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济南版_第1页
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济南版_第2页
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济南版_第3页
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济南版_第4页
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济南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2.说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4.说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对人体的意义。,一、尿的形成和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的排出应结合泌尿系统模型、挂图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识记,并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尿液的排出过程。 2.尿的形成应结合肾单位的结构图来理解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并注意血液成分和尿液成分的变化。,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以皮肤结构模式图为载体,分析皮肤的组成及功能,列表分析三条排泄途径的主要成分、排出形式及排泄器官,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系统掌握。,一、血尿、蛋白尿、糖尿的区分病名病症病变,血

2、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但小分子蛋白质可以。所以,原尿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典例1】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解析】选C。本题考查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若肾小球出现病变,则其通透性增加,使血细胞(红细胞)和蛋白质也能透过,从而使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二、尿的形成 1.示意图,2.图示解读 (1)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2)经过肾小管的重吸

3、收作用,形成尿液。,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典例2】(2011衢州学业考)人体的 每个肾脏是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的, 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均较少 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 量均较少 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析】选D。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和肾单位各部分的功能。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氧较多,流经肾脏发生气体交换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因此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

4、减少。,【典例1】下列血管所流动的血液中,含氮废物最少的是 A.肺动脉 B.肾动脉 C.肾静脉 D.出球小动脉 【易错角度】易错选D。,【错因剖析】由于受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影响,误认为在肾小球滤过作用中,将含氮废物滤过到了原尿中,而从出球小动脉中流出的血液没有含氮废物。实际上,含氮废物在肾小球只是进行了分流作用,一部分随液体进入原尿,另一部分随血浆流入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内含氮废物的浓度没有降低。当出球小动脉内的血液流到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重吸收进入血液,由于含氮废物没有被重吸收,所以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含氮废物浓度最低。 【正确答案】选C。,【典例2】如图为人体某部

5、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a、b、c为血管,据图回答: (1)用箭头和字母表示血液流向:_。,(2)根据血液流向和血管的特点,下列有关血管的判断最恰当的是 A.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 B.a为静脉、b为毛细血管、c为动脉 C.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动脉 D.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动脉或静脉,(3)根据血液流向和血管的特点,下列有关血液的判断最恰当的是 A.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B.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C.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 D.a与c内都有可能流动脉血或静脉血,【易错角度】(1)第(2)小题易错选A; (2)第(3)小题易错选A。,【正

6、确答案】(1)abc (2)D (3)D,1.(2010海南中考)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生理活动都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 呼气 出汗 排便 排尿 A. B. C. D.,【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排泄途径。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第一条途径是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第二条途径是通过呼吸以气体的形式排出;第三条途径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排便属于排遗,即排出食物残渣,与排泄无关。,2.(2011苏州学业考)如图为人体的泌 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的是( )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的 B.乙是人体内惟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

7、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 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丁处被重吸收,【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泌尿系统的认识。甲是血管,乙是肾脏,丙是输尿管,丁是膀胱。尿素在组织细胞形成;排泄器官除了肾脏外,还有肺和皮肤;尿液在肾脏中形成;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和输送尿液的作用,但没有重吸收功能。,3.(2011南通学业考)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选C。本题考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分、部分无机盐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重新吸收。,4.(2010韶关学业考)正常人体内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

8、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解析】选D。本题考查血液成份在肾脏中的变化。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和排出尿,故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会大大降低,同时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拓展归纳】流经人体各器官的血液变化特点,5.(2010济南学业考)李大爷近阶段身体欠佳,尿液中带血,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 )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肾盂 【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常人的尿液中无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是因为肾小球不能将血

9、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中,当肾小球出现病变时,其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被滤过到肾小囊内的原尿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于是随尿液排出体外,引起尿中带血。,6.(2010咸宁学业考)如表所示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中P、Q两种物质的浓度(单位:克/100毫升),P、Q各是什么物质( )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葡萄糖 DP是尿素,Q是蛋白质,【解析】选C。本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分析表中数据可知,P物质在血浆与原尿中含量相同,尿液中含量明显增多,说明肾小管没有对该物质重吸收

10、,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尿素没有被重吸收;Q物质在血浆和原尿中含量相同,尿液中则不含有,说明该物质在肾小管中全部被重吸收,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7.(2010威海学业考)如图是原尿流经 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的 浓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物质是 (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解析】选C。此题考查原尿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肾小管的作用。在原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随着原尿进入肾小管,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外的血液中,从图形上看,这种物质最后在肾小管内全部消失,尿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所以这种

