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1_第1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1_第2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习题1一、计算题1、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pdi)。单位:亿美元净投资 125净出口 15储 蓄 25资本折旧 50政府转移支付 120企业间接税 75政府购买 200社会保险金 130个人消费支出 500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公司所得税 50个人所得税 80(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25+50)+200+15 =890(亿美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 =89075 =840(亿美元)(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8

2、4075 =765(亿美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 =605(亿美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60580 =525(亿美元)2、假定一个国家只生产三种水果:苹果、橘子和香蕉。在几年前的某一年(基年),这三种产品生产的数量和价格为:水果名称 产 量 价 格苹 果 3 000 公斤 20 元公斤橘 子 6 000 公斤 30 元公斤苹 果 3 000 公斤 20 元公斤橘 子 6 000 公斤 30 元公斤香 蕉 8 000 公斤 40 元公斤在当年这三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为:水果名称 产 量

3、价 格苹 果 4 000 公斤 30 元公斤橘 子 14 000 公斤 20 元公斤香 蕉 32 000 公斤 50 元公斤求:(1)这个经济基年和当年的名义gdp 和实际gdp。基年:名义gdp=实际gdp=300026000380004=56000元当年:名义gdp=40003140002320005=200000元实际gdp=40002140003320004=178000元(2)这个经济从基年到目前名义gdp 增长了多少?实际gdp 增长了多少?名义gdp增长:(200000-56000)56000100%=257% 实际gdp增长:(178000-56000)56000100%=21

4、8%(3)计算gdp 消胀指数和固定权数价格指数(以基年的产量为标准)。gdp消胀指数=200000/178000=1.12cpi=(300036000280005)/(300026000380004)=1.093、如果在一国的经济当中,自发性消费a250,边际消费倾向c075,i500,政府购买g500。(单位:亿美元)求:(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是多少?投资乘数是多少?(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600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 y=c+i+g,c=a+cy,代入数据,收入y=5000,消费c=4000,储蓄s=i=500,k=1/(1-c)=4 2、 i=12505

5、0r,i=-a+(1-c)y=-250+0.25y 125050r=-250+0.25y, is曲线:y=6000-200r lm曲线:l 0. 5y100r=( m/p) 1000/p=1000,(p=1) 即y=2000+200r y=6000-200r=y=2000+200r,r=10二、分析题下面这些交易活动能否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为什么?a一个消费者在饭店用餐向饭店支付的餐费;b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房屋;c一个消费者向商店购买一辆汽车;d一个供应商向个人电脑厂商出售集成电路块。b和d都是向第三方出售,不能重复计算,所以不能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而其余两项可以。三、问答题1、

6、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境内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民生

7、产总值(gnp)就是本国公民在境内外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得价值2、从国民收入的循环流转分析宏观经济均衡的相关总量关系。(要求:从总供求、从不同市场、从不同部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如果注入不变,而漏出增加,则均衡的国民收量减少;反之,漏出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增加。根据漏出的构成可以知道,储蓄和(或)政府税收增加(或转移支付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储蓄和(或)政府税收减少(或转移支付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3、什么是节俭的悖论?它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适用性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