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_第1页
南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_第2页
南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_第3页
南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_第4页
南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宁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7题;共17分)1. (2分) 下列划线的字,每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监(jin)生晕(yn)眩精髓(su)锲(q)而不舍B . 敕(ch)造韶(sho)光谬(mi)种畏葸(s)不前C . 忖(cn)度伺(c)候拽(zhui)掉度长絜(xi)大D . 炮(po)烙广袤(mo)宫绦(t)撒手人寰(hun)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 . 伺候斐声 煞风景得鱼忘筌C . 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 . 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

2、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洛阳北魏大墓中出土的一枚东罗马帝国金币光亮如新,应该是用于把玩而非流通。其铸造时间为公元491518年,表明墓葬年代不早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前。B . 连大哲学家、大科学家都认为美是难以定义的,况且是门外谈美的人呢?他们就更不必讲究美与审美的定义、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了。C . 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完美,要善待别人的缺点;但这不等于说,人们清楚自己的缺点后选择抱残守缺的态度是正确的。D . 在市场竞争中,温州的民营小企业要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就要创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否则只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4.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各

3、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B .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C . 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D . 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 , , 所

4、以,我们要 , , 。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的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A . B . C . D . 6. (2分) 近期,一场通过网络发起的旨在倡导节约粮食、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引发热议。分别用一句话说明下列图表所显示的主要信息。(每句话不超过25字)(1) _(2) _7. (5分) (2016高二下临川期中)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公益广告说服力的好办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单就文字意义而言,寻找背景思想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最不恰当的组合是什么?请说明理由。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请孟子代言“自由无极限”请李白代言“

5、祖国山川颂”请魏徵代言“执政为民”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2017高三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汉唐始,中医海外传播的历史,曾毫无争议地彰显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对外辐射能力。但明清以来,中医成了“一个被动的开放体系”。当中医的“被动”遭遇西医的强势,直接结果就是中医在海外的弱势。这种弱势日前还没有根本改观,但情况正在悄然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健康理念上追求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疗法,中医倡导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正在启发人们对中医中药的再认识。中医的对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中原政权与北方匈奴和西域有了许多交流和互动,

6、中医作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开始对外传播。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直至两宋,中医对外传播逐渐达到鼎盛时期,中医在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得到较为系统的传播。明朝郑和下西洋,可谓中医对外辐射能力的历史绝响。但自那以后,中医对外传播开始呈现“被动”的特点。也是从那时起,中医海外传播足迹抵达欧洲,不过推动者不再是中原政权,而是欧洲来华的传教士。当时中医被介绍到欧洲,更多的是以“文化他者”的身份,传播者甚至带有猎奇的心态。与欧洲相比,美国是中医海外传播的后来者。虽然中医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随着华人赴美淘金潮传入美国,但中医在美国主流社会“能见度”的提高,最大的推动力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媒体有关中医针

7、刺麻醉在医学上神奇功效的报道,甚至成了美国向中国伸出和解的橄榄枝这一政治行为合理性的注脚,客观上成为了中医在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传播进入新阶段的前奏。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现实状况远比数据呈现的要复杂、微妙得多。韩日是中医最早的输入国,也是对中医消化吸收最彻底的国家。日本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本土的汉方医学。韩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大力发掘中药古方,以西医标准阐释药剂的功效,提升“韩药”现代化水平。有数据显示,在天然药物领域,日韩以及欧洲占国际市场的90%,中药占比不足10%。也就是说,与中医同宗同源的汉方、韩医,正以中医竞争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医疗领域。

8、与隋唐、两宋时期中医作为整体对外传播不一样,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这也是中医相对于西医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中医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视为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也显得不那么有底气。因为她所使用的化学合成手段完全是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选自走向海外,孤独的“文化他者”,有

9、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从两汉至宋唐,在中央证权的推动下起对外的辐射能力逐步加强。B . 魏晋至两宋,中医在中国周边国家的传播带有主动性且较为系统,而后在欧美的传播则显得被动、零碎。C . 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逐渐加强,担起弱势和次要的地位并未改变,现实情况并不乐观。D . 在现代西医科学标准之下,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故而“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隐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明朝郑和下西洋,可以看作是中医传播由主动到被动的转折点和中医对外辐射能力又强变弱的

10、分水岭。B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极大地提升了中医的社会地位,并且直接推动了中医在美国主流社会的传播。C . 中药在天然药物领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及日韩和欧洲,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传播也还不够完善,可见中医在海外地位虽有改观,但仍处于弱势。D . 因为所使用的合成手段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屠呦呦虽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却并不能完全体现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们在健康理念上逐渐追求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疗法。“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中医理念虽不被现代主流医学认可,却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B . 历史上中医对外传播