11、物质只能是葡萄糖。,8.(2010东营学业考) 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图中的哪个部位功能发生障碍 ( ) A. B. C. D.,【解析】选D。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这两个主要过程。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经肾小球滤出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仅约为1.5升,这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有用的物质又重新被吸收回血液。可见,如果尿量增加数倍,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应是肾小管。,9.(2010南京中考)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表中的相关

12、信息回答: 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含量比较(单位:g/L),(1)图中,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 (2)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_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4)当人体内_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解析】图中为肾脏,其功能是形成尿液;为输尿管, 为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是尿道。、组成了泌尿系统。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样本二为尿液;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答案:(1)形成尿液 (2)输

13、尿管 (3)二 (4)胰岛素,10.(2010恩施学业考)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图中已标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另一个生理过程是_。,(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代谢废物主要是由骨骼肌产生的,骨骼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请举例说明例如:根中有输导组织(成熟区中有导管)骨骼肌中分布有哪些组织:_。 (3)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依此方法,写出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人体器官的组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等过程。 (1)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

14、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人体的骨骼肌属于器官,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可表示为: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答案:(1)肾小球的滤过 (2)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3)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11(2011滨州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_,该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做_,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 (2)外界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_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

15、交换过程是通过_实现的。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 _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血液流经肾脏时,首先通过过程B_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解析】解读图示可获取以下信息: (1)通过图中A过程,将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在消化道内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可直接被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图中a为由外界进入肺内的气体,为氧气;b为组织细胞产生、经肺排出的,为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过程B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通过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答案:(

16、1)葡萄糖 吸收 小肠 (2)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作用 (3)a氧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只要答出“滤过作用”即可),循序渐进,三轮复习各有侧重 三轮复习法是初三较常见的一种复习方法,也是较为实用较为有效的一种复习方法。了解初三三轮复习的时间安排与学习重点对初三学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第一轮复习称为基础复习阶段,约占整个初三复 习的一半时间左右。时间的安排也就说明了这一阶段的重 要性。一般而言,有些同学到了初三后期能力不能迅速提 高的原因就是因为概念不清、公式不明、原理模糊等。而 这些内容都在课本上。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不论平时 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

17、复读课本这一环节,要逐章逐 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复习,做到毫无遗漏。因 为:(1)中考的重点就是对“双基”(基础知识、基础能力) 的考查,而“双基”的内容大都来自于课本。全盘的通读 可以找出一些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都复习到。(2)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把握知识,并且把零碎的知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为以后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做预备。,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初三学生要注意做好整理工作。整理时要留意分好类,因为分类很有益于记忆,也有益于知识的系统化。初三学生可以用剪贴的方式进行,找一本旧书,把一些做错的、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直接剪下来,按类别贴好。所谓具有

18、典型意义的例题是指那些具有普遍性,能代表一个类型的试题。需要留意的是,对于试卷要敢于抛弃,把这三类试题整理好了,完全可以抛弃,因为你想再回过头来再看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你也可以把试卷保留一周,一周后再看这些试题,不要的就完全可以抛弃了。,二、第二轮复习阶段为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1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是最高效的。因此这个阶段也称为全面复习阶段。学生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找到每科中的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初三学生在第二轮复习中,要侧重解决教材

19、中的重点 和难点问题,以及个人学习上的难点问题,同时还须进行 解题练习,提升实战能力。所谓的重点是指使用次数频繁、 应用价值高、而又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 是在考试中每年必考的那部分,是大纲中要求熟练把握的 那部分,也就是知识网络横向与纵向的“交点”。所谓的 难点是一个知识自身的难点,这是一般性的难点;另一个 是相对于考生个人的难点,这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性的难 点往往是指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淆,运用时 易发生错误,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综合的知识。个,体性的难点是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中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这些难点老师不会仔细讲,但它又往往成为

20、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造成很大障碍,较易成为自卑的原因。每个考生要自己把它们找出来,特别予以重视。 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是中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灰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三、第三轮复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约需半个月时间。三轮复习是临近中考继二轮复习的知识与能力的再认识。这一阶段考生要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谋划、合理安排,提高认识、务实求真,力争在二轮拔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试题认识上升为学科认识,站在中考能力考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