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1页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2页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3页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4页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7浙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坐在光阴深处,捻(rn)一瓣心香,将时光走过留下的清喜翻了又翻,看了又看走过的路,留下的心情,在心间慢慢开出了一朵风雅,丰莹了时光,旖(y)旎了幽香点点。B . 如果拷问雾霾“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秸(ji)秆等等都是,但其实我们才是罪魁祸首因此,面对雾霾肆虐(n),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C . 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嫣(yn

2、)然,也有花香的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曳(y),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愫。D . 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契(q)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倏(s)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2. (2分) 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做,实践)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C .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帮助,接济)D .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扬)3. (2分) (2017高二上福建期末)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赵尝五战于秦B . 矗不知

3、其几千万落而其无忘乃父之志C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娘以手扣门扉D . 杳不知其所之也儿之成,则可待乎4. (2分) 下面各项中划线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则告诉不许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 .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下流多谤议C .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念父母,顾妻子臣之辛苦D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却告了相思回避5. (2分)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B . 死而不亡者寿C .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D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E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6. (2分) (2017高二下惠

4、安月考)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夜缒而去B . 函封之C . 秦兵旦暮渡易水D . 既东封郑7. (2分)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王来何操A . 竖子不足与谋B . 皆为戮没C . 夫晋,何厌之有D . 燕王拜送于庭8. (2分) 对下列文言句中划线部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理解:稍稍看了一眼B . 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理解:因此不会失去战争的能力C . 靡敝中国,甘心匈奴 , 非完计也理解:使中原疲惫衰败,而把攻打匈奴当作快意之事D . 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理解:事情(让人

5、)太辛苦了,就考虑给一些容易完成的任务9. (2分) (2015高一上宝安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也被成为“雨巷诗人”。B .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编订而成。C . 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主要作品: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朝花夕拾等。D . 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电影剧本春蚕,话剧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

6、等。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20高一上深圳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氓中以比兴手法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 (2)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 (3) 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句子“_”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4) 归园田居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山村中极为平常的景象,写出了与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相近的乡村和谐美好画面的句子是:“_。” (5) 兰亭集序中,表现作者以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生活的句子是:“_。” (6)

7、 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_”演化而来。 (7) 游褒禅山记中表现作者为了志向竭尽全力,哪怕不能如愿也无怨无悔的句子是:“ _。”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1. (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倦夜杜 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 首联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诗的尾联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12. (13分) (2018高一下枣强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

8、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

9、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

10、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

11、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材

12、料三: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13、)(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B .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C .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D .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

14、,合理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B .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C .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D .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E .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

15、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3)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13. (1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他那时只是为了那条鲜红的线织腰带感到新奇而激动不已,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即将开始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从小镇小学校后门走出来便踏上了公路。这是一条国道,西起西安沿着灞河川

16、道再进入秦岭,在秦岭山中盘旋蜿蜒一直通到湖北省内。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支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

17、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老师和大同学临走时留给他的一句话是:“往前走不敢停。慢点儿不要紧只是不敢停下。我们在前头等你。”似乎不单是脚后跟上出了毛病,全身都变得困倦无力,双腿连往前挪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每一次抬脚举步都畏怯落地之后所产生的血肉之苦。他看见杜老师在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呼叫他。他流下眼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他企望能撞见一位熟人吆赶的马车,瞬间又悲哀地想到,自己其实原来就不认识一位车把式。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

18、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进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如果万一名落孙山,这些课本无论语文或是算术就都变成毫无用处的废物了。可那些纸张经不住砂石的蹭磨,很快被踩踏成碎片从鞋窝里泛岀来撒落到砂石国道上,像埋葬死人时沿路抛撒的纸钱。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他站起随之又坐下来,等待有一挂回程的马车,即使陌生的车夫也要乞求。他对念中学似乎也没有太明晰的目标,回家去割草拾柴也未必不好伟大的转机就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

19、。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

20、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在离考场的学校还有一二里远的地方,他终于追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忍睹的两只脚后跟。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有

21、删改)(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他”在报考中学途中心理的变化过程。 (2)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如何表现人物矛盾的心理。 (3) 文章以“汽笛布鞋红腰带”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析理由。 (4) 综观全文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字部分,谈谈这场“人生之旅”带来的启发。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4. (18分) (2019高三上海淀月考)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芙蕖 李渔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

22、,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3、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注释】芙蕖:莲花(1) 对芙蕖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作者先总说芙蕖之“可人”,然后分别从“可目”“可口”“可用”“可种”五个方面说明芙蕖的特点。B . 文章围绕芙蕖的“可人”之处落笔,极言芙蕖的种植之利,甚而将其定位在“五谷”“百花”之上。C . 作者为自己不能辟出半亩方塘来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厌弃百花的感情。D . 文章以“可目”为写作重点,详细得体,繁简得宜,不仅中心鲜明,而且重点突出。E . 文章多用偶句,遺词造句,十分优美,不仅体现出事物的不同特点,使之两两对照,相得益彰,而且句式整齐和谐。(2) 结合莲蓬芙蕖两文的内容,谈谈它们在写莲方面的异同。 六、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 (2020高三上惠州月考) 假如你是高三(1)班李雷同学,于2月9日在第二食堂拾得一个黑色钱包,内有中国银行卡一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