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逢原课件模板-017(共43)_第1页
本经逢原课件模板-017(共43)_第2页
本经逢原课件模板-017(共43)_第3页
本经逢原课件模板-017(共43)_第4页
本经逢原课件模板-017(共4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经逢原 课件模板-17,本经逢原:天雄,天雄:,辛温,大毒。即附子之独颗无附,大倍附子者,制法与附子同。 本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骨髓,轻身健行。 发明 天雄禀纯阳之性,补命门三焦,壮阳精,强肾气过于附子,故本经用以治大风寒开湿痹历节拘挛诸病,阳气衰痿者佐人参用之。天雄、附子性皆下行,若上焦阳虚者,当用参、 ,不当用此也。,本经逢原:天雄,天雄:,且乌、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脐乃向上生苗处。宗 、元素皆误认尖为上,惟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肘后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入,厥冷脉沉及伤寒阴毒,川乌、附子、天雄炮制等分,每服四钱,加生姜十五片温服。金匮治男子失精,用天

2、雄、龙骨、桂枝、白术为散,酒服半钱;淮南用天雄一枚,纳雄鸡腹中,煮烂捣,食之令人勇,取壮肝肾之气也。,本经逢原:侧子,侧子:,即 子 辛热,大毒。 发明 侧子乃散生乌附之旁,侧体无定在,其气轻扬,宜其发散四肢,充达皮毛,为治风之药。唐元希声治瘫痪,有侧子汤,见外台秘要。又附子之初生琐细未成者,曰漏篮,言其小而篮不能盛,漏出篮下也。专治冷漏恶疮。,本经逢原:草乌头,草乌头:,一名毒公 辛热,大毒。即乌头之野生者。或生用,或炮用,各随本方。有两岐相合如乌之喙者,名乌喙。 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 发明 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物,非若川乌头、

3、附子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此药止能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而已。,本经逢原:草乌头,草乌头:,本经治恶风、洗洗汗出,但能去恶风,而不能回阳散寒可知。昔人病风癣服草乌头、木鳖子药过多,甫入腹遂麻痹不救。乌附五种主治攸分,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峻补不减于附,而无顷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侧子善行四末不入脏腑。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本经逢原:草乌头,草乌头:,此乌附之同类异性者,至于乌喙禀气不纯,服食远之可也。 射罔 苦温,大毒。人中射罔毒,以甘草、蓝汁、小豆叶、浮萍、冷水、荠 皆可一味御之。 发明 乌喙、射罔至毒之药。虽有治尸疰症坚 疮毒

4、肿及蛇咬,先取涂肉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热脓及黄水肿者,方可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破,即不可涂,立能杀人。,本经逢原:白附子,白附子:,甘辛温,小毒。 发明 白附子纯阳引药势上行,乃阳明经药。治肝肾风癣、阴痒、洗 黑入面脂用。其性燥血耗气,是以类中风证,虽有痰壅禁用,小儿慢惊勿服。,本经逢原:天南星,天南星:,本经名虎掌 苦辛温,有毒,治风痰生用,须以矾汤浸。若熟用以湿纸包,于 火中炮制。用造胆星法,以南星磨末,筛去皮,腊月入黄牛胆中,悬当风处干之,年久多拌者良。或兼蜂蜜以润其燥,但色易黑,不能久藏。 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筋痿拘缓,利水道。 发明 天南星之名,始自开

5、宝,即本经之虎掌也,以叶取象,则名虎掌,根类取名,故名南星。,本经逢原:天南星,天南星:,虽具二名,实系一物。为开涤风痰之专药。本经治心痛、寒热、结气,即开宝之下气利胸膈也。本经之治积聚、伏梁,即开宝之破坚积也。本经之治筋痿拘缓,即开宝之治中风,除麻痹也。本经之利水道,即开宝之散血堕胎也。夫水由血不归经所化,蕴积于经而为湿热,则风从内发,津液凝聚为肿胀,为麻痹,为眩晕,为颠仆,为口噤身强,为筋脉拘缓,为口眼 斜,各随身之所偏而留着不散,内为积聚,外为痈肿,上为心痛,下为堕胎,种种变端总由湿热所致,盖缘一物二名。,本经逢原:天南星,天南星:,后世各执一例,是不能无两岐之说,即仲淳之明,尚以开宝之

6、文衍之为疏,而本经主治置之罔闻,何怪诸家采集药性,一皆舍本逐末乎。按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故能胜湿除痰。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 舌糜。诸风口禁,更以石菖蒲、人参佐之。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然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响导,半夏专走肠胃,故呕逆泄泻以之为响导。,本经逢原:天南星,天南星:,千金治妇人头风,攻目作痛,掘地作坑烧赤,入南星于中,以醋沃之,盖定候冷为末,酒服半钱。易简治面生疣子,醋调南星末涂之,其新生之芽曰由跋。本经治毒肿结气。千金方用之取其开结热之用耳。,本经逢原:半夏,半夏:,辛温,有毒。汤浸,同皂荚、白矾煮熟,姜汁拌、焙干用;或皂荚、白矾、姜汁、竹沥四

7、制尤妙。咽痛醋炒用。小儿惊痰发搐及胆虚不得眠,猪胆汁炒。入脾胃丸剂,为细末姜汁拌和作面,候陈炒用。反乌附者,以辛燥鼓激悍烈之性也。忌羊血、海藻、饴糖者,以甘腻凝滞开发之力也。 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本经逢原:半夏,半夏:,发明 半夏为足少阳本药,兼入足阳明、太阴。虚而有痰气宜加用之,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柴胡为之使,故小柴胡汤用之,虽为止呕,亦助柴胡、黄芩主往来寒热也。本经治伤寒寒热,非取其辛温散结之力欤。治心下坚、胸胀,非取其攻坚消痞之力欤。治咳逆、头眩、非取其涤痰散邪之力欤。,本经逢原:半夏,半夏:,治咽喉肿痛,非取

