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山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山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山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山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20高二上怀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

2、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

3、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

4、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宇宙的种种物象和人世间种种事象能引发人们的感动,这是“兴”的基础。B . 子贡关于“切磋”的话,说明他从切磋琢

5、磨中悟到做人的道理,算是能感悟生命的读者。C . 背离作者本来意思的读者才是真正的读者,才是能够感悟生命的读者。D . 王国维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兴”的重要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B .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诗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诗歌阅读中“兴”的重要作用。C . 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D .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读者角度

6、来说,“兴”的作用就表现在读者能对作者产生一对一的感动。B . 西方文学理论认为“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理解作品,属于普通的读者。C . 相较于晏殊的蝶恋花,陆游的钗头风只能使读者产生一对一的感动。D . 孔子的“诗可以兴”的观点认为,诗的作用不是一对一的感动,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2. (18分) (2017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赵婀娜在北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侯仁之暮年的故事:1999年冬夜的一晚,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为寻找开阔的观看地带,一些北大师生自发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济寺遗址旁。这里,一位拄着

7、拐杖的老人,已静静地仰望天空多时。当得知老先生就是已88岁高龄的侯仁之,师生们自发地围拢到先生周围,听他讲夜空的广袤、流星的璀璨,还有有关燕园、北京的那些人、那些事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当时中国还

8、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发生转变。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回到了燕京大学。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桎梏,创立中国现代的历史地理学。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

9、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应美国

10、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中国城砖。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为什么会引起外国学者强烈的兴趣?一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国后,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得通过。不久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有关侯仁之,还有许多故事,有关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关他的求学经历、赤子

11、之心。晚年,先生长居燕园。95岁之前,燕园的师生还能经常看见先生的身影。近些年来,先生已久卧病榻。如今,尽管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相关链接】侯仁之,1911年12月6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32年1936年,考取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获得奖学金入学,本科四年学习期间,先后在学贯中西的洪业(煨莲)教授极为严格的治学方法训练下,以及在积极开拓中国沿革地理广阔领域的顾颉刚教授的启发下,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侯仁之被誉为“活北京”。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北京城市起源、城

12、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成为北京旧城改造、城市总体规划及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北京城市发展中,他大声疾呼:首要问题是水源的开发。他珍爱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根源”,一次又一次去什刹海、汇通祠、钟楼、鼓楼、后门桥一带,对这一地区的改造深切关注。侯仁之是中国“申遗”第一人,1980年,在一次与美国同行的交流中,他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情况。回国后,他立即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1987年起,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担

13、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在一个周末,他在玉泉山西侧发现了流向北京的引水槽。B . 1949年,侯仁之留学回到燕京大学,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标志着他在历史地理认识上的成熟。C . 侯仁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以及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建设者达比教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D . 侯仁之应邀到美国和加拿大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积极努力,推动了我国成为公约的缔约国。E . 本文撷取了侯仁之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他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思想,不断求学进取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人格。(2) 侯仁之是怎样打开中国“

14、历史地理学研究大门”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 侯仁之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简要分析。(4) 为什么侯仁之被称为“我国申遗第一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3. (12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小说已经写完了三章。保尔把它寄到敖德萨,给科托夫斯基师的老战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大家都称赞他的小说写得好。但是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丢失了。六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这对保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非常懊悔没有复制一份,而把唯一的一份手稿寄出去了。他把邮件丢失的事告诉了列杰尼奥夫。“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哪

15、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月半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跟保尔住一套房间的是一家姓阿列克谢耶夫的。他家的大儿子亚历山大有一个十八岁的妹妹,叫加莉亚,已经在工厂的工人学校毕业了。这是个朝气蓬勃的姑娘。保尔让母亲跟她商量,看她是不是愿意帮助他,做他的“秘书”。加莉亚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满脸笑容,热情地走了过来。她听说保尔正在写一部小说,就说:“柯察金同志,我非常愿意帮助您。这跟给我爸爸写枯燥的住宅卫生条例完全

