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真题汇总.pdf_第1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真题汇总.pdf_第2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真题汇总.pdf_第3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真题汇总.pdf_第4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真题汇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04】 名词解释 1.书面语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 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语言相关论 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 主张语言决定 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3.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 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 制, 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 的语言环境激活才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失效,人也就无法说话。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

2、什么义在初始阶 段大多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简答题 1.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 我想起来了 鸡不吃了 答: (1)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多种,最主要的是利用特定语言环境消除歧义,例如: “烤红薯”可以通过添加上下文消除歧义,“他在烤红萼”、“他在吃烤红薯” 就没有岐义; (2)采用停顿、轻重等语音手段也可以消除歧义,例如:“我想起来了”可以 通过“起来”的轻读和重读区别意义; (3)采用变换等语法手段也可以消除歧义,如“鸡不吃了”可以变换为“鸡不 食了”和“我们不吃鸡了”等格式区别意义。 2. 什么是词法手段?简要说明词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 答: 词法手段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词法手段主要包括三个小 类: (1)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意义的形式。 (3)词的重叠:通过词中的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3.什么是合作原则?简要说明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合作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为确保交谈双方相互配合而遵守的语用规则,主 要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1)质量准则: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和无根据的话。如:新闻发言人 (2)数量准则:提供的信息要适量,不多也不少。如:回答别人问路 (3)相关准则

4、:要说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如:法庭辩论 (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简洁有条理且无歧义。如:领导讲话 论述题 1.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电tian+报pau电报tiampau,面mian貌mau面貌miammau,慢 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 爸pa爸pa爸爸pab, 豆tou腐fu 豆腐touf,,东to西i_东西to 答: 同化是指语流中两个邻近的音不相同或不相近, 其中一个音受到另一个音的影响 而变得相同或相近。 例如: 电tian+报pau电报tiampau, 面mian貌mau 面貌miammau。 异化是指语流中相邻的

5、两个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 其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另一个音 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例如: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 弱化是指语流中一个原来较强的音, 由于所处的位置或受前后音的影响而变成较 弱的音。例如:爸pa爸pa爸爸pab。 脱落是指语速较快的语段里,一些弱化的音脱落。例如:豆tou腐fu豆腐 touf,,东to西i_东西to。 2.举例说明合成词三种构词类型的特征。 答: “构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而产生一个合成词的构词现象,主要包 括三种情况: (1)复合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 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并

6、列式如“打击” 、偏正式如“书包” 、陈 述式(主谓式)如“手生” 、支配式(动宾式)如“整容”四种。汉语还有一 种特殊的补充式的复合词,如“提高” 。 (2)附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 为三种: 前缀式:阿姨、老师; 后缀式:作家、桌子; 中缀式:古里古怪、糊里糊涂。 (3)重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重叠式合成 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 名词性重叠词:妈妈、奶奶、哥哥、星星; 副词性重叠词:刚刚、往往、常常、渐渐; 多重重叠词:大大咧咧、婆婆妈妈、整整齐齐、高高兴兴。 【1610】 名

7、词解释 1.语系 语系是按照语言的同源关系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 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 语系。 2.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3.中介语 中介语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 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4.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 处理技术。 简答题 1.按照传统“六书”通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火; 本; 但;从; 悲; 上。 答: 火:象形; 本:指事; 但:形声; 从:会意; 悲:形声; 上:指事。 2.简要说明礼貌原则的具体内容。 礼貌原则是指出于相互尊重的

8、需要,交谈双方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遵守的语用规 则。具体内容包括三条准则:一是得体和慷慨,要求会话中尽量避免有损于他人 和有利于自己的表达;二是赞誉和谦逊,要求在会话中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 对方;三是一致和同情,要求在会话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对方出现分歧和对立, 增加相互的一致性和共同点。 3.根据句子的基本结构,说明汉语句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基 本特点。 答: 句子的句型类就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 根据主谓词组的形式给句子结构进行分 类,就是句型类,有完全主谓句和不完全主谓句两种。 (1)完全主谓句: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汉语中完全主谓句又分为动词性主谓 句、形容词主谓句、名词性主

9、谓句和主谓谓语句。 (2)不完全主谓句:也叫省略句,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 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 (3)非主谓句:不具有主谓词组的结构形式但一般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或 者说不需要依赖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就能完整表达意思的句子。 论述题 1.什么是组合歧义?举例说明组合歧义的主要类型。 答: 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又可分为两类: (1)语法结构歧义。如“出租汽车”,既可以是动宾关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 (2)语义结构歧义。如“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以理 解为“不吃鸡了”。 2.什么是成词语素?什么是不成