8、其分解阴火之力欤。治肠鸣下气止汗,非取其利水开痰之力欤。同苍术、茯苓治湿痰,同栝蒌、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惟燥痰宜栝蒌、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半夏性燥能去湿、豁痰、健脾。今人惟知半夏去痰,不言益脾利水,脾无留湿则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本经逢原:半夏,半夏:,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世俗皆以半夏、南星为性燥,误矣。湿去则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剂也。按灵枢云,阳气满则阳 盛不得入于阴,阴虚则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通其阴阳,其卧立至。半夏得栝蒌实、黄连,名小

9、陷胸汤,治伤寒小结胸。,本经逢原:半夏,半夏:,得鸡子清、苦酒,名苦酒汤,治少阴咽痛生疮,语声不出。得生姜,名小半夏汤,治支饮作呕。得人参、白蜜,名大半夏汤,治呕吐反胃。得麻黄,蜜丸名半夏麻黄丸,治心下悸忪。得茯苓、甘草,以醋煮半夏共为末,姜汁面糊丸,名消暑丸,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和,此皆得半夏之妙用。惟阴虚羸瘦,骨蒸汗泄,火郁头痛,热伤咳嗽,及消渴肺痿,咳逆失血,肢体羸瘦禁用,以非湿热之邪,而用利窍行湿之药,重竭其津,医之罪也,岂药之咎哉!。,本经逢原:蚤休,蚤休:,即草紫河车,金线重楼,俗名七叶一枝花 苦微寒,有毒。 本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 发明 蚤休,足厥阴经药,能治惊痫疟疾,瘰

10、 痈肿,详本经主治,总取开结导热,而惊痫摇头弄舌之热邪自除。阳气虚者禁用,醋磨敷痈肿蛇毒有效。,本经逢原:鬼臼,鬼臼:,本经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马目毒公,又有术律草、害母草、独脚莲、羞 天花、琼田草、山荷叶、八角盘、唐婆镜、鬼药、爵犀、解毒等名 辛温,有毒。 本经杀虫毒鬼疰精物,辟恶气不祥,逐邪解百毒。 发明 鬼臼辛温,以毒攻毒之猛药,本经杀鬼疰虫毒,辟恶逐邪,宁无顾名思实之意。其治邪痈阴疽蛇毒用之。,本经逢原:鬼臼,鬼臼:,良方一字神散,治子死腹中,无灰酒下一钱立效。射工中人寒热发疮,鬼臼叶一握,苦酒捣汁服一升,日二次效。,本经逢原:射干,射干:,本经名乌扇,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鸟翅及扇之

11、状,故有乌 、乌吹、乌 蒲、风翼、鬼扇、扁竹、仙人掌等名 苦辛微温,有毒。米泔浸,煮熟炒用。 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发明 苦能下泄,辛能上散,本经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专取散结气之功,为喉痹咽痛要药。,本经逢原:射干,射干:,痘中咽痛,随手取效,以其力能解散毒郁也。治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是指宿血在内发热而言,即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之谓。金匮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用乌扇烧过,取其降厥阴之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千金治喉痹有乌扇膏,中射工毒生疮,乌扇、升麻煎服,以滓敷疮上效。,本经逢原:射干,射干:,

12、治便毒,射干同生姜煎服,利两三行即效。以其性善降,服之必泻,虚人禁用。苗名鸢尾,根名鸢头,又名东海鸢头。千金治蛊毒方用之。,本经逢原:玉簪根,玉簪根:,即白鹤花 苦辛温,有毒。 发明 玉簪入骨软坚,故能下骨鲠,以根捣自然汁,于竹筒灌入喉,不可着牙齿。刮骨取牙,玉簪根干者一钱、白砒三分、白 七分、硼砂三分、威灵仙三分、草乌头一分半为末,点少许疼处自落。,本经逢原:凤仙子,凤仙子:,又名急性子 苦温,小毒。 发明 凤仙子性最急速,故能透骨软坚、通窍搜顽痰,下死胎、积块、噎膈、骨鲠。治狂痴,胜金丹用之。取其性急,领砒药吐泄也。庖人煮肉硬者,投子数粒即易烂,是其验也。性与玉簪根同,不可着齿,多食戟人咽

13、,入砒点疼牙即落。同独瓣蒜捣涂痞块即消,加麝香、阿魏尤捷。花治蛇伤,擂酒服之即解。,本经逢原: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实名凤茄 辛温,有毒。 发明 此花浸酒治风,少顷昏昏如醉,动火之患也。故麻药为之首推。八月采此花,七月采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剜疮炙火宜先敷此,则不觉苦也。寒湿香港脚煎汤洗之。,本经逢原:羊踯躅,羊踯躅:,即闹羊花 辛温,大毒。恶诸石及面,不入汤剂。 本经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 发明 羊踯躅治中风瘫痪,性祛风寒湿邪,故可以治诸痹恶毒,正与本经之治相符,用其毒以攻毒也。然须谅病患虚实而用。和剂局方伏虎丹中用之。南方治蛊毒有踯躅花散,其性之猛烈可知。此物有大毒,曾有人以根入酒饮,遂致于毙。,本经逢原:羊踯躅,羊踯躅:,不可近眼,令人昏翳。同天南星、川乌、草乌助虐尤甚。中其毒者以绿豆解之。,本经逢原:芫花,芫花:,苦辛温,有毒。陈者良。水浸一宿晒干,醋炒以去其毒。弘景曰用者微熬,不可近眼,反甘草。 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 发明 芫花消痰饮水肿,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