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1页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2页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3页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4页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印度,有一种品牌的中国手机相当“牛”,其明星代言的广告贴得俯拾皆是 , 其年销量也居各种名牌手机之首。B . 不管完成这项工作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我们都要适可而止,不为已甚 , 不然就会累坏身体,还会影响今后的工作。C . 虽然被推举出来对这种教学方法做出评论,但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修养,所以只能姑妄言之 , 敬请各位专家指教。D . 他工作十分积极,总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但这段时间他病情加重,实在不宜过度劳累,而应在家休养生息

2、。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政府做错了事更应该坦诚地向老百姓认错道歉,那种死不认错,还要粉饰的行为,就好像鸵鸟把头埋在沙里,却把屁股高高地露了出来,只能叫人贻笑大方了。B . 印度的电脑软件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新明星。C . 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宜人心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觑。D . “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互相促进的局面,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3. (

3、6分) (2018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赵建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当时学者以儒墨并称,非儒即墨二家并为显学。然而盛极一时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了。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其生平事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或者说遭到漠视。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皆立传记,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最后对墨子附以24字的内容,简略不备而又含糊不明。在秦汉之后,墨家几乎再无传人。盛极一时的学术流派突然衰落,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窥其原因。首先,就其根本而言,墨家的学说过于理想化,或者说就是一种

4、空想。墨家思想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其最根本的主张是兼爱,几乎一切观点与主张皆由此生发:因兼爱而非攻,反对战争;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少数贵族的奢侈生活必然会导致下层民众的贫困故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儒家礼制的繁琐与用度之多又与此相冲突,故墨家非儒;尚同与尚贤是墨家的为政之本,是针对当时天下混乱的形势而提出的政治纲领,其实质也是为了贯彻其兼爱的主张。那么,作为其出发点与立足点的兼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呢?墨子认为,天下一切混乱皆起自不相爱。解决的办法是,使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则可消灭一切祸乱之源头。(墨子,兼爱但正如汉志,诸子略墨家类小序所云,“推兼

5、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这种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的主张显然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墨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可望而不可即,不可能实现。其次,一种学说往往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层面,二是实践层面。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比较有影响的多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其思想的深度不足。因此,一旦在实践层面上没有出路,这种学说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秦汉之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墨家的主张不符合新秩序的要求,几乎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走向衰 落;而同为显学的儒家学说则恰恰相反,获得了空前发展,二者命运迥然不同。同时,墨家的主张对人在实践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不是

6、常人所能做到的。庄子对墨子的人格非常欣赏,但他仍客观地指出:“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肢、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庄子还评价墨家非乐、节葬、节用诸说曰:“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无法为天下人普遍接受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最后,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其学说都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除创始人外,还不断涌现出重要的代表人物使本学派的理论有大的推进,如儒家的

7、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反观墨家,墨子之后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人物也没有提出超越墨子的理论与学说。所以,不能与时俱进也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删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今天看来,当时的儒家和墨家可谓最盛,非儒即墨,均为显学。B .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所立传记,详细记载,唯独对墨子的传记,简略而又含糊。C . 墨家主张节用、节葬、非乐,而儒家礼制上的繁琐与用度之多与墨家的主张相冲突,所以,墨家对儒家持否定态度。D . 在秦汉之后,墨家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

8、代表人物,也没有像儒家和道家一样提出过新的理论与学说。(2) 下列对“兼爱”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兼爱是墨子学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其严谨的逻辑性,也使它成为墨家学说中最根本的主张。B . 墨子认为,兼爱即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如能这样,则一切混乱都可解决。C . 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这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D . 墨子学说中的非攻、非乐和节俭思想以及尚同、尚贤的政治纲领,都是因为其兼爱思想而产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墨家学派衰落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

9、项是( ) A . 墨家学派衰落的根本原因出在其学说上,其最重要的主张即兼爱思想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空想。B . 墨家比较有影响的都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因其思想的深度不足,让这种学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实践层面上也因此没有出路。C . 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D . 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不能与时俱进,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4. (12分) (2017高三上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德叔落选何百源人民公社化那一年,德叔18岁。从那时起他担任塘溪管理区(那时叫

10、大队)支部书记,至今一直没有变动过。50多岁的德叔,寡言少语,一副饱经风霜的基层干部形象:板刷寸头上斑白的短发冲天而立,脸上几道深深的“沟壑”刻画出几分刚强、几分淳朴。不分春夏秋冬,都光脚穿一双塑料凉鞋。有一次市里一位画家下乡,以德叔为模特画了一张人物素描,题为本色,在省里获了个二等奖。只要一提德叔,管区里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说:“他真是个好人!”好在哪里?憨厚老实的庄户人笑笑说:“崖(我)文化少,讲不出罗!”不过,许多事情都能说明德叔确实是个大好人。30多年来,从生产队到大队,到公社(镇)、县,不论是选哪一种先进或模范,都少不了德叔的份。那时不兴奖钱,兴发奖状。德叔每次将奖状拿回家就往墙上贴,

11、贴满整整一面墙。每逢有“情况”,比如台风、汛期、地震先兆,德叔就跑到办公室值夜,睡在办公桌上,用电话当枕头,电话铃一响就抓起来,沉沉地叫一声:“喂”有一年分救济粮,分到最后差一户没分上,这户人家就是德叔家德叔让老婆缝了个小布袋,将公章装进去,随时挂在裤头上。有一回办公室在夜里遭到盗窃,盗贼卷走了德叔一个存折,想不到,上面只有一元的余额。多少年来,德叔真是“报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上有声”,甚至成了传奇色彩的人物。每一次改选支书,点票结果都是德叔差一票就满票当选,事后都证明是德叔没选自己。有一次按规定年限又该改选了,文书在未经选举的情况下就上报了德叔。上级党委认为这样做很不严肃,批评了文书不应

