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土壤管理技术_第1页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_第2页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_第3页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_第4页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水果团队邬奇一、果园土壤改良,深翻熟化增施有机肥和翻压绿肥培泥(加土)与掺沙,1、作用促进根系向纵深伸展,加强根量及分布的深度。,(一)果园土壤的深翻熟化,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2、时期秋季深翻:一般在果实采收前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对植株损伤小,是果园深翻较好的时期。春季深翻:应在解冻后及早进行。风大干旱缺水和寒冷地区,不宜春翻。,冬季深翻:入冬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要及时盖土以免冻根。夏季深翻:最好在新梢停长或根系前期生长高峰过后,结果多的大树不宜在夏季深翻。果园深翻除北方寒冷、干旱缺水地区外,四季均可进行。深翻改

2、土效果在于深翻技术和施有机肥。,3、深度深度以稍深于果树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度,一般要求达到80100公分。4、方式深翻扩穴:幼树定植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直至株间全部翻遍为止,适合劳力较少的果园。但每次深翻范围小,需3-4次才能完成全园深翻。,隔行深翻:即隔一行翻一行。等高的坡地果园和里高外低梯田果园。全园深翻: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深翻完毕。利于平整土地,有利果园耕作。,在水土流失的山地果园、沙地果园特别适用。是从外地挑土放到果园里、树盘上,起到增加土层厚度,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护根、增加营养等作用。一般一年一次,一次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防烂根。塘泥要晒干打碎再使用。,(二)培土(加土)

3、与掺沙,有机肥料有厩肥、堆肥、禽粪、鱼肥、饼肥、人粪尿、土杂肥、绿肥以及城市中的垃圾等。有机肥分解缓慢,可以持续不断发挥肥效土壤溶液浓度没有忽高忽低的急剧变化可缓和施用化肥后的不良反应(引起土壤板结、元素流失或使磷、钾变为不可给态),提高化肥的肥效。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缓冲土壤的酸碱度,从而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三)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供应厂4家:一是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二是杭州绿宝有机肥有限公司;三是杭州临安锦来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是杭州春农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补助政策是每吨补助300元,二、临安果园主要土类的改良,(一)临安果

4、园土壤现状,临安市水果产业种植区域的土壤种类主要为黄泥砂田、洪积泥砂田、洪积油泥田以及烂滃田等,耕层厚度浅薄,剖面发育较好,耕层质地以壤土、砂壤土为主,还有一部分粘壤土和粉壤土。根据临安市水果生产的布局现状,在了解各采样点自然条件、土壤情况和基地农户施肥、管理情况基础上,采集果园土壤(030cm),共在15个镇街道采测土样112个,经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分析。,临安市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表,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二)山地红黄壤果园的改良措施,1、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修筑梯田或等高撩壕)、增施有机肥料、施用磷肥和石灰,筛拣砾石,增施有机肥料和种植绿肥或生草,有条件的地方营造防护林,进行培淤泥

5、。,(三)沙砾土果园改良措施,(一)幼年果园土壤管理,1、树盘(树冠投影范围)的管理树盘内的土壤可以采用清耕或清耕覆盖法管理。干旱炎热季节用秸秆、杂草覆盖,其余时间清耕,即要常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休闲无杂草。中耕的深度以不伤根系为宜。覆盖的益处:保水;稳定土温;增加有机质;保持土壤疏松,防止土壤流失;抑制杂草。覆盖时注意:要在离主干20厘米至树冠外围30厘米处;先中耕松土,后盖草;厚度1020厘米;雨季不得覆盖。,三、果园土壤管理,2、果园间作除了密植果园外,一般密度果园幼树栽植后,果园空地多,应间作。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抑制杂草,减少蒸发和水土流失;缩小地表温度变幅,改善生态条

6、件,利于果树生长发育。,间作物选择的条件:植株矮小、不具攀缘性、不同果树争光;生育期短,与果树的需水临界期和吸收养分的高潮错开;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病虫害少,与果树无共同病虫,不能是果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适应性强,耐荫,耐踏压,枝叶产量高,覆盖厚;能提供较多该果园土壤或果树缺乏的元素。,常用间作物:豆科绿肥作物:大豆、绿豆、花生、豌豆、苕子等;药用植物:白菊、甘草、党参、红花、芍药等;块根、块茎作物:马铃薯、萝卜等;另外如叶菜、根菜类蔬菜。种植间作物注意:间作物要在树盘之外一定距离(5080cm);应该轮作;间作物的秸秆应还田(粉碎或堆肥)。,(二)成年果园土壤管理,1、清