10、词语素?分析下面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成词语素和 不成词语素:她宛然是那么一块纯然温润的碧玉。 答: 可以直接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她、是、那、纯、一、块、温、的、玉; 不成词语素:么、宛、然、润、碧。 【1604】 名词解释 1.语用 答: 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文字 答: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3.语音 答: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4.词 答: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简答题 1.下面这些词都是汉语外来词,试以它们为例,分析汉语吸收外来

11、词的几种主要 手段。 咖啡;沙发;苏打;新西兰;北爱尔兰; 啤酒;加农炮;芭蕾舞;基因; 香波;黑客;可口可乐;俱乐部。 答: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1)第一种是纯粹音译,如例词“咖啡、沙发、苏打”; (2)第二种是半音译半意译,如例词“新西兰、北爱尔兰、啤酒、加农炮、芭 蕾舞”; (3)第三种是音译兼意译,如例词“基因、香波、黑客,可口可乐、俱乐部”。 2.简要说明语言转用和语言混用的区别。 答:(1)语言转用是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 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2)语言混合是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 在

12、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典型的是洋泾浜 语和克里奥尔语。 3.简要说明语义的模糊性。 答: (1)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 界限。如“大款”这个词,字典解释为很有钱的人,但多少钱才能称之为“大款” 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2)语义的模糊性不是词义的含糊,它出现在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其本质是 边界不明。 (3)词义的模糊性也会导致句子的模糊性,因为词组的句子都是由词语组合而 成的。因而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会有意义的模糊性。 (4) 语义的模糊性并不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到来不便, 反而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为人们在社会交

13、际活动中不会也没有必要时时、处处、事事都科学实验那样精 准的描述交际内容,因为那样反而会使交际活动无法进行。 论述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答: (1)组合关系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组合关系是 一种线性序列,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个语言单位或后个语言单位,或 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 中。组合关系一般又称为句法功能。 (2)在组合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可以联想起来的 关系中, 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类,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又称为联想关系。 (3)聚合关系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和体现

14、出来,组合在聚合中寻找材料。聚合关 系中的成员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 2.举例说明词类划分标准有哪些。 答: 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 (1)第一种是形态标准,即根据词形变化来区别词类。这种标准对形态变化丰 富的语言适用。 (2)第二种是意义标准,即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 (3)第三种是分布标准,即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词类本质上就是这 种聚合关系的类。 【1510】 名词解释 1.单纯词 答: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中介语 答:中介语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 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3.语素 答: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4

15、.屈折 答: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简答题 1.有人说:“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 (1)这种说法不正确。 (2)民族是因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而形成的。 (3)一个民族的成员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的成员也可以使用同一种 语言。 2.比较“行为”和“行径”两个词语词义的异同 答: 这两个词语共同的意义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不同的是: “行 为”可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指坏的活动,是中性词;“行径”只用来指坏的活 动,是贬义词。 3.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 答: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是指:(1

16、)语言系统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与社会 变化发展的联系紧密程度各不相同,其发展速度不一致。(2)同一语言现象的 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也可能不一致。 4.简要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答: 语法形式是能够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达出来 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5.简要说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及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答: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球掌管右半身动作,右半球掌管左半身动作; 左半球掌管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抽象思维活动, 右半球掌管与语言没有必然关系 的直观思维活动 论述题 1.举例说明语义角色的主要类型。 答: 语义角色的主要类型有: (

17、1)施事,例如,“老王走了”中“老王”是“走”这一动作的发出者,语义 角色是“施事”。 (2)受事,例如,“吃苹果”中“苹果”是“吃”这一动作的承受者,语义角 色是“受事”。 (3)与事,例如,“小偷把她手机偷了”中“她”是“偷”这一动作的间接接 受者,语义角色是“与事”。 (4)工具,例如,“捆绳子”中“绳子”是“捆”是“绳子”这一动作行为所 凭借的工具,语义角色是“工具” (5)结果,例如,“盖房子”中“房子”是“盖”这一动作所产生的事物,语 义角色是“结果”。 (5)处所,例如,“住宿舍”中“宿舍”是“住”这一动作所涉及的处所,语 义角色是“处所”。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答:

18、归纳音位的原则 (1)对立原则 如果两个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而且可以区别语音形式的意义 , 那么这两个因素之间具有“对立关系”。 凡是处于对立关系的音素,它们是不同的音位。 例如:汉语: 梯ti55低ti55; 滋ts55疵ts55; 饱pu214跑pu214。 以上的每一组词相同的语音环境是韵母和声调,相同,能够在这个位置出现,并 且能够区别意义的音素,这些音素是不同的音位。例如上述的/t/和/t/、/ts/ 和/ ts/、/p/和/p/就是不同的音位。 汉语的aA,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属同一音位 (2)互补原则 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 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如汉语普通话 a A 四个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欸”“巴”“牙”“安”中元音。 但是互补关系不是绝对的。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