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1页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2页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3页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4页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衢州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黏(zhn)合脊(j)骨隽(jn)秀捋(lu)虎须B . 猝(c)然胡诌(zu)颠簸(b)字纸篓(lu)C . 尽(jng)管椋(ling)鸟敛裾(j)安捺(n)不住D . 忖(cn)度迁徙(x)赭(zh)色亘(gn)古不变2. (2分) (2015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 长年累月随声附和一筹莫展不假思索B . 雷励风行侧隐之心不能自己鬼鬼祟祟C . 没精打采肆无忌惮浮

2、想联篇刚愎自用D . 卑躬曲膝混然一体纨绔子弟惹事生非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日本接连发生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正在考验着菅直人的政治能力,日本经济的现状也已如履薄冰 , 濒临崩溃的边缘。B . 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是笔走龙蛇 , 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C . 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创新意识不强,模仿之风盛行。如印象刘三姐成功之后,各地一哄而起,大同小异,观众和游客在视觉上和审美上感到疲劳,对此啧有烦言。D . 几年前,一名乞丐“犀利哥”引起了国

3、人的注意,其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也迅速走红,由于他的行为举止特立独行 , 有些人开始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4. (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期末)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_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_,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_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A . 优裕 浑浑噩噩清晰B . 优越浑浑噩噩清醒C . 优裕马马虎虎 清醒D . 优越马马虎虎 清

4、晰5.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 . B . C . D . 6. (2分)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

5、的一项( )A . 遏 止恪k尽职守甄zhn别侘傺chchB . 屏bng除熠熠y生辉濡r染舳舻zhlC . 顷qng刻安土重zhng迁江干gn区铩sh羽D . 欷歔xx惊魂甫f定泥淖no横槊s7. (2分) (2018高三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 , 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予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

6、。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 . 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C .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D .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8. (

7、2分)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送人东游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荒戍:荒废的防地营垒。浩然:豪迈坚定的样子。A .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及时节,荒凉的古垒边,黄叶飘零,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远行友人的别绪离愁。B . 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C . “江上几人在”句想象归客一个人归还将遇见哪些故人,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及对故交的情D . 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当此送别之际,设想他日重逢,开怀畅饮,更见惜别之情。9. (2分

8、)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

9、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10. (2分) (2019高三上济南月考) 下列对划线词浯的解释全部有错误的一项是(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迎:投降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只有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军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购:悬赏今太了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逮也逮:及,达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逆:迎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弟:但,只管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固:本来如听仙乐耳暂明

10、。莫辞更坐弹一曲暂:忽然A . B . C . D . 11. (2分) (2017高二下龙江月考) 划线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B . 沛公奉卮酒为寿 , 约为婚姻。C . 汝岂得自由D . 回顾乳母12. (2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现在的很多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啊。B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想要却要找借口的做法。C .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人沉溺于爱情,不可以解脱。D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却不知道制止。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3.

11、 (13分) (2017高一下陆川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

12、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

13、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B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C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D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

14、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2) 下列对文中加短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B . 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C .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D .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

15、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B . 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C .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 .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三、 诗歌鉴赏 (共1题;

16、共7分)14. (7分) (2018高三下天水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渭上秋夕闲望潘阆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极浦涵新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注】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1)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B . 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

17、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C . 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D . 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E .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2) 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5. (8分) (2017高二下沭阳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

18、中的空缺部分(1) 人生代代无穷已,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 _,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3) 铁衣远戍辛勤久,_。(高适燕歌行)(4) 世间行乐亦如此,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 细草微风岸,_。(杜甫旅夜书怀)(6) 今逢四海为家日,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7) 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8) 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6. (20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鲁院里的柿子树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是秋天,正属于它的季节,它变成了这里突出的风景

19、。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原本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别的树木都成了陪衬,连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饭后我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就看见了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结满果子的柿子树,不由得就看的发了呆。微风起的时候,突然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因为它能唱歌。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的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出最艳的颜色。这时候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了我,恍惚中,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散发着平时难以见到的明亮。很多时候我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止步在它面前,难道是因为它身上

20、有明显的秋意吗?这样想,也许银杏不服。那一棵棵银杏树,所有的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地洒落地上,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锦,像一幅油画。树上和地上一片金黄,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绵延,可以天长地久。然而就在一个黄昏,寒风起了,银杏的叶子全部被风带走,只剩了树枝。这时候的柿子树一派沉静,虽然它的叶子也被风带走了,但果实仍高高挂满枝头。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就仿佛看着一双双温暖的眼睛,刹那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了。它们静静地看着我,无声地与我交谈,说它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说它在春天开出并不漂亮的花,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

21、小的被叶片遮蔽的青果;说它如何耐心等待秋天的到来,使自己变成阳光的金色,凝成一捧盈硕果实、可摸可触的爱。于是我思索柿子树在到这里之前的经历,它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吗?它是怎样被命运选中,到鲁院的花园里,成为独特的风景?正如我冥冥之中幸运地到这里。它的命运之中是否也有风雨和雷霆?它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春风和清露?它是否也深味了人间的悲喜,才呈现出这一树的殷实和辉煌?一天,我清早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它们的光芒和馨香像音乐一样荡漾。由此我知道了,树木怎样靠果实传递快乐和希望。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阴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雕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有的器宇

22、轩昂,有的神采飞扬,有的在倾心交谈,有的在凝神沉思。他们的生命气息透过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般在时空中传递。我驻足于巴金先生的雕像前,他似乎在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说:“我用作品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我走到冰心雕像前停下脚步,看到她左手托腮,凝神远眺,一本打开的“书”放在膝上。不由得想起了她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爱的哲学”,随之,一股温暖明朗的情调蔓延开。冬天一日一日地深了,花园里的一切都沉浸在静寂的灰色里,只有柿子树还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显眼的果子,微笑着,歌唱着(取材于郭严隶的同名散文)(1)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味:深沉的滋味B . 殷实:充实C . 器宇轩昂:气质、风度出众D . 凝神远眺:聚精会神地向远方眺望(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景仰赞美之情,又有对银杏树的不满之意。B . 作者描写了北京秋日蓝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