7、耕法(耕后休闲法)果园内不种任何作物,经常进行耕作,使土壤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其作法是:在果实采收或落叶后秋耕一次,深20厘米左右,春季多次中耕除草,深610厘米。优点:土壤疏松、通气、提高地温,短时间内利于微生物活动,有机态氮增加;减少杂草、病虫;保水、保肥。缺点:长期清耕,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被破坏,山坡地冲刷严重。,2、生草法:树盘内清耕或施用除草剂,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的土壤管理法。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优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土、肥、水流失,特别是坡地果园;缓和地表温度的剧烈变化;节约劳力、省工。缺点:长期生草,易使表层土板结,影响通气;蒸发量大,与果树

8、争夺水分、养分;根系上浮,容易生病虫。为克服缺点,生草法要保证供水,增加施肥量特别是氮肥用量,常刈(y本意是割草)割。宜在缺乏有机质,土层较厚的坡地果园和肥水条件好的平地果园采用。,果园生草,果园生草,果园生草,3、覆盖法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杂草桔杆、沙砾、淤泥或地膜等,不同果园应根据土质情况就地取材。果园以覆草最为普遍,覆草厚度约5-10cm,覆后逐年腐烂减少,要不断补充新草。优点:能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防止返碱,缩小地温昼夜与季节变化幅度;能增加有效态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并能防止磷、钾和镁等被土壤固定而成无效态,对团粒形成有显著效果,因而有利于果树的吸收和生长。缺点:覆草招

9、致虫害和鼠害、使果树根系变浅等。,4、免耕法又叫最少耕作法。主要利用除草剂除杂草,土壤不进行耕作。土层深厚、土质较好的平地果园免耕法比较好。5、清耕覆盖作物法在果树生长前期保持清耕,后期种覆盖作物,待覆盖作物成长后,适时翻入土中作有机肥。我国果园一般采用此法。,四、果园土壤一般管理,耕翻多在秋季或春季进行。秋季耕翻秋耕可松土保墒,有利于雪水下渗;可减少宿根性杂草和果树根蘖,减少养分消耗,还可以消灭地下害虫。耕翻深度为20-30cm。春季耕翻春耕较秋耕为浅,若春季风大少雨的地区以不耕为宜。,(一)土壤耕翻,主要指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将药液喷撒在地面或杂草上除草。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适于免耕

10、法、生草法的树盘管理及清耕法。,(二)中耕除草,(三)化学除草,深度一般为6-10cm,过深伤根,对果树生长不利。,使用除草剂注意事项:1、要掌握除草要除小的原则。一般在杂草13片叶时,喷药效果较好,这时用药浓度低,用药少,效果好。2、喷药要在叶面露水已干,无风的晴天进行为好,刮风不宜喷药,以免果树受害。3、喷药中加用0.1%的洗衣粉有增效作用。4、对有剧毒的除草剂要注意安全。5、喷后在8小时以内淋雨,要重新补喷才有效。,它是覆盖法的一种。作用:1、提高地温;2、保持土壤水分,可节省灌溉水30%;3、改良土壤结构,可防止频繁灌溉造成表土的板结;4、与化学除草剂相比效率高、无毒、适应性广;5、增

11、加土壤中CO2含量;6、促进果树根系生长,葡萄根量可增加150%。,(四)地膜覆盖,五、施肥技术,(一)确定施肥量1、总结经验,参考当地丰产优质果园的施肥量。2、田间肥料试验法3、通过叶面分析或者用土壤肥力检测仪,基肥和追肥时期:要因地因树而异。通常秋施基肥较好。基肥:是较长时期供给果树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种类:堆肥、厩肥、圈肥、粪肥、鱼肥、饼肥以及绿肥、作物秸秆、杂草等。,(二)施肥时期,追肥又叫补肥,当果树需肥急迫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肥料,才能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高温多雨地区或沙质土,肥料易流失,追肥宜少量多次。幼树追肥次数宜少,随树龄增长结果量增多,追肥次数也应增多。成年

