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1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2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3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4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在山林中行走,脚下踏的,不是泥泞腥臭的泥土,而是凋零飘落的桃花,它们虽已芳华不再,清香却依旧不绝如缕。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 , 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韦编三绝 , 当不负今日誓;金榜题名,必无愧少年心。今天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在汇思礼堂隆重召开迎战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目前,地投融资遇上前所未有的困难,财政资金也是越来越紧张,靠财政资金来搞城市建设已是杯水车薪。中国经济

2、网记者了解到,有关部委及各地正在抓紧开展建立征管协作机制、确定具体适用税额等前期准备工作,环保税开征已一触即发。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歌手2018第九轮比赛结束后,根据排名“钢琴诗人”李泉被淘汰出局,令人痛心疾首。A . B . C . D . 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水果、蔬菜、西兰花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B . 为“苹果智能手表”节省用电,大多数时候都保持屏幕休眠状态,仅在佩戴者抬起手腕,拟查看表面时自动唤醒。C . 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

3、己去理解他。D . 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攻,其他支付厂商也加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产品出新,推出面向企业端的移动支付产品。3. (2分) 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思想_,意志_。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4. (15分) (2018高三下海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在以经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被尊奉为人伦教化的神圣经典,与文学总集分途著录,形成了文学总集不录诗经作品的文学禁忌。随着经学内部的嬗变和诗经

4、文学阐释的发展,隋代王通和唐代刘迅相继“续诗”,选录诗经之后的诗歌并纳入诗教范畴。“续诗”不仅很难达到其经学目的,反而容易使人们从汉魏六朝诗歌的情貌特征,推想诗经的本来面目,成为解构经学和尊经意识的潜在异质,为诗经入选文学总集提供了反向的启示。宋代朱熹设想编纂一部收录诗经楚辞和后世诗歌的大型诗歌总集,直接为文学总集选录诗经做了理论准备。但朱熹最终未能将自己的构想付诸实施,也预示着总集选录诗经的思想阻力依然强大。直到明代,才出现诗学正宗汇古菁华诗冶等真正选录诗经作品的文学总集,诗经走下经学的神坛,融入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晚明总集选录诗经并不偶然,而与当时诗经文学阐释的繁荣局面相呼应,是诗经文学身

5、份得以彰显和认可的最直观、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诗经文学主体身份最终确立的精彩预演的关键步骤,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 诗经文学主体身份的最终确立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请加以概括。 (2) 请具体解释“反向的启示”在文中的意思。 (3) 以氓为例,谈谈诗经文学性的具体体现。 5. (18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周有光:周全而有光王乾荣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

6、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2006年7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

7、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

8、,始于100多年之前。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20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周老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越建树,对中国文字改革的巨大贡献,学界和坊间众口一词,赞誉有加。但是近年众多媒体一味尊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他却“敬谢不敏”,诚道“不敢当”。“丝绸西去,字母东来”(周有光语)。来干吗?来拼音。汉语拼音又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当人家“老爸”呢!今天,凡中国人,以及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外国人,谁离得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拼音法?联合国也要用它呢。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开辟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社会的一条便捷通道,功不可没。仅从这一点看,周有光其名,便

9、将彪炳青史。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晓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为中方三专家之一,因此人称“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闻巨子兼大学者刘尊棋,一是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教授。百科全书号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翻译这本书,是一个浩大工程,对于不管多大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重温百科知识的过程。而这于周老,又是一个机遇。也许正是这一工作,激发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语文现代化和世界多国文化的热情,使他晚年的学术生活,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放异彩。这时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译百科全书意义上的“周百科”了,而堪称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杰出学者。周老学问大,但他不是只

10、会躲在象牙塔里啃书本的书呆子。他研究语言,搞拼音,也没有让一串串字母,将自己纠缠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大学者雕小虫忙,近年群言杂志,几乎每期都刊登他议论社会现象的短文。他其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斗士,其人具有杂文家惯于挖掘社会病的特质,但不赤膊上阵。他把自己的“愤”,化在平实睿智之中,常以机智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文字读来别有不愠不火、绵里藏针的风味。周老说:“我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快乐到老。”但愿,在群言40周年庆祝会上,还能聆听这位极其独特老人的宏论。(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2日 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

11、天多一天”表现了周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B . 人称“周百科”,因为周老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而且又被邀参与英文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汉译。C . 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拼音,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周有光放弃经济领域的研究,改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D . 周有光原来学习的并非语言学,因此他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的理想。E .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周有光的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2) 这篇传记主要写了周有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3) 从全文来

12、看,第二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周有光的人生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 (12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菜大爷刘奇叶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买菜的很有眼

13、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

14、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

15、菜大爷也为他高兴。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就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

16、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 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B . 小

17、说开篇交代“菜大爷”雅号的由来,一方面和老李头卖菜弄虚作假欺骗顾客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他特别重视清名埋下伏笔。C .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D . 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2) 小说突出了菜大爷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7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

18、成下列小题。游千山记程启充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 , 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

19、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20、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注】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瓯脱:泛指边界。浮白:满饮。(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阁在山半,缘崖旋转缘:边缘B . 值饥,食之厌厌:满足C . 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殚:尽D . 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克:能够(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乃登万佛阁寺僧设斋,乃行B .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健者匍匐而上C . 有遗世之想余亦倚声和之D . 北隅以木梯登望之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3)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从盖州出发上山。B . 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C .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D . 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4)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5) 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两点。

22、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9高二上金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 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1) 本诗的题材是_。 (2) 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B . 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C . 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D . 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3) 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

23、;共10分)9. (10分) (2015高二上大同期中) 名句默写。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想象回到家中在园中散步,借用白云飞鸟表明志向的诗句:_,_。滕王阁序中,王勃在登临滕王阁上从高低、远近、动静等多方面为我描绘了一副美丽的秋景的诗句是:_,_。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三类逍遥游者是怎样的:_,_,_。陈情表中,李密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不能分离的句子是:_,_,_。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 (5分) (2018高一上青冈月考) 请从论语十二则中任选一则谈谈这则给你的感悟或启示。请先写出你选的某则的具体内容,然后在下面写出感悟或启示。100200字。 11. (5分) (2016高三上大田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