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南京市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南京市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南京市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南京市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市高三语文第九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却被人们广泛传阅。B . 由于购房者大多是以炒房投机者为主,当房价抵不上按揭贷款的本息,这些投机分子就会选择“弃房断供”,把风险转移给开发商和银行。C . 从1996年错判冤杀到2014年沉冤昭雪,从最初重重阻碍到最终拨云见日,呼格案见证了司法机关冲破各种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D .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全长595公里

2、、总投资160亿元的银西高速铁路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银川至西安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至3小时。2. (2分) (2016高二上舒城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_ , 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_。“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_。A . 不堪忍受日趋笃厚意兴阑珊B . 不堪忍受日臻完善意兴盎然C .

3、情何以堪日臻完善意兴阑珊D . 情何以堪日趋笃厚意兴盎然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的作画纯粹是兴趣,有生命的快乐,_不是去为了展览和获奖,_不是为了卖钱或扬名,画了就在自己的墙上挂着,_从不论纸张大小,不顾及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一任恣肆得意。他生活需要钱_不为钱所累,他酷爱字画亦不做字画之奴,他是真正的字画爱好者和收藏者。A . 因此 也 所以 而B . 而 也 所以却C . 却 也 因此 但D . 但 但 所以 但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4. (12分) (2018高一上湄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的春天许仙

4、老火炼蛇在热带丛林生活了五百年,早就厌倦了热带丛林的生活;因为是热带,它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休息过,也不知道冬眠是怎么回事,每天活得很匆忙、很累,它就想好好地休息一下。老火炼蛇听说北方有个很好的休息之地,叫北极,它就狠狠心,走了。老火炼蛇走出那片生活了五百年的丛林,停在丛林北边的一棵老树下;它回头望望自己一直生活着的地方,这一走可能就永远不回来了。老树是它几百年的老朋友,总得跟它道个别。老树非常吃惊,说你怎么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想法呢?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谁知道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呢?老树劝它不要走,老火炼蛇摇头道:“唉,什么样的活法我都活过N遍了,没意思。”它绕树一匝,拥抱了一下老朋友,匆

5、匆离去。老火炼蛇一路向北,来到青山绿水的江南。在山中它遇到一头大野猪。野猪得知老火炼蛇要去北极,惊诧得铜铃大的眼珠子都出来了,它说:“你是生活在热带的火炼蛇,去那个冰天雪地的北极做什么?找死呀。”老火炼蛇生气道:“你才找死呢。我们蛇是冻不死的,那叫冬眠,等春天来的时候,我们就又苏醒了。”老火炼蛇告别野猪,执意往北挺进。它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大草原,遇到了一群秃鹫。秃鹫中的带头大哥好奇问它去哪儿?老火炼蛇说去北极。秃鹫们发出古怪的笑声。“那儿成 年雪花飞舞,冰冻千尺,你一条火炼蛇,虽说有五百年的道行,那也不是你该呆的地方呀。”老火炼蛇说:“知道那儿冷,我才去的。”“呵,为什么?”“我活了五百年,太

6、累了,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它们告诉我北极是最佳的去处。”“你上当了!赶紧回你的热带吧。”老火炼蛇坚定地摇摇头,它说:“即使是最冷的地方,它也应该有春天呀。”秃鹫大哥说:“你会死得很惨的。”老火炼蛇去无所谓地笑道:“那就死得很惨吧。死,其实是最大的休息。”“简直无可救药!”秃鹫们不再理睬它。老火炼蛇就一往无前地向北,再向北。秃鹫们认准这老家伙会死在去北极的路上,它们尾随着老火炼蛇,准备等它寿终正寝后收拾残局;老火炼蛇越往北,天气就越是寒冷,行动就越缓慢。秃鹫们跟了一天又一天,但老火炼蛇夜以继日地游,尽管它游得越来越慢。虽说蛇是冷血动物,但在这,外界的寒冷早就超过了它的冷血。这儿的低温连秃鹫们