12、结果树一般每年追肥约2-4次。,追肥的4个时期:花前追肥(萌芽肥):在春季萌芽期施用,主要是为了满足萌芽开花的需要。肥料种类以氮为主,适量配合磷肥。花后追肥(稳果肥):在谢花后坐果期施用,目的是促进幼果发育,减少生理落果。果实膨大期追肥(壮果肥):促进果实肥大,并为来年结果打基础,克服大小年结果。以氮、磷、钾配合施用。采果肥:在采果前后及时补施速效氮肥及钾肥。及时补充营养,提高花芽分化质量。,环状施肥:在树冠滴水线外围挖3060厘米,深3060厘米的环状沟施肥。猪槽式施肥:在树冠滴水线外围挖24个环沟,挖沟地点隔次轮换。放射沟施肥:在树冠投影下距树干1米呈放射状方向挖68条宽3050厘米,深2

13、040厘米,长达树冠外缘的沟,隔次更换位置。条沟施肥:在果园行间、株间或隔行开沟施肥。全园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布在园内,再深翻入土中。灌溉式施肥:与喷灌、滴灌结合起来进行施肥。,(三)施肥方法1、土壤施肥,环状沟施肥,条沟施肥,条沟施肥,灌溉式施肥,灌溉式施肥,2、根外追肥(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且不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可及时满足果树的需要,并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化学的或生物的固定作用。,介绍形态诊断果树缺乏某种元素时,一般都在形态上表现特有的症状,即所谓的缺素症,如失绿、现斑、畸形等。由于元素不同、生理功能不同、症状出现的部位和形态常有它的特点和规律。,诊断施肥,柑橘缺

14、K叶尖黄化,李树缺K叶尖叶缘黄化,严重时叶缘焦枯,桃树缺K叶尖叶缘黄化焦枯,叶片皱缩、卷曲,猕猴桃缺钾,多表现在老叶上。缺钾严重时,叶片生长不正常,呈浅黄绿色,老叶叶缘失绿,向上反卷。细脉间叶肉组织往往隆起,叶缘破碎,易落叶,常造成减产。,桃树缺钾新梢细长,节间长,叶尖、叶缘退绿和坏死。叶缘往上卷,向后弯曲。果型小、品质差。初期表现,枝条中部叶片皱缩,继续缺钾时,叶片皱缩更明显,扩展也快。,猕猴桃缺氮,叶片颜色从浓绿变为淡绿,甚至完全转为黄色,但叶脉仍保持绿色。老叶顶尖部首先表现橙褐色焦枯状,并沿叶脉向叶基扩展,坏死部分微向上卷曲,果实不正常发育,降低其商品性。应在定植时,充分施用有机肥;在生

15、育季节要适时适量追施氮肥,以满足其需要。,桃树缺氮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缺素症,多发生在春、夏季,发生区域遍及全国。梢随即停止生长。若继续缺氮,新梢上的叶片由下而上全部变黄,枝条细弱,短而硬,皮部呈棕红色或紫红色。氮素可以从老熟组织转移到迅速生长的幼嫩组织中,缺氮症多在较老的枝条上表现得比较显著,幼嫩枝条表现较晚且轻。当枝条生长受到抑制或枝条顶端幼叶变黄时,老叶缺氮症已很严重。此时在枝条顶端的黄绿色叶片和基部变成红黄色的叶片上,都发生红棕色斑点或坏死斑。枝条停止生长,花芽显著减少,抗寒力降低,果小味淡而色暗。桃的果肉风味淡,含纤维多。果面不够丰满,果肉向果心紧靠。,多表现在当年发出的刚成熟的新叶上

16、。首先是基部叶脉颜色变得暗淡,甚至坏死,并逐渐扩展形成坏死组织块,叶片质脆,干枯脱落,枝梢死亡。钙过度缺乏时,根端死亡。当叶片含钙量低于02时,会表现出症状。猕猴桃需钙量较大。补钙有利于果实贮藏,但应注意在秋施基肥时适时施入。,猕猴桃缺钙,幼叶边缘呈杯状向上卷,展开的叶有整齐的脉和脉间失绿,老叶边缘坏死并破碎,严重时顶梢枯死。果实出现苦痘病、红玉斑点病、水心病、皮孔斑点病、裂果、内部腐烂和木栓斑点病等果面产生褐色圆斑,大小不等,稍凹陷,有时周围有紫色晕圈。病皮下浅层果肉变褐,坏死,呈海绵状,有苦味。,在瘠薄粘重或碱性重的园地较为常见,多表现在嫩梢、嫩叶上。叶片变薄,脉间失绿,变成淡绿色至黄白色

