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州市高二重点班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 年之久。B . 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C . 正因为有文学的影响,所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她始终能保留着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浪漫与纯真,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D . 只有国家为中小企业减税,他们才会有为劳动者涨薪的资本和底气,这就是所谓的“化税为薪”,可是问题也由
2、此应运而生:中小企业一定会将减税收益用于为劳动者涨薪吗?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B . 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C . 善不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D . 一位老工人向国家文物局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的硕大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内心里拥有善,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
3、善。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A . B . C . D . 4.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
4、,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5. (6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就是史记的“刺客列传”,而刺客的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他们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当一名刺客。史记中的五位刺客并不以刺杀谋生,而且明明知道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为什么还愿意做刺客
5、?史记中对此的交代是,公子光“善客待之”。这种“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模式,成为后世刺客的行业标杆。春秋末期,“士”的阶层正在兴起,这个新兴阶层很独特,自我认同也很矛盾,“我到底出于社会阶层的哪一层?”“我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士很焦虑。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价值的路径。在“刺客列传”中,司马迁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后面三位,春秋时期的豫让,战国时期的聂政、荆轲,他们都凭借刺杀而青史留名。豫让为历史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名言,他十分强调自己士的身份,非常希望通过士的职业来自我实现。雇主对士的认同,一方面是认同其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是认同其在社会中的身份价值。雇主的认同对
6、士来说很重要,重要到可以以死相报,这种报答显然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魏国人聂政的表现就更加明显。聂政为什么要替一个陌生人报仇,连人家给的黄金都没收?能解释得通的原因只有一个,报答知遇之恩。聂政和豫让不同,他没有固定老板,而是一个游士。他在街头卖狗肉的时候,严忡子以礼相待,尽管在我们看来,这更像一场交易,我想你帮我做事所以才对你好。但聂政不这么想,他自觉地用知己来解释这个过程。对无根的游士来说,他需要从与自己交往的上层人士身上,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就像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公子光对他说,你死了之后,你的家庭我来照顾,我给你母亲做儿子,等等。公子光的话很有水平,他等于在告诉专
7、诸,你替我行刺,你就会成为和我同阶层的人,这让专诸一下子看到了人生的意义。荆轲作为刺客这一行的明星,雇主燕太子丹的地位很显赫,行刺对象更是无比尊贵的秦王,堪称那个时代最高层次的一次刺杀。和前面四位刺客不同的是,荆轲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而到了一个更高的社会价值,毕竟,他是为了六国和苍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在刺杀前,樊於期和田光就主动献出了生命,为刺杀增加筹码,这让独来独往的刺客这次成了团体作战。再加上临行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个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就有了多感官的塑造。司马迁力图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到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能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
8、史的英雄。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对这一职业心向往之。或许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作为历史学家,他又担心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带来冲击,所以,无论如何,荆轲可以被欣赏,但注定是悲剧。这些载入历史的刺客,慷慨当歌,已经一去不返。(蒋肖斌史记中的刺客:新兴士人阶层的身份焦虑,有删减)(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的流行,与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当刺客是士人解决身份焦虑的一种方法。B . 史记认为刺客明知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还愿意做刺客的理由是公子光能“善客待之”。C . 新兴的“士”自我认同很矛盾,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
9、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的路径。D . 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而士“以死相报”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从始至终围绕史记“刺客列传”进行探讨论述,其中例举的刺客事例都属于“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范畴。B . 文章中列举专诸、豫让、聂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刺客欲以刺杀的极端方式实现身份认同,个人价值,甚至群体价值。C . 文章从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阶层自我认同的矛盾以及刺客用极端方式实现个人价值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丰富的印象。D . 司马迁欣赏的荆轲在史记中注定被塑造成悲剧英雄形象,这体现了司马
10、迁对刺客现象持辩证的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荆轲能超越一般的刺客,在于他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更是为了六国百姓,甚至想要改变历史的走向。B . 荆轲、樊於期、田光和高渐离让本来独来独往的刺客成了团体作战,让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有了多感官的塑造。C . 司马迁竭力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到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史的英雄。D . 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他又担心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带来冲击。6. (18分) (2015高二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文后小题。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