7、都感到绝望,可是这条来自热带的老火炼蛇咋就这么耐寒呢?它咋就还不翘呢?是的,老火炼蛇缓缓地扭动着巨大的身躯,一小弯又一小弯地扭动着身躯,慢慢地向它心中的北极推进。跟随老火炼蛇已经很久的秃鹫早就不耐烦了,纷纷向带头大哥提议,老火炼蛇行动缓慢,失去反击的能力,现在大家合力攻击,定能将它收拾了。但是,带头大哥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帮助老火炼蛇完成终生的心愿。秃鹫们傻眼了。带头大哥说:“靠老火炼蛇的力量,是无法抵达北极的;但它的这种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借大家的力量送它一程,你们看怎么样?”秃鹫们也深有同感,齐声道好。于是,秃鹫们抓住老火炼蛇身体的不同部位,用它们强有力的翅膀,带着老火炼蛇飞

8、上天空,迅速向北极飞去。住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突然发现天空上飞过一道彩虹,惊讶得哇哇大叫。秃鹫们将老火炼蛇安放在北极一座空旷的冰岛上。老火炼蛇匍匐在晶莹剔透的冰上,感到从未有过的困意迅速将它包围,它知道那就是它想要的休息,便进入传说中的冬眠。雪落在老火炼蛇身上,雪落在雪上,老火炼蛇冬眠在厚实的雪堆中。又是五百年过去了,春去春又回,老火炼蛇至今依旧冬眠在北极的雪层中。(节选自2015年第7期百花园)(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介绍老火炼蛇在热带丛林生活了五百年,结尾“又是五百年过去了”,首尾呼,点出老火炼蛇的一生漫长而苦闷。B . 文

9、章以“北极的春天”为题,设置悬念,并结合老火炼蛇去北极冬眠的故事,揭示了文章主旨。C . 文章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条老火炼蛇为自己的心愿而不断坚持并最终到达北极的故事,它的形象极具感染力。D . 文章以老火炼蛇寻迹北极为线索,贯穿全文,将动物拟人化,故事富有新意,耐人寻味。(2) 文章第6段秃鹫大哥做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因为老火炼蛇的精神令他肃然起敬。请结合全文说说老火炼蛇有哪些精神令人敬佩。 (3) 如果你是老火炼蛇,你会选择做一条“生活千篇一律,但怎么活也不会出问题”的蛇,还是做一条“历经美好,但最后结局永久冬眠”的蛇呢?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 (20分) (2018浙江模

10、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的犹太邻居李明晏我们这栋公寓大楼的居民,虽是各扫门前雪,相互不来往,但每当在楼道里或是院子里相遇时,彼此却是笑脸相迎,热情哈罗。惟有三单元的犹太老人费佛伯格与众不同。和他碰面时,若不先展露国际语言微笑,不主动哈罗,他会如同影子一般,无声地从身边摇晃而过。倘若主动和他打招呼,他的一声哈罗,也是颇为艰难地从翕动的嘴唇里飘出来。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套中人”竟会有一天登门造访。“哈罗,史蒂文!可以进来吗?”“当然,请进,费佛伯格先生!”我从僵硬的状态清醒过来,热情地将犹太老人迎进屋。“费佛伯格先生,喝茶还是咖啡?”“不必客气,史蒂文。我今天在录影公司租了辛德勒

11、的名单录像带,可偏偏不巧,我的录像机有了毛病。如果方便,我想请你共同欣赏。有兴趣吗,史蒂文?”这部风靡了世界影坛,囊括了十多项国际大奖的影片,我不但看过,还托朋友复制了一套,可难得这位孤独的老人亲自登门,何况,他还是个犹太人。当悲壮的音乐响起来时,随着荧光屏上的第一个画面,费佛伯格全身便抖动起来,跟着他那浑浊的眼泪从眸子里流了出来,流过苍老的面颊,滴入浓厚的胡须。渐渐地,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失声断气地抽泣,仿佛要把整个犹太民族遭受的苦难全部倾吐出来。而我,不知是又一次被斯皮尔柏格的艺术魅力震撼,还是被身旁这位犹太老人心裂肠断的哭泣所感染,尖锐的隐痛撕裂我的五脏六腑,泪水如泉水般流溢出来。当我们从

12、血淋淋的画面回到现实中来时,费佛伯格脸孔僵硬,似乎涂满了石膏。当他拿着录像带向门口走去时,猛然间回过头来,对我说道:“史蒂文,不好意思,我租这盘带用了两元钱,咱们一人一半,你应付给我一元钱。” 我呆呆地望着那张泪痕斑斑的老脸,险些失声惊讶地叫起来。待我清醒过来时,急忙找出钱夹。偏偏不巧,只有一枚两元钱的硬币。“没关系,我先欠你一元。”老人以敏捷的速度,从我手中拿走两元钱。我直瞪瞪地望着他在门口外消失,连一句拜拜都说不出来。大约十分钟后,门铃响了。悦耳的铃声似乎向我传递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信息,预告犹太老人的再度登场。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前,通过门镜向外窥望。果然是他,费佛伯格先生!我屏住呼吸,悄悄躲

