产管理,还要求给动物福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天的兽医技术人员是牛的护士,牛的营养师,应该是牛的安全监护者寻求健

3、康养殖、福利养殖的道路。 为牛创造舒适自由的生活空间,让其健康、幸福、顺利地成长。 因此,兽医必须实现临床兽医向兽医预防、兽医生产和福利兽医观念的转变。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魏文王向名医扁鹊(春秋战国)问道,“长哥最好,中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说:“那你为什么最有名? ”扁鹊说道:“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前治病。 普通人不知道他能消除原因,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来的中哥哥治病是在病初治病的时候。 普通人认为他只能治好轻病,所以他的名声只有本乡。 我在病很严重的时候治疗着病。 一般人都看着我用针管穿过经脉流血、给皮肤涂药等大手术,所以我觉得我的医术很好,在全国都很有名。” 两千多

4、年前,向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我加了庸医治不治之症。 控制疫病的三个重要环节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指能使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的家畜、病原携带者、感染的动物。 病畜:多数传染病在发病期,特别是急性过程和病程发展阶段的病畜,能排出大量毒性强的病原体,因此传染性强,是主要的传染源。 比如急性牛炭疽病死亡前排出的带血粪尿中含有大量炭疽菌,是危害性较大的感染源。 但是,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家畜,如慢性马传染性贫血、牛结核等,病原体排出量虽然少,但很难被发现,无法及时确诊和隔离,也是危险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这是

5、指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携带病原体排出的动物和人。如果拥有的病原体的种类清楚的话,就可以相应地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 病原携带者由于临床症状匮乏,只能在病原学检测中发现,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可能成为重要的感染源。 病原携带者一般可分为: (1)潜伏期间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狂犬病、口蹄疫等潜伏期间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2)病后病原携带者:指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也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猪哮喘病等痊愈后的恢复期能排出病原体、口蹄疫恢复了的牛,带毒的时间有时会达到数个月、数年。 携带时间在病后3个月以下者,暂时持有毒品者,病后9个月以上者,被称为慢性持有毒品者。 (3)健康病原体携带者:指过去没有得

6、过任何传染病,但能排出该病原体的动物或人。 这被认为是隐性感染的结果,这个携带者只能用实验方法来证明。 健康携带者由于带菌时间短,排菌数少,作为感染源的意义少。 但是,一些病原菌,如杆菌、猪丹毒素菌的健康感染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生物体某些因素,抵抗力下降,就能引起病的爆炸,成为引起感染扩大的传染源。 由于病原携带者经常间歇地排出病原体,所以不适合只将病原学检查一次阴性,判断携带状态停止。 消灭病原携带者,防止病原携带者的引进是防治动物传染病的重要任务之一。 感染的人:某些人畜共同感染症,如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乙型脑炎等,是通过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感染动物或被吸血昆虫叮咬而感染的。 传染源不

7、断地向外排菌,但其排菌途径因病而异,有的只有一个途径,有的只有几个。 其排放途径与病原体滞留在动物体内并繁殖的部位有关。 了解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排放途径,对控制防疫、检疫、消毒及疫情蔓延有重要意义。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侵入其他敏感动物的途径。 传播边缘直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接触传播:不涉及任何传播介质,通过与感染源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传播,例如交配和斑疹等来传播。 马媾瘟是通过交配传染的,狂犬病是通过咬伤传染的。 (2)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后,感受性动物通过感染介质感染的方式。 传染媒体可以是无生命物体,例如饲料、水、土壤、空气、饲养槽

8、、防疫工具、其他污染物体,例如节肢动物。 间接接触一般通过空气传播:主要以呼吸器为侵入路径的传染病。 生病的家畜发出咳嗽、打喷嚏、叫声时,病原体会被飞沫散布到空气中而引起感染,被称为飞沫感染,被称为猪哮喘病、流感等的另一种病原体与分泌物或排泄物一起落到地面,干燥后尘土飞扬,结核、羊痘等感染。 污染物体、饲料、饮水的传播:主要以消化道为入侵途径的传染病。 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后,饲料、牧草、饮用水被污染,被家畜采食而感染。 另外,水中含有病原体(钩端螺旋体等),也有通过皮肤粘膜侵入健康的家畜的体内引起感染的情况。 通过土壤传播:土壤通常被感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尸体处理不良等原因污染,成为传染病传