17、,早期叶脉绿色。严重时,大多数叶片均变为橘黄色以至黄白色易脱落,结果少。,猕猴桃缺铁,桃树缺铁症又叫黄叶病,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片开始,初期叶肉先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叶呈绿色网纹状,随病势发展,黄化程度逐渐加重,甚至全叶呈黄白色,叶缘枯焦,呈枯稍现象。病树所结果时的颜色仍然很好。,猕猴桃缺锰,六、果园绿肥,凡是用做肥料的植物绿色体均称为绿肥,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源。(一)绿肥的作用1、增加土壤可给态养分。2、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3、使果树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增加。,白三叶草,三叶草,紫云英,紫穗槐,绿豆,田菁,苜蓿,光叶紫花苕子,毛叶苕子,果园绿肥的用法:1、翻压(成龄果园)将种

18、植的绿肥在初花期至花荚期直接翻入土中,使其腐烂作肥。2、刈(y)割沟埋在树冠外围挖沟,将刈割的绿肥与土分层埋入沟中,覆土后灌1次水。(幼龄或行距较大的果园)3、覆盖树盘利用刈割的鲜料覆盖树盘或放在树行间作肥料。4、沤制将刈割的鲜料集中于坑中堆沤,然后施入果园。,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模式(1)小麦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模式:(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模式:,注意事项:1、在绿肥生长期要施适量的氮、磷、钾肥,以缓解绿肥作物与果树争肥的矛盾。2、压青后适当灌水,以加速绿肥腐烂分解。3、尽量选用矮生或半匍匐生长的绿肥作物,高秆绿肥作物要及时刈割。4、播种多年生绿肥作物,45年需翻耕重新播种。,七酸

19、性土壤改良,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水田与旱地土壤校治目标pH值为6.5-7.0;果园土壤校治目标pH值为5.5-6.5;茶园土壤校治目标pH值为4.5-5.5。酸性土壤的改良原理主要是中和反应。,酸性土壤改良推荐采用碱性物料(石灰物质)中和技术。但水田与旱地土壤现状pH值大于6.0,或土壤现状pH值距校治目标pH值在0.5个单位范围内的,不建议采用碱性物质(石灰物质)中和技术,宜采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控制酸性与生理酸性肥料施用,选择配施碱性肥料等措施逐年校治。酸性土壤改良剂通常为碱性物料(石灰物质),包括钙的或钙和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硅酸盐;也可以是其它物质。主要有以下几方

20、面材料:,酸性土壤改良,氢氧化钠及碳酸钠不宜作为改良剂。一是因为碱性太强,酸度难以控制;二是因为钠对土壤结构有破坏作用。通常情况下选用含钙碱性材料。钙是结构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的效果与改良剂的性质和土壤本身的性质有关。目前,改良剂的选择已经从传统的碱性矿物质如石灰、石膏、磷矿粉等转变为选择廉价、易得的碱性工业副产品和有机物料等。,酸化土壤修复的改良剂选择,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者石灰石粉是改良酸性土壤的传统和有效的方法。使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的活性酸和潜性酸,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消除铝毒,迅速有效的降低酸性土壤的酸度,还能增加土壤中交换性钙的含量。但有研究表明,施用石灰后土壤存在复酸化现象,即石灰

21、的碱性消耗后土壤可再次发生酸化,而且酸化程度比施用石灰前有所加剧。其原因是施用石灰增加了HCO3-活度,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和增加了植物秸秆和籽粒移走的钙。另外,由于石灰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不高,长期、过量施用石灰会造成表层土壤的板结,并且会引起营养元素的失衡,有可能抑制作物的生长。,石灰改良剂,除了利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传统方法外,人们还发现利用某些矿物和工业废弃物也能改良土壤酸度,如白云石、磷石膏、粉煤灰、磷矿粉和碱渣等矿物和制浆废液污泥等工业废弃物(需要分析有效成分)。但以上改良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白云石成本较高;大多数工业废弃物含有一定量的有毒金属元素,但长期施用存在着污染环境的风险。,

22、矿物和工业废弃物,近年来,人们还开发出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即将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改良剂及矿物载体混合,制成营养型改良剂。这种改良剂加入土壤后,在改良酸度的同时还提供植物所需的钙、镁、硫、锌、硼等养分元素,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此外,生物质炭(固碳)和草木灰对土壤酸性改良也有很好的效果。,其它改良剂,石灰需要量是指为提升该土壤pH至某一目标pH值时所需要施用的石灰量。许多因素影响石灰施用量:(1)待种植作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不同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不同;(2)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pH值;(3)石灰施用时间和次数:石灰一般要在作物播种或种植前施用,有条件的应在播种前36个月施石灰,这对强酸

