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 (3)_第1页
春夜洛城闻笛 (3)_第2页
春夜洛城闻笛 (3)_第3页
春夜洛城闻笛 (3)_第4页
春夜洛城闻笛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1. 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理解诗的内容。 2. 有感情地诵读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 3. 提高审美情趣,热爱祖国古典文化。,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终身不得志。其诗以抒情为主, 风格豪放洒脱,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作品有李太白集。 此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游洛阳时所作。,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散sn,折zh,解诗题,题目春夜洛城闻笛能提供给你怎样的信息?,春夜季节、时间 洛城地点 闻笛事件,诗题揭晓诗的内容

2、,请你用一言概之。,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析文意,1.你能在诗句中找到和题目相对应的词吗? 2.你能说说对“暗飞声”和“满洛城”的理解吗? 3.你能说出笛声唤起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吗?,悟诗情 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文学小贴士,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曲调伤感幽咽。,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枝相赠。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温婉多情,同时“柳”与“留”谐音,所以折柳送行,含有挽留惜别之意。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采薇) “上马不

3、提鞭,反折杨柳枝。”(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借杨柳表达离别,拓展,借杨柳歌咏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生机蓬勃,它代表着春风,象征着春天,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借杨柳描写女子 杨柳随风披拂,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拓展,“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居易长恨歌),诵古诗,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 客居洛阳城的李白又会怎样呢? 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此诗和你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作业,1.办一期以“故园情”为主题的手抄报。 2.读一读唐代诗人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