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II)卷_第1页
杭州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II)卷_第2页
杭州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II)卷_第3页
杭州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II)卷_第4页
杭州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市高三上二次模拟考语文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1. (6分) (2018高二上上饶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地名即史上实有、史籍中常见的地名。这类地名,属于古诗中最基础的写实层面,其作用是交代诗歌的写作场地,说明诗歌创作和地域的关系。进入文学作品以后,部分原样照搬,部分则经作者改造,被文学化。其文学化往往遵循三条基本路径:一是不全用实名而稍加改造,但仍以地名为中心词,如称某驿为孤驿,某馆为孤馆。这么做舍弃个别,突出一般,可以获得更好的审美效果。二是改用代称,不用实名。如称越州为会稽,称镇江为京口之类。这种情况,稍具史地

2、常识的都知道,没有的看看注释立即明白,无需特别说明。三是地名前加形容词,这个也容易理解。这里只谈第一种情况。不妨以唐诗中的驿馆为例。在这些诗词中,历史地名的文学化表现突出。一般做法是诗题中使用历史地名,而到诗中则改为文学化表达,进行局部改造。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标题载明此诗作于石头驿,诗句却说它是座旅馆,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标题是交代地名的,必须如实道来,读者才能明白地理方位。正文以抒写羁思为主,讲求抒情含蓄,忌讳言事直露,故做这种处理,以与所写之情合拍。又如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

3、思盈。”也是诗题中标出驿名,而诗中则径称旅馆。我们知道,古代驿站都是官营的,旅馆则是私营的。为何称官驿为旅馆?这里就有个语体色彩和使用规范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称驿馆而举其正名,只有在史地文献中才会如此,这是因为史地文献以真实性为首要要求,所记必须合实,否则就失去了应有价值,不能取信于人。而诗题也是交代写作背景的,担负着说明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地关系的任务,也不能用代称、简称或泛称,而应如实记载驿馆真名。而作品中则不必如此,因为诗题既已如实道来,诗句中就须换一套写法。这么做,一则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二则文学作品中如果事事处处如实照搬,那也就混淆了历史地名和文学地名的界限。而且,具有实感的词语

4、过多,也妨碍读者的审美接受。诗者抒情之物,写景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审美出发,诗词地名往往化实为虚,转直为曲,意内言外。前面所举唐人馆驿诗便有这样的特点,普通的地名也经过了有意的渲染,被文学化,以较虚、较曲的特质进入文学作品。历史地名入诗以后,由于有意略去了具体地点的特质,只保留表明事物性质类别的关键词,这样,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被淡化,而情感则被强化。所以,多数偏于抒情的篇章,地理因素都被淡化。这样,它就由一个表示地理方位的实名变成作品中具有通性的审美意象,不同的读者都可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契合点。比如李白送友人,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各

5、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3月,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B . 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能表达羁旅之愁。C . 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D . 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

6、(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B . 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C . 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D . 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化的过程和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B . 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C . 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契

7、合点。D . 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2.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奇绅鸿儒刘大鹏郝岱一个普通的晚清文人,在国内“名不出乡里”,但在沈艾娣所著梦醒子一书中却被称为“第一奇绅士”。一个农村绅士,何以被冠以“第一奇绅士”的美誉?刘大鹏究竟奇在何处?刘大鹏并非是先知先觉的圣贤,聪明过人的天才。刘大鹏在日记中自述“生而顽钝,年七令甫能言。”他七岁才会开口说话。七年不鸣,一呜惊人。童年刘大鹏在私塾先生刘丽中门下读书16年,毕业后,他又先后在太原县桐封书院、太原府崇修书院学习深造10年,仅读书就长达26年。在人生旅途的第一站,他读书时间长达半辈,在当时社会

