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1页
青海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2页
青海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3页
青海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4页
青海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3题;共8分)1. (4分) (2018高三上建平开学考) 按要求选择 (1) 下列用来称赞鲁迅文章精当的成语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文不加点B . 不刊之论C . 标新立异D . 言简意赅(2) 下列新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甲:这样/我是唯一的人/拥有这声车鸣/它在深山/唤醒一两位敏感的山民/并得到隐约的回声(海子小站毕业歌)乙:鸟声在汉城各座宫殿庭院内/如密密雨点落在鬼面上/一处处都是回响.(蓉子古典留我)丙:大丽花/开在后院里/月亮篱笆时,顺手带走一丝春天残余的香气(洛夫花落无声)A

2、. 传开、滴落、翻过B . 传开、流淌、驻足C . 散开、流淌、驻足D . 散开、滴落、翻过2. (2分) (2019高二上南昌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人,一生能从事一项事业,并使它欣欣向荣 , 是会感到幸福的。我们十年未见了,如今在异国萍水相逢 , 真是令我倍感亲切。他们现在都已七十多岁高龄了,不但没有灰心丧气,还老当益壮 , 百折不挠。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午时将近,文殊院中僧人们在经历了一上午的劳作和念经参禅后,相继进入饭堂食用一天中的第二顿斋饭,这种钟鸣鼎食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欧阳克也没想到,原本是奔着九阳真经去的,没想到在失去九阳真经的时候,却能得到斗转星移和参合指的藏匿消息。A . B . C . D . 3.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拉布拉多犬是一种温和、活泼的中大型犬,它嗅觉灵敏,没有攻击性而且智商较高,适合做猎犬、工作犬、导盲犬和缉毒犬。B .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重要工作,就是给国外的众多汉语学习者提供更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搭建更广阔的汉语学习平台。C . 今年,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D . 在广州市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中,由于从化、增城两市“

4、撤县改区”,使广州市所辖面积达到7400平方公里,超过了上海市。二、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

5、,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已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二)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三、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四、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

6、还有其他意图?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

7、必不可少。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1) 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可以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B . 能够批判性

8、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C . 只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就能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D . 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提出要提高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的观点,在第二三段则着重论述了怎样提高解读新闻能力的问题。B . 第四段对现实中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不仅论述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还指出了其表现。C . 第五段在前一段基础上继续论证受众寻求真相的意愿,着眼于剖析真相与常识的关系,提出对常识保持警惕的忠告。D . 第六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关于受众能力和意愿的论述构成

9、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的状况。B . 受众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应该考虑报道来源、内容完整性、事件证据,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发布者是否还有其他意图。C . 如果受众对新闻具有辨别能力,同时又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那么就可以净化新闻环境,保障新闻业良性发展。D . 当今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比解读新闻和追求真相更紧迫。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5. (11分) (2016八上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

10、完成后面题。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登进士第,为郴洲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靖

11、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12、:“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B .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C .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D .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

13、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根据古俗,一个读书人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书上签名,都要用此名字。另外有一个“字”,供友人口头语文字上称呼之用。B . “拜”指授予官职,相近意思的词还有除、授、辟、征、举等。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常用词语有“升”“擢”“拔”“迁”“陟”等。C .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D . 明朝洪武元年,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各部最

14、高长官为尚书,其次为员外郎,其次为郎中,其次为侍郎,其次为主事。(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B . 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C . 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D . 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15、(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6. (8分) (2019高一上六枝特期末)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杜甫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注)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负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重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羽书:羽檄,插着羽

16、毛的军用紧急公文。(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B . 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C . 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D .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E .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2) 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故国平居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7. (5分) (2017泉州模拟) 补

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人们常选择李白行路难中“_,_”作为座右铭,是因为它表达了一种从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前行的勇毅之情。 (2)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_,_”才是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的宝藏,才是大家真正值得去追寻的东西。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古喻今,主张朝廷应有备而战,反对草草出兵,否则会像当年贸然北伐的刘义隆一样“_”。 四、 语言文字应用 (共3题;共13分)8. (3分) (2016北流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欧洲、北美有良好的读书风气,他们的习惯是不

18、说闲话只读书。我们相反,_。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_。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_;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此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9. (5分) (2016高三下六安模拟) 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指出至少三处并改正。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

19、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xx中学高三年段2016年4月23日10. (5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

20、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五、 阅读理解 (共1题;共18分)11. (18分) (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刻碑名手聂鑫森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五十多个年头一眨眼就过去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 范家手艺一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

21、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台阶撬开了,把门窗卸了,把楼梯拆了,把里面的字画等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三层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范玉成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儿子说:“现在正是炎夏,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范玉成答应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

22、选的是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了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应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范玉成乘车赶到邻市的望江楼公园,在一间工作室里,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啊。”

23、范玉戍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市长华声撰写的,还不错,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几个月前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可惜天不悯才啊。再看一遍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不到五十岁,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有细细考察,就轻率地作了结论。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 呢?”“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

24、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儿子不做声了。顿了一阵,儿子说:“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范玉成一甩手,说:“不去!”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的负责人找了采,当面说明了情况。主任姓陈,很年轻,不到四十岁,大学中文系毕业。听完范玉成的话,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范玉成呵呵地笑了。“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这个功夫我还是有的。”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父子

25、俩走之前,认认真真地登上了望江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范玉成对儿子说:“刻碑的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我不敢登上这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儿子说:“爹,我会记在心里的,您放心。”(选自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贵州人民出版社)(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作品以洗练的笔调叙述了范玉成的刻碑历程和精神世界,反映了追名逐利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担当精神的颂扬和浮躁世风的不满。B . 范玉成艺高技精,所以能见人之所未见,敢发人之所未发,以犀利的眼光发现市长重修望江楼记的失实之处,并坚决要求更正。C . 儿子对市长文章失实之处明哲保身、少管闲事的态度很有时代代表性,有力地反衬出范玉成认真负责、严谨耿直的职业操守。D . 文章写“范玉成在心里的计算”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刻碑的整套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