9、播的介质。 主要是外界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强。 在土壤中能中长期生存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炭疽、破伤风等。 活媒动物的传播:重要的是蚊子、虻、苍蝇、螨虫、螨虫等节肢动物,传播主要是机械的。 马传染性脑脊髓炎和马传染性贫血会被蚊子和虻传染。非敏感动物是传染病传播中也常见的重要传播媒介,如肉食兽传播炭疽,鼠类传播沙门菌病、布氏杆菌病、假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鸭子传播鸭子传播病等。 人畜共通感染症(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与病畜密切接触的人也有可能成为感染源,饲养员、兽医等如果不进行消毒工作,也能机械地散布病原体,因此必须充分注意。 (3)垂直传播:母体病原体不经任何介质直接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如鸡白

10、血病、鸟腺病毒病、鸡痢疾、鸡霉病等可经卵巢传播。 猪流感病毒、蓝舌病病毒、布氏杆菌等是通过胎盘感染的,牛白血病病毒是通过乳汁感染的。 (4)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动物和动物之间传播。 上述经空气、饲料、饮水、土壤等的传播是水平广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各种传染病有各自的主要传播途径,某些传染病有各种传播途径。 例如,炭疽病可以通过饲料、饮水、空气、土壤及昆虫等各种介质传播消化道、呼吸道和创伤等各种途径,在相同的传染病不同的条件下,狂犬病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由咬伤传播的,但在一些地区有时会由蝙蝠的咬和狂犬病病毒的雾传播。 因此,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病对策时,必须在具体的状况分析的基

11、础上,明确传播因子和传播路径等。 3、家畜群的感受性:家畜群的感受性是指家畜群整体容易对某些传染病病原体感到的程度。 它取决于构成该家畜群的每个动物的感受性状态,并取决于感受性者在该家畜群中所占的比例。 家畜群中感受性高者,家畜群感受性高,相反低。 家畜群中免疫者的存在,家畜群对传染病病原体的入侵和传播的抵抗力称为集体免疫。 家畜群中的免疫比例有多少能抑制传染病的发生? 应根据传染病的传染性、传染病期间、家畜群的密度、接触程度而变化。 某些动物对某些传染病的敏感性应该是一致的,比如猪对猪的传染病敏感,但实际上猪的传染病流行时,并不是所有猪都感染发病。 这一差异在于猪自然感染后和接种疫苗后获得免

12、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机体免疫力一提高,家畜的敏感性就下降。 影响家畜群敏感性的因素:新生幼畜增加,控制家畜群敏感性提高,通常新生幼畜不经过人工免疫,对多种传染病敏感。高龄动物的数量,相对地影响家畜群的感受性。 通常,高龄动物接触和感染很多传染病,定期接种疫苗,所以有免疫力。 高龄动物的减少,也就是免疫动物的减少,家畜群的感受性相对增加。 容易感染的动物的移入,在地区流行的传染病中,例如b型脑炎疫区、当地的动物,通过疾病和隐性感染获得对b型脑炎的免疫力,如果从不流行的地区导入动物,则其免疫力就不足,该地区家畜群的感受性提高。 免疫家畜群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在接种疫苗后没有在免疫程序的时机强化免疫和

13、多种传染病后,免疫力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又变成敏感动物,提高了家畜群的敏感性。 病原体变异后或出现新的亚型,如果失去原来的免疫力保护作用,家畜群的敏感性就会增加。提高家畜群的免疫程度对流行过程有重要作用,提高免疫水平,能减少有免疫力的动物再感染发病,减少动物的发病数量,而免疫动物分布在感染源周围,对敏感动物起到屏障和保护作用,降低流行速度和程度,从而对家畜群进行饲养管理和聚集加强传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管饲养管理“残留正气,不邪恶”的预防按科学方法做好防疫注射消,消灭感染源检测严格检疫、感染(毒)动物感染处疾病早期治疗、有害处理,三、牛重要营养因素、牛精饲料分类全价格材料根据牛群生理阶段营养需