8、背景下,可谓一奇。刘大鹏在刘丽中、杨深秀(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等名师的精心培育下,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树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高尚道德理念,确立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创业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大鹏完成学业后,就到大谷县南席村当了整整21年的私塾先生,后到太原县女子学校任教十余年,他教书时间又占据了人生的半辈。刘大鹛在世85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可谓一瞬间,他在有生之年既要教书,又要种地,还要经营煤窑,忙里抽闲,用毛笔手抄洋洋34部巨著,亿万字手稿。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能够熟练背诵的经典著作达六十多万字。刘大鹛超人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非凡的创作天才,德高望重的思

9、想品德,实乃奇人奇才也。刘大鹏34岁时开始记日记,直到临终前五日,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日记真实客观地记叙了清末民初、抗战期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可谓包罗万象,是中国这段历史的缩影,史料珍贵,堪称百科全书,更被山西省图书馆誉为“镇馆之宝”。刘大鹏的德才、廉洁名扬省城。阎锡山掌握山西军政大权后,急需人才为其效力,曾多次派人请刘大鹏出山,先生屡屡婉言谢绝,不接受聘任。读书做官,仕人之追求,刘大鹏却是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可谓奇也怪也。在人生的旅适中,他一直努力拼搏,曾务农、务工(开煤窑)、经商(租赁餐具、轿等业务)、教书、写书,走完了光辉的人生历程。1915年

10、,58岁的刘大鹏当选为山西省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省议会议员选举大会。有些议员为了拉选票,纷纷向代表行贿或宴请。有参选议员对他行贿,他以“不义之财不可取”的修身之道一一拒绝。世上哪有和钱财有仇有恨之人,唯有刘大鹏既不贪财也不受贿,实属奇人也。日寇占领太原县后,狂轰滥炸,烧、杀、抢、奸无恶不作。每当鬼子进村扫荡,村民纷纷扶老携幼逃难时,刘大鹏却视死如归,独自一人留村,并上到屋顶,指天骂日。有一年,日寇的一名军官久闻先生大名,恳请先生为其题写一副条幅,先生冒着杀头的危险,婉言谢绝,日本人无奈,只好灰溜溜地离开。1934年,山西遭受大旱,阎锡山政府的苛捐杂税却有增无减。刘大鹏看到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

11、火热中,愤怒至极,他以鲍伯平的化名上书南京中央政府,请求中央政府责令阎锡山减免税收,收到预期效果。这几则真实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刘大鹏爱国亲民的高尚情操和政治远见,不贪生不怕死的气质和风度,可谓奇人奇事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这是刘大鹛先生在1897年为晋祠同乐亭题写的一副楹联。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西代表团讨论会上,谈到改善民生时,现场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的这副楹联。李克强总理日理万机,在众多的晋祠楹联中,竟然熟记刘大鹏的这副楹联,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意境,引起总理的共鸣,飘扬五洲四海,实乃奇事也。(摘编自文史月刊2

12、016年第10期)【相关链接】刘大鹏,字友凤,号卧虎山人,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地方文化学家。著有晋祠志晋水志等地方志,尤其是退想斋日记,二百多册,五十多万正楷毛笔字,记述了近、现代中国和晋祠发生的重大变迁。乡邦文献,关怀有缘,表扬潜德,著进连篇,天不应遗,杀青何年。晋水潺潺,相与呜咽,千秋万祖,其视此锈。刘友凤先生碑铭(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刘大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晚清文人、农村绅士,尽管在国内知名度较小,但在沈艾娣所著的梦醒子一书中却被称为“第一奇绅士”。B . 刘大鹏在“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丽中、杨深秀等几位名师的培养下,勤奋钻研,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为日后

13、创业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 . 刘大鹏在世85年,从34岁开始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日记内容包罗万象,堪称百科全书,是中国清末民初、抗战期间这段历史的缩影。D . 纵观刘大鹏一生,曾经务农、做工(开煤窑)、经商(租赁餐具、轿等业务)、教书、写书,一生都在努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光辉的人生之路。(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刘大鹏求学期间,不仅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树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高尚道德理念,并确立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B . 刘大鹏五十一年的日记里,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内容,内容详实,资料珍贵。C .