23、土壤尤为重要。石灰施用的次数取决于土壤质地、作物收获以及石灰用量等。砂质土壤最好少量多次地施;而粘质土壤宜多量少次。(最好分次投入,先多后少)(4)石灰物质的种类;(5)耕作深度:目前,推荐施石灰主要针对15cm耕层土壤,耕深加到25cm时(红黄壤改良深度可深一些),推荐的石灰量至少要增加50%。确定土壤石灰需要量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归纳为直接测定法和经验估算法。,石灰适宜用量的估算,施用不同用量的石灰物料其改良酸性土壤的后效长短不同。(1)石灰物料施用量低于750kg/hm2的时间间隔为1.5年;(2)石灰物料施用量7501500kg/hm2的时间间隔为2.0年;(3)石灰物料施用量1500-

24、3000kg/hm2的时间间隔为2.5年。,石灰施用时间间隔,由于石灰物质的溶解度不大,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小,所以应借助耕犁农具将石灰与土壤均匀的混合,以发挥其最大的效果。石灰物质可在作物收获后与下栽种前的任何时间施用,但需注意的是,因土壤具有对pH缓冲能力,石灰施用后土壤pH并不是立即调升至所期盼的目标pH,而是逐渐的上升,有时可能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达成目标。若栽种多年生作物,则石灰与土壤的混合必需在播种前完成,同时尽可能远离播种期,以让石灰有充分时间发挥其效应。一般石灰物料在土壤剖面中之垂直移动距离极短,所以使土壤和石灰物质充分混合乃十分重要。,石灰施用方法,一般而言,石灰物质愈细者

25、,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中和土壤酸度的速度较快,且效果愈佳。如粒径小于0.25mm(即可通过60目筛孔)者,中和土壤酸度的能力最高(指数为100);粒径介于0.25至0.85mm者,中和能力为小于0.25mm者的60%;而粒径0.851.70mm者则仅为10%左右。只有当粒径比0.25mm更小者,其中和土壤酸度的能力不会因细度愈细而增进,所以石灰物质不需要磨得很细(石灰石的成本随其粉碎的细度而增加)。,增施磷肥:对施用农用石灰物料的耕地,应在原有磷肥用量的基础上,增加20%;施用农用石灰物质数量较大时,磷肥用量增加50%。增施有机肥:是调节土壤酸碱度最根本的措施,是设法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土壤

26、缓冲性与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密切相关,而腐殖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强调增施有机肥。有机物料改良酸性土壤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另外,施用石灰可能会引起短时的有机质降解加速。合理施用化肥:在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的基础上,应根据土壤酸碱程度及肥力状况等,合理配施化肥。一般说来,酸性土壤,选施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磷肥则选施钙镁磷肥。碱性土壤,选施易溶性酸性化肥,如氯化铵、过磷酸钙等。尿素属中性有机态氮肥,酸碱土壤都能施用。,其它配套技术,在应用石灰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的同时,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缓冲能力。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投加单一化学品(

27、如石灰或白云石),传统的酸性土壤改良的方法是施用石灰或石灰石粉,需要加强综合改良技术的研究。在施肥管理环节,应从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来提高土壤缓冲能力;通过改进施肥结构,防止因营养元素平衡失调等增加土壤的酸化。其次,开展土壤障碍因子诊断和矫治技术研究,通过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筛选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推行土壤酸化的综合防控。,八果园灌水和排水,果树生产需水的关键时期从产量及品质考虑需水关键时期桃:花期及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李树: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猕猴桃:开花结果柑桔:幼果期及壮果期,灌溉对果树的作用为果树生命活动提供原料调节树温调节果树生育环境,水分不足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1、降低花芽分化与座果2、影响果实膨大3、导致裂果4、引起落果和果实品质下降。,(一)灌水时期通常是在新梢急速生长和幼果膨大期,这个时期正是生长前期,以及采果后期。,果园灌水技术,(二)灌水量一般大树比幼树要多灌,沙地果园由于水保水较差,因此,适合少量多次灌水。通常果园的灌水量,以完全浸湿根系分布的土壤为原则,成年果树的灌水深度为1米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