11、由“主动”转为“被动”的过程,与中华文明从开放走向封闭的轨迹基本吻合。C . 针灸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扛起中医存在的大梁,既源于海外媒体的报道,也因为其治疗手段在医疗麻醉等领域有着神奇的功效。D . 二十世纪80年代起韩国挖掘推广中药方剂的一系列措施,为我们改变现代西医对中医理论的偏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9. (12分) (2019高一上浮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照相师王往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土流子”才怪呢。可是他这

12、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异于常人。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象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女孩们是他的主要顾客。她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啵?啊?在哪儿?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去吧。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催: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照相师不会那么快就走,他那个在城里的家等着他用按快门的方式换来温饱。他不会白等。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有单

13、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的,也有搀扶着老人的。在村里照相,人们要放松得多,他们不用正襟危坐,没有面对陌生人的羞怯。这也是照相师选择下乡的原因,他每次都能有可观的收入。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他还知道,对一个照相师来说,拍摄人像看似容易,却是最有难度最显功力的艺术;每一个表情里都有内心的语言,都有被拍摄者的性格,光与影的交汇就是对一个人内心的呈现。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人们为什么通过

14、瞬间保留下来的自己,感觉自己的存在?这实在是很好玩很让人思索的问题。是不是人们将某种梦想寄托在了照片上,觉得那个照片上的人是另一个自己?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人家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来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他去屋子里。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上

15、角隐藏着一个米粒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他想、小简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吃了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母亲笑笑,看着女儿。小茴低头不语。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小茴的眼角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她站到月李花跟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神秘,梦幻。他轻轻按下了快门。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照相师笑笑,说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小茴的

16、脸红了。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照相师说: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见面,她就把我吸引了。真的很漂亮!小茴笑着点头。照相师说: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我免费!小茴的脸又红了。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已经不见了。他知道她一定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照相啦,照相照相啦(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3期)(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17、( ) A . 照相师来到乡下,村里的人就激动起来,奔走相告,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特定时期农村生活条件落后,同时表现了乡下民风的淳朴。B . 照相师不仅有艺术气质,而且有艺术良知,他固然要靠照相赚钱养家糊口,不过他也通过照相把让他照相的人的美与梦想定格为永恒。C . 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小苗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可是小茴见她们来照相就悄悄地溜掉,这说明小茴是个不喜热闹、性格孤僻的女孩。D . 小茴在照相时举起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月季花,遮掩住了她的疤痕,还为她增添了靓丽,所以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2) 小说中的照相师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前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故事

18、,后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小茴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 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42分)10. (11分) (2016高一下清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方之剂,安

19、得轻服哉? 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帝纳其言。上元初,帝观酺(yu)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事遂沮。开耀元年卒

20、,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白帝曰:“处俊阽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答其意,止赙物而已。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体。(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注】赗(fng),送财物助人办丧事。 助人办丧事的财物。 崖略,简略叙述。赙(f),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庀(p),治理。 阽(yn )死,临近死亡。(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

21、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B .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C .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D .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 . “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

22、、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C . “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D . “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了很多财物,他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B . 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谏言受到皇帝好评。C . 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

23、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反对高宗退位给天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D . 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11. (7分) (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平山堂王安石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墟落耕桑公恺悌 , 杯觞谈笑客风流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注】平

24、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恺悌:和乐平易。(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龙的山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览无余。B . 欧阳修为政期间的和乐平易之风,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也有表达。C . 尾联通过“岘首”和“平山堂”的对比,间接赞赏建堂者的眼光和魄力。D . 本诗语言含蓄,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2) 诗人如何表现平山堂的“壮观”?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12. (14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礼论王安石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知礼者,贵乎

25、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凡为礼者,必诎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

26、,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于驾焉。由是观之,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之材也。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也。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谓失其性也。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选自王安石文集)(1

27、)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逆其嗜欲之性逆:违背。B . 束联胶漆之胶:胶水。C . 故其制虽有以强人强:胜过。D . 天则无是天:天性。(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认为荀子不懂得礼,他对“礼”的理解不正确,而自己懂得了对“礼”的本意。B . 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来教育老百姓,就能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去遵守礼节了。C . “礼”是从天性开始而又通过人为来完成,对于“礼”来说天性和人为二者不可或缺。D . 教育人懂得并且施行“礼”,既要阻止他放诞傲慢之心,又要改变他贪婪欲念的天性。(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