14、 刘大鹏在1897年为晋祠同乐亭撰写了一副楹联,上下两联“同”“乐”二字相互交替,表现了他与民同乐以及改善民生的进步思想。D . 刘大鹏一生著述丰富,对晋祠、晋水颇有研究,是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和地方文化学家,五十多万字的笔记均用毛笔正楷书写。E . 刘大鹏的碑铭,用简洁凝练整齐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刘大鹏在教书育人、写作方面的成就,表达了深切的缅怀之情。(3)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刘大鹏“奇”在何处?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3. (11分) (2018高一上杭锦后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

15、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是时新募民开屯田 , 民不乐,多逃亡。涣

16、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曒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魏国初建,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涣言于太祖曰:“今天下大难已除,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以为可大收篇籍,明先圣之教,以易民视听,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太祖善其言。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赐谷二千斛。文帝闻涣昔拒吕布之事,问涣从弟敏:“涣勇怯何如?”敏对曰:“涣貌似和柔,然其临大节,处危难,虽贲育不过也

17、。”(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曒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B . 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曒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C . 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曒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D . 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曒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8、A .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称,三公之一,主管民事,为正一品官员。B . “茂才”汉代指优秀人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C . “屯田”是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D . 文中的“辟”指被征召,“举”指授予官职,“除”“迁”则指官职的任命和调动。(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涣出身世家,无纨绔气。袁涣的父亲袁滂做过汉朝的司徒,当时各家公子大多违越法律制度,而袁涣清雅宁静,举动必定符合礼节。B . 袁涣正道直行,不屈淫威。在被袁术咨询时。常有严正的议论,袁术不能违抗;面对吕布威胁

19、,他坚持认为刘备是有德之人,骂之不当。C . 袁涣深请民意,建言恰当。归附太祖,百姓不乐意屯田而逃亡,袁涣对太祖说民众安于故土,应顺从他们的心意,不想做的就不要勉强。D . 袁涣外表和柔,内心坚强。其堂弟袁敏说他貌似平和柔顺,但在大节面前,处于危难当中时,即使是古代的勇士孟贲、夏育也比不过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_

20、。_,而由人乎哉?”(论语 (2)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安能以身之察察,_?(渔父) (3) _,直走咸阳。_,流入宫墙。(杜牧阿房宫赋) (4) _,用之不竭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5) 平林漠漠烟如织,_。_,有人楼上愁。(菩萨蛮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6高三下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敦煌曲子词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注】:五两,古代用鸡毛制成,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的用具。(1) 上片中船夫“柔橹不施”是暗

21、示_,所以才有后面的短句“是船行”。(2) 简析这首曲子下片的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6. (5分) (2020黄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要求表意明确,格式正确,不超过50个字。 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商务活动频繁,有关的合同、字据等等,用词一定要准确明晰,含混模糊会带来严重后果。法制日报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李军接手了一家服装店的装修工程,向银辉玻璃厂订购了38平方米玻璃,付清了15200元货款。后来,李军又向银辉厂订购25平米玻璃,并预付了4000元货款。银辉玻璃厂经理周青写了一张收条给李军,结果却惹来一场官司。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请你为周青代写一

22、张收条。7. (5分) 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 年级人数 %学校初一500人初二500人初三500人农村中学55.434.629.7城镇中学50.231.526.4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如今是一个崇尚快速的时代,“快”无处不在,快递、高铁、快餐、秒杀,“快”使经济快速发展,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会呈现出全然不同以往的面貌。而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风景极美的大路,路边有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劝告人们放慢脚步欣赏美景

23、。请结合材料内容表明你的态度及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七、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9. (2分)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_、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2)农村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_了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3)新春伊始,欧洲人心头添堵。牛肉变马肉的丑闻闹得_,眼下已经席卷爱尔兰、英、法、德和瑞典等16个国家。A . 悠远缓和满城风雨B . 幽远缓解沸沸扬扬C . 悠远缓和沸沸扬扬D . 幽远缓解满城风雨10. (2分) (2018东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