12、该这样儿戏。文书不服气地说:“再怎么选也是德叔。”之后郑重地举行选举大会,结果还是德叔当选。但是近年来,德叔在塘溪人的心目中,威信有点每况愈下。主要原因,是与周边相邻管区相比,塘溪显然落后了许多。且不说工农业总产值之低,且不说村办企业之少,单看村民的住房,就可知塘溪人的生活水平和几十年前没什么两样。不过,人们仍不忍心埋怨德叔。因为谁都知道,德叔至今仍住破瓦房,两张条凳架三块木板做床最近一次支部改选,德叔竟只得一票,他落选了。新当选支部书记的人名叫郭清文,是一位毛遂自荐、勇于开拓进取、先富起来的年轻党员。点票结束后,在管理区主任主持下,举行了简单的“权力交接仪式”。德叔不无感伤地慢慢地将公章从裤

13、头上解下来,双手递到郭清文手中,说:“可得把它保管好”郭清文双手接过,说:“德叔您放心。保管这印章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要用好”(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德叔落选”为题,既概括了文中所叙的关键故事情节,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 小说设计德叔将公章随时挂在裤腰带上这一细节,表明德叔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也可看出他是个恋权的人。C . 小说写画家为德叔作画,写庄户人夸奖他,写盗贼卷走他的存折,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德叔的“好人”形象。D . 小说写德叔在最近一次支部改选中落选,与之

14、前他的屡次当选形成强烈反差,情节突转,引人深思。(2) 小说在刻画德叔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 德叔为什么会落选?他的落选给当下的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 (6分) (2017高二上会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今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诚信的缺失以及随之而来的信任的缺失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其原因还得从我们自己身上寻找。现在有些人把诚信的缺失归咎于市场经济,这种认识水平比起严复来不知倒退了多少。其实,诚信的缺乏正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够成熟,其规则和秩序未能建立健全并得到维护。而之所以如此,近因甚多也甚复杂,远因一定可以追溯到文

15、化传统和国民素质。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一个人怀有这种做人的尊严感,与人打交道时就会有一种自尊的态度,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这就是诚实和守信用。他也会这样去尊重他人,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这就是信任。可见诚信和信任是以彼此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相比之下,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乏深刻的精神基础。也许有人会说,“信”在儒家伦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错,孔子常常谈“信”,论

16、语中论及诚实守信含义上的“信”就有十多处。但是,在儒家伦理系统中,“信”的基础不是人的尊严,而是封建等级秩序。所以,毫不奇怪,孔子常把“信”置于“忠”之后而连称“忠信”,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可见“信”是从属于“忠”的,诚实守信归根到底要服从权力上的尊卑和血缘上的亲疏。在道德实践中,儒家的“信”往往表现为所谓仗义。仗义和信任貌似相近,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谱系。信任是独立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各人有自己的人格、价值观、生活方式、利益追求等,在这些方面彼此尊重,绝不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合作做事时都遵守规则。仗义却相反,一方面抹杀个性和个人利益,样样求同,不能容忍

17、差异,另一方面共事时不讲规则。在中国的商场上,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一开始因为哥们儿义气或因为面子而利益不分,规则不明,最后打得不可开交,终成仇人,这样的事例不知有多少。毫无疑问,要使诚信和信任方面的可悲现状真正改观,根本途径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其规则和秩序。不过,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同时很有必要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使国民素质逐步适应而不是严重阻碍这个市场经济健全化的过程。(摘编自周国平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诚信缺失的原因,不应归咎于市场经济,只能从我们自己身上寻找。B . 诚信之所以缺乏,其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国民素质。C .

18、 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信”与信任貌似相近,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谱系。D . 要使诚信和信任的缺失得以真正改观,只能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针对诚信缺失的现状,文章主要论证了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指出了解决的办法。B . 文章将诚信缺失的原因分为近因和远因,并主要从文化传统上加以论述。C . 文章分析论证了“信”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位置及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D . 文章对比论证了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人的尊严的概念上的区别与联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成熟,才能改观诚信和信任缺失的现

19、状。B . 如果认真检讨文化传统,就完全能够解决诚信和信任缺失的问题。C . 儒家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乏深刻的精神基础。D . 因为儒家的“信”主要是对他人的服从和仗义,所以可能造成信任缺失。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 (2017高一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

20、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因人之力而敝之B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 夫晋,何厌之有D

2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B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若听茶声然C . 且贰于楚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 . 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项是(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A . B . C . D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2、 A . 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所以,秦晋两国军队合围郑国。B . 因郑文公一直不用烛之武,烛之武心里非常不满,在郑文公亲自登门道歉时,才勉强答应去见秦伯。C . 烛之武见到秦伯后,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不卑不亢,步步深入,最终说服了秦伯。D . 秦军退兵后,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并没有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5)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8高三上长春月

23、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边庭落日骆宾王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 , 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 , 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注】黄图,帝都。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

24、落笔,意味深长。B . “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生活。C . “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试题“边庭落日”。D . 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情。(2) 全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逍遥游中,庄子以“_,_,_”来阐明逍遥自在、无所待的状态。 (2) 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猱都很难越过。 六、 语言表达 (共3题;共10分)9. (2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各项中,表达全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请问您老人家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