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教育论文之浅谈幼儿园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全部教育活动,其设计应该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正确与否,两者摆布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程设计的质量,影响保教水平,教师应更新观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实施对幼儿的普遍化、特点化的教育,完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要注重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教育目标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进展是课程设计的基点,教师应准确地把高一层次目标转化为低一层次的目标,保证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个幼儿的身上。第三,课程设计要注意“六性”,即“兴趣性”、“连续性”、“活动性”、“多样性”、“
2、差异性”、“灵活性”,使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幼儿园课程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全部教育活动,是教师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结合点,也是教育观、儿童观综合成的教育实践和把教育实践转换成儿童发展的落脚点。其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正确与否,两者摆布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程设计的质量,影响着保教的水平。旧的儿童观把儿童当作被动的“接受器”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幼儿的学,致使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活动特点,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正确的儿童观是:儿童是独立的人,要尊重他们;儿童
3、是发展中的人,要相信他们;儿童是主观能动的人,要了解他们。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以调动,特点得以发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幼儿教育的目标,活动内容,指导要点,突出强调了幼教的整体性和“百花”型。要求教师合理地综合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冲破过去幼儿园课程六门学科的桎梏,根据幼儿不同时期的能力、兴趣实施对幼儿的普遍化,特点化的综合教育,完成幼儿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最基础的教育观。二、 注重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促进终生发展的长远目标。教育目标能使教育活动中的各
4、个因素都围绕一个中心目的发挥作用,使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序地进行,因此教育目标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进展,是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点。同时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明确教育目标的层次及在课程中的作用,达到逐步量化的目的。如何保证幼儿园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个幼儿的身上,关键问题是如何把高一层次目标准确地转化为低一层次的目标,目标制定的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完成也就越容易。教师应清楚地把握和了解幼儿园教育总目标与各领域层次目标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统一考虑,形成一条清晰的落实方案。三、 课程设计要注意“六性”1、兴趣性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幼儿只有对要学的东西、有了浓厚的
5、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的就是幼儿的兴趣性,使之贯穿于活动的发起、进行、结束的全过程。它包括教师的语言、提供的材料、进程的安排等等。如:认识磁铁这一活动,教师把幼儿以往的纸工作品小白兔和曲别针、磁铁发给幼儿,让幼儿想办法怎样让小兔子动起来,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继而产生尝试、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2、连续性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注意到各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这里所说的连续性是指各个教育环节之间的衔接巧妙、过渡自然、一环紧扣一环。有些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往往只注意形式的标新立异,而忽视各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使得原本很完整的
6、知识体系被破坏,更不利于活动的组织。教师设计课程时,有时只需几句简短的话就能巧妙地衔接整个活动过程,使幼儿始终保持有意注意。如认识声音这一活动的目标,是使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分类、性质、用途。教师在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后,激发幼儿让自边的一些东西发出声音来,幼儿便开始拍桌子,敲打文具盒、跺脚。这样声音的一种“噪音”便产生了,教师可巧妙的开始下一个教育环节,即由声音的产生自然地过渡到声音的分类。课程设计的连续性需要设计者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进行下一环节,什么时候结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只有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连续性,才能较长时间吸引幼儿的有意注
7、意,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活动性过去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只注意知识结构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主体地位注意不够,幼儿的活动也被忽视,甚至一直不能被教师设计到课程之中,所以形成了教师讲、幼儿听,这样被动接受的传统课程模式。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内部构成的,应重视儿童的主动探索和主动操作。所以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考虑让幼儿充分活动起来,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师除了设计相应的环节之外,还要设计和准备相应的物质材料。例如小班枣熟了这一活动,设计听故事、品尝实物、手指点画这三个环节。并准备了挂图、枣和手
8、指点画用的印泥、纸等材料,幼儿先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继而用手摸,用嘴品尝,然后用手印画,通过这一课程使幼儿多种感官并用,真正做到在活动中求得发展。4、多样性目前,社会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先进的技术普遍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孩子们接触到了卡通动画、电子游艺机、高档玩具、电脑等等,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多种教育手段相互配合、交替使用。如实物教具演示、设置情境表演、录音、录相、多媒体平面展示仪等等,在设计中班语言活动荷花塘时,先让幼儿看背景荷花盛开的池塘,然后出示几支荷花让幼儿闻其香味,继而用磁力教具在背景图上演示鱼儿欢跳捉迷藏的
9、欢乐情景,随后又配乐朗诵儿歌,最后让幼儿戴头饰进行情境表演。这样通过多种手段的交互使用、幼儿由始至终都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直至活动结束后还意犹未尽。5、差异性纲要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所有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就必须重视个体差异,改变过去单一团体活动多,统一的要求多的现象。既有统一活动,又有自选活动,还有自由活动;既有团体活动,又有小组活动,还有个别活动,做到分层设计、分层指导、因人施教。例如:大班有趣的面具这一美工活动,教师不仅为幼儿提供制作材料,还提供一些半成品,甚至成品,这样能力强的幼儿自己创造性地制作,能力稍差的幼儿可以看成品模仿,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在半成品的基础上完成,这样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了发展的机会。6、灵活性教师设计课程往往只设计成功的一面,很少设计失败的一面,也就是按自己的想法思路,一条线写下去,这样的设计看起来非常完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不尽人意。比如:进行科学活动时,实验失败了怎么办?进行生活活动指导时,幼儿原本存有知识性误解怎么办?游戏活动中幼儿不能遵守游戏规则怎么办?体育活动或艺术活动中出现事故怎么办?教师应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另外,尽可能多地设计补救措施,以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管洪灾抢险方案(3篇)
- 内部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现代车辆收售方案
-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 场监督管理局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合同示范文本
- 期权产品面试题及答案
- 绥化中考试题及答案
- 北方小区绿化改造方案
- 销售内勤考试题及答案
- 票务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高考真题-历史(辽宁卷) 含解析
- 化工厂消防演练方案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训练(含答案)
- 介绍正畸课件教学课件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考试真题题库
- 2024年共青团团课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注意事项课件
- 2024-2030年陕西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项目管理培训课件(完整版)课件
- 新版高中物理必做实验目录及器材-(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