13、进卧室,任凭门铃响个不停。当日下午,我和几个文友去海滩露营,三天后返家。在院子里我遇见了费佛伯格先生。他急忙走到我跟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史蒂文,不好意思,这三天我天天按你的门铃,还好,一元钱没利息可算。若是大数目,我还得付你利息。”说罢,塞给我钱,蹒跚而去。我正望着手中的一元钱,伫立在灿灿的阳光中。“哈罗,史蒂文!”是九号南斯拉夫女人玛丽娅的声音。她那幽深的灰色眸子,直勾勾地望着我手中的一块钱,涂满唇膏的嘴唇,冲着犹太老人的背影,挤出了一个鄙夷的笑容:“史蒂文,那个老葛朗台是不是借口自己家中的录像机出了毛病,用你的录像机共同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然后拍拍屁股,叫你付一元赞助费?”我惊讶得喃

14、喃说不出话来。大约一星期后,我应几个文友之邀,去唐人街饮茶,交流爬格子的甘苦。走出中央火车站,我看见人群中的费佛伯格。他手提大包裹,步履显得十分艰难。我如同一个好事的女人,悄悄地尾随他来到了中央火车站附近的公园。不料,出现在我眼前的竟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你们好,我的小天使,我的救命恩人!”犹太老人一面说,一面从包裹里取出各种食品,撕成一块块,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鸽子群抛去。不知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被眼前的情景呼唤,我慢慢向犹太老人走去。“吃吧!吃吧!”犹太老人望着鸽子,喃喃自语。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沿着青灰的面颊流了下来。“鸽子是我的救命恩人。”犹太老人望着美丽的晴空,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被冷

15、落在一旁的我讲起了他的故事。在二战期间的波兰,全家七口只有他和父亲逃出了德国法西斯的虎口,躲在树林里。一天,父亲外出寻食,再也没有回来。小小年纪的他,在饥饿的煎熬中奄奄一息时,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一只美丽的鸽子。强烈的求生欲望顿时焕发了他的生命力。他将鸽子抓到手,咬破了鸽子的脖子。那热乎乎的鲜血,血腥的嫩肉,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一只美丽的鸽子飞到犹太老人的脚下,老人深情地望着它,一滴眼泪在苍老的面颊滚动,在阳光下闪着光。(选文有删减)(1) 小说划线处写到费佛伯格两次流泪,两次流泪分别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2) 简析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色? (3) 小说中费佛伯格形象鲜明,请结合文

16、章做具体分析。 (4) 小说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6. (12分) (2019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价救灾张爱国北宋熙宁年间,浙江大旱。朝廷虽然口口声声赈灾救民,但雷声大雨点小,下拨的救灾粮本就少得可怜,再经过各级官吏的雁过拔毛,到了灾民手里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为了保命,灾民们到处借债买粮,然而仿佛一夜间,市场上的粮价就高得离谱。重灾区越州已有数千人饿死。饥民们涌到府衙前,请求州府救命,平抑粮价。知府李之诚深知此种情况最易导致民变,于是紧急张贴布告,严令粮价一律回到灾前水平,严禁粮商私自抬价。饥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然而等他们再来到市场,所有粮行都关了

17、门,就连大街小巷上那些挑着担子、背着褡裢卖粮的也一个不见了。李知府大怒,将府里的大小衙役全派到市场上,监督粮商卖粮。但粮商们一个个都精得很,多数早已脚底抹油溜得不知去向,剩下没有来得及跑的,阳奉阴违,百般推诿、拖延。总之,任衙门想尽了办法,饥民们也买不到平价粮。越州饿死的饥民已过万。朝廷责怪知府李之诚救灾不力,革了他的职,重新派来一名叫赵知非的知府。赵知府来到越州,摆在面前的是,土黄色的大地上,除了一具具横七竖八无人掩埋的饿殍散发着一阵阵恶臭外,不见半点生机。大街小巷难闻人声,只有一个个无力逃荒的人或横卧或倚靠路边、墙脚,手里攥着几枚可怜的铜钱钱买不到粮,钱就只能是废铜烂铁。赵知府径直走进府衙