12、,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
13、。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
14、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试着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品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
15、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父亲长号着,声间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屋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
16、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B . 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C .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D . 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
17、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E . 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2)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有哪些作用?(3) 小说最后解开金豆之谜,文章先前做了哪些铺垫?(4) 这篇小说寓意深刻,对我们的人生有许多启示,请结合现实或自身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6高三上邯郸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李韶,字元善。韶五岁,能赋梅花。嘉定四年,与其兄宁同举进士。调南雄州教授。校文广州,时有当国之亲故私报所业,韶却之。调庆元。丞相史弥远荐士竞学职,韶不与。袁燮求学宫射圃益其居,亦不与,燮
18、以此更敬韶。以廉勤荐,迁太学博士。上封事谏济王竑狱,且以书晓史弥远,言甚恳到。又救太学生宁式,迕学官。丐外,通判泉州。郡守游九功素清严,独异顾韶。改知道州。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入为国子监丞,改知泉州。拜右正言。奏乞以国事、边防二事专委丞相郑清之、乔行简各任责。论汰兵、节财及襄、蜀边防。又论史嵩之、王遂和战异议,迄无成功,请出遂于要藩,易嵩之于边面,使各尽其才。吏宅之将守袁州,韶率同列一再劾之。俱不报。乞解言职,拜殿中侍御史,辞,不允。劾女冠吴知古在宫掖招权纳贿,宜出之禁庭。帝怒,韶还笏殿陛乞归。权工部侍郎,迁起居舍人。应诏上封事,几数千言。帝谕左右曰:“李韶真有爱朕忧国之心
19、。”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退,复累疏乞补外,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号称廉平。朝廷分遣使者诸路提官楮【注】,韶极言其弊。时游似以人望用,然有牵制之者,韶奏云:“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擢翰林学士,不拜。诏趣赴阙,辞,迁户部侍郎,再辞。卒,年七十五。韶忠厚纯实,不溺于声色货利,默坐一室,门无杂宾云。(节选自宋史李韶传,略有删改)【注】楮(ch):纸币。(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
20、/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B . 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C . 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D . 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
21、,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 .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后来只有大臣使用。C . 工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工程、赋税、军械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D .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赴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韶刚强不屈。他刊校文章,有当权者的亲戚想作弊,被他拒绝;他敢于反对丞相的一些意见;他反对袁燮用学校的土地扩建居室,袁燮更敬重他。B . 李韶恪尽职守。他上奏谏诤济王案件,又写信给史弥远,言辞恳切;他不怕得罪学官,营救学生;他极力反对朝廷派人到各地提取官府纸币的做法。C
22、 . 李韶关心国事。他上奏建议由专人分管国事、边防;他评议裁军、节约等事务;他认为史嵩之、王遂意见不合,都没有才能,应调出朝廷。D . 李韶正直敢言。他忠诚淳朴,不沉湎声色,不好热闹;他弹劾敢在宫廷受贿的吴知古,惹恼皇帝;他上奏几千字的文章,感动皇帝。(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8. (9分) (2015高一上双流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完成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23、(1) 这首诗写了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等词语可以看出。(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五、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高一下曹妃甸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2) “_,_。”是琵笆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 (5分) (2020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20字以内)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倡议: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对此,不少人认为,提倡停车3分钟熄火能够使车主充分了解停车熄火的必要性,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使停车熄火变为自觉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手车三方合同
- 农业种植技术研究与共享契约
-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800个字13篇
- 市场推广及宣传合作协议规范
- 2025至2030假牙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孵化基地入驻及合作开发协议
- 2025版企业内部控制与合规性检查服务协议
- 2025至2030家居生产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与家具家电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标准化厂房租赁与物业管理合同
- 中西医结合水肿病(肾病综合征)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 中国艾草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中国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
- 《供应链管理课件》课件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群文阅读《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DB41T 2343-2022 砖石古塔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屏柜建模及交互规范》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