14、求和营养标准生产的混合饲料浓缩材料全价格材料中除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和面筋)之外的其他混合饲料预混合料主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的物质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母牛饲养管理常识,LOGO,28,种公牛饲养管理,(1)种公牛饲养,全价格营养,多种配合,适应性强,易消化,配合精、粗、青饲料合适。 生产中可参考以下推荐饲料量:青、粗饲料每100kg体重干草1-1.5kg,精饲料0.4-0.6kg,青贮0.6-0.8kg,胡萝卜0.8-1.0kg,青、粗饲料全天饲料量10-12kg,精饲料5-6kg 夏天饲养青草,每100公斤体重饲养2-3公斤。 播种季节,一头公牛每天补给0.4-

15、0.5kg鸡蛋、2-3kg牛奶或100150g鱼粉,钙补给剂每天补给100150g、食盐70-80g。 LOGO,29,(二)种公牛的管理,1 .栓系: 10-12月龄穿鼻戴鼻环。 2、牵引:坚持双线牵引。 3 .运动:上、下午各运动一次,一次1.5-2小时,行程4公里左右。 4 .刷子擦:每天要定期擦牛,夏天要洗澡。 5 .按摩睾丸:每天按摩一次睾丸,每次5-10分钟。 6 .保护蹄:每年春天和秋天各修一次蹄。LOGO、30、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受胎率的牛犊断奶重都受到繁殖母牛的饲料和饲养条件的影响,LOGO、31、母牛的体重每增加45kg,牛犊断奶重就增加0.5-7kg。 注意:大小牛的价

16、格是否超过母牛多吃饲料的成本。 LOGO、32、母牛小牛生产率主要受小牛出生前30天和出生后70天的营养状况的影响,这100天是母牛和小牛生产系统中最重要的时期。、产后70、产前30、产后70天、产前30天、100天的相关期间、LOGO、33、母牛饲养的重要营养问题,1、能量是第一限制因素。 2 .磷缺乏对繁殖率有不良影响。 3 .补充维生素a可以提高繁殖率。 4、小牛产前后100天的饲料和饲养状况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哺乳期的营养需要比孕期高50%。 5、怀孕母牛的体重最少也在45kg以上,生小牛后,每天增加0.25-0.3kg,母牛生小牛时如果瘦的话,生产后的日子体重应该是0.3-0.9kg

17、。 (生小牛前的6-10kg干草/日,生小牛后的6-13kg干草2kg的精料/日)。 6、注意母牛是否有营养性繁殖疾病:发情季节能在正常周期(21天)与发情交配的母牛很少,第一个配种受胎率低的小牛在2周内成活率低。 表示如何进行母牛的发情鉴定和交配,母牛发情时,喜欢接近公牛。 行动不安,经常被呼叫,不喜欢吃草。外阴部潮红肿胀,内阴部经常流出白色透明的粘液,排尿次数增多。 在放牧和操场上,一般最先发情的母牛爬向其他母牛,出生的发情母牛爬向其他牛,进行交配。 发情强的母牛比体温正常时多上升0.71.0。 但是,有些母牛发情的表现不清楚,所以要注意观察,不要错过播种时间。 母牛发情期间通常为12天。

18、 交尾后如果不受胎,1821天后爱情就会回来。 掌握母牛的播种时间,母牛发情后及时播种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一般来说,母牛排卵发生在发情结束后10小时左右,卵子进入输卵管壶腹部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只有6到12小时,精子进入母牛生殖器后2到15分钟到达输卵管壶腹部,30小时内保持受精能力。 因此,母牛最好在发情末期和排卵的6小时前播种。 根据经验,黄牛在发情开始后12到18小时是最有效的。 生产中主要由于发情性母牛不接受爬行,安静,阴道黏液变得粘稠,牵引性强,用拇指和食指连续78次。 初产的母牛第二期很好。 “老配偶快,少配偶慢,不是老的中间时期多。 如何制作母牛的播种记录,LOGO,37,(一)妊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