18、,命令市场上监督粮商的衙役立马全数撤回。老师爷闻声,急忙跪下,颤巍巍地说:“老爷不可啊!老爷有所不知,此月余来,全府衙役均已遣去,日夜监商限价,然形势尚且如此,若此时撤回,岂不更甚?”众官员也急忙跪下,齐声附和。赵知府请起老师爷和众官员:“诸位,师爷适才所言,可知何故?”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本府赴任途中已知晓,越州周边府县皆在限价,但状况均与越州一般饥民无粮可买。此足可见,限价之举不得要领,甚或南辕北辙!”什么?限价不对?限了都饿死了人,若不限那还了得?众官员忍不住问道:“大人莫不要放开粮价,任由奸商抬升,盘剥饥民?”“正是!”赵知府认真地说,“本府正欲放价,随行就市”“使不

19、得啊大人,我越州已绵延数千年,望大人开恩,给越州留下几条命吧”众官员又一次跪下,哭叫着。“本府所为,诸位自会明白!”赵知府无心多做解释,下令:“即时起,越州粮价一律放开,官府不得半点干涉!”赵知府命衙役们带上官府布告火速奔赴周边府县广为张贴,又亲率官员到越州城大街小巷张贴他要让远远近近都知道越州粮食新政。布告一出,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当然,他们也仿佛要将这些天所受的损失一下子捞回来,粮价高得能吓死人。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虽然骂着官府与奸商狼狈为奸,但还是拿着钱争相买粮。粮商们大喜,一面敞开卖粮,一面想尽办法从外地紧急调粮。外地粮商们也

20、火速加入其中,不辞山路崎岖难行,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踌躇满志地要狠赚一把。然而他们万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越州粮食开始积压,供求关系发生了大逆转。粮商们乐不起来了:粮食运回去吧,山高路险,来回折腾,亏本太重,唯有降价销售。一家降价,两家、三家,紧跟着降。一次降价,两次、三次,不断地降。转眼,越州粮价像跳水一般,从峰顶直落峰谷,并且这个峰谷还没有底,不断地陷啊陷,直陷得那白花花的米面连个糟糠价都卖不上。更远地方的粮商还不知情,还在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大人真神人也!”府衙里,众官员围着赵知府感叹,“大人何来此等妙计?”“诸位过誉!本府之计,一乃深谙商人本性之逐利,但有利,其无不可为,无

21、不能为。二乃本府相信,放比堵好。天下万事,堵则必致其反。”赵知府若有所思,“本府提请诸位牢记,官府并非万事皆可为。我等朝中之人,当信百姓信物理:诸事只要官府放得开,百姓自有解决之道,物理自有解决之道!”(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5期)(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任知府李之诚救灾时认真负责、遵循民意,严格采取平抑粮价的政策,结果落得个被革职罢官的下场,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官吏形象。B . 赵知非来到越州,将监督粮商的衙役撤回,放开粮价,受到官员反对和百姓大骂,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既使情节起伏,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 .

22、 “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粮商们逐利的本性。D . 小说结尾借赵知府之口点明了救灾取得成功的原因,既使上文的谜团得到破解,又点明主旨,引发读者对“放价救灾”背后原因进行深入思考。(2) 小说中赵知府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3) 文章主人公是赵知非,开头四段为什么重点写李知府救灾的情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9高二下东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

23、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

24、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

25、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选自张文忠公全集)(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矜己而自足矜:夸耀B . 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C . 平生苦志励行苦:为所苦D . 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惩戒(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所谓之楚而北行夫人之相与B . 乃才可为而不为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C . 吾家以诗书发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D . 天

26、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B . 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C . 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D . 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4) 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今 汝 之 才 未 能 胜 余 乃 不 俯 寻 吾 之 所 得 而 蹈 吾 之 所 失岂 不 谬 哉!(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27、以通其狂惑。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韩驹(?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曾从师于苏辙。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任秘书省正字,后因从学苏辙(元祐党人)而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上舍:宋神宗时把大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摩:接近,碰到。顾藉:顾惜。(1) 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2) 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赏析其作用。 五、 默写 (共1题;共9分)9. (9分) (2017高一下太原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震响的场景的句子是:_,_。秋兴八首(其一)借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_,_。琵琶行中,描写月亮作衬托的三个诗句分别是:_,_,_。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它表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