16、不一样。”从这天起,写作就以加倍的速度向前进行了。一个月的工夫写了那么多,连保尔也感到惊讶。加莉亚深切地同情保尔,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工作。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着,遇到特别喜爱的地方,她总要反复念上几遍,并且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所房子里,几乎只有她一个人相信保尔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其余的人都认为保尔是白费劲,只是因为什么也不能干了,又闲不住,才找点事来打发日子。加莉亚经常来,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一行一行的字句,在不断地增加,追述着难忘的往事。每当保尔凝神深思,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加莉亚就看到他的睫在颤动,他的眼神随着思路的转换不断地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的双目已经失明:你瞧,那对清澈无瑕的瞳

17、孔是多么有生气啊。忧伤,以及常人的各种热烈或者温柔地普通感情,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发,唯独保尔没有这个权利,它们被永不松懈的意志禁锢着。但是工作越接近尾声,这些感情就越经常地冲击他,力图摆脱意志的控制。要是他屈服于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种,听任它发作,就会发生悲惨的结局。最后一章写成了。加莉亚花了几天时间把小说给保尔通读了一遍。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妈,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

18、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以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了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

19、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这是州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按时间顺序叙述保尔战胜病魔投身写作的动人故事,再现了主人公作为战士的光辉形象。B . 小说在描写主人公言行的同时,着意于人物心理活动和外貌的描写,写了保尔复杂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写了他的喜怒哀乐,使得人物形象极为丰

20、满。C . 加莉亚姑娘是个朝气蓬勃的人,她既是保尔的热心助手,也是难得的能够理解保尔写作意义的人,只有她相信保尔的工作是有意义的。D . 小说写人手法灵活多样,既从加莉亚的视角描写保尔睫毛的颤动、眼神的变化等细节,又用其他人物的言谈作陪衬,运用环境描写作烘托。(2) 请简要分析小说在刻画保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 (3) 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说说保尔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 , 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

21、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 , 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后迁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

22、,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缚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终狂疏,可内移。”乃改袁州刺史。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

23、愈亦复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浞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B . 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C . 绅果劾奏愈/愈

24、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D . 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孤: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从文章来看,韩愈应该是三岁时即父母双亡。其伯兄韩会抚养,韩会死后,嫂子抚养。B .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古代还有六艺,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C . 擢进士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殿试时录取分

25、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D . 博士:一为古代学官名。唐代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明清沿用,稍有不同。二为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就像后世称人为师傅。(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韩愈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这一性格让他不仅得罪了权贵,连皇帝也曾被他得罪了。因此他仕途坎坷,起起落落。B . 韩愈经过华阴县,认为柳涧一案是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处理。御史复查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第二次贬其官为封溪尉。C . 时宰相李逢吉憎恨李绅,想要驱逐他,于是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可以不用台参,从而除掉李绅中

26、丞的官职,制造了一场台参之争。D . 韩愈聪明敏锐,不诡诈善变;能够始终如一地接纳提携后进之士,和他交往的孟郊、张籍也都闻名于当时。(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愈官显,稍谢遣。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浞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7高三下武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

27、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6高二上涞水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 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3) 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28、“_,_。”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她含情脉脉的眼神,让台下的观众无不为之倾倒。B . 站岗的士兵,在烈日下仍保持亭亭玉立的站姿,他们担负的是一种责任,不仅仅是站在部队门口,更是守卫着祖国、守卫着人民。C . 在我国有许多寺庙历经沧桑,风雨剥蚀,已变得斑驳陆离。D . 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不少白花,远远望去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8. (2分)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B . 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C . 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D . 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那非纯用手工不可。9. (2分) (2019高一上鸡西期中)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_促成了价值观的深刻变化,_也激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认识的觉醒,反映在伦理思想上,_对人性的来源、内容和本质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