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课件_第1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课件_第2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课件_第3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课件_第4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五章 血液、淋巴 与血细胞的发生,Blood、Lymph & Hemopoiesis,一、血液 (blood) 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 血C,红C 白C 血小板,水(90%) 其它,(一)血浆(plasma) 血浆: 占血液容积的55% 90%水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 糖、无机盐、代谢产物等 血清:(serum)不加抗凝剂,血液 凝固析出淡黄色清明的液体。,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悬浮于血浆中 血细胞分类及其正常值 红细胞 男:4.05.5x 1012 / L 中性粒细胞 50%70% 女:3.55.0 x 1012 / L 嗜

2、酸性粒细胞 0.5%3% 白细胞 4.010 x 10 9 / L 嗜碱性粒细胞 0%1% 血小板 100300x 10 9 / L 单核细胞 3%8% 淋巴细胞 25%30%,二、血细胞,血涂片染色方法 Wrigh或Giemsa 碱性染料:亚甲蓝 (氧化为天青) 酸性染料:伊红,血象: 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红细胞 (erythrocyte, red blood cell) 大小: 直径为7.5-8.5 um。 形状: 双凹圆盘状。 结构特点:无核,无C器, 内含物: 充满血红蛋白(Hb)。 RBC膜上有ABO抗原,决定血型。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 120 天,男性:1

3、20150gL 女性: 110140gL 结合与运输O2和CO2,图1 红细胞模式图及光镜像(油镜),图2 血细胞扫描电镜像 (E红细胞 G粒细胞 L淋巴细胞 M单核细胞 P血小板),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成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正常值: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 临床意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贫血疗效的评价,图6 人血涂片示网织红细胞 (煌焦油蓝染色),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中性粒C 嗜酸性粒C 嗜碱性粒C,淋巴C 单核C,分类依据:根据C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和 颗粒

4、的嗜色性。,WBC,有粒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数量最多 直径: 1012 m 核: 呈杆状或分叶(25叶) 核左移(12叶):严重细菌感染 核右移(45叶):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胞质: 嗜天青颗粒:20,含酸性磷酸酶、 髓过氧化物酶等 特殊颗粒: 80,为分泌颗粒, 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趋化作用,杀死细菌,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 溶菌酶,吞噬细菌,变形运动,脓C,中性粒细胞(2叶核;油镜),中性粒细胞电镜像 ( 特殊颗粒 嗜天青颗粒),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 basophil) 数量最少 直径:10-12 m 核: 分

5、叶、“S”形、不规则 胞质: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分泌物同肥大细胞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油镜),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直径:10-15 m 核:多2 叶,“八”字形核 胞质: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 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四种阳 离子蛋白 功能:,有趋化性和变形运动的能力. 分泌物*抑制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趋化作用,变形运动,释放颗 粒内物质,减弱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嗜酸性粒细胞(右;电镜像),单核细胞(monocyte) 直径:14-20m 核: 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 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 胞质: 弱嗜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

6、嗜天青颗粒 功能:在血中停留1248小时后进入结缔组织, 分化成巨噬细胞,图14 人血涂片示单核细胞(油镜),淋巴细胞(lymphocyte) 小淋巴细胞:6-8 m ,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 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 中淋巴细胞:9-12 m ,胞质较多,含少量嗜天青 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 大淋巴细胞:1320 m 存在于淋巴组织中 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有部分中淋巴; EM:胞质富含游离核糖体,可含溶酶体,图17 人血涂片示中淋巴细胞(左)和小淋巴细胞(右),分类: 1.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T细胞), 于胸腺产生,占75

7、 2.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B细胞), 于骨髓产生,占1015,受抗原刺激后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3.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 占10 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血小板(blood platelet) 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 形态结构:双凸圆盘状,直径24 m ; 受刺激后伸出突起;在血涂片上常聚 集成群;分中央颗粒区(含血小板颗粒) 和周边透明区 EM:透明区含有微管和微丝;颗粒区有特殊颗粒(颗粒)、致密颗粒和少量溶酶体;有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功能: 特殊颗粒:

8、血小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 长因子(PDGF)等 致密颗粒:5羟色胺、钙离子等 参与止血和凝血,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修复血管 寿命:714天,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胚胎第3周 原始血细胞 卵黄囊壁的血岛; 第6周 肝造血; 第4个月 脾造血; 胚胎后期和出生后 主要于红骨髓造血,(一).骨髓的结构 红骨髓(为造血组织,分布在扁骨、不 骨髓 规则骨和长骨骺端的松质骨 黄骨髓(为脂肪组织,分布于长骨骨髓 腔,有造血潜能),红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 1.造血组织 网状组织造血细胞 2.血窦 腔大形状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图25 骨髓涂片,(二).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hemop

9、oietic stem cell)又称多能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起源:卵黄囊血岛,出生后主要位于红骨髓、 脾和淋巴结,少量于外周血 形态:类似小淋巴细胞,即细胞体积小,核相 对较大,胞质富含核糖体 特性:强增殖潜能 多向分化 自我复制,终身保持数量恒定,造血祖细胞(hemopoietic progenitor) 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方向确定的干细胞,也称定向干细胞。 在不同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红系造血祖细胞:EPO 粒-单系造血祖细胞:GMCSF、IL-1等 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TPO,(三). 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及其形态演变规律 发育过程 原始阶段 早幼 幼稚阶段 中幼 晚幼 成熟阶段,形态演变规律 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反之 胞核:由大变小,红细胞核最后消失,粒细胞核由圆形变成杆状、分叶,巨核细胞核由小变大;染色质由细疏变粗密,着色由浅变深,核仁由明显渐消